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管理的三个阶段】污染治理阶段、生态与资源保护阶段、持续发展阶段

【环境管理概念】针对次生环境问题、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主要解决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与环境承载度之间的矛盾

【环境管理的实质】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环境管理的性质】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府行为,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环境管理的内容】按性质分类:

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环境监督管理

【宏观环境管理】综合决策 解决发展战略问题 国家和地方政府

【微观环境管理】执法监督 解决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问题 环保部门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

【环境管理体制】

国家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协调以及管理活动规范运行的方式

【环境管理类型】集中统一管理、分散管理、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管理

【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可持续发展方针

【环境发展保护政策】

环境管理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强化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环境管理单项政策

【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老三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

新五项:排污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国家环境标准体系中,地方级标准只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质量标准:国家已有标准不可制定地方标准

国家未有标准可指定地方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标准只要严于国家均可制定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概念: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 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优点:鼓励在决策规划和项目建设中考虑环境因素,使人类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防患于未然,预防新污染

缺点:缺乏替代方案,环境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三同时”制度】

概念: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运行。

优点:(作用)1. 是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2. 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

3. 以法律手段保证了环保资金的投入

缺点:(不足):1. 重项目审批,轻“三同时”管理

2. “三同时”设施的后期管理比较薄弱

【排污收费制度】

概念: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征收一定费用的 管理制度

意义:1. 为污染治理及补偿污染损失筹集资金

2. 促进排污者加强环境管理,积极治理污染

不足:1. 收费标准偏低,不能弥补污染治理成本,不利于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

2. 当前的收费制度未考虑地域、经济发展、环境容量的影响。

3. 当前收费理念未达到,不能全面发挥排污收费的经济杠杆作用。

[新制度做法]

1. 所有排污实行“双收费”

2. 叠加收费,多因子收费

3. 征收的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4.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收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5. 以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为收费准则

[“老三项”制度的重要作用]

1. 以污染源为控制对象,以单项治理为主体

2. 以控制污染源排放浓度为目标,在我国环境保护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是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

【排污许可证制度】

概念: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 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 特点:1. 排污行为的限制性——总量控制

2. 行为许可的阶段性——阶段许可

3. 申请行为的强制性——法律强制

不足:1. 当前对领取排污许可证的条件要求不严, 仅把排放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满足排污总 量控制目标作为必要条件, 而对排污单位是否履行或达到其他环境管理要求则没有 作出硬性规定。

2. 目前实施的排污许可证主要是针对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由于地域或排污单位排 放污染物的不同, 在实施这项制度过程中,对排污单位的管理和要求往往出现不统 一或不一致的现象。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概念: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把有关污染源汇总在一起,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优化的前提下,采取集中处理措施的污染控制方式

优点:1.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污染问题

2. 有利于采取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3.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有害废物资源化

4. 有利于节省污染防治的总投入

5.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不足:排污单位为减轻污染,加强管理,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有效降低废水排放浓度,使污 水出水水质符合一级污水排放标准,排污单位加大了环境治理投入,而因废水排放应 缴纳的费用大幅度提高了,从而严重挫伤了排污单位进行强化推进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以及经济投入的不经济性。

【限期治理制度】

概念: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对超标排放的污染源,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 作出必须在一定限期内完成治理达标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概念:是一种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概念: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 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

不足:考核主体、考核的可比性。考核的奖惩措施

[“新五项”制度的重要作用]

1. 明确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

2. 确立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3. 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限期治理)

4. 由浓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

5. 由微观管理转向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结合

6. 由点源防治转向区域综合整治

7. 由定性管理转为定量管理

【环境规划的概念】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目的】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解决发展经济和保护 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环境规划的意义】可以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具有科学性、 合理性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1. 要根据保护环境的需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约束要求

2.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长远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

1. 对规划区域的环境问题与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评价

2. 分析和预测环境管理对象未来的情况变化

3. 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包括建立指标体系

4. 拟定实现规划目标的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选出可靠的满意方案,作出决策

5. 编制环境保护的综合规划,环境保护的年度计划和各专项活动的具体计划

6. 检查总结规划的执行情况并加以修正

【环境规划的可操作性】目标可行

方案具体有弹性

措施落实易分解执行

与现行管理制度相结合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合理布局

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

便于目标的管理与执行

【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资金、法规政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