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透不说透,言有余地心有灵犀

贝感沉默

之'看透不说透'

今年春节,外甥和外甥女住在我家,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我的家就惨了。沙发每天都歪歪扭扭,像玩漂移似得,从原本离墙几十公分的地方一直到紧贴墙面,再也无地可动为止。

然后,在吃饭的时候,我想试图提醒他们:“你们小心点,沙发都被你们撞歪了。”

两个孩子一听到这话,眼睛瞪得溜溜圆,异口同声的说:“姨姨,我没有”。然后又一遍,“我真的没有”。从两个孩子的眼睛中看不出任何撒谎和闪躲,有的只是委屈和不解。

我随后问道:“你们没有干什么?”

外甥说:“没有撞沙发”,外甥女马上附和道:“我也没有”。

那一刻,我忽然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的表达方式造成我们的沟通不在一个点上。

我观察到的结果是沙发位置移动了,歪歪扭扭的,但是,当我提醒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陈述事实,比如“沙发歪歪扭扭的”。而是把自己根据事实进行因果关系分析之后表达了出来,“沙发被他们撞歪了”。一个“撞”字不要紧,孩子们糊涂了,因为他们没有刻意去“撞”。

这样的讯息被孩子们接收后,他们的理解就会变为“姨姨说我们撞沙发了”。然而,孩子们主观意愿里并没有去撞沙发,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承认这个针对自己的指控。

这让我想起外甥女小时候的一件事,那天,她在屋里疯玩,估计是不小心把火炉边放置的围巾架碰到了离火炉更近的位置,等她的妈妈发现的时候,围巾已经被烤焦了一块。妈妈很生气,“你怎么回事,谁让你动我的围巾了!”可是孩子非常委屈,“我没有动围巾,我真的没有”。妈妈更加生气,“你居然还不承认,不是你还能是谁,就你一个人在火炉边玩!”

我相信,对于一个玩兴正浓的孩子,她根本就不会发现围巾的存在,更别说刻意碰围巾。

同样的事情,让我意识到人的本能会接受自己主观刻意去做的事,或者自己确实观察到的实情,对于自己没有主观意愿,也没有观察到的事情,很难直接建立自己与事情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便事实让他们不得不相信结果就是自己造成的,那“非故意为之”和“故意为之”还是不同的。孩子们更是如此,那么类似于我和她妈妈之前那样的表达模式,就造成长辈生气孩子不招认错误,孩子委屈自己被冤枉。

基于此,我突然意识到,在观察到“沙发歪歪扭扭”的实情后,我应该陈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是他们造成的结果,之后提出我的期待即可。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重要的提示:在我们陈述了事实之后,如果不及时提出我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如何做),孩子们不明白我们说这个事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寻找责任人,然后惩罚?那么,他们一定会本能防御。所以,一定要在事实后,马上提出自己的期望。

所以,当我停顿之后,先声明自己说错了,然后陈述,“你们在沙发那里玩了一下午(观察的实情),你们看,现在沙发歪歪扭扭的(观察的实情),明天你们在那里玩的时候,尽量让沙发保证整齐,可以吗?(期望)”。

孩子们是满口答应。

反思之前的话,我犯了两个错。

第一个错误:由于经验主义,我们习惯于把观察到的情况建立因果。

比如,观察到的情况有两个:

1 孩子们在沙发那里玩了一下午

2 沙发歪歪扭扭

那么,这两件事就会被我们建立一个因果:孩子们把沙发撞得歪歪扭扭。

再比如,

1 一个陌生男人和一个小孩说话

2 这个小孩的父母找不到孩子了

那么,根据经验和观察到的状况,我们就会推断是那个男人拐走了这个小孩。

这种因果推论可以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明白发生了什么,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实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已发生的状况,有利于对未知事物的推测与预知,这是人类进化和生存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有益的能力。然而,作为对人的行为的因果推论非常容易包含动机和目的色彩,如果直接表达给当事人,往往就会让他们感到被指责,从而产生防御和攻击。

俗话说的“看透不说透”,放在这里也是合适的。

就如同,我明明知道一定是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碰来碰去的,造成沙发歪歪扭扭的。但是,我只需要让孩子们看到事实即可,不要自己把前因后果全部表述出来。

成人之间更是如此,只要让对方看到实情,他自然会明白。所以,展现客观观察,让他们自己建立因果认识到错误,比我们直接把因果关系说出来要好得多。

第二个错误:我先行对孩子们的动机进行了恶意评价。

如何理解这个,看看下面的例子:

比如,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被别人踩了脚,人们会有不同的说法:

1 你干么踩我的脚(指责“对方是有意为之”)

2 你怎么回事!踩着我的脚了(指责“对方主观上有问题”)

3 你小心点,踩着我的脚了(小心点,蕴含“对方主观上不小心、不在乎他人”的意味)

受到指责的人总是会为自己驳回面子,

“你吼什么吼啊”

“我哪里踩你脚了”

“谁不小心了,车上这么挤,怨我吗?”

一场争执就此发生。造成的结果是,我们认为这个人强词夺理素质低,对方却防御胜过尊重事实,根本不承认。

所以,说话尽量陈述观察到的实情,不要涉及动机和指责性词汇,比如:干么,怎么,你小心点等。这些词汇容易把说话模式引向对他人的指控,比如指控他人故意为之,指控他人不在乎,都会引发对方的本能防御。

(这里注意,对“你小心点”的理解:如果此刻他人正在做某件事且没有发生不良结果,那么“你小心点”,可能是善意的提醒,比如提醒孩子别摔着。但是如果不良结果已经产生,他人踩了你的脚,“你小心点”就多少包含了对对方主观的指责)

同样,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小心点”,也含有对孩子们主观不重视不小心的指责。此为错。

对于上面的公车事件,相对好一些的表达,恰恰是避免对其主观动机的指责,只描述事实。

不好意思,你踩着我的脚了(观察到的实情)

相信多数会回复:“哦,对不起”

有人说,被踩一脚,我就是有情绪。当然,如果你就是愿意掉进情绪不能自拔,那也是你的选择。然而,我们都知道,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比如车厢拥挤,难免碰撞),情绪化下的口不择言伤人伤己。俗话说,“有话好好说”,但是真正做到“好好说”,就需要时刻体察情绪,注意语言的小差异,才能避免言语暴力引发的不必要麻烦。表达的精妙,更能让本不易解决的事,更快速友好地解决。

转载声明:转载请回复后台

作者:贝加。擅长个人成长,沟通,情感与婚姻家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