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饰与中国文化论文

服饰文化艺术鉴赏

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班级:1班 姓名:赵倩 学号:201041627

关于中国古代女性服装的论文

关键词:服饰 古代 女性

摘要:古代女性的服装从襦群发展到了旗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旗袍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一个绝美的点睛。那些美丽的裙纱加上精美的首饰反应了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在不同朝代的不同风貌。服装不仅起到了保暖避寒的作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对一个文明历程的记录。

服饰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最初的衣服是动物的皮毛,仅仅起到避寒和遮体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服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显示了一个人生活背景环境;更是一种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通过美丽的服装,按自己的喜欢来装扮自己,增加了对生活的自信。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地位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如今服饰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也是一种必需考虑的重要礼仪。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一个国家人民的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是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的表现。

中国服饰风格统一在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它的俊逸飘洒正如写意的中国画,展示了瑰丽的东方神韵,它随时代而变异的风格记录了中国文化走过的绚丽脚步。在服饰文化的这个范畴中,女性的服饰更显得丰富多彩,这和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女性的性格是属于温婉,柔美,而且大多数女性是不需要做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打仗,所以女性的服饰要比男性的服饰有更多的变化,更多的装饰。“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这些描写古代女子装扮的句子都是我们在以古代为背景的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古代女性服装的这种唯美的意韵。如果说男性的服饰注重的干练和庄重,那么女性的服饰则更多的是注重美观,盛装包裹下的华贵。

早期,女装和男装类似,穿深衣,后来则以襦裙为主。汉代的有直裾,男女均可穿着。一般女性的服饰多为上身着襦服,下身为裙装,整体风格朴实无华。《汉乐府·陌上桑》中写: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襦裙也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隋唐时期,我们的社会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盛况,国家统一,在经济等方面与周边交流频繁,

到了宋代,妇女也穿纱,罗衫襦,但从穿着的方式,面料透明的程度上都无法以唐代比。但是不违背从古至今的发展共性,宋朝妇女的服饰也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唐朝妇女以丰腴为美,而宋代妇女的便装却时兴瘦,细、长,与以前各个时期不太相同,衣着的配色也打破了唐代以红紫、绿、青为主的惯例,多采用各种间色粉紫、黑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色调淡雅、文静,合理地运用了比较高级的中性灰色调,衣饰花纹也由比较规则的唐代图案改成了写生的折枝在纹,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自然。但这种服装是宋朝贵妇的穿着,对于一般的平民女子,由其是劳动妇女或婢仆,因为劳作的需要,仍然穿窄袖衫襦。只是比晚唐、五代时的更瘦更长,颜色以白色为主。裙裤也比较瘦短。从总体来看,宋代妇女的装束,除了北宋时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阔的裙裤外,窄、瘦、长、奇是这一时期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

发展到了明朝,女装与前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明初服饰还能看到一些元代的影响,左衽、窄袖长袍仍可见到。明代文人的审美较唐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之一就在于对服饰色调的偏好有所改变。明代贵族妇女的服色规定用真红,鸦青和黄色,而一般女子只能用紫绿,桃红和浅色。背子是明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之一,又称“披风”,与前代的背子、背心相似。一般妇女把背子做为礼服穿,式样是大袖宽身。长袄、长裙是一种便服。长袄的式样是盘领、交领或对襟,领子上用金属扣子系紧,窄袖领袖和下摆都有缘边,与明代前的袄不同的是,一般长到膝下,故叫“长袄”。由于明代妇女裹足,追求行不露足,所以贵族妇女都穿长裙来掩饰金莲小脚,裙上绣着缠折枝花纹,或在裙幅下边绣上花边作为压脚。到了明代末年,裙幅是八幅,腰间的细褶很多,走起路来好象粼粼的水汶一样,甚是好看。

清代的汉族妇女服饰大多沿袭明代,一般是窄袖袄、衫、坎肩、裙、裤等。袄衫多是圆领,右衽,大襟,对襟,琵琶襟,大袖,且锦绣镶边。袄的质料多用

棉、缎,衫多用纱、罗、绸等,也有舍织蜡染的花布。颜色以天青、湖蓝、粉、白、红等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类的皮毛的。镶边也是极为复杂、精美、当时有“十八镶”的说法。裙子式样较多,一般好的裙有苏州妇女的“白褶裙”,“弹墨裙”,“凤尾裙”,“金泥簇蝶裙”等等,这些裙各具特色,突出了妇女纤瘦修长的身段,显示了华丽丰富的装饰美。清朝妇女服饰中最为显著的是纽扣。纽扣原来主要在礼服上使用,清代纽扣成为各种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饰。最初纽扣只装饰在领子上,使以前的交领,盘领、直领等一改而成了高领,将脖子隐藏在高领里面。

谈到清朝女子的服饰就不能不提到旗袍。旗袍是满族妇女中很流行的一种长袍,后来也成为汉族妇女主要的服饰之一。旗袍最初极为宽大,腰身为筒式,后来渐渐变小。清代满人穿的旗袍与后来我们称为旗袍的服装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但后来的旗袍是在满人这种长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也融入了很多西方的元素。在20世纪上半叶,旗袍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成为了女性服饰的代表之一。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但发展到了现在,旗袍有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女子所喜爱,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重要的场合,礼仪小姐的服装一般都是旗袍,而且很多女性在出席一些颁奖晚会等重要的场合也喜欢穿着旗袍。旗袍设计紧贴女性优美的身躯,显示了女性玲珑的曲线美,衬托了女性温文尔雅的古典美,凸显了穿着者高贵的气质和风韵。近十几年来,旗袍在国际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做为一种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礼仪场合。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为右衽大襟,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旗袍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她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古代女性的服装从襦群发展到了旗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旗袍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一个绝美的点睛。那些美丽的裙纱加上精美的首饰反应了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在不同朝代的不同风貌。服装不仅起到了保暖避寒的作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对一个文明历程的记录。而女性的服装华丽多变更是反应了我们对美的品味,诠释了每一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变迁,也展示了我们古代的人民精巧的女红。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透过那些妩媚的偏偏轻纱去探究那些繁华历史的绚烂。现代的女装多以时尚方便为美,很多衣服的样式逐渐与男装靠拢,这也是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变化的一个体现,是一种社会现代化的需要。然而古代服装的那种唯美的意韵依然被人们所钟爱,那是一种对历史的敬仰和膜拜。我们相信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服装怎么变迁,那种蕴涵在服装中的精神美和文化元素是会一直继承下去的,她将永远向世人展示着中华历史文化绚丽的舞蹈。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服饰风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衣冠服饰是述略》

《中国服饰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