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轻后备干部选拔方式的有益探索

年轻后备干部选拔方式的有益探索

李军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近年来,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紧密结合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实际,综合运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积极进行年轻后备干部选拔方式的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对考察人选和最终入围人选向社会公示。

二、坚持民主推荐,确定县级年轻干部考察对象

为了确保后备干部得到及时提拔使用,并做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我们明确规定,入围人员具有任职资格,在2006年和2007年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时优先选用。在2006年的县(市、区)党委班子换届中,我们把“提名权”交给群众,要求县级年轻后备干部必须参加所在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拟新进人选的民主推荐,民主推荐时得不到多数干部群众拥护的后备干部不列为考察对象。组织部门在制作民主推荐票时,把通过公选产生的县级年轻后备干部人员名单排在前面并加注文字说明,要求干部群众优先考虑将其作为推荐人选。通过民主推荐,全市23名县级年轻后备干部有18名被市委确定为考察对象。

一、坚持公开选拔,确定县级年轻后备干部人选

为保证公开选拔县处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工作顺利进行,市委认真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公开选拔的范围和条件,认真搞好资格审查。规定凡在我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正科级职务(含主任科员)3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近3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政治思想优良的干部均可参加报名。报名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为单位,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部门党组织负责对报名人员进行初审,市公开选拔县级年轻后备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终审。弄虚作假者,取消考试资格。通过资格审查,全市共有105人参加公开选拔。二是严肃纪律,认真搞好考务工作。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规定担任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每任满一年加1分,计入笔试后总分。再按拟选名额1! 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50%的比例合成,根据合成后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30名考察对象。三是严格进行考察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由市公开选拔县级年轻后备干

三、坚持综合考核,确定县级年轻干部拟提拔人选

为了确保考察工作质量,我们按照中组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综合考核县级年轻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察干部的绩。一是首次采用了民意调查的方法。主要从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公众形象等3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表,了解社会层面对县级年轻后备干部工作成效和形象的认可

度。参加民意调查的范围一般为来自基层的、未参加民主测评的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考察对象分管部门、所在部门或下属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其他有关工作服务对象等。二是首次采用了实绩分析的办法。制定了领导干部实绩分析评价要点,主要通过有关方面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群众评价意见,了解考察对象所在地或所在单位的发展状况,重点分析考察对象的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和工作成效。三是首次采用了“面试型”考察谈话办法。将所有县级年轻后备干部考察对象置于同等条件下横向比较,要求考察对象在规定时间内,就事先设定的问题逐个进行回答,考察组成员根据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出优劣。四是继续抓好任前公示制。市委根据民主推荐和考察情况,在反复酝酿和比较的基础上,从18名县级年轻后备干部考察对象中确定了12名拟任常委候选人选,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其中1人因群众反映有问题经查实后取消了拟任。

“普中选好”;再依法依规通过组织和群众的综合评判进行“相马”,确定正式人选,做到“好中选优”。公开选拔作为综合评判的前提,在“相马”之前“赛马”,克服了人为选拔的一些弊端;综合评判作为公开选拔的完善,从“好马”中相出“优马”,克服了“惟分是举”的片面性。这种“赛马”与“相马”相结合的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党管干部原则、群众公认原则和依法办事原则的统一。

(二)实现了成绩与实绩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公开选拔容易引起的“高分低能”问题。把干部的“公选”成绩和工作实绩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规定入围人选具有同等的任职资格,根据工作需要和其现实表现决定其是否任职,是这次公开选拔县级年轻后备干部的一个有益探索。不仅改变了以往单一“以荐为主”的后备干部产生方式,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以分取人”的做法。特别是给在乡镇工作的党政主要领导加分的做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三)实现了领导与群众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跑官要官”等问题。这次选拔县级年轻后备干部改革工作,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各种方式认真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使干部在群众中发现,让带病提群众来评价,由群众来选择,防止和克服了“拔”、“跑官要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了干部信服和群众佩服、组织承认和群众公认、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

(四)实现了备用与选用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而不管”等问题。12名公选的县级年轻后备干部的及时起用,体现了建立后备人才库的重要意义,解决了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而不管”等问题。为综合利用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成果,我市还明确规定,本次公选结果3年内有效,3年内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调整时所需年轻干部原则上从这批公选后备干部中择优选用。市委和各县(市、区)委通过各种途径实施跟踪培养,确保年轻后备干部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四、坚持民主选举,确定县级年轻干部正式任用人选

在县(市、区)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扩大民主贯穿于换届选举的全过程,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党代会选举前,将候选人的情况向党代表认真进行介绍,并适时组织候选人与代表见面,加深代表对候选人的印象。在选举过程中坚持实行差额选举,充分尊重党代表的意愿,保证党代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精心组织,市委提名的11名公选的县级年轻后备干部全部当选,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有机结合。

我市这次改革县级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从市情出发,综合实践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成果,积极探索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我们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启示。

(一)实现了“赛马”和“相马”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普中选好”、“好中选优”的问题。我们通过严格的公开选拔进行“赛马”,确定备用人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