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华大学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华大学 2014.2

序言 ................................................................................................................................................................. 2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概况 ............................................................................................................................. 5 二、毕业生基本情况 ..................................................................................................................................... 7

(一)学历分布情况 ............................................................................................................................. 7 (二)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 7 (三)生源地分布情况 ......................................................................................................................... 9 (四)性别分布情况 ........................................................................................................................... 10 (五)民族分布情况 ........................................................................................................................... 11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 ............................................................................................................... 12

(一)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及分析 ................................................................................................... 12 (二)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及分析 ................................................................................................... 15 (三)未落实就业毕业生后续情况及分析 ....................................................................................... 15 (四)毕业生基层就业和创新创业情况 ........................................................................................... 16 (五)就业流向情况分析 ................................................................................................................... 17 (六)就业市场分析 ........................................................................................................................... 22 (七)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分析 ............................................................................................... 23 四、就业工作特色及成效 ........................................................................................................................... 23

(一)就业工作举措和特色 ............................................................................................................... 23 (二)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 27 (三)人才培养成效 ........................................................................................................................... 29 五、挑战与展望 ........................................................................................................................................... 32

(一)挑战 ........................................................................................................................................... 32 (二)展望 ........................................................................................................................................... 33

序言

东华大学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51年,国家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工业,汇聚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13所纺织院系,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服务纺织产业的高等学府“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我校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高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8年,由中国纺织总会划归国家教育部;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学校以“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办学目标,遵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发扬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继续做好服务于国家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战略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同时,努力拓展符合国家需求的学科新特色,借助学校自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力度,现向社会发布《东华大学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检验。高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学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也在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可靠接班人。学校密切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立足特色学科,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开展全方位合作,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秉承“崇德博学 砺志尚实”的校训,不仅在国家重要领域和重点项目做出了卓越贡献,更能投身基层,在各行各业踏实工作。本报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的数据分析,向全社会展示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质量联动方面做出的努力,向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体现。学校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通过生涯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早地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更快地接触和了解学科和行业发展动态,更好地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经济建设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经过多年的探索,

学校形成了以学科发展为支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根本的就业工作理念,立足学校优势学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和支持。

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密切相关。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全社会的强烈期盼,也是学校、家长和毕业生的共同心愿。衷心希望本报告能成为全社会了解东华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纽带,也真诚期望全社会能继续关注东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关于就业质量报告的几点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数据均来源于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数据库和问卷调查。报告中对数据出处作了说明,详见表0.1。

表0.1 统计数据来源表

按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统计要求,数据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13年8月25日。

(三)就业率计算方法

就业率=(签约+升学+出国+定向委培+国家地方项目+隐性就业+灵活就业)/毕业人数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概况

东华大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任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以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导向,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心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校将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认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本科生的专业设臵和研究生的学科类别(领域)。学校立足“现代纺织”特色,构筑服务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新能源、先进制造、时尚及创意设计、经济金融及现代服务的五大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科学制定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设臵,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以更好地为区域、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促进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大学新生生涯导航》课程入选首批“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彩虹人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室”获批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

面对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严峻就业形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把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位臵,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广大校友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最广泛地凝聚校内外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正能量,进一步健全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学校进一步拓展了以上海和长三角为重点、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加强与行业协会、地区人事部门、技术园区的合作,优化高质量的就业通道;加强了对社会战略需求、热点需求和新兴需求的研究对接,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多方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就业实习直通车”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多位一体”全程化的生涯发展教

育与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定位自身发展,着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还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创业;鼓励和引导更多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强化对学生的就业服务,细化工作方式,完善“就业困难援助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就业;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及时、方便、大容量的就业信息服务;畅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工作的调研和总结,大力推进改革与合作,形成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就业工作的有利格局。

二、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学历分布情况

学校2013年共有毕业生5478人,其中博士生*160人,硕士生172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623人),本科生3594人。见表2.1。

表2.1 毕业生学历情况(数据来源:A)

*名非定向博士毕业生。毕业生总人数为5372人。

(二)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学校2013年毕业生所在学科、专业按博士、硕士、本科分布在12个学院。详见表2.2—2.4。

表2.2 博士毕业生学科分布情况(数据来源:A)

表2.3 硕士毕业生学科及类别(领域)分布情况(数据来源:A)

表2.4 本科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A)

(三)生源地分布情况

学校面向全国32个省、市招生,博士、硕士、本科各学历层次包含各地生源。本科生生源最多的是上海,占30.19%,其次是江苏、浙江分别占7.48%、6.71%;硕士生生源最多的是山东,占14.56%,其次是江苏、河南,分别占13.46%、10.61%;博士生生源最多的是河南,占20.37%,其次是山东、江苏,分别占16.67%、11.11%。详

见表2.5。

表2.5 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数据来源:A)

(四)性别分布情况

2013年毕业生,男生占44.69%,女生占55.31%,其中,博士生、本科生均为女生多于男生,硕士生则男生多于女生。详见表2.6。

表2.6 毕业生性别分布情况(数据来源:A)

(五)民族分布情况

2013年毕业生中共有30个民族的学生,其中,汉族占94.49%,回族占0.99%,满族占0.87%,其余各少数民族合计占3.65%。详见表2.7。

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2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及分析

1、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学校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社会上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就业态势良好,近三年来总体就业情况平稳,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按照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的统计要求,截至2013年8月25

日,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86%。详见表3.1。

表3.1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数据来源:B)

2、研究生毕业去向分布

我校培养的研究生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显著。近三年博士就业率100%,硕士就业率逐年递增。2013年,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98.03%,签约率和2012年基本持平,远高于2011年,详见表3.2。

表3.2 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分布(数据来源:B)

3、本科生毕业去向分布

学校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年,虽然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学校本科生的总体就业率较高,均在90%以上。签约率、深造率持续稳定,整体态势良好。详见表3.3。

表3.3本科生毕业去向分布(数据来源:B)

4、男女生就业情况

学校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多项措施给予学生分类就业指导。在社会普遍认为女生就业难的情况下,2013年男女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男生就业率为95%,女生就业率为92.93%。女生就业率略低于男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具有竞争优势,本科生继续深造比例女生高于男生。详见表3.4。

表3.4男女生就业情况(数据来源:B)

5、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校一直把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就业工作重点,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挥民族文化魅力和语言优势,结合专业技能积极把握就业机会。2013年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博士生就业率100%,硕士生88.10%,本科生91.67%。详见表3.5。

表3.5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来源:B)

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5

(二)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及分析

我校本科毕业生表现出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继续深造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升学(指国内深造)62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33%;出国(指出国深造)38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82%。深造率合计28.15%。

表3.6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数据来源:B)

(三)未落实就业毕业生后续情况及分析

学校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就业,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支持。截至12月30日,此前未落实的330名毕业生,已有75.45%落实就业去向。在落实的249人中,硕士生32人,本科生217人;另有22名本科生准备出国不就业,41

名本科生准备再次考研不就业;未落实毕业生18人,其中硕士生2人,本科生16人。

表3.7 2013年8月25日未落实毕业生后续情况分析(数据来源:C)

(四)毕业生基层就业和创新创业情况

1、基层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到基层就业,是党中央

根据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学校实施就业引导工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出台《东华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措施》文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3年学校开展基层就业政策的大型宣讲,以校友座谈、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上海市、学校等不同层面的基层就业政策;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西部志愿计划”及“预征入伍”招募,鼓励毕业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近三年来,共有24名学生投身西部开发建设;9名学生参与“三支一扶”项目;14名学生经过选拔,到村任职;16名学生预征入伍。其中2013年,共有10名学生投身西部开发建设;2名学生参与“三支一扶”项目;10名学生到村任职;6名学生预征入伍。

2、创新创业 学校着力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和创造未来社

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人才,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启航行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学生创业团队共获上海市科创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欧莱雅基金、觉群基金等各类资助项目50余项,其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40余项,金额800余万元,占全市总数的8.47%,连续三年高于上海市高校的平均水平。在获得资助并创业的学生中,2010年毕业研究生

丁建勋作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先后得到刘延东、袁贵仁、韩正等领导的接见和充分肯定,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的典范。近三年,共有233名学生自主创业。2013年有69名毕业生申领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其中研究生59人,本科生10人。详见表3.8。

表3.8 近三年毕业生创业分类统计表

(五)就业流向情况分析

1、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分析

学校毕业生就业覆盖了多个行业,去向广泛、分布合理,体现学校“以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以及为区域、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总体目标。按照人社部、教育部行业分类标准统计,2013年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流向,见表3.9。毕业生中进入制造业、信息软件业、金融业、文化传播业四类行业比例较高,合计达56.92%。其中,35.62%的硕士毕业生进入制造行业,这体现我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成果。

表3.9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流向(数据来源:B)

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8

2、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作为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体现了学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多数进入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行业。从博士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有61.11%进入高校及科研院所等重点事业单位,为国家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智力支持。硕士生中,到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的比例为86.35%,成为推动各个行业发展的技术主力。在本科生中,到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的比例为90.09%,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专业人才。见表3.10。

表3.10 2013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数据来源:B)

3、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上海是学校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多年来学校为推动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每年有近80%的毕业生成为上海新的建设力量,体现了东华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就业的强劲竞争力和对上海经济建设的较高贡献度。与生源地分布情况表2.3比较,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就业,如表3.11显示,其中80.27%的硕士生和77.28%的本科生毕业后均留沪就业,体现了上海积聚人才的优势。

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9

表3.11 2013年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数据来源:B)

到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外,还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到西部十二省市和东北三省就业的毕业生有150人。见表3.12。

表3.12 2013年各生源地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数据来源:B)

4、近三年来招聘东华大学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

学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金融、高端制造、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信息软件、生物制药等领域,涵盖了学校大部分专业。学校五大学科群的布局对接上海经济建设需求,体现了学校以纺织服装为特色,以工为主的特点。表3.13列出了近三年来招聘东华大学毕业生较多的部分单位,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用人招聘、实习实践、科学研究、捐资助学等多方面有深入合作,毕业生的良好表现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表3.13 近三年招聘毕业生较多的部分用人单位名录(数据来源:B)

(六)就业市场分析

2013年,学校主动向全国用人单位发送需求联系函30000多份,同比增加20%。共举办11场大型招聘会,445场专场招聘会。详见表3.14。

表3.14 毕业生供需信息情况(数据来源:C)

其中,58.04%的本科毕业生,49.45%的硕士毕业生通过学校提供的信息最终落实工作单位。30.23%的本科毕业生、42.70%的硕士毕业生通过社会人才交流会、人才招聘网站渠道获取就业信息,进而落实工作单位,见表3.15。这一方面说明由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仍然是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们主动适应形势,拓展就业信息来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表3.15 2013年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分析(数据来源:C)

(七)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分析

一直以来学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专业技能探索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能力,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均保持较高水平。详见表3.16。

四、就业工作特色及成效

学校就业工作在不断提高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注重机制建设,将就业与学科专业设臵、招生、培养等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就业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互相促进的特色;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聚焦就业信息收集和就业技能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构建展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重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就业工作举措和特色

学校构建有特色、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拓展就业市场,对接社会需求,建立全程化就业帮扶和“多位一体”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和服务,深入推动学生就业工作的持续发展。

1、 夯实就业工作基础,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

拓展信息渠道,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学校坚持把构建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通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努力开拓需求高层次人才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地区、行业的就

业市场,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质量高、对口度强的就业岗位信息。学校连续举办了十三届东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会暨就业指导委员会年会,上汽集团、中国银行、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近百家著名企业成为紧密合作委员单位,目前已成为推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合作平台。此外,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校友资源等积极加强与著名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拓就业通道。2013年,共举办11场大型招聘会,提供岗位25000多个,举办445场校园专场宣讲,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岗位31905个。上汽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IBM、微软、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振华重工、巴斯夫等知名企业纷纷来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

对接社会需求,建立实习实训长效机制。学校注重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和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的需求分析,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交流,多方式、多渠道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锻炼成长的平台。2013年,学校先后邀请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座谈会,对我校培养金融人才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为我校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先后与三一重工、惠普、上海烟草机械、英孚思为、ZARA飒拉服饰、迪卡侬等单位合作建立暑期实习基地,2013年共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5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各学院也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多个学院层面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实习基地。

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学校成立帮助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小组,援助就业困难学生,对“双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求职进行经济补助和能力培养,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根据“双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信息服务,跟踪困难毕业生的求职进程,及时关心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双困”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一对一咨询为困难学生提供专门辅导,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缓释就业压力,帮助就业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不断与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松江区人才服务中心、长宁区人才服务中心等合作,开辟新渠道,定向推荐就业困难学生就业。

2、开展“多位一体”全程化的生涯发展教育

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将全程化生涯教育课程贯穿到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并建立一支以专任教师为核心、学院就业专项教师为主力、企业和社会人士为补充

的多层次、专业化教师梯队,在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了《大学新生生涯导航》、《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成功就业训练》、《创业基础》、《KAB大学生创业基础》五门课程,学生选课踊跃,反响热烈,学生评教达到9.3分以上。编印完成《大学新生生涯导航》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东华大学职业咨询案例集》、《东华大学学生生涯发展手册》、《生涯发展教育辅导员工作手册》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多角度、系统化的生涯辅导。同时,学校既通过第一课堂开展生涯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团队活动、小组讨论、人物专访等教学活动,也通过第二课堂的专家带教、社会实践、专题训练等形式,并结合“职前网络学堂”等网络平台,使生涯课程体系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综合成长课程。

生涯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通过生涯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充分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形成生涯发展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提高了就业教育工作的有效性。2003年起,学校连续十一年开展 “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主题活动,2007年该主题活动被上海市教委推广到全市高校;年度活动——“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月”、“就业宣传周”成为品牌项目;“启明星生涯导师计划”邀请资深职场人士担任生涯导师,使学生近距离体验职场;“职场预备役计划”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新起点训练营”培养未来职场领袖;“职业导航讲座”和“成功就业周周讲”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系统的指导。此外,学校每年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浓厚氛围、普及知识、提升规划意识上卓有成效,连续两届入围“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并获佳绩。

生涯教育个性化指导建设。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在生涯发展和规划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指导,使生涯发展教育既系统又有重点,多方位凸显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综合成长环境。学校现有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彩虹人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室,以一对一的个体辅导为主要形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院两级个体咨询服务机制,每周有26个固定咨询点,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进行生涯教育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特点,学校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简历制作工作坊”、“面试工作坊”、“职业测评工作坊”等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小团队的训练和成员间的沟通促进共同成长。通过开展互动体验式第一课堂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精品讲座和团体辅导,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培养并提升大学生

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创新组织形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学校成立了“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东华大学分基金会”,目前基金总额为1200万,为学生创业提供组织机构和经费保障。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依托知识领会、能力提升、朋辈学习、创业实训、创业实战五大平台不断拓展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形成由基础性课程、专业性培训、启发性活动和体验式实践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精英俱乐部、创业管理与事务高级班、“启点咨询室”等创业教育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已有近30位创业咨询师和KAB讲师为学生授课或提供咨询服务。

加强创新性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创业训练项目,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深入思考探索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学校作为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单位,已形成了由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校级重点项目以及院级项目四个层次构成的创新项目平台。共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450项,参与学生2000多名,直接参与指导的教师有300 人次;上海市级创新实验项目330 项,参与学生1500名,直接参与指导的教师有259 人次;校级课外科技活动项目1000多项,参与学生3500名。部分项目的负责学生以项目为契机,直接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如2009届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罗清蓝以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为基础创立公司,研发的产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同时,学校在2009年获得教育部、财政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项目资助,2012年10月获得第一批“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立项。

整合校内外资源,争取社会创业资源扶持。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对接,精心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拓社会基金支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采用“分层次、平行递进”的培养思路,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为目标的普及教育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特色教育两个培养层次,构筑了以“创业实践流程与创业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建立健全培养体系为基础,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为重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

能力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课程、实践、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4月,学校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宁区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同建设“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极大地拓展了学校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工作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学校与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开业专家志愿团长宁分团合作,成立东华大学开业指导站,迄今已吸引了近两百名学生前来咨询。

(二)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学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加强就业状况调研和反馈,深化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臵,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卓越创新型人才建设,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实现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实施招生就业联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刘延东同志对东华大学以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和建设的重要依据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臵及招生计划安排,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上一年就业状况相结合,将专业情况与就业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按照就业情况进行“扩招、缓招、减招、停招”,对学科水平提升慢、社会需求不高、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采取逐步减少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直至撤消该专业的措施,并相应减少包括各级本科教学岗位数和人事编制在内的各项本科事业经费投入。学校连续十一年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开展就业状况调研,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学校学科建设与调整提供参考。

《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设臵的意见》(东华教„2009‟8号)中明确规定:(1)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连续两年学生分流人数小于15人且就业率不能进入学校排位前30%的,暂停招生一年,加强建设;如第三年状况无根本转变的,则予以撤消。(2)单独招生的专业,招生调剂志愿率大于30%,且就业率学校排位后30%的专业,当年减招,如第二、第三年状况未好转,则暂停招生,直至撤消。(3)新办专业,三年后按上海市教委的新专业评估检查要求进行自查,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等重要指标达不到合格标准的,经过整改,二年内仍未达标的,则暂停招生,直至撤消。

2、关注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人才培养过程改革

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反映出学校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过程改革。人才培养过程改革着眼于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创新潜能,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学分要求,并定期检查人才培养质量,及时调整教学培养方案。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贯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立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两种经历的“12 2”培养方式。三是制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教学计划,实施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相互交融的教学形式,问题发现与解决方案研讨学习的教学方法。四是将素质教育贯穿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之中,加强品德塑造、人格养成,加强人文精神、工程素养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注重发挥特长与团队协作的训练。五是实行基于学生兴趣和特长的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六是构建开放多元的“433”质量评价体系,即以产、学、研、用“四结合”为评价目标,以项目的设计、实践、创新为评价三要素,以社会、企业(行业)、学校三方为评价主体。七是建成若干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一批标志性的校企合作产学研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

学校与社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在纺织、材料、信息技术等传统和新兴产业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一大批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与实习实践基地,与中科院在沪研究所、上海科学院等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教学合作和人才定向培养,将创新人才的实践教育、论文研究等培养环节融入科研院所的创新研究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双方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合作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由行业领导和国内外企业、研究院所专家组成的工程师与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合作双方将产学研项目研究和开发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机制;从科研院所和企业遴选技术开发和工程研发、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协商解决好学生在合作单位实践实习、研究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和风险规避问题,如知识产权、人身

保险、实习期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待遇等。在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大型企业建立的纺织、材料、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推进卓越创新人才培养

2011年起,纺织、机械、信息等七个学院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八个卓越工程师班学习,按国家工程师质量标准和各专业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方案,组织各学科优质师资协同进行核心课程改革和教学,学生完成两年基础理论、人文素质、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和实践后,进入各专业,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理论与实习实践、项目研究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学校建立东华大学研究院,作为学校矩阵结构中跨学院、跨学科的横向组织,依托纺织、材料等国家重点学科组建优势学科群,瞄准行业技术创新关键核心和瓶颈问题,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开展重大课题研发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同步提升。2011年起,学校获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是国家新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校打破现有院系管理模式,集合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共同举办,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响应国家“2011”计划,攻关“国家急需”项目研究,成立服务纺织行业发展的“纺织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上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2013年5月,“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通过阶段检查,获得一致好评,项目部分成果已列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总主编的《中国教育咨询报告(二)》,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三)人才培养成效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不断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动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持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重点发展领域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

1、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学校依托纺织、材料等国家重点学科组建优势学科群,瞄准行业技术关键核心和瓶颈问题,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开展重大课题

研发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学校整体的学科和科研水平。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规划。 “一体”即纺织科学与工程”,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三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都位居第一“两翼”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18位,设计学学科位列第6位、上海市第1位。2011年,功能材料专业获批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国家2011计划建设的要求,学校目前正在加快培育“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等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工程、化学、材料和物理4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且排名稳步提升。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2013年,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THE QS)“世界亚洲大学排名榜”中,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6位。自2012年起,学校进入ARWU(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大学排行榜)世界大学工科学科领域排行前200强,2013年进入世界前150强。

特色学科连续十一年获得16项国家科技奖,三年获得“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暖体假人、宇航员尿收集装臵等为“神五”、“神六”、“神七”和“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年产1000吨级的莱塞尔生产线成为上海首批科教兴市29个重大项目之一,均由国家、上海市重点学科领衔。

2、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专业设臵和教学培养方案,2010年12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把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010年,学校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学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引领,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按照国家工程师质量标准和各专业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本-硕一体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推行完全学分制,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宽口径、柔性化的专业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个性化教育”,实行“四自主”选课制,即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本科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在第三学期可自主选择专业,同时择优成立“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即“大飞机班”,以期为国家大飞机发展储备人才。学校建立了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型能力培养,与ACCA协会、东方航空公司进行“订单式”培养,开展合作办学,得到了单位和社会的好评。与英格索兰合作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冷链研究方向,形成了学校物流专业的鲜明特色。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人才国际视野培养

学校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拓宽国际视野。迄今,学校与世界8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欧文分校等知名高校签署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德国劳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园等合作办学,其中与日本服装文化学园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2年被评为8个“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先后与美国纽约时装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国际艺术设计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共识,积极筹建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

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在学科领域中颇具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报告会380余次,其中,承办第十二届亚洲纺织会议,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承办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参会代表达3000余名,创此会历史之最。

学校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会公派留学生项目,选拔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与境外12个国家与地区51所高校签订了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协议,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学校派往国(境)外高校参加交换、交流的学生有408名。其中,24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项目”资助参加交换项目,10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攻读博士学位。

4、输送高质量毕业生,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东华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把他们输送到关系我国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线和重点单位。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引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双向选择的原则下,不止步于学生有业可就,还鼓励学生积极服务重要国有企业、重要科研教育单位和西部地区,通过教育引导、择优推荐和有特色的培养机制,将优秀毕业生输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3年,学校共有 25名毕业生加入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国家战略性目标“大飞机项目”;160名毕业生加入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单位“国有四大银行”;41名毕业生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重要企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骨干;11名毕业生加入“重工”领域的领跑者—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校毕业生活跃在各类科研院所,9名毕业生被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吸纳,2名毕业生加入中国船舶重工下属研究所,19名毕业生加入航天航空领域研究所;5名毕业生申请加入西部城市武威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为西部城市发展奉献青春的典范。

五、挑战与展望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突出,学生期望的就业区域分布以及高校学科专业分布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期望匹配度需进一步提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等,教育部也就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学校整体情况来讲,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挑战

1、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影响就业形势

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将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

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在高位运行,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则相对稳定,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大困难。

2、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分集中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渤海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对毕业生吸引力较低;二是各学科专业的不平衡,人才培养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这些作为评判毕业生的重要标准。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实习和科研经历。三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展望

1、推动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人才培养。学校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强化学科发展,加快三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学分制,严格淘汰制度,减少延期毕业人数。

2、实施就业引导工程,继续增强在国家“三重”贡献度

我们要瞄准国家及上海市总体发展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进入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人才的输送力度,增强学校毕业生在“三重单位”的影响力,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重点单位中校友的典型事迹宣传,在校园中营造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要的就业氛围,使得学校在“三重”单位和基层单位就业人数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实施就业引导工程,鼓励毕业

生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深化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继续拓展以上海及长三角为主体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构建高质量的就业通道,认真组织好各类招聘活动。继续完善“多位一体”全程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提供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成才导航计划、咨询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涯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实践、扶持一体化,更好地促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