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年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发展积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把握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中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学术对话的能力和科研合作的精神,具有基于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反思批判意识和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主要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至少三种以上的方法从事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在本学科领域做出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4.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撰写专业文章。

5.在身体方面要求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教学论

2.课程论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用导师负责制。建立以导师为主要责任人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博士生应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根据科研课题和拓宽培养口径、扩大知识面的需要,学习必要的学位课程,包括跨门类、跨学科的学位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博士生课程学习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在深入探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同时,积极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坚持把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深入研究理论问题的同时,积极关注实践问题。

(三)本专业的必修课程的学习采用由课程负责人领衔的团队教学,充分发挥导师群体的学术智慧。对于选修课的学习,导师可根据博士生的学科背景,要

求学生或协商选修一定数量的相关课程。

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原则上累计在校年限不超过6年。论文选题、研究及撰写计划、开题报告等应在第三学期之前(含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经导师小组审查通过后即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及撰写阶段。

四、培养计划及考核方式

培养计划:在此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所带领的导师组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制定适合各个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具体学习、研究和工作计划,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研究等工作制定细致的规定和说明。培养计划原则上需在学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并经导师组和培养单位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实施。

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有课堂考试、课程论文、科研报告、课堂笔试与课程论文结合、课堂笔试与科研报告结合等多种形式。要严格进行考核,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确保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月内或第三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进行,中期考核主要从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查。三项考查都合格者,通过中期考核;凡有一项不合格者,终止学习。

(三)年度报告和考核。博士生每年度都必须为导师提交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年度报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努力的方向,以便导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学、科研情况,评价教学和科研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课程设臵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位博士生至少需要取得15个学分方能进行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

(I)公共必修课(学分:5)

1. 政治理论 2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3学分

(II)专业课及选修课(学分:6 )

1. 课程理论专题研究(必修) 2学分

2. 教学理论专题研究(必修) 2学分

3.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选修) 2学分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博士生的专业背景,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相关专业课程。

(III)开题报告(学分:2)

要求本专业博士生阅读足够数量的专业文献,完成综述报告,论述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等。开题报告考核通过的,即可获得2学分。

(IV)学术讲座(学分:2)

本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8次以上的教育学科领域的学术讲座,并在本学科范围内作2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完成者可获得2学分。

六、开题

每个学生必须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优良成绩,通过中期考核,发表学校规定数量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学分计算可推迟到正式答辩前。)第三学期举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分预开题和正式开题。每位研究生必须充分准备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反复讨论和修改开题报告。开题前,围绕拟研究内容至少召集博士生和硕士生开两次研讨会,每次研讨至少征求十人次意见,梳理意见类型,提出解决方案。

开题报告既要注意形式,更要注重实质内容。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献综述和分析,现有研究的问题,该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论文的结构框架,材料准备情况,国内外参考文献规范等。字数应不少于5万。

开题前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认真填写开题报告申请书,待导师对开题报告做出认真、细致、准确评价,同意开题后才可参加预开题。

预开题和正式开题报告均须提前至少一周时间提交指定导师组或者指导委员会每个成员审阅,根据老师意见,提交电子文本或者纸质文本,或者两种文本。在一周前不能为导师组每个成员提交开题报告者均不得参加开题。

开题时,必须有两种文本,电子文本必须做成多媒体课件,供开题演示使用。纸质文本提交至少四份完整文本和每位导师一份简化文本。

给导师组每个成员提交的开题报告均不能出现开题者本人及其导师的名字以及其他直接或者明显透露自己身份的信息。否则均视为作弊,不能参加开题。

预开题和正式开题是否通过均由导师组无记名投票决定。预开题首先采取导师一票否决制。正式开题外请专家一票否决。在正常时间内没有进行开题或者没有通过开题者,或者延期或者重新开题。延期和重新开题应完成与初期开题基本一致的过程。

预开题和正式开题,导师均须参加,不参加者视作弃权,没有在开题报告书上签字者视作一票否决,签字后未参加者以不同意计算票数。

七、科研训练及教学实践

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博士研究生应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本人独立承担研究课题等科研活动,掌握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提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倡和鼓励在校博士生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和研究生创新基金,激励博士研究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科研训练和教学实践共计3学分。

1、学术讲座: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8次以上学术讲座,8次以上学术沙龙和读书报告会,在本学科范围内作学术演讲至少2次,以上几项活动至少要有5万字以上的学术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纪录,达到要求记2学分。

2、科研训练:在学期间除了按学校规定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外,还要参加学术会议2次以上并提交会议学术论文,申请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0.5学分。

3、教学实践:一般是为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授课6-8课时,0.5学分。

4、科研训练和教学实践由导师指导、督促完成,导师组统一检查、评定。

八、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要求

1. 除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

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外,其他类型所有博士研究生须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产出学术成果暂行规定》的要求。满足科研成果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的选题应是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论文的撰写需突出本专业及选题的个性特色。

3. 博士学位论文要高度重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学位论文的完成要求至少两年的时间保障。导师应指导并监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课题进展、预答辩、答辩等重要环节。

4. 学位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审议通过授予博士学位。

九、学位论文写作和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博士生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十分注重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二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各位导师必须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阶段检查、组织预答辩、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

博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规定的包括发表论文、学术报告等各种科研任务和实习过程,并取得优良成绩,其中至少发表一篇反映博士学位论文核心思想的学术论文;正式答辩送审论文外审专家一致通过;必须写出三年来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情况的汇报书;必须提交包括学习计划和成绩,科研计划和成果等内容的纸质和电子档案;必须按学校要求,认真填写答辩报告申请书,待导师对答辩报告做出认真、细致、准确评价,并得到导师同意。否则,延期答辩。

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外,其他类型所有博士研究生须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产出学术成果暂行规定》的要求。满足科研成果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的选题应是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论文的撰写需突出本专业及选题的个性特色。

3. 博士学位论文要高度重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学位论文的完成要求至少两年的时间保障。导师应指导并监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课题进展、预答辩、答辩等重要环节。

4. 学位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审议通过授予博士学位。

九、学位论文写作和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博士生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十分注重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二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各位导师必须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阶段检查、组织预答辩、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

博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规定的包括发表论文、学术报告等各种科研任务和实习过程,并取得优良成绩,其中至少发表一篇反映博士学位论文核心思想的学术论文;正式答辩送审论文外审专家一致通过;必须写出三年来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情况的汇报书;必须提交包括学习计划和成绩,科研计划和成果等内容的纸质和电子档案;必须按学校要求,认真填写答辩报告申请书,待导师对答辩报告做出认真、细致、准确评价,并得到导师同意。否则,延期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分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答辩前,围绕研究内容至少召集博士生和硕士生开两次研讨会,每次研讨至少征求十人次意见;至少征求非导师组成员、答辩委员会成员的校内和校外各两位专家的意见,并梳理意见类型,提出解决方案。

课程计划表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与教学论) 学院: 教育学院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 各方向 年级: 入学时间: 导师:

学制: 填表时间: 2012年11月18日 课程及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后现代

课程观》、《比较课程论》、《理解课程》、《教学原理》、《教学机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施良方、崔允漷等主编《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钟启泉主编“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流派研究》、《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李定仁 徐继存主编, 《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5.李定仁 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6.裴娣娜主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 裴娣娜 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8.熊川武 主编,《教学通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 9. 陈佑清 著,《教学论新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0. [捷] 夸美纽斯 著,傅任敢 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 加里鲍里奇 著,易东平 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2. Allan C. Ornstein and Francis P. Hunkins (199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Secon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3. [美]乔伊斯(Joyce,B.),韦尔(Weil,M.),卡尔霍恩(Calhoun,E.)著,教学模式 Models of Teaching (影印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Edition.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7. Allan C. Ornstein and Francis P. Hunkins (1998) 19. G

20. Allan C. Ornstein and Francis P. Hunkin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