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天下最神圣的事业

教育,天下最神圣的事业

——《七个“怎么看”》之“怎么看教育公平”读后感

[1**********] 董欣雨

教育不公平问题,近年来持续升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化,人们对“受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从“受教育”到“受高质量教育”,观念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揭露了各地发展的不均衡。

在《七个“怎么看”》“怎么看教育公平”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他的看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政策制度不完善。

我认为,上述每一个问题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人发现主要矛盾——经济实力不够强,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的长期目标。但经济实力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成的,更不可能所有的地方同时发达致富,国家只能寻找最具发展潜力的、最易发展起来的地点,沿海城市成为了首选。长此以往,东西部的发展就有了差距,而差距在教育问题上就体现出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教育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有差距更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政策制度的不完善。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衣食无忧、有社会地位等等。而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只有两种:富裕的人家给孩子配置最好的教育资源;而普通家庭以及收入中下水平的家庭只能通过高考“翻身”。因此对家庭来说,上好学校至关重要。 我们一直说,要教育公平化,但教育怎么公平化?作者认为政府要“提质量”、“缩差距”、“重配置”、“建机制”等。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每一个企业都认识到好的、适合的人才能给企业注入最鲜活的血液,是企业蓬勃发展。教育也是相同的,好学校之所以会好,粗浅地看,在于学生的出路:初中看高中、高中看大学、大学看出路,表面看来在于学生的质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学生就像是油田,区别在于油田的勘探深度以及油量。有些学生就像地下10米的大油田,稍稍一钻,石油就喷涌而出;有些学生则像深度大油田,需要不断地开采,才能到达他的最大潜力。钻井的工作则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但老师是老手,学生都是新手。教师,是世上最神圣的职业,但社会的导向则不是如此。人们普遍认为金融业、咨询业是最好的,学生争相向银行投出简历,而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少许的忽略。 学校需要优秀的人才,教师好,学生就好;学生好,学校自然就好了。好的学校多了,自然就不用担心教育的不公平了。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先后去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日本维新、高丽(朝鲜)守旧,在对照中使他深受启迪,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屡屡上书朝廷献策,都似泥牛入海。光绪二十五年辞官回沪,住佘山,潜心于天文度数的研究和译著,并与弟建忠合著《马氏文通》,只署文名。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他遂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三千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蔡元培先生,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改变学生的观念,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更提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将北大建设成一流的学府。

上述例子都可看出,学校的成功在于教师,学生的成功在于教师的引导。

教育是天下最神圣的事业,只有提升了教育,中国才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阐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规律,科学说明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及其在社会发展的中的作用,指出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的这些基本原理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运用了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直到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本文洋溢着强烈的“以人为本”的氛围,围绕着教育问题的公平化,说出了百姓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贴近实际生活,关切民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重视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件,在矛盾面前不退缩,在症结面前不回避,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它没有隔靴搔痒,没有蜻蜓点水,而是鞭辟入里,直接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其次,《七个“怎么看”》的魅力来自于清新自然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我们一直说,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理论可以推动实践的正向发展,但违背现实的理论只能反作用实践,甚至阻碍实践。本文运用了多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一针见血,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理论一旦掌握实践,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尤其是在当前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新旧矛盾交织重叠的转型期,科学的理论对于人们明辨是非,科学把握现实意义重大。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将陷于盲动。对于理论的重大作用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不仅是因为理论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重要的是理论是克服浮躁、克服感性、克服骄傲或沮丧情绪的法宝,是推动实践科学发展的民必备武器。一个理性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理性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强调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实在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当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上也要正确看待,不能顾此失彼。

就其内容来说,本文贴近生活,它有很平和、平实的文风,说话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读完本文,使人感觉很可信,因为它有很朴实、扎实的文风,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夸。读完本文,使人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

本文更向我们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一种道德活动。康德说:首先把“实践”概念引入到哲学,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罗吉尔·培根说: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说:自然现象的本质是通过实验活动取得的,实验是扩大知识的源泉和手段;狄德罗说:科学实验是证实认识真伪的主要方法。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历史,物质生产实践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是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钥匙。科学实验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设备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当代科学实验对物质生产具有超前性,经常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对生产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国家在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国家的制度也该不断地改进,就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一样。教育始终是改变国家、发展国家的最好方法;教育更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看到了作者的一席话,我想,我们也应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至少是,做好自己的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