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郭文斌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

2.反复诵读,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知人论世,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主题。【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 2

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

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学法指导:

1 化。

2

【预习展示1.52

3

4

5

6 解析重点语句,拓展想象和联想的空间,理解全词大意。 玉簪( ) 螺髻 ( ) 鲈鱼堪脍( ) 揾英雄泪( )

【合作探究】

用 典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目的是就是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

3.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情绪?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编写:郭文斌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词作的背景。

2.反复诵读,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主题。

【写作背景】

《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66

【预习展示】

1.自由诵读3至5分钟。

2个别试读明自己得失。

3 听音频范读,把握朗诵的节奏和韵律。

2辛词长于用典。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