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现代史

本课教材从五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志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和促成国共合作。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与探索,以及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今天的繁荣与稳定、民主与独立是经过几代人不懈的艰难探索、浴血奋斗得来的,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本课内容以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为线索,与内容相关的不同时期的图片、史料、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建议教学中适当补充,并将本课内容投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大背景中,增加学生对孙中山革命生涯的了解,为学生正确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和革命的局限性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照片两部分组成,介绍孙中山──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文字部分重点指出,建国后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的南侧都要竖起孙中山的巨幅画像,旨在说明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引文,观看照片。向学生提问,问题一:引文中提到的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巨人是谁?问题二:其中孙中山对20世纪的中国民主革命做出过哪些贡献?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教材叙述了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之前的生活、求学和从政经历。重点强调了他从“医人”到“医国”的思想转变。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上书李鸿章受挫,让他认识到清政府无可救药的反动腐朽本质,决心投身民主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

这一目谈到孙中山从政救国的原因时,应以“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作为核心和重点,早年接受的西方式教育以及国外生活求学经历,使他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但此时的孙中山还不是一个革命者,受时代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他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上书李鸿章是他以改良主义的美好愿望向腐败的清政府投去的最后一次热情尝试。然而上书的失败,使他彻底丢掉了改良主义的幻想,认清了清政府无可救药的腐败反动本质,毅然下定决心,拿起武器,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上书受挫是他从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共和的一个契机,从他一生的革命活动看,是他思想上第一次重大转变。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回顾所学过的自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史实,为人物的出场活动预先构置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可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问题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问题二:美国历史学家史扶邻曾说过:“作为一个接受了几乎全部西方教育的人和一个现代医学潜在的先行者,孙中山所具备的条件使他将更多地求助于支持清王朝的改良主义者,而不是更多地求助于三合会。”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孙中山对职业选择认识的有关内容,展开讨论,引入现实,启发学生思考:职业选择与服务祖国、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关系。 第二目“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教材以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为线索,叙述了从兴中会到同盟会的发展过程。从事革命斗争,迫切需要有力的组织和明确的政治主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斗争纲领。这是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纲领,是孙中山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的初步萌芽。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这一时期国内出现多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深深地感到革命力量有迫切联合的必要。1905年8月,孙中山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部分成员,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即后来的三民主义。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目内容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孙中山在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过程中,其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与演变,政治纲领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与孙中山的革命认识与实践活动,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过去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中孙中山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时对留学生发表演讲的内容,围绕问题,结合史实,展开讨论。

第三目“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材围绕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展开叙述,交代了武昌起义前的革命准备工作,以及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改革和进步法令,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同盟会成立以后,首要的任务是统一认识,肃清改良派的影响。经过三年的激烈论战,革命派批驳了保皇派的言论,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取得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为后来辛亥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与此同时,孙中山连续组织和领导了九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和条件不成熟而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激发了群众斗志,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各省的迅速响应,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年革命宣传和革命斗争所结出的果实。孙中山作为公认的革命领袖,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位于袁世凯,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最直接的结果是通过暴力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一条新的宽阔道路。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目内容时,帮助学生回顾过去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有关介绍,与教材内容互相印证补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过程和孙中山的思想与革命实践活动。同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展开探究。

第四目“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教材以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作为重点展开叙述,并在叙述中阐述捍卫共和斗争屡屡失败的原因。

辞去大总统后,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相关介绍,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段历史事实。1913年,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实。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走日本。袁世凯复辟失败,孙中山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除《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领导护法斗争。但是受到军阀、政客的排挤,护法运动失败。这使孙中山深刻地认识到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1920年底,他返回广州,发

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但由于陈炯明的叛乱,二次护法亦告失败。虽然他坚持斗争,但孱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重点放在: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这些努力和活动均告失败的原因。在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坚定的民主共和的捍卫者,其“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理想和斗争方式在当时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历史期待着翻开新的一页。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思之窗”,通过探究活动加深对本目的理解。

第五目“促成国共合作”

教材以孙中山促成国共合作为重点,着重叙述了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并对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伟大的历史功绩作出高度评价。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国共合作与新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上。

护法运动的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在此情况下,他渴望着开拓新的斗争道路和采取新的方法,寻求能够摆脱困境并推进中国革命的新力量。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给予孙中山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帮助。孙中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民主革命同自己倡导的国民革命,二者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和共产党人的合作,使他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他的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同年10月北京政变后,孙中山为了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毅然决定接受冯玉祥等人的邀请,离粤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和共产党人首次进行的国共合作,不仅实现了北伐的大业,还为此后的中国革命树立了两党并肩战斗的楷模。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之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再次携手,从而实现了抗日救国大业。今天,在共同完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和振兴发达的事业中,首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与教训,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思想是伟大的,他为实现首次国共合作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后来者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弃医从政图谋救国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孙中山弃医从政的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可采用谈话法,例如:课文中“五年后以全校最优的成绩毕业”,说明他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可他最终选择了从政的道路,这是不是很可惜?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关于上书清政府,可设计讨论与思考:假如上书成功是否还会有以后的辛亥革命?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究,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目。教师首先指出“团体”与“政党”的区别。教材引用了两段材料和一幅照片,可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问:怎样认识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怎样的新阶段?以培养学生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分析的能力。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一目。首先学生自读课文回答:(1)归纳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所做的两方面的准备;(2)写出辛亥革命中的大事年表。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的话“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7页),参考“历史纵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提问:毛泽东所说的革命性、民主性在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缺点有哪些?使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成果的认识。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一目。首先,学生阅读课文,列举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探究:为什么孙中山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使学生认识,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方案因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走向绝境。通过回答“学思之窗”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曾努力改造中国政治、经济状况,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进一步认识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教师可联系现实,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使经济出现腾飞。因此,孙中山的无奈,正是由于没有解决政治经济体制问题,经济思想也就无法实现,促使他再次走上探索革命的道路。

促成国共合作一目,通过回答“学思之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感受孙中山一生最可宝贵的品质就是从不停止对真理的探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引文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画像。

图片二:孙中山的放大画像。

案例二讲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时,出示图片和材料。

图片: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时的照片。

材料: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的纲领。

通过材料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案例三讲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时出示一组材料和照片。 图片一:中华民国建立。 图片二:清帝退位。 材料:毛泽东的话“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好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7页)。

通过展示图片,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材料的深层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案例四讲促成国共合作时,向学生展示一组材料。

孙中山的遗嘱。

通过几份遗嘱的展示,使学生对孙中山一生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一生最可贵的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产生敬佩之情,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解题关键: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思路引领: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答案提示: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做出了哪些贡献?

解题关键:孙中山为推翻君主专制和巩固民主共和所从事的斗争。

思路引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答案提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 2.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解题关键:孙中山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思路引领: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提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解题关键: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

思路引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加深。

答案提示:材料(1)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混战,材料(2)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奴役。

其进步:由最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要使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上李鸿章书(节选) (1894年6月)《上李鸿章书》,共8000余字,孙中山在这次上书里,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为楷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的制度,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信的基本内容,就是希望统治阶级上层由上而下地实行一些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孙中山的这些要求,是他早期学习西方的一大成果,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表达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解除封建主义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确有进步意义的主张。 宫太傅爵中堂钧座:

„„„„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

„„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者也。„„

„„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3页。

檀香山兴中会盟书

(1894年11月24日)

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兴中会章程

(1894年11月24日)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赏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造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令强邻环列,虎视膺瞵,久垂涎于中华之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共济,抒此时艰,奠我华夏。仰诸同志,盍去勉旃!谨定规条,胪列如下:

一、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自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二、凡入会之人,每名捐会底银五元。另有义捐以助经费,随人惟力是视,务宜踊跃赴义。

三、本会公举正副主席各一位,正副文案各一位,管库一位,值理八位,差委二位,以专司理会中事务。

四、每逢礼拜四晚,本会集议一次。正副主席必要一位赴会,方能开议。

五、凡会中所收会底各银,必要由管库存贮妥当,或贮银行以备有事调用。惟管库须有殷商二名担保,以昭郑重。

六、凡会中捐助各银,皆为帮助国家之用,在此不得动支,以省浮费。如或会中偶遇别事要用小费者,可由会友集议妥允,然后支给。

七、凡新入会者,须要会友一位引荐担保,方得准他入会。

八、凡会内所议各事,当照舍少从多之例而行,以昭公允。

九、凡以上所订规条,各友须要恪守。倘有善法,亦可随时当众议订加增,以臻完美。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20页。

《民报》发刊词

(1905年10月20日)

„„„„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

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责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之行动,整齐划一,夫岂其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借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政务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关于五四运动

(1920年1月29日)

„„„„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2页。

2.课文注释

中国同盟会

清末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出任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正式确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同年10月孙中山把这个纲领归结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制订《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各地建立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组织领导反清武装斗争。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宣统三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起响应,爆发了全国性的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又迁至南京。1912年(民国元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同盟会对于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曾做出伟大贡献。同盟会的弱点,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集中表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它

的领导政党的不健全密切相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11日公布施行。计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共五十六条。①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②临时约法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③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利,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帅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被袁世凯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清末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授编修。1853年(咸丰三年)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后投曾国藩,被曾保荐编练淮军。次年在上海和太平军作战,升任江苏巡抚,与戈登所部“常胜军”先后陷苏州、常州。1865年署两江总督。次年取代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军务,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达二十余年,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标榜“自强求富”,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织布局等企业,并利用海关税收购买军火和军舰,扩充淮军势力。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中法战争中,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同年,海军衙门成立,任会办。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没,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1896年接受沙俄贿赂,签订《中俄密约》出卖主权,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参与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善后借款

1913年袁世凯以办理善后改革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进行的非法借款。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扼杀共和,消灭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力,未经国会同意,指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徵祥、财政总长周学熙为全权代表,于1913年4月26日非法与五国银行团在北京正式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该合同共21款。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五厘,按84%实交。但扣除折扣、到期的借款和赔款,实际收到的现金仅有998万英镑,即不及借款总额的40%。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利竟达6899万余英镑。合同规定以盐税、海关税及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同时还规定中国政府须聘请外国人协助管理盐税征收事务。在北京设立盐务署,署内设立稽核总所,由中国总办一员、洋会办一员主管,又在各产盐地方设立稽核分所,由中国经理一员、洋协理一员会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之责任。从此中国盐务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善后借款是列强与袁世凯之间的一笔政治交易,帝国主义通过苛刻的借款条件,从中国攫取到新

的重大特权和经济利益;而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财政上的支持,镇压南方革命党势力,相对地巩固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权分立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的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 .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三权分立制度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国情有不同形式。三权分立制度对中国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运用西方的分权学说,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治经验,创立了五权宪法理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加入监察、考试两权。1947年元旦,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权宪法”原则。

北洋军阀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凭借北洋军的实力,控制中华民国中央和地方政权,出卖国家主权,镇压人民,实行独裁统治,企图恢复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1920年7月发生了直皖战争,皖系失败下台,直系上台。1922年和1924年先后发生了两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后,奉系控制中央政权。不断的军阀混战,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北洋军阀自身的实力也受到削弱。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最后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早年投靠淮军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任朝鲜通商大臣。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以道员衔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为其反革命事业打下基础。1898年插足维新派,又出卖维新派,深得慈禧太后赏识。次年升任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津、京时,参加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大臣,趁“新政”之机,扩编北洋军为六镇,北洋军阀势力从此形成。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8年被免职。1911年武昌起义后,出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派兵向革命党进攻,要挟议和,一面威胁孙中山让位,一面逼迫清帝退位,从而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独裁政府。1913年3月派人刺死宋教仁,进行“善后大借款”,发动内战,镇压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继而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议会,篡改《临时约法》。同时推行尊孔读经,宣扬纲常名教,大造复辟帝制舆论。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悍然宣布实行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他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武装讨袁,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仍然称大总统。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死去。

孙中山遗嘱

孙中山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

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俄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孙中山的遗嘱显示了他的爱国反帝和坚持三大政策的伟大革命精神。

3.学术观点

关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孙中山上书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上层统治集团的“虚实”,所以需要北上见李鸿章。其实他早已做好了颠覆清廷的准备。

第二种观点认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是因为他是当时识时务的要员,如果李鸿章接受上书,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都进行改革,那么也是挽救中国的一个方法。孙中山寻求的是一个改革的切入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孙中山在上书中提到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是很一般的改革要求,孙中山的思想是改良主义思想。

第四种观点认为,孙中山当时上书是既有革命思想又有改良思想。

第五种观点认为,上书李鸿章是孙中山改造中国的一部分,但他对和平改革的认识太简单,不过上书是他革命思想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

4.插图说明

伦敦蒙难

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侦骑四出,到处悬赏捉拿孙中山。1895年10月29日,孙中山由澳门潜赴香港。11月,又东渡日本,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政治流亡。1896年9月底,孙中山离美赴英,到达伦敦。伦敦的清使馆立即知道了孙中山到来的消息。经过了周密的布置,在10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正当孙中山行经清使馆附近的时候,他们将他绑架了。孙中山被幽禁在清使馆的一个楼上。清朝驻英公使准备将他偷偷押回中国,如果不行,便就地杀害。但是,当这个阴谋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的时候,孙中山说服了两位在清使馆服役的英国工友,通过他们,将他被囚的消息通知了他的英国友人康德黎。康德黎是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时的老师和挚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立刻到处奔走,设法营救。最后,孙中山终于在被囚禁十三天之后获释。这就是著名的“伦敦蒙难”。经过这次事件,孙中山在国外的影响扩大了。

5.参考资料目录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尚明轩:《民国之父孙中山》,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文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

《简明中外历史辞典》编写组:《简明中外历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