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春联时代变化调查研究

关于春联的时代变迁调查

高2017级5班 春联研究性学习小组

序言:春联年年贴,年年有不同.春联带有时代气息,每一幅春联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时代的烙印.“去岁卫星探月,访得嫦娥传喜讯;今秋奥运环华,迎来健将夺金牌”.这是2009年春节一次“说心愿,赠春联”活动收到的读者原创春联之一,短短二十余字的春联,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从第一副春联诞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今天,春联又发生了那些变迁呢? 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活动主题:关于“春联的时代变迁”的研究

活动成员:重庆十一中高2017级5班:组长:谭茜 组员:张琬玥 阙颖 熊心瑶 蒋思路 胡璇 陈雅琪 谢思怡

活动日期:2016.01——2016.02

活动方式: 1.查阅资料

2.师生交流

3. 组内组员讨论

4.社区问卷调查

活动目的:在春联的变迁中体味时代的变化,让我们了解到关于春联这一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春联,了解春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如今这个时代的生存状况,唤起人们的保护和发扬意识,探寻合理的方法!

正文

一.组员分工

春联内容组:阙颖 蒋思路

负责内容:负责春联古今,可具体分时间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方多个方面发散思维。例如:内容侧重于什么关于什么职业,内容,关于人的品德,越详细越好。 春联张贴情况分析组:熊心瑶 张琬玥

负责内容:负责春联古今道张贴情况,如张贴的次数、频率等,对此内容可具体深入到职业、居民区分布地区、民族等等不同的方面,把古今的情况结合。

春联基础组:陈雅琪

负责内容:春联基础组包括春联的含义,贴法,来历。

有关课题内容扩展组 :谢思怡

负责内容:查找与本课题“深究古今春联变化”相关的网络资料,书籍,调查问卷,数据表,学术报告等多方面内容。也可以截取部分调查表数据,学术报告的内容加以详细的具体分析以及扩展。

调查问卷组:谭茜

负责内容:调查问卷的编写和分析。

课题总结组:胡璇 谭茜

负责内容:归纳整理以上4组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最后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写成论文。

二.资料收集情况展示

·春联基础组 陈雅琪:

春联的来历: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春联正确贴法: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

正确的贴法是:

平声(国音第一,二声)在左边,上声,去声(国音第三,四声)及入声字在右边.

其中入声字的判别方法是用台语发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两幅的最后一字都是第一,二声,就必须用台语念看看是否为入声字.

春联的意义:春联就其字面含义来说是指“春天的联想”。其文学含义 是指: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在现实中其意境为,对一年来的生活感想和对来年的期盼。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春节期间都张贴有春联,既是人们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亦是一种古来就有的习俗。

·春联内容组 阙颖 蒋思路:

春联折射时代变迁

春联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符”演变而来,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公元964年,当时的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令人将桃树削片,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这一年除夕,为显示太平盛世的到来,朱元璋下令天下官民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为做出榜样,朱元璋还亲笔为其臣子陶安及徐达各写了一副春联.其中有一件轶事:为了解南京城张贴春联的情况,朱元璋微服私访,当他看到一屠户因不识字没张贴春联时,立刻为屠户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可能因对联中有“劈”、“割”、“生”、“死”等词,又与春无关,该屠户没将这副御笔春联张贴出来.

.如今的城市或农村里,都有一些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到了年关,他们为街坊邻居写春联.这也起源于明代,有史可查,当时的大文人祝枝山、唐伯虎等人,每逢春节时便为群众写春联. 新中国成立后,春联的内容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逐步更新.当家作主的劳动人民,用朴素的语言编写成春联,表达对党对毛主席的爱戴,对新社会制度的拥护.当时最为普遍的春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感谢共产党”.实现公社化后,许多人家贴出了“千家万户,同声高唱人民公社好,一日千里,全面跃进举世奇迹多”.春联是反映时代变迁的窗口.“喜鹊报春早,农民播种忙”描绘的是土改后农民的喜悦心情;“花鸟争妍,春回华夏;工农并举,富裕国家”、“克俭克勤,誓当好模范;全心全意,建设新农村”,这都是建国初期的春联,老百姓翻身做主人后的欢欣之情跃然纸上.

的春联多是:“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持家年有余.”“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迎新岁举金杯春满万户,贺丰年传笑语喜迎千家.”反映的是人们对新中国、对太平年景生活的歌颂. 六十年代初期, “生产致富,劳动发家”“勤俭节约、人寿年丰”的内容较多.

成为主题,这一时期,春联的优秀传统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工人阶级立地顶天,革命群众就是中坚.”既不讲平仄相对,又不讲词性、结构相应.这一时期的春联写得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最时髦的政治口号式的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甚至把毛主席的语录随便抽出两句,就成了一副对联.诸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倡导“上山下乡”运动后,这些“新农民”自编自写的春联是“扎根农村闹革命,立足田野炼红心”.“时刻不放松革命警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学大庆人艰苦奋斗,走大

寨路自力更生”.

文革”虽接近尾声,由于“四人帮”横行极左思潮仍在盛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一类的政治口号式的春联仍为主体. 八十年代是大变革的年代,我党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抓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一天天富起来的老百姓思想也活跃起来,写春联作赞歌,特别是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制后,河北省赞皇县贴了这样一副春联:“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郑州市郊区普遍贴的春联是“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广大人民怀着对邓小平的爱戴写了许多歌颂小平同志的春联.如“三卷雄文开创千秋伟业,九州赤子齐描四化宏图”.改革开放后,春联反映出人们的“奔头”.譬如,1983年的一副春联:“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里储粮翻两番”,讲述的是当时最具现实意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往年惟望三餐饱,近日还须五味全”,改革开放为群众带来了实惠,老百姓把它用春联的形式张贴在门口.

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春联的内容也焕然一新.如“旗帜挥春,四化宏图,锦绣大地;思想升华,三个代表,光耀神州”.“清心执政符民意,铁面倡廉正党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国富民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春佳节,大家纷纷贴出“国泰民安,全赖改革方针正确,年丰物埠,皆因富民政策英明”.也有的农民门上换上了“过年储粮千余斤,压岁存款上万元”的春联.这是农民进入小康的真实写照.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内容的春联也应运而生.这里摘抄了几副与大家共享,“十六大绘宏图,锦绣前程多灿烂;三个代表鼓壮志,全面小康尽辉煌.”“小康路,致富路,条条伸展辉煌大路;高架桥,立交桥,座座连通幸福金桥”.面临大海的渔民也撰写了一副春联“春意早临大海,小康先进鱼村”.陕西的农民写了这样一副春联“家家户户广开门路求大富;村村寨寨同绘蓝图奔小康.”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春联也将注入新的内容获得新的生命力,从传统的文化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催人奋进的号角.现在,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春联都已日臻成熟.有很多春联能结合形势,反映时事,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2008年的春联便有:“十七大春风送暖,五千年古国增辉”这样的上乘之作.

·春联张贴情况分析组 熊心瑶 张琬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古代中国过年张贴春联是汉族的习俗,其他少数民族很少有张贴春联的习惯。其中清朝时期因为满族皇室入主中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清朝皇宫里也会张贴春联。春联书法最初使用满文,清中叶后改用汉字。满族人一直到乾隆时期,接受汉族习惯逐渐变多,满族平民的春联才渐渐变成红的,但也用所在旗的颜色镶边。而宫廷的对联一直是白色,目前在沈阳故宫里还保存着多幅清代春联,每年春节期间依然悬挂。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民族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过年时张贴春联成为多个民族的共同习俗。古代中国张贴春联的主要地区在汉族聚集区,也就是现在的华中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而现在张贴春联的地区广布全国。

本次研究性学习搜查到一份村寨春联张贴情况的调查报告,现在展示如下:

共走访了五栋居民楼,观察每家每户张贴春联的情况。

据统计,共775户人家,七中张贴了春联或倒福的仅237家,其所占百分率为30.6%。

这说明当今贴春联的习俗被人们渐渐遗忘淡化,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偏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②社会大环境影响。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更加急功近利,这时往往就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继承。③外来文化的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文化不断融合碰撞,“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呈现萎靡之状。

启示:

歌德曾说过:“文化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对于贴春联的习俗被渐渐淡化,我们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首先,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倡重拾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呼吁群众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其次,应利用好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就是很好的载体,学校和社会可组织学生在假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希望大家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能采取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贴春联是春节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一项习俗,值得大家传承,大众应从正确的立场和角度向周围的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有关课题内容扩展组 谢思怡:

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局限于本课题,而且扩展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知识搜索,通过查阅图书馆文献、网上搜索等方式,然后在将资料进行细细筛选、整合,为了是此篇借鉴报告更清晰明了,我们把它更改为了表格形式。展示如下:

城乡春联文化调查报告

三.调查表 谭茜

关于春联的时代变迁研究调查表

重庆11中

高2017级5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序言:新春佳节,恭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团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本问卷。

春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那么对于春联您又了解多少呢?春联在现如今又有何发展呢?

(请直接在选项下打钩或者按情况在横线上填写)

一、基础调查

1、您的年龄阶段?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2、您会自己写春联、读春联、品春联吗?

A.会 B.不会

3、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工作人员 C.退休 D.____________(其他)

二、春联基础知识问答

1、您对春联的基础(来历、样式、贴法等)了解多少?

A.了解透彻 B.基本清楚 C.只了解一点 D.不了解

2、您可以背下一副春联吗?如果可以请填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春联张贴情况调查

1、您的家里每年都会贴春联吗?

A.会 B.时间不固定 C.从来不

2、您张贴春联的内容是?(多选)

A.财源滚滚 B.寿比南山 C.合家欢乐D.平安吉祥 E.丰收喜悦 F.______________(其他)

3、您张贴春联的目的是?

A.尊崇传统文化 B.对来年的期盼 C.没有明确目的 D.____________(其他)

4、您春联的获取途径是?

A.自己书写 B.超市购买 C.他人赠与 D.____________(其他)

5、对于现在春联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分析:

共调查100位市民,4个年龄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25份

第二部分 春联知识问答分析:

第一题 了解透彻的市民占8%,大多是时常写书法的老人。基本了解占17%,其中中年人居多。只了解一点的占56%,大多是中青年。不了解的占19%,以少年和青年居多。从中可以看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加强。

第二题 能完整书写的市民占19%,主要是时常写书法的老人和正在学习的学生。

第三部分 春联张贴情况分析

第一题 每年都贴的市民占67%,时间不固定的占23%,不贴春联的占6%,其他情况占4%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春联张贴的习俗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第二题 张贴内容五花八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要求选择也不同

第三题 贴春联的目的中,尊崇传统习俗的占67%,对来年的期盼占23%,没有明确目的和其他情况占10% 从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力度。

第四题 春联获取途径以超市购买居多,占63%,自己书写的占11% ,他人赠与占16%(主要是小区举办的送春联迎新春活动中获得)

四.总结

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春联这一习俗的认识和态度,而且在对贴春联的比例和春联的内容、样式的调查中看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除了经济的发展影响,还有就是人们思想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尤其是城乡春联文化调查的借鉴报告也让我们了解到在调查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春联中反映出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社会气息的内容:在城市中,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对就业问题的担忧;在农村,人们渴望丰收,希望通过勤劳以致富,在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寄予美好的祝愿,体现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克服阻碍,迎难而上的可贵品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继承传统的文化,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是民族特色的自觉维护者;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民族特色的独立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挑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另外我们建议:

1、社区多举行文化传承的的活动(以春联为例:新春送春联活动、春联文化的讲坛、春联知识竞赛等)

2、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积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