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

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拔观感:天凉好个秋

一年一度的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今年又要放在xx市举办了,这是自20XX年来,我们承办的第二次研讨活动了。虽然这次研讨会上,方法类课只是示范观摩,主题活动的视频说课才是真正比赛的项目,但正因为有个“示范”二字,我们必须挑选最好的课展示给全疆同仁,一是亮出xx教育人的风采,二是在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学会的指导下,给xx接触方法类较少的地区做一示范,所以任务艰巨,压力很大。

接到任务后,我们重点在城区学校进行了示范课的布置,想从中挑选出两节课,一节小学,一节初中。三天来,我们教研室一行人于20XX年9月24日到26日,一共听了一小两节、二小两节、三小一节、五小一节、六小三节、一中和四中各一节,共11节课(其中二小有一节是主题活动课,是为了参加百校联谊活动而准备的课;六小有两节是主题活动类课,准备放在学校内部供其他地区来学校参观时展示的)。这些课一一听来,感觉到我们学校一直在培养新人,也敢于放手让新人承担如此重要的示范型课。但敢于承担和能够承担还是有区别的。这次听课我们往返于各学校之间,我们没有时间能够和这些老师做交流,我们的意见也没有反馈给学校。这次听课没有带笔记本电脑,只是手记,我担心自己时间长了会忘记听课时的点滴感觉,加之明天又要进行视频说课的选拔了,只能抓住今明两天晚上的时间,把自己对这几节课的一些浮浅的想法粗略地写出来,希望有空能够和这些老师再做交流,也希望一同听课的教研室刘海主任、教研员姜金荣、袁芳、王惠云四位老师能够给予补充。

一小的xx老师是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人,过去是教信息技术的老师。她的活动课题是《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这显然是方法类的课。从视频导课、问卷设计、课堂组织来看,张老师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接触这门课时间不长,她在处理整体效果时,对活动掌控不足,过于老成练达,缺乏亲和力。导课的视频资料也存在文字闪现过快、画面切换过频、音响控制过大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编辑是不适合当堂展示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活动中出现的调查问卷范例,其本身并不严谨,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条总结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当然也并不规范。在展示范例后继续围绕节能减排展开学生自主的问卷调查,感觉没有拓展,而且把学生的思路局限过窄。

一小的xx老师是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教师”,参加过去年在伊犁举办的研讨会。她的活动课题是《访谈的方法》,虽然也是用视频导课,但选用的《鲁豫有约》中一段和刘谦的对话,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效果还不错。接下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步归纳出访谈法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项是关于“螃蟹”的,惜乎螃蟹一物非我边疆娃所熟知,不如换成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后面又展现的《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访谈提纲》又一次脱离学生实际,不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时间略短,前面20分钟的铺垫略长,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价值,所以在反馈交流时学生做的少。其实反馈本身也是一种访谈,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四中的xx老师的课题是《采访法指导》,采访法与访谈法在外延上不同,所以我们资源包采用的是访谈法。整节课中,学生的分组人数过多,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自主学习理解有误,这其实是和四中没有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有关-四中过去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柳英老师的个人素质还是不错的,但师生共同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习惯,全课亮点不突出,可惜后半部分我外出商议事情没有能听完,希望其他教研员能补充一下。四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参赛形式一直是单兵操练,他们的王裕萍、哲艳老师都参加过自治区研讨会,并都取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四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他们采取的单兵操练模式,能够在研讨会取得好成绩,却没有开设这门课,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三小xx老师的主题是《学做小记者》,她这个活动也是百校联谊的活动,我在前面点评过。她这次没有更换,也没有再修改,所以我也没有再看。百校联谊里,五小的崔爱娣、二小xx都更换了主题,积极思考,认真准备,这种好学上进的态度值得我们肯定。

六小的xx老师的学科背景是数学,所以不但选题是数学问题《搭配中的学问》,而且前半部分也过多偏向于数学课程,使我开始误以为是一节数学课里的综合活动,但从后面环节来看,这是一节主题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前半部分的学科性质非常明显,知识的获得是传递式而不是体验式的,学生的讨论是被动式而不是主动性的。一个亮点是在在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搭配时没有限定范围,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最后一个小组的合作存在问题,只有一个学生在活动,其他学生或观或思或望或走神,看来关注全体方面蔡老师还是没有做到。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搭配的效果教师没有深入点评,甚至有的搭配组合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没有指出,似乎仅仅是为了搭配而搭配,又有数学课的痕迹。

六小的xx老师给我们承诺了一节主题活动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是《趣味的学习》,这是一节记忆类的课,看来不仅仅是五小当年对方法课的理解有问题,所以我只能算这节课是主题活动。但就算是主题活动也存在问题,包括学生完全是被动式地接收对自己最喜欢的课的选择,没有一丝不同的声音出现,这本身就不符合存疑的理念,况且还是对英语课的兴趣,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有事先排演的嫌疑。整个活动是在教师的严谨指挥下,一步步走向预设好的命题,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不过也有一个亮点是,在活动中强调确定主题的方法今后要学会运用,能够在活动中穿插方法类指导,这是我欣赏的。

六小的xx老师扬眉亮剑,终于上成了一节方法类的课,她的课题是《观察法》。当二工镇的xx把观察法上到一个高度后,继任者的观察法都很难逾越。杨媚老师另辟蹊径,在前面的理论铺垫之后,各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摆出来,以动物为主进行观察,包括兔子、乌龟、蚯蚓、蜗牛,也有两个组分别是鲜花和扑克魔术。课堂时间安排合理,主体活动明显,学生观察时间充裕,环节齐备。缺陷是在观察前没有提出安全、卫生等要求,甚至观察的要求也没有大屏同步,造成有学生舔蚯蚓,想通过味觉观察;有的学生把手指放进兔子嘴里,想通过触觉观察;有的学生用铅笔扎花,不知道是想通过什么观察。虽然不提出要求反而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欲望,拓展了观察角度,但毕竟不安全也不卫生。有两个亮点我很喜欢,一是在最后的汇报中学生不仅仅提到了“我看到了什么”、“我摸到了什么”、“我闻到了什么”,关键是有一个“我想到了什么”,在观察中强调学生的内心体验,一下升华了主题。另一个是教师的点评很到位,而且最后把生成性的问题甩出去,使活动留有余地。不过那个扑克魔术的观察组是不成功的,同组学生没有汇报,他们甚至没有认真观察,只是一个孩子的表演,可以考虑换一种方式。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观察是事先教师的安排,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生成的观察,观察对象是提前准备好的,学生缺乏一种主动的观察。

五小的xx老师也是一位“老教师”,20XX年就参加过在xx举办的一次小型研讨会,她上次要参加百校联谊的选拔,课题是《小组的合作》,我在前面已经做过评论了。这次她重新设计了课,选题是《调查问卷的设计》。这是一节中规中矩的方法课,借助调查问卷,让学生自己总结原则,发现规律,形成规范性调查问卷。但最后的反馈时间过短,缺乏全体意识,教师的点评语言逻辑性不强,点评不严谨。亮点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中提炼出各小组的调查问卷设计方案,但教师囿于知识结构局限,没有拓展开来,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敢延伸。

二小的王金玲老师课题是《怎样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观察,提出问题,导出课题。整堂活动给我的印象有排演的痕迹,小组讨论的三个问题也是事先的预设,学生只是机械按教师的布置来完成任务。从活动本身看,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熟悉,语言连贯性不强,缺乏感召力。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偏重于植物或水果,这和教师前面的铺垫有关。同步指导的活动要求过于简单,问题的提出过程中本身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没有点到,如“问题要切合实际”、“问题不宜过大”、“问题要集中在同一对象”等,教师没有点到,所以学生的问题提出比较杂乱。总体看本次活动缺乏亮点,教师驾驭活动的能力不强。

二小的xx也是参加百校联谊活动的教师,上次我已经点评过她的那节《怎样进行观察》,她自己也感觉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这次想换成主题活动类的,选择的课题是“人与社会类”的《我的班级我的家》,也是借小故事“一滴小水珠”导课,然后一步步把这次活动上成一节思品课。现在的思品课的上课形式和综合实践很相似,因为单纯的说教已经说服不了学生,只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渗透。但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思品课里总是把正确的观点预设给学生,教师通过小活动或小游戏,慢慢引导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正确的方向”迈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知不觉就扼杀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也要求渗透德育教育,但我们强调的是不对学生进行范畴化的界定,不以指向明确的价值观左右学生的思想,而是通过活动或游戏,让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分辨,重在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得到感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二者是很难把握,所以我最后建议曹老师还是换成方法类的课,或换成“人与自然”或“我与xx”类的主题活动课。

最后一个看的活动是一中的xx老师,她的课题是《访谈法》。原以为xx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务理事xx在一中任书记,他又是xx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鼻祖,一中的课肯定不会有问题,结果却令我非常失望。整节课里的三个活动拖长冗沓,语言不精炼,甚至还有口误。活动开始是借助xx蔬菜节的一段视频展开,虽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但与访谈法本身无干,勉强引出“我们想知道这些明星的生活”这一话题,不能切中主题。活动一的阅读资料并小组讨论是一个亮点,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转移很自然,教师在学生反馈中提出的几条有价值的问题里提炼访谈法原则就显得自如。活动二“以信乐团来到我身边”虽然规定在5分钟内完成设计3至5个“课题”(我记录的是课题,姜老师记录的是问题,待查),但由于缺乏实物展台,学生的汇报声音不一,活动场面有点杂乱,影响到活动的节奏,使这个活动成为“鸡肋”。近40分钟铺垫后,主体活动三“从两个课题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才展开。而且这种选择也是教师的预设性课题,为什么不直接从刚才各小组自己确定的问题中进行选择呢?活动三也缺乏访谈对象的界定,学生访谈问题的提出没有明确的对象,所以问题本身也是散乱的。李娟老师驾驭活动的能力也存在问题,一中课前有十分钟的写字练习,背景音乐声音很大,我们原以为她要在写字后再开展活动,结果她却在音乐里进行活动,使得前十分钟的一些教师表述和学生回答都无法听清,破坏了活动的整体效果。一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他们的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各年级都做了一定的工作,这从档案的检查里可以看出。

9月26日我们结束了三天的巡回检查,回家后我首先写一份补充通知,重点对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27日早我们来到二小,开始进行视频说课的选拔。视频说课共9人,小学7人,初中2人。

总体感觉是中学水平明显高于小学,中学对视频说课的理解非常到位。一中的xx的《餐桌礼仪》主题活动最为翘楚,她干练的语言、清晰的流程、畅快的课件、深度的反思,使我几乎忽略她过程中存在的小组任务交代不明、第三阶段汇报沓长的问题。到底是xx市综合实践培视频说课第一人,到底是国家级比赛的第一名,她的说课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四中xx老师的《课桌高度适宜情况调查》立意于生活,关注到学生身边的问题,我也是极为欣赏的。

相比而论,小学的视频说课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七个人里,两节课是劳动技术课,一节课是美术课的综合活动,都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视频说课范畴。一小xx《xx市蔬菜现状的调查》、三小xx《与书牵手》和二小孙杰《走进美丽的xx》三个活动是真正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视频说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选拔之后我在会场上给大家做了交流,这里就不想赘言了。

要强调的一句是,这次视频说课里,乡镇场学校只有xx和xx两所学校报名参赛,其他学校以各种理由婉拒参赛。xx参赛的活动是《怎样做泡菜》,这也是一节劳动技术类课,但从我们前面的多次听课检查和这次的参赛,可以看出他们学校一直在坚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这种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注重教研氛围养成的作风,是值得我们有些城区学校学习的。而xx的《果蔬种植》活动,并不仅仅是劳动技术,这个活动中体现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性,包括方法类的指导,学生的体验感知,汇报反馈有深度,都显示出xx不但扎实开展,而且理念到位。其他的乡镇场学校都应该向他们这两所学校学习,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积极培养新人,使综合实践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

关于视频说课的基本流程,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区别,我在好几篇文章里都提及过,不知道我们的教研主任是否认真看过。选拔前我草拟了几条视频说课的评分标准交给其他教研员以供参考,其中包括主题是否明确,活动是否围绕学生展开;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活动是否充分;环节是否齐备(确定主题、分组讨论、制订计划、分工明确、小组实施、反馈交流、总结反思);视频要素是否齐全,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是否全;画面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清楚、亮丽;选手状态是否到位,脱稿、表情自然、语气表述而非表演等内容。

我在选拔总结里说到,各学校这次没有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拔,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我们教研室自身的问题,也有学校层面的观望因素。我在会上强调了一句:“我们永远不会放弃综合实践活动”,希望我们这个态度能对学校正确理解课改,正确理解目前推行的生本教育实施都有帮助,毕竟生本教育也来源于综合实践,毕竟综合实践活动代表着新课改的方向。除非xx市放弃课改,否则我们是不会放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

匆匆间四天过去了,秋意也渐渐浓起来,想起来辛弃疾在《采桑子》里的一句“天凉好个秋”,就用做标题了。其中的深意我在最后的总结会上已经提到了,面临xx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的到来,我已经感到一股秋意袭来,希望秋天不仅仅带来凉意,更能带来丰收的喜悦。

只有希望是不够的,丰收是需要我们提前播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