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跌倒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 男性21%-23%曾跌倒过, 女性43%-44%。各地的跌倒发生率虽然各有差异,但不同性别、民族、种族中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并且老年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据国内调查显示, 意外跌倒居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二位, 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约有40%-70%的跌倒会造成伤害,10%-11%将导致严重损伤,5%为骨折,5%为严重软组织损伤。然而其中只有约25%的老年人可以完全康复。因此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护理评估

(一)跌倒的原因

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器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功能衰退而导致平衡、感觉及骨骼肌肉等机能的减退,并由此成为诱发跌倒的内在因素。

⑴年龄、性别: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 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加,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55%。性别因素:女性跌倒的几率约男性的2倍。女性易贫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容易引起跌倒。

⑵步态不稳和平衡失调: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功能下降是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的结果, 它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研究结果发现, 跌倒史、活动平衡能力下降是多次跌倒与非多次跌倒比较时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机体的协调反应能力下降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是跌倒的主要因素。

⑶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研究者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跌倒方面的数据发现,视力的敏感性下降是再次跌倒的危险因素。

⑷骨骼和关节退行性病变: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 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2、病理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感觉输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流的灌注及氧供应;昏厥、眩晕、足部疾病、偏瘫等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1

3、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等,可影响患者的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

4、环境因素:昏暗的灯光、地板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与卫生间没有扶拦和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其中在卫生间防水跌倒的比例较高。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

5、心理因素:许多老年人因害怕跌倒,限制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不服老的心理也成为跌倒的隐患。调查发现,76-80岁年龄段的老年患者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跌倒率高达81.63%,其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服老的心理,表现在走路、做事情与青年相比,不甘示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骨骼、关节、肌肉、身体平衡能力逐年减退, 常会因心有余力不足而发生意外。 6、时间与陪护因素:陪护者安顿好患者后要处理其他事情,需暂时离开患者,而部分老年人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予以正确评估,认为过去可以做的事现在仍然可以做,不听从劝告,自行活动而导致跌倒。对老年人而言,夜间并非跌倒的安全时段,此时段因老年人夜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不连续,夜尿次数增加,也易致跌倒。

二、常见护理诊断或问题

1、有受伤害的危险:与跌倒有关

2、急性疼痛: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3、恐惧:与害怕再跌倒有关 4、移动能力障碍: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5、如厕自理缺陷: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6、健康维护能力低下: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三、护理措施

(一)处理紧急

1、检查确认伤情

①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

②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③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④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正确搬动: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

3、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4、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5、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6、意识不清

①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②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③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二)一般护理:

1、针对生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于高危老年人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入厕及洗澡等随时有人照顾,以防跌倒。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加强平衡训练可减少跌倒的发生概率。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灵活性、减少反应时间,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通过锻炼可使骨密度增加。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跌倒过的老年人在维持身体功能、预防再发跌倒作用显著。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指导病人适量服用活性型VitD3可增加肌力, 增加躯体的稳定性,防止跌倒。美国有试验报道, 每天给用800UVitD3,预防跌倒的功效为35%,活性型VitD 预防跌倒的功效为29%。对绝经后妇女应进行激素替代疗法,以降低跌倒造成的损伤。

2、针对病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病人,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对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帕金森病、内耳眩晕症、小脑功能不全等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多维运动计划是改善社区老年人直立平衡和步态功能,降 3

低跌倒危险的重要手段。

3、针对药物因素所致跌倒 加强服药后患者的护理。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因此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从而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患者在服用镇静催眠、降糖、降压等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嘱其卧床休息,从而减少发生跌倒的风险。

4、针对环境因素所致跌倒 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房间布局合理、安全;光源照明充足;夜间设置脚灯;通道无障碍物;物品放置有序;老年人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及的地方;地面干净不潮湿;轮椅刹车完好;衣裤长短合适;穿大小合适防滑拖鞋;在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而对于室外的环境安全则要求公共设施的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尤其是道路的防滑性能要强,经常修缮,使人行道平坦, 减少室外环境因素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影响。

5、针对心理因素所致跌倒

对于恐惧跌倒而限制活动的患者,要多鼓励,指导使用辅助工具,要求陪护在旁保护,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对个性好强、不服老、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作出正确估计的老年患者,需反复强调教育,并让陪护者引起充分重视,严加看护。对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应询问其发生细节,加强心理护理,解除老年人恐惧心理,稳定其情绪。使预防措施有明显的针对性,能够适应个体的需要。 6、针对时间与陪护因素所致的跌倒

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老人行走时应有人搀扶或拄拐杖。对反应迟钝,有位置性低血压,服用镇静类药物以及用降压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

小结

控制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重在预测及预防,针对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做好老年人身体健康、保健知识宣教,对于防止老年人跌倒,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