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5课 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光荣革命(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 启蒙运动(17~18世纪) .......

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c)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

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

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进程

1、独立战争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 法国大革命

一、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三级会议的召开(A)

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二、革命进程1、革命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

2、《人权宣言》(B)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示人权和公民权利,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三、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称帝(A)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

2、《法国民法典》: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对外战争,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

单元核心:(1)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孕育:工业革命的背景(B)

1、定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2、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b、国外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控制了欧洲、

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c、国内市场:圈地运动。

d、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e、资本: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f、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g、能源和原料:煤炭资源的开发、圈地运动使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二、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过程(A)(18世纪60年代)

1、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4、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三、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影响(C)

a、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

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d、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血汗工厂)

e、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单元核心概念:(1)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南北战争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过程: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 1863年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3、意义: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方式

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意志的统一(A)背景:19世纪中叶,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3、意义: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德国资本主义因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影响(A)

1、时间:17世纪下半叶(168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影响: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摆脱落后(如自17世纪下半叶俄国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强化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19世纪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

2、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

3、影响: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明治维新(B)1、背景: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68年,西南各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武装倒幕。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明治政府。 ...

2、内容:1868开始,明治政府推行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a、政治上: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上: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倡导四民平等。鼓励工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c、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兴办现代教育;开化社会文明d、军事上:加强军事力量。

3、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成为强国。保留了天皇制度,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买下伏笔。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时代的来临(A)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4、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末,电作为新能源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

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电力时代来临了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2)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材料上的钢铁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交通运输),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4)化学工业成为重要生产部门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特别是美国与德国。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形成大企业与垄断资本。大企业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第19课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殖民体系的形成(A)

1、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世界殖民大国: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3.非洲是西方国家最早展开殖民活动的地方。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列强的主要目标是中国。美国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