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完整经典版等值线专题

等值线专题

一、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 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 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②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2)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4)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 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7) 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8) 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9) 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0) 地形对水文的影响:①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② 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③ 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缓慢,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④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11) 地形特征的描述:①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② 地势及起伏状况;③ 主要地区分布; 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 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① 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② 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① 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② 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③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④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⑤ 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1、判断地形

(1)判断具体地形: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形态来判断各种地形。如山顶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和陡崖。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弯曲大,但山脊等高线是向数值低处弯曲,而山谷等高线相反。鞍部一般是在两山脊和两山谷相对处,陡崖是等高线相交处。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指向低处—表示山脊,示坡线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判断五大地形类型:这是指判断全图所示地形属于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大地形中的哪一类。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

问题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2:比较下图中四点所在地坡度的大小。

3.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公式:(n-1)d<H<(n+1)d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H1-H2。进一步还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H。

问题3:读右图, O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 (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举例见“问题4(3)” 5.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N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河谷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问题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地区河流干流流向如何?

(2)图示地区降水情况如何?判断理由是什么?

(3)如果A处陡崖底部气温为15℃,其顶部气温可能

是多少?(只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

A、13℃ B、16.8℃ C、14℃ D、14.5℃ (4)铁路分布特点是什么?

6.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等因素。 (1)比较降水量多少

首先要看该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大致是哪一地区,盛行什么风,该类风是否富含暖湿水汽;再结合等高线找出迎风坡或背风坡。然后根据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较少来判断降水状况。

(2)比较获取热量或蒸发量的大小

先根据当地的南北半球位置,结合等高线确定是阳坡还是阴坡,进而得出阳坡太阳高度角较大,单位面积获取热量较多,蒸发量大,比较干燥;阴坡获取热量较少,蒸发量小,比较湿润的结论。

问题5:下列是华北某地地形图,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计算气温

在等高线图上,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就可算出。 7.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确定水库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问题6:下图中,计划建一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宜选在什么地方?

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③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般情况,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如“问题4(4)”

④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问题7:读右图:(1)要在海边建油港码

头,

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

(2)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 线路应怎样确定?

⑤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⑥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

北回

200米以100—200米的

米以下平地宜种

海沙地应种

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海湾引入,若规划建别选址在 处、

处(填写图中字母)。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2倍、3倍)而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水平比例尺相同,则上、下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图。

2. 等温线专题

(1) 分析走向(延伸方向):① 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② 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③ 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 分析弯曲状况:① 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② 凸值法—— 凸 高 (凸向高值区)为 低(值低),凸 低 (凸向低值区)为 高(值高)。 (3) 分析疏密状况:① 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② 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4) 分析数值特征:

① 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② 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5)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如下:

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问题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 (2)判断温差

规律如下: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 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 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

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

问题11:读右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 (2)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 (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判断海陆分布

规律如下: 规律一:

7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

等温线向南凸→海洋

1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

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

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

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 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 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若为7(5)判断季节

规律如下:

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大陆气温高→当地为夏季

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大陆气温低→当地为冬季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气温高→当地为冬季

总的来说:全球陆地上一陆南,

问题13:右上图中,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的季节? (6)判断地形

规律如下: 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

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

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

山脊

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势低→山谷

问题14:右图中,A、B、CD、EF所在地分别是什么地形?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 ②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 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3. 等潜水位线专题

(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

(2) 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下图中的箭头指向。

图2

(4)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即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5)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 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 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

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 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水补给潜水。

四.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右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右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1) 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 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3) 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 闭合曲线:越向中心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中心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例如: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

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五. 等盐度线

①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② 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③ 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

④ 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

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 备注:注意河流入口与海水盐度线的位置关系。

例如.图1—2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1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六. 等压线

1、判断气压系统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压;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由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两

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问题15:指出右图中的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2、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问题16:读等压线图,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哪一点?

越接近于平行等压线。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19:结合“问题15”图,判断北京、汉城、武汉、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7、根据气旋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

气旋是与低气压相伴发生的大型空气旋涡。如上图所示,图上有两个低压槽,在槽线附近相应出现了两个锋面。在图中槽线北方是冷气团控制地区,南方为暖气团控制地区。图中虚线箭头为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从A、B、C、D侧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是暖锋,

中C、B处于雨区)。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槽线北方为暖气团,南方为冷气团。气旋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不难发现,图中左侧仍然是冷锋,右侧仍然是暖锋,只是锋面的前进方向和锋面雨区出现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8问题20七. 等震线:

(1)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2) 影响因子:①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 ② 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③ 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 ④ 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⑤ 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八. 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

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

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 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c)距海远近 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总的来说日较差和年较差:海洋小于大陆;湖泊小于森林小于草原小于荒漠。 (3)、等值线分析

(a)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九、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

十、其它等值线的判断:

其它等值线,如等酸雨pH值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时线等,判读方法与上述情况类似。

问题21:读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找到太阳总辐射量最多区和太阳总辐射量最少区,分析其形成原因。

十一、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 1.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2.口诀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