首页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市、县两级人事部门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于9月底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第四批的学习,这是县委、政府重视我们企业人才工作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有力支撑。带着职工的期望和自己求知的欲望我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下面就简单的谈一下在学习培训期间的一些体会。

一、影像清华

清华园位于北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

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清华生活

在清华园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研修班的79位同学每天结伴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来回穿梭。尽管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在精神层面却是异常丰富的。

建校近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行胜于言”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学风,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的栋梁之材。秉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的教育理念,清华的老师们以崇高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一丝不苟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即使是稍有成就的企业负责人的在职培训,也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境界。无论是学校对教学的整体安排和管理服务,还是老师对课程的具体设计和讲授,我总能体会到管理者和授课者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比如说在课堂上,如果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教授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

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三、所学所思

此次工商管理高级班共90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聆听了2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企业领导人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开设了《团队与领导力》、《数据、模型与决策》、《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现代管理与思维》、《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阳光心态塑造》等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班课程,增强了学习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我总觉得自己经营企业已经很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经营理念,企业还是能不断发展,随着年龄逐渐偏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不是那么迫切,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更高要求,认为只要经营好企业就行。但此次参加清华学习班,真正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少,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凭现有的理论知识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了。特别是老师所讲的那些课程内容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上课时我总

是认真听讲、生怕漏听了哪个环节而影响了学习,能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自觉遵守学习班制度,课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在学习期间我曾想,学习永无止境,人不学习,如同朽木啊!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三个月的所见所闻,拓展了眼界和思维。站在临泽看生源,觉得企业还可以,自己也算是事业有成,干劲少了,拼劲没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华的培训中,通过和外面的企业老总交谈、聊天才知道自己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的企业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手工作坊。走出清华,回到企业,我将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作风,将所学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历程中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民营企业家。

通过学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人生就一个小括号,人生的两端就是括号的二个弧线段,人生的经历就是括号当中的内容,也就在这填充括号的人生历程中, 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自己,我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与

别人没关系。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金融政策,制定了中西部发展规划,这都为我们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勤沟通、多交流,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接触政府支持企业优惠条件,发展壮大企业规模,走自己的路让社会认同,不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带头构建和谐、平安企业。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出路,争取在人生的括号中填充更多的内容。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重新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争取企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愿用清华校园石碑的碑文作以自勉——行胜于言。

认识世界 开拓眼界 提升境界

——赴清华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

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

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 “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

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感悟清华 超越自我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的点滴心得体会

清华的赫赫有名,清华的博大精深,让我心神驰往。3月26日至4月2日,县委组织部组织县直单位11位正职女领导干部随同市委组织部赴清华大学学习培训,我有幸一同前往,得以亲身感受清华学府的浓郁书卷气息,体验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领略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的校训。

想象中的清华园应该带有古香古色的厚重民族味,哪知走进清华一看再看,高耸矗立的创新大厦时尚而现代;紫荆公寓设计独特得质朴无华;水木清华的湖光掠影让人留连忘返;罗马与希腊式的大礼堂在大草坪的

衬托下更显得肃穆庄严;

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不禁令人怀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一个人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的意境

中来。

短短六天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我们先后学习了《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人本管理与执行力提升》、《宏观经济形势与政

策分析》、《资本运作与风险投

资》、《创新管理与创新思维》、《产业调整与发展策略》、《企业法律实务》等7个专题课程。回归到学生时代,安静的坐在教室里聆听教授讲课,感受着清华精神的沐浴,专家和教授们的一个个生动精彩的讲演,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让头脑得到了一次洗礼。在这里学习,虽然听课的题材高深,但我们不觉得枯燥无味;虽说每天一坐就是9小时,但并不感到疲惫和厌烦。在这里学习,如沐春风,就像品尝一杯甘露,清新恬淡却回味无穷,使人心胸豁然开朗而心灵升华。这是铭刻记忆中的一次修炼,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也收获了触动内心的人生感悟:

感悟之一:战略定位决定发展方向

在清华,名师们精辟独到的分析,高度精炼的概括,通俗生动的比喻,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开阔的思维,让我受益匪浅。如刘晓宇教授给我们讲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时,让我平生第一次懂得了战略的重要性。大师说:“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远见、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谋略。”透过国内外众多产业的兴衰及国家、地区的演变历史,剖析其深层次原因,这种称作5P战略理论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这使我不由想到我们隆安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隆安“十一五”期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生动实践说明:一个地方的发展,

只有战略定位准确了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隆安县的地区生产总

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各项重要指标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还先后获得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等30多项全国和区、市荣誉称号。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隆安县委提出的“开放立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项目旺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和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以及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主题活动和打好“建平台,强工业”攻坚战,着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这也是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正确战略定位,采取的正确举措

助推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我县存在的各种不足:到2010年,隆安全县GDP只有39.8亿元,财政收入仅2.8亿元,人均纯收入仅3938元,相比周边的平果、武鸣、田东等兄弟县相差甚远。无论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上看,还是从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看,隆安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县情没有变,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形势,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估计各种挑战、困难和风险。“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南宁“三个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要积极推进“五化五突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园区经济,突出建设优美城镇,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术理念,为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隆安建设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用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好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模式,用发展的标杆作为冲刺的方向和加压的动力,激发出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毕竟 “战略定位决定发展方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条真理。

感悟之二:高效管理提升团队执行力

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还有刘田教授讲授的人本管理和执行力打造这个课题,他的讲课让我深入理解到了“团队”与“执行力”的真正含意。对企业来说“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

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完成任务的共同目标。一个有效团队,团队效率大于个体效率,团队收益大于个体收益,而每个人都不可替代,彼此互相依赖,彼此非常信任。而唐僧团队、蚂蚁团队和大雁团队便相类似。“团队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

事”。

就我们行政工作来说,选好配强一个领导班子,就相当于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联想到我们今后要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这就需要建设一支高效运转的服务团队,全面落实和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才能不断把我们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一是要选好配强一支干部队伍。目前正是县乡村三级换届工作期间。要通过这次换届工作,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清正廉

洁、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选出一个符合代表意愿、群众支持拥护,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一方事业发展的领导班子,使我县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一个新的提高,为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才能管好人。”有了好的团队还不行,还要充分发挥团队的执行力。目前我们干部队伍还存在着执行力不到位,工作没干劲、不投入、不积极,创新力不足等不良现象。要达到高效管理,这就需要采取制度化管理。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一报告两评议”、绩效考评制度、问责制度、监督制度、竞争上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等用人机制,研究出台规范干部初始提名的有关规定,完善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制度,研究出台完善治懒治庸工作新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三是努力做好人本管理。目前我们各级各部门还存在着作风懒散、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有些单位落实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到位。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并解决好。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自我管理,要经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轻财足以聚人”。其次是要积极培养“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的工作作风,促进单位作风的切实转变,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水平;再次是要掌握有效沟通等领导行为艺术,切实用“人本”的思想

理念带好、管好队伍。

感悟之三:女人要学会超越自我

这次学习的52位学员中,大多是来自全市企业精英。而我们行政的10位“巾帼英雄”便成了班级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疑便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大家都很羡慕,隆安的领导很有卓识远见,很重视对女领导干部的培养。听了很多关于我们这些女人的话题,让我心中感到一丝丝暖意,感触颇深—怎么样才能做新时代的女性,从而实现超越自我。

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男女平等”其实“看上去很美丽”,而现实又往往事与愿违。作为一名女性领导干部,要实现超越自我,必须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不会脱离社会,才不会被时代抛弃,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挥洒自如。一是加强后天的慧性修炼。满怀柔情和细心是女人的天性,正好弥补了男人的粗犷和大气,但女人除了天性上的优势外,后天的慧性更能成就她的一番梦想,更能为她的仕途增添了一双有力的

翅膀。

通过后天的慧性修炼,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自身素质水平。二是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理论实践化,通过不断应用、思考、总结,达到不断提升自己工作水平。三是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求学。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学习当作一种求知过程,一份享受快乐心态的过程。为学的“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我们也许很难做到全部,但我们应该可以 “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学习的女人,会有一种内在的芬芳,永远保持快乐心态,在面对人生路上的成功或失败,都会笑傲

江湖。

要学会超越自我。女人在社会上特殊的地位,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做个好女人难,做个优秀的女领导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妇、为人儿女,做为新时代的女性,社会要求我们即能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女人的人生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博弈中挺过来

的,要想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敢于超越自我。这就好象蝉,为了完成飞的使命,它必须蜕变。一是要放下旧的包袱,学习新事物。我们要不断学习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激发自身潜能,努力开创一片新天地。二是不要选择逃避。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不畏惧任何困难,在困难和挫折当中学会改变自己,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尝试一下新的处事方式。“百变常新”终能“长久不衰”。过去的一切终成回忆,我们没有鹰的蜕变能力,但精神和心态是可以蜕变的。

三是

要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虽然往往我们习惯一种固定的模式,过得一成不变的生活,安逸于一种享受。但我们要 “居安思危”然后“革故鼎新”,从而达到“自强不息”。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成不变,那就会衰败。而一个人如果一成不变,则不能开创新的未来。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面对的或许是豁然开朗,

是令人惊喜。

女人,勇于超越自己吧,只为了那惊鸿一瞥的美丽!

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满怀憧憬和喜悦之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清华大学第二批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平实质朴 贴近人心

3月7日傍晚,我们一行人入住清华园宾馆,随手翻开培训教材,简单的服务指南与别具匠心的授课材料汇编让我顿觉熨帖舒心。没有华而不实的客套和喧宾夺主的内容,服务指南简洁温馨,翔实的资料篇篇实在,与课程表上所列的项目条条呼应,还细心地在每篇教材旁附有笔记稿纸,既可以供学员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做好笔记,又可以在培训后的任何时候随时翻阅以作参考,可谓“两全其美”。

本期培训课程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宗旨,设置了《易经与领导智慧》《领导科学与艺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6门课程。几天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与课后交谈,专家们给我的感觉也是质朴平实、谦逊淡定,无论是《领导科学与艺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还是《品绩管理》等讲座,均是娓娓道来,毫不晦涩生硬,给人启发,引人思考。

精彩呈现 深入人心

此次培训,讲授老师站在高层次思考问题,理论的前瞻性、思想的主动性很强,同时语言风趣,通俗易懂。开班当天,清华大学教授、原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崔国文关于《易经》深入浅出的讲解,立刻将26名学子带入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与艺术”看似枯燥,但经他之口,妙语连珠,变得形象生动,精彩异常;杨照南教授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深入浅出,说国情国力如数家珍,话民情民生贴近百姓生活,一堂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让所有人听得心领神会,津津有味;魏志勇教授的“品绩管理”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为从人的“品行表现”和“业绩表现”两方面进行管理,观念新颖,旁征博引,论据充分,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大家认为,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通过学习,凸显出了自身的不足,更激发了学习热情。回看课件和笔记,对教授们的演讲更有一种居高望远,高屋建瓴的感觉,外在的世界、内在的时空自然趋向博大。

感受清华 振奋人心

漫步在美丽的清华校园,感悟和体味着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魅力,仿佛沉醉于学海天堂,游历于精神家园。

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便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谈到此次培训对我工作的启迪:一要不断学习。学习使人进步。要在学习中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只有充实了头脑,提升了能力,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二要敬业乐业。深刻领会“行胜于言”的内涵, 勤于思考,用心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三要提升水平。境界高、能力强的综合素养,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便是我们前行中的指航灯。 感谢这次清华培训之行,我听到了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感 悟 清 华 园

省未教所 李伟民

2011年9月3日---22日,在省局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浙江省监狱管理暨司法行政管理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这是我省劳教系统首次参加清华的培训班。对于参加这次培训的每一个同志来说都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清华园是我国知识的象征,更是华夏儿女梦寐以求的地方,我能有幸来到这人人向往的校园,亲密感受水木清华独特之精神魅力。在短短的二十天时间里,我们共学习了二十五门课程,参观考察了司法部直属燕城监狱,应该讲这次学习日程安排之紧,课程设置之多,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收获之甚。走进中国最高学府——清华校园,不仅体会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更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务实、创新”的学风。

一、学习校史,了解清华

通过学习清华的历史,使我对清华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清华大学1911建校,前身为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历经百年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建校便植根于传统的沃土,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新

风,坚持走自己经过实践检验的道路,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风格,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目前已有16个学院,56个系涉及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艺术等70多个专业,教职员工7234人,在学学生37650人的综合性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清华的诞生与辛亥革命同庚,是历史巧合,也是被赋予历史责任感之始然和必然,清华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社会前进的映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于{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校风:行胜于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清华人凭借校训和校风坚持育人理念,坚持治学理念,在清华精神的鼓舞下本着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育了众多的各方面人才,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做出了极出的贡献。

二、收获知识,推动学习

此次培训,讲授者站在高层次思考问题,理论的前瞻性,思想的集要性很强,同时语言风趣,通俗易懂。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与艺术”看似枯燥,但经他之口,妙语连珠,变得形象生动,精彩异常;张永光博士虽然年轻,他主讲的“影响力与执行力”,台上是警句名言不断,台下是笑声掌声一片,一天的课程,让我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大家”风采;解安教授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深入浅出,说国情国力如数家珍,话民情民生贴近生活百姓,一堂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让所

有人听得心领神会,津津有味。应该说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通过学习,凸显出了自身的不足,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回看课件和笔记,对教授们的演讲更有一种居高望远,高屋建瓴的感觉,外在的世界,内在的时空自然趋向博大。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这次清华学习的课程不仅理论性很强,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基层实际工作中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崔和平教授的“群体性公共事件”,他不仅在理论上教导我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还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温州“七、二三动车事件”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和舆论稀释论的观点。应对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过程:信息与情报-----性质判断-----决策与行动的三段论理论,给大家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尽管从下午讲到晚上十点,但大家都不知疲惫,意犹未尽,总感到时光流逝太快

四、提高素质,增加修养

清华学习课程安排的面很广,在业务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安排了“音乐鉴赏和养生”、“易经与领导智慧”、“压力管理与身心健康”这三门领导艺术修心课。这些课对于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工作时间长了难免有很多习惯难以改变,工作管理能力也会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压力越来越大,通过这次培训,经专家的点拨,学会身心放松,张驰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为自己回到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清华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经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我会自觉地把学习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感受清华

十里坪劳教所 余祥文 汪教寿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清华百年校庆五个月后,我们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管理骨干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

能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

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

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凎昌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

短短二十天,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心中喃喃念叨,不虚此行„„

感受清华风采 开启智慧之行

---清华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省莫干山劳教所 陈建勤

9月3日—9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监狱管理暨司法行政管理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萦绕梦回的清华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接受清华百年厚重文化的洗礼。通过二十天的学习培训,认真聆听著名教授和国内专家的亲自授课,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充实了知识,同时更新了理念,理清了思路,坚定了工作方向。

一、感受清华,梦圆清华名校。

9月3日,带着学子的憧憬和成人的羡慕,我走进了清华。清华很大、很厚重、很端庄,置身于清华,你会感觉到她仿佛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个美丽、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大公园,渗透着一种让人陶醉的、欣欣向荣的气氛,拥有近乎百年历史的清华,像个智者,他既有圣贤的睿智,又有青年人的活力,多少天之骄子在这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走上智慧人生。这里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等学府,是世界名校,是成千上万学子梦寐以求、心驰神往的地方。二十天的清华学习生活,我从校园的文化角中领略了清华特有的人文风采:看着月色荷塘,想到朱自清老先生的绝妙文风;站立在清华三亭中,感受着朱自清、吴晗、闻一多等清华前辈的铮铮文人风骨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站在宽阔的场地中心,感受着清华现代文明与古典艺术的建筑结晶:高大礼堂和整洁教区中透着水木清华的幽静和清华园的神秘。清华百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清华精神,散发着独特的学术魅力。田芊老师一堂《百年清华解读》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清华人,不仅仅是骄傲,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祖国命运同起伏的民族之重任。从庚子赔款建留美

预备学校、历史选择清华开始,清华就始终与祖国命运相连。水木清华,整整百年,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新风,坚持“走自己经过实践检验”的办学道路,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精神,探索出一条“育人、奉献、责任”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成才之路。而清华展示着独特精神魅力的王国维、梁启超等一代国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的“三钱”、“两弹一星功勋”等众多功臣的人文精神与清华长存。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早已成为清华师生为人与治学的不懈追求,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发展。当我漫步在校园幽静的林荫大道上、当我骑着自行车穿过清华学子的车流中、当我坐在敞亮的大巴车上,我无时不感觉仿佛置身在梦中,却又真真切切地在圆我的清华梦。

二、快乐学习,解惑释疑耳目一新。

在清华学习的二十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共开设了25门、32个半天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群体性公共事件处置、网络安全等十多个领域。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

一振,耳目为之一新。一是课程针对性强,突出一个“实”。清华大学王传利老师的《执行力与领导谋略》使我对于开阔领导胸怀、善于执行和创造性执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幽默风趣的彭向刚教授《学习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提升公共领导力与执行力》一课让我自己从大队基层日常工作中跳出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责任,让我深知作为大队基层领导应如何理顺上级、下级和平级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组织执行力和如何提高职业修养,进一步把握工作中心,提高工作质量;法学博士傅思明教授引人入胜的《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课和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的《刑事司法》课进一步强化了我对执法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问责制的推行,深刻感受到“民警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政府形象”。二是转变思维模式,突出一个“新”。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国际救援实战经验的崔和平教授一课《群体性公共事件》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关鹏老师的《领导者的媒介素养与舆论引导》以及张军老师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处置》让我增强了宏观意识,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正确认识媒体,提高了应对复杂形势时把握舆情、掌握主动权重要性的认识,领悟到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时代“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传遍全世界”的被动与无力。提高了对前沿热点和工作重点把握的能力,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新时期网络安全的认识。三是吸收国学伟人精华,突出一个“智”。崔国文院长的《的现代解读和应用》和张国刚教授的《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为我们层层解开中国华夏文明的璀璨文化,带入《易经》以“理”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智慧海洋;资深教授江英老师的《毛泽东领导智慧》使

我再一次被毛主席这一位东方伟人所折服,学他的学识、学他的智慧、学他的胸怀,更是学他见缝插针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引领我们的工作。而《四季养生》《政务礼仪》《管理者心理调适》《音乐讲座》则是引领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让我深深领悟了“深省不变的是生活本质,变化的是生活态度”的道理,我们只有确立快乐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才能寻求到幸福的人生。几天来,我舍不得落下一节课,甚至舍不得少听一分钟,再次深刻体会学习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三、言行一致行胜于言,学有所用。

“言行一致,言之必信;行成于思,行胜于言”。学习是起点,学习是动力,学,应有所悟;学,应有所用。首先,短暂二十天学习时间,知识渊博的教授们给我们以开启了智慧的钥匙,深厚的理论知识促使我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将进一步学习、消化所学知识,树立“学习是工作,更是生活”的理念。把握学习精髓,提高理论水平。其次,针对性的培训,给我带来业务工作上的思维突破,我将结合劳教、戒毒基层工作理清思路,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立足本职工作,强化“安全责任大于天”的意识,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再次,做到学习终身化,在向书本学,学理论、学业务的基础上,做到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工作学、向老同志学,积极实践、主动创新。“行胜于言”,行动,从现在开始。并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提炼,在实践中创新,努力增强综合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拓展了思维,还悟出了很多新的道理,重新认识了生活,我的思想和追求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永无止境,我会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坚定目标:勤学加修为,自信加知性,带着阳光心态,缔造无憾人生。

温故而知新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省强制隔离戒毒所 车松定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9月的清华,生气勃勃。9月3日,清华大学百岁诞辰之年,我们在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局政治部的精心组织下,作为全省劳教系统首批学员,怀揣憧憬与希望进入了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培训深造。清华大学厚重的文化、务实的作风、博大的胸襟和严谨的治学,给我留下了人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清华的20天,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充分地吸取知识;在清华的20天,我就像一个“流浪”的人找到人生的归宿,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感受人生、享用知识,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拓展了思维、更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揭开了我人生新的一项,留给我很多的思考与探索。

一生中来一趟北京不难,居住清华大学校区不易;

一生中进一所大学不难,走入清华大学课堂不易。

一、厚德载物——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梁启超先生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提炼出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将清华精神进行了高度总结和凝炼。这所用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现代学堂,承载中国近代史上大多的屈辱和磨难,也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校训也是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最好诠释。

学会做人。一位清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我印象很深,做事先做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人分为:“做好人,尊重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当前,什么是好人?有人说考虑别人比考虑人自己多的人是好人。有的人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一样多的人是好人;也有的说,考虑到别人的人是好人;在当下也有人认不害别人的人是好人。众所纷纷,但要真正知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都离不开另外的人,离不开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关依赖、共同生活。做人,归根结底是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注重自身修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学会宽容。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容的雅量,要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要学会舍得。收获的过程其实也是失去的过程,我们舍弃了他人不能舍舍弃的东西,我们就收获他人不能收获的东西;我们得到了他人无法得到的东西,我们就

失去了他人不曾失去的东西。要懂得感恩。有了感恩的心,才会更好地做到对工作勤奋、对单位敬业、对领导忠诚、对自己自信。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大度,远离烦恼。

勤奋学习。《论语》开篇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从玄奘“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再到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中华民族在文明交往中碰撞成长,在文化交流中兼容并蓄,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历史传承长盛不衰的国家。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把学风问题称作“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特别强调了学风问题的重要性,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要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第一位的要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王国唯:“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其实治学、做人、工作、生活,皆同此理。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说:“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作为领导者必须具有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一是要有核心知识,它决定知识结构的性质和功能;二是要有若干辅助性知识,积极配合核心知识来进行有效的思维;三是要有必要的常识,包括综合性常识和专业知识;四是要有抽

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相结合,能够把所有知识串连带动起来;五是要有开放性,能够不断优化,更新。

严谨做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发表后,有读者反映,书中有一句话“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一位读者给朱自清写信:认为蝉白天有声音,晚上没有蝉声,朱自清为了证实这一点,向学校生物学家请教,专家告诉他,蝉的种类很多,一般的蝉的只有白天有声音,有的蝉晚上有蝉声,为了进一步证实专家的话,朱自清自己晚上在荷塘月色中听是否有蝉声,事实证明,是有蝉声,并回应读者。这就是朱自清严谨的学风,也反映出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的严谨办学的宗旨。这一故事,也启发我们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学习中必须要有严谨细致的作风,“用心工作、注重细节”,提高标准,从严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处事对人的境界水平。

善于调适。歌德:“人之福,全在于心之福。”人生需要认识自己,调控自己。懂得把别人当作自己,懂得把自己当作别人;懂得把别人当作别人,懂得把自己当作自己。心由境造,境由心生。要把握情绪智力的“五个维度”,做好压力自我心理防卫。“五个维度”,即:自我意识,体会自我感情的能力;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自

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感同身受,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压力自我心理防卫主要包括:一是寻找替代物,进行宣泄,减轻压力,缓解情绪,保护身体;二是提升,变挫折为动力;三是补偿,以其他方面的成功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四是脱离,通过改变环境,或者转向另一非现实的情景来缓解,如网上的虚拟世界就是一种形式;五是全理化,找出理由为自己辩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培养积极的心态:(1)切断和过去失败经验的所有联系,消除你脑海中的那些与积极心态背道而驰的所有不良因素;(2)找出你一生中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并立即着手去得到它,借着帮助他人得到同样好处的方法,去追寻你的目标;(3)确定你需要的资源后,便制订如何得到这些资源的计划,然而所订的计划要切实而可行,既不保守,也不要好高骛远,记住贪婪是失败的最主要因素;(4)使你自己了解一点,打倒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面对挫折时所持的心态,训练自己在每一次不知意的处境中,都能发现与挫折等值的积极的一面。

二、追求卓越——努力成为高效的管理者

追求卓越,是清华大学始终追求的办校宗旨,也是我们做好工作、追求事业的理念。在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清华大学等知名教授《执行力与领导智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管理沟通》、《压力管理》、《绩效管理》、《依法行政》、《创新与超越思维》等管理方面的讲座,虽然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课,但在此地此处,感受很不一样,教授们的讲解分析很透彻、语言很风趣,无论是大学老师,还是党校老

师讲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讲的出、放的开,大家乐意听。多次深深打动我的内心世界,也深感自己知识的极度贫乏,好像一个小学生在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

创新思维方式。人类的发展史离不开发现、发明、创造、创新活动,它为了人类的进步、文明繁荣,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个人不懂得创新,就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一个企业不懂得创新,就有被市场浪潮合并的危险;一个民族不会创新,就有可能被历史的尘埃埋藏;一个国家不创新,就只能被挨打。领导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战略思维,面向未来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全局思维,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系统思维,考虑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思维,学会一分为二,对立于统一;创新思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于我们要克服传统的偏见、惯性的思维方式,培养超越性的思维,着力在起点、性质、时间、位置、反向等方面超越。联系我们的工作,当前劳教工作正处于“理念转变、管理转型、重点转移、机制转轨” 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深刻理解强制隔离戒毒和劳教戒毒的不同性质,研究探索和把握其内部规律,对于我们转变固有观念,适应形势发展,推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起着思想先导作用。要创新思维方式,坚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原本是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这一设计理念强调,要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自高端开始进行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顶层设计”要落地,还需“基层设计”来呼应。如果说“顶层设计”是在战略层面创新,“基层设计”就是在战术层面创新。“顶层设计”是制定大政方针,“基层设计”则是以创造性精神执行和推进。对于我们来

说,顶层设计就是要立足于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高目标科学合理地编制“十二五”规划,以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首任,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示范建设”为载体,精心规划设计,确立自己的品牌,推进品牌管理。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管教、习艺、队伍之间的关系,明确发展目标,制订工作措施,落实工作机制,实现工作目标。

着力提升执行力。执行力是当前各个领域、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单位有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必须要在提高人员的执行力上下功夫。行政执行力就是行政组织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其效度取决于领导决策、战略动员、管理体制、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执行文化、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们不妨按照老师讲的对照一下,制度一本又一本,要文件一个又一个,要求讲一遍又一遍,检查一次又一次,但结果呢?问题又是一个接一个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执行力,没有真正地落实。说明我们的责任心问题、我们的工作模式、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有问题。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不佳的“八大原因”,即:管理者没有常抓不解;管理制度不严谨;制度本身不合理;执行过程过于繁琐或囿于条款;缺乏将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方法;没有人监督,也没有监督的方法;培训中的浪费;缺乏形成凝聚力的文化。提高执行力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思想动员,明确目标方向;二是搞好职责分工,明确执行主体;三是建设学习型机关,改善系统功能;四是优化流程设计,促进自动运行;五是完善规章

制度,约束执行行为;六是建设执行文化,养成执行习惯;七是注重监督检查,落实执行问责。

注重管理沟通。未来组织的竞争就是沟通内部管理标准、外部产品及服务标准的竞争。“接受是硬道理”。管理活动有很不通多,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这些管理活动最关键是有通过有效的沟通环节才能实现管理活动效益的最大化。“能干者善于沟通”,这是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给我们作管理沟通讲座时的主题词,她认为,沟通是整合、互动的过程,其目的是整合各种资源,得与各方面互动,建立一种或多种的人际关系。有效沟通要做到:沟通的目标性要明确;信息要准确,不能使用模糊、易混淆的词句;注重接受反馈,充分整合;选择正确的沟通媒介。管理沟通要做到“软硬兼施”,即:人治与法治的统一;制度与文化的统一。人际沟通层面主要表现,在利益层面上采取适合需求模式,首先要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其次在态度上上关注需求,最后多方案、多角度满足需求;在深度沟通上,先处理心情而处理事情。沟通时我们要注意身份对等、信息对称、符合情景、适应对策、注重信息制作和表达技巧。

加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要管在“理”上,严格管理要严在“格”上。科学管理,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可操作化,把可操作的事情可度量化,把可度量化事情可考评化。推广红色管理。通观全局可以掌握主动,主动权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毛泽东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该有两个。我不反对作战方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主要的方向,在同一时间内。只应有一个。”强化严格管理。严格管理主要表现在:“格”,即:制定标准和建立规范管理系统。“肃”,即:具有依据及证据效应和持久效应。“明”,即:公开、公正、公平,公正要针对人的行为明确赏罚标准,对人的需求要采取多元化激励。公平,主要反映结果的接受程度和公平机制的建立。工作标准化要体现细化和量化。细化就是制定流程、明确步骤分解,保证可操作性和复制程度;体现需要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清华大学规范有序的管理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工作项目制”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绩效;教师、行政后勤人员的不同管理方式,对于我们推进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及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我们可以在“大管理”上作一些积极的探索,几十年来,我们运用了很多自身发展中采取的管理模式,如劳教工作办特色、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创办特殊学校、“示范”建设等,并建立了一整套考核体系及台帐等。同时,我们也在运用一些企业上的管理模式,如质量体系认证、环境认证、安全认证、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也建立了相应的考核体系及台帐等,各类台帐重复无效,涉及很多警力精力,当然,还有很多的管理方式运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像清华大学一样,强化品牌意识,整合我们的管理资源,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自身战略性的管

理模式,打造浙江劳教工作和戒毒工作管理特色,更好地推动整体工作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

强化绩效问责。近来年,各单位均有各类绩效考核,但总体效果不够理想,但还没有上升到绩效管理的层面,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实行“规范津补贴”后,考核激励措施少了,考核的杠杆功能弱了,而相反随着工作职能的变化,我们的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因此,要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仍然要创新我们的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如建立安全绩效管理体系,围绕大安全,建立绩效指标体系、考评运作体系和结果反馈体系。绩效管理是一种重在看结果而不是看过程的科学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注重绩效目标的导向性、注重绩效提升的生存性、注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注重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性。要强化绩效管理理念、完善绩效评估指标、改进绩效评估方法、健全绩效管理体制、完善绩效管理过程、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在实际绩效管理中要突出抓住“五个环节”,即: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创造绩效,实现目标;对绩效进行评估;充分运用评估结果;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而且关乎执政党的形象。”中央党校一位老师多次在讲课时强调。“问责时代已经到来”,通过绩效管理进行问责。对于领导干部有“四种责任”,即:政治责任:向执政党和政府负责;道义责任:向公众和受害者负责。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问责主要是针对“两大责任”问责,即:岗位责任就是指违法履行职责、不当履行职责、履行职责不力。领导责

任就是领导者有责任使下属对岗位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失误和过错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

【案例1】2009年11月5日,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牛圈子

沟镇村民王秀珍来到镇政府要求解决拆迁补偿问题。镇党委书记史国忠以要开会没时间、不熟悉情况为由对王秀珍说:“别找我,找我也没用。”王秀珍哭诉说:“那是不是要我去跳楼啊?”史书记回答道:“你要跳,一楼二楼不要去,要跳就去跳五楼。说完甩手离开。” 12月2日,由于网络上刊登《六旬老太讨说法 镇党委书记称“要跳楼去五楼”》帖子,引起舆论热议。

【问责】12月8日,承德市双桥区接受网络舆论监督,经调查核实,双桥区委决定:免去史国忠镇党委书记职务,随后给予撤职处分。 着力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坚持符合人性、制度要有权威性、制度要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学习型机关构建,突出人员精干化、机构平扁化、组织弹性化、工作创新化、学习习惯化、员工管理自主化、机构运行自动化、系统功能最大化的特征。强化执行力文化的培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主动工作的习惯;精业求精的境界;注重结果的导向;团结合作的氛围;克服困难的勇气;创新求变的思维。如:借鉴清华厚重的文代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重视和加强机关文化及所内文化建设,深化和丰富核心价值观内涵,真正发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功能;积极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我们的教育矫治质量。

【案例2】20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发出

《关于200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的通知》,其中一段要求:“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文件中系将中秋节误写为端午节)

【问责】办公室主任何政被停职反省;综合科科长王怡丹、副科长王平、与何源被免职。

(上以两个案例值得我们思考,并引以为鉴)

处置突发事件。“危机中永远伴随着机遇”。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一个是波浪式前进,一个是由量变到质变,大的必然从小的发展起来,多的必然由少的积累而成。因此,想控制事物变化的主动权,最好从它的初期着手。我国早期医书《黄帝内经》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说法。神医扁鹊给蔡恒公治病,第一次见到时病在皮肤,用熏洗热敷就能治疗,恒公不理睬;第二次见到时病进肌肉,用针灸便可治疗,恒公还不理睬;第三次见到时病入肠胃,用汤药就可治疗,恒公仍不理睬;第四次见到时,病入膏肓,扁鹊感到无法医治,便逃之夭夭了。化解社会矛盾,处理各种纠纷,如同医生治病一个道理,抓早比抓晚好,抓小比抓大好,抓简单比抓复杂好。农谚说:“针大的窟窿,瓮大的风”,小隐不除,大患犹存。当前,我国处于人民内部矛盾显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汇聚到政法机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应对群

体性公共事件的决策过程主要分信息与情报、性质判断、决策与行动三个阶段,主要回答“谁”、“在做什么”和“怎么办”问题,防止反应迟缓,仅上报、不决策,失去主动,判断错误,成小事拖大,面对群众非理性行为时采取非理性处置行为,导致混乱失控等。联系我们实际,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是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处理全局与局部关系时,要善于把握形势,做到辨形识势。要吃透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各个层面的情况,才能了解现状,认清大势,把准方向,从小处着手,防患于未然,要善抓案件苗头,将其处理在萌芽之中,防止因小变大,因易变难,酿成影响安定团结的不利因素,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城区发展、周边环境、交通的重大变化要及时调整布局,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经常性地组织民警进行演练,增强真实性和实效性,不能就演习而演习,考核而考核,在“质”、“像”、“实”、“新”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善待媒体记者。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各级领导要牢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活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美誉度”,要善待记者,正确处理与记者的关系,特别是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把握好“六个要点”,即:准备要点,熟记于心;紧绕核心,拒绝发挥;善用举例,多讲故事;守土有责,慎重类比;跨越搭桥,控制时间;以我为主,平静合作。注意“五不要”,即:不要立即回答生僻问题;不要不回答应过的电话;不要在任何鼓励

下发个人观点;不要忘记采访记者的身份始终需要确认;不要忘记始终保持微笑的表情或者心态。坚守“五个禁忌”,即:夸大事实或不留余地的言辞;出现冒犯性错误和谈及不相关敏感问题;回避过多记者问题,过于自说自话;喧宾夺主,过多使用反问提问;与记者发生争执,耗时过长,表现完美无缺而失去受众信任。改变“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强权思想,谨言慎行;改变本位主义,各相关部门统一指挥,通力合作;改变先解决,后报道思想,尽早发布权威信息;改变大事化小的应对思想,从真正解决问题出发,实事求是;注重新闻发言人的培养,应对得体;注重网民关注焦点,活题演变,积极应对;注重学习网络语言;注重网上传播热度,把握回应时机。联系我们的工作,由于全省劳教系统领导和业务部门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没有发生负面事件,但在目前新传媒时代,仍然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落实对外宣传报道的审批制度、新闻发言人的培训、网管员的日常管理,发挥网管员的作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妥善做出反应,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行胜于言——讲求领导工作艺术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风,也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知名教授讲解的《领导者工作艺术》、《国学与领导智慧》、《毛泽东统帅之道》、《影响力与执行力》等有关领导工作的讲座,了解一些有关领导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工作方法,也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领导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

确立领导定位。领导的定位,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发挥影响力让别人办成事的活动,实施领导的前提是具备和发挥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明确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1)领导者致力于创新,而管理者致力于管束;(2)领导者是原创者,而管理者是模仿者;

(3)领导者追求发展,而管理者循规蹈矩;(4)领导者注重做正确的事,而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5)领导者看到希望,而管理者盯着目标。作为领导要正确处事好“四对关系”,即:一是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要做到: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上级领导;领会上级精神,回应上级要求;遵守组织原则,维护上级权威;了解上级风格,适应上级习惯;熟悉工作业务,当好参谋助手;坚持开拓进取,创造工作业绩。二是协调好与平级的关系,要做到:明确分工,减少职责交叉;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沟通交流,避免相互误解;团结合作,避免组织内耗;理性竞争,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协调好与下级关系,要做到:塑造形象;规划目标;关心成长;合理分工;公正用人;提高福利;精神鼓励;教育培训;民主管理。四是协调好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要做到:组织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工作上是分工与合作、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程序上是集中与民主的关系;要遵守正副职行为规范;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

明确思路原则。领导工作思路主要内容包括:背景分析、问题判断、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任务安排、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组织保障。谋划领导思路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关注民生、人本发展;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协

调发展;发挥优势、特色发展;环境友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跨越发展。谋划领导思路的基本要求:了解方针政策,顺应发展趋势;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实际问题;确定目标定位,搞好价值排序;围绕基本职能,突出重点工作;健全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培养机关文化,形成正确导向;建设领导班子,培养管理团队。

提升领导素质。加强领导干部政治头脑、思维方式、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沟通能力、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等现代领导的素质结构建设,培养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公平公正的人格、廉洁自律的品质、宽广的胸怀,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修养水平。把握领导素质“二字律”:在工作职责上,把握“谋”与“人;在工作内容上,把握好“实”与“虚”;在精力投放上,把握“大”与“小”二字;在工作作风上,把握“正”与“奇”二字(“正”意为正派、公正、讲正气,有丰富的内涵。“奇”就是新奇、超凡脱俗,与常规不同。)在工作方式上,把握好“刚”与刚柔二字;在人生修养上,把握好“学”与“用”二字;在个性塑造上,把握好“方”与“圆”二字。(方:有棱、有角,站得正,坐得稳。圆:机动、灵活、善于变通。)

注重识人用人。“为政之本,惟要得人”。毛泽东曾指出:事业的组合是社会的组合,五湖四海有才是大队伍。并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

于‘用干部’一类。”没有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物品才被称为废品,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尊重人才,用其所长。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着眼未来,培养后备;鼓励竞争,激发活力;扬长而去,人尽其才;结构优化,系统平衡;用管结合,动态调整;恩威并重,保持权威;重用精英,建设团队;科学考核,公平奖惩。在日常工作,领导干部要做到“七问”,即:(1)问下属有什么特长,自己是否做到了人尽其才?(2)问下属个人有什么麻烦,自己是否做到了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3)问下属有什么建议和打算,自己是否做到了虚心听取并予以采纳?(4)问下属工作有什么困难,自己是否为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5)问下属获取了哪些成绩,自己是否给予了适当的鼓励和奖赏?(6)问下属出了什么过失和错,自己对他的处罚是否合情?(7)问下属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否胜任本职工工作,自己是否为他创造了深造学习的机会?

提升讲话水平。讲话是每个领导干部经常性做的一项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其讲话水平、效果如何直接影响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关系到一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讲话观点要鲜明突出,讲话内容要切合听众,讲话语言要简明通俗,讲话艺术要风趣。讲话要做到“六有”,即: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言之有爱;言之有趣;言之有法。领导干部讲话要做到“八讲八戒”,即:讲自己的话,戒照本宣科;讲通俗的话,戒故作高深;讲朴实的话,戒矫揉造作;讲简洁的话,戒长篇大论;讲平和台阶的话,戒声嘶力竭;讲规范的活,戒奇言怪语;讲真实的活,戒信口开河;讲新鲜的活,戒陈辞滥调。

[实用方法]

例1:5分钟读报训练法。为了克服讲话紧张的情况,专家建议每天大声读报,每天5分钟,读与工作相关的报纸,如法制日报等,一方面可以了解掌握当前上级工作新动向、新提法、新思路,把握上级工作关注点和重点总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胆量,培养自信心,使很多素质存于脑中,随时可用,坚持数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妨我们试试,这是一位大学教授的建议。

例2:领导干部礼仪性讲话模式:先讲近事、再讲相关事、最后讲未来事。

例3:领导干部即兴讲话模式:过去如何?现在如何?今后如何?

四、授人以渔——借鉴他人悟语明思路

“方法总比问题多”。在清华学习期间,老师们结合讲课讲了一些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名言”,很受启发,并结合自己平时“积累”,以“短句”或“短文”的形式,作一集聚,共100条,内容涉及领导、管理、方法、人生、心理等方面,供大家参考。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方法总比问题多。

●领导力的高度取决于科学的领导地位、正确的领导思路、有效的领导用人、高超的领导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