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年苍南县志教育篇(四)

2005苍南县志教育篇(四)

第四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83年,矾山中学迁址南宋溪光村部队营房,后改制称“苍南县农业技术学校”,除收普通初中班外,增设高中农技兽医专业1个班54人,学生来自南港片。同年秋,原钱库区望里北岙学校易名为“苍南县北岙农业技术学校”,中小学分设,从江南片招收一个农技职高班54人。

1984年,县农技校迁并到灵溪中学,留下初中部改名为“南宋乡初级中学”。是年灵溪中学改制为“苍南县农业技术学校”,招收花卉园林农技班学生40人,停止普通高中招生,担负着灵溪片区部分初中招生任务。1985年改称“苍南县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全县招生,采取与有关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为全县培养初级职业技术人才。

1988年,龙港镇一中、宜山中学、桥墩中学、矾山中学及县求知中学,均附设职业高中班,开设护士、工艺美术、轮机机械、电器维修等专业。是年全县职高在校学生493人。

1990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增设“苍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停招初中学生。是年学校专任教师55人,外聘专业课教师8人,18个班级,学生1158人,其中职高6个班级,学生396人,占全校学生的32%。

1994年县职技校通过省教委评估验收,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后又被省教委指定为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苍南教学点。同年,在县职技校举办招工和招生相结合的捐资助教职业中专和职高班,开设幼师、音乐、体育等专业,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后由县教委统一分配就业。此后三年由县每年安排120个招工指标,捐资费弥补县职教中心基建经费的缺额。是年,全县2所职业中学和6所完中附设职高班,共32个职高班,学生1643人。

1997年县职技校经省教委、省计经委批准改制为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迁入现址。是年,龙港职业技术学校(民办) 挂牌招生。

2001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报考335人,上线232人,上线率69.3%;职业学校师生参加市组织的各项技能比赛12位教师、18位学生获奖;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群众文化艺术专

业被评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示范性专业,获省教育厅表彰。同年,钱库二高改办为综合高中,桥墩、马站、狮山三所高中附设综合高中班。

2002年,经温州市教育局批准县成教中心、龙港、金乡成技校和勤奋成人高中增挂职业学校牌子,扩大职教招生,使普职教招生比例趋于合理,全县高中段招生13003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达到71.08%,其中职教类招生6470人(含到县外就读的学生),占35.37%。

2005年龙港第二职业学校被评为市印刷培训示范性基地。同年全县职教类招生8651人,普职比为5.3:4.7,中等职校招生6666人,在校生总计15359人,是年单考单招高职上线415人,上线率为34.2%,单考单招高职录取389人。全县共有9所职校(包括综合高中)。见附表: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职业学校职高班学制基本同普高,为3年,少数专业为2年,农技校早期曾试办过一届1年制职高班。

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原则按专业需要安排,有利于夯实文化、专业基础,把近期培养目标和远期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专业实习、技能培养,一般情况下设置政治、文化、专业和实习4类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课程内容逐步充实,课程目标日趋明显,譬如除政治科是必修课外,另设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文化课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其内容亦时有变化,有些专业根据需要另增文化课,讲授内容可按专业需要决定取舍。专业设置,结合学校自身条件,从地方实际出发,适应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以来,较好社会效益的专业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主要为幼师专业)、医士、工艺美术、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应用、电脑制版、电子电器等。

2000年始,苍南职业中专尝试课程改革,主要分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专门教育两个阶段;第一年开设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其主要文化课程标准与普高一年级一致或相当;同时开设一些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供学生进行职业性向试探。第二年在继续开设科学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主要开设大类专业的有关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准备继续学习职业课程的学生,再通过第二阶段职业专门教育平台的学习,获得从事某类职业的合理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2005年,县职业中专对秋季入学新生实行综合学校学分制办法实验(附表举例),中职学校学生将可以根据所修学分申请提前毕业,也可申请先创业,再回校继续学习,学习年限、年龄等状况的限制得以突破。

2001年秋,全县综合高中(职业高中)招生,学制3年,第一、二学年课程实施按《全日制综合高中(班) 指导性课程计划》,第三学年分别按“普通高考预备班”、“高职升学预备班”、“就业预备班”三大类的要求开设课程(详见附表)。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考试学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和学生所学的1门专业基础课,由省统一组织。考查科目:文科班为信息技术、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理科班为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4门考试科目原始得分采用百分制,转换为等第分后报告学生成绩。等第定为A 、B 、C 、D 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考查科目和补考的成绩只分P 、E 两级,表示合格与不合格。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成绩综合学分评价记录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苍南县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综合学分分制课时学分构成表

浙江省综合高中(班) 指导性课程计划

第三节 教材与教学

职业高中文化课初期使用普通中学教材,专业课搜集采用部颁中专教材,也有由专业教师自行编写讲义。1986年以后,采用原国家教委颁布试行《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 教学计划的意见》要求编印的文化课教材,其他专业课也采用国家教委职教司联合或委托有关部门编写的教材。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并开发制订了德育、文化课程标准及相应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同时组织开发与编写了国家规划教材,此后各职校基本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

学校教学管理诸多方面大体与普高同,普高附设职高尤其如此。学校根据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部署,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规定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使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好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文化、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一般有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1987年,对课堂教学提出“做到三个转变、三个统一”的要求。把教学上的“满堂灌”转变为在教师起主导作用下学生能自觉成为学习主人,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把课堂教学从偏重于传授知识转变为注意培养能力,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从教学内容要求的统一化和同步化逐渐转变为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以利于发展学生聪明才智,达到培养共性和发展个性的统一。九十年代以来,强调教学为本,紧抓常规,教务处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量化考核。

职业技能的培养,由实验、实习、专业生产劳动、毕业实践这些实践性教学组成。学校为学生开辟见习实习场所、筹备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按相关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开齐开足实验课、实习课。有些专业争取社会的参与,与相关企业、单位建立联系,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辟第二课堂,举办专业专题讲座,组织兴趣小组,参加形式多样的各种竞赛,通过活动与竞争,提高学生技能训练水平。

1998年以后,随着普通高校扩招,高等职业院校单招单考,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求规格由中职向高职上移。学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开发和调整,开始从专业岗位定向教育向素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转轨,担负升学与就业预备教育的双重任务,提高对口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深造的比例,变终结性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终身教育。

2001年,全县建立了职教教研网络,县职业中专充分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县职教科研工作。2003年,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第四次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搞好专业设置,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建设,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专业) 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教法和学法研究,提倡教学民主,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落实中职教育的“双重任务”。

2005年县职业中专开始实行《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把学生素质化成学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学校选介

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5年,时称“苍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前身是苍南县农业技术学校,1997年改为现名。199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重点职校。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校,2003年通过国家级重点职高的复评认定。

学校现座落灵溪镇望鹤南路江滨,校园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拥有图书馆、阅览室、舞蹈室、琴房、语音室、电脑室、美术室、财会模拟室、多媒体教室等,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和4个灯光球场,按国家重点职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各专业均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微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各项教学设施进入集成控制系统,实行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计算机校园网三网运转,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根据本地区经济格局和人才需求特点,设置调整专业,开设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音美综合、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电脑制版、电脑美术设计、电脑财会、市场营销、现代文秘及烹饪等13个专业。2000年开始与省内的高职院校联办(3+2)班,拓宽学生升学路子。2001年12月,群众文化艺术专业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专业。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幼教专业理事长学校。

2005年共有50个班,在校学生2376人,教职工188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省级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级名师培养对象2人,市级5人,县级6人,市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人,县市级教坛新秀14人。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60人。在国内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奖论文逾百篇,有8名教师为市、县职高专业研究中心组成员。

办学以来,已培养毕业生7200余人,音乐、美术、体育、群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8%以上,全县绝大多数幼儿园为群艺专业毕业生创办。学校的高职升学人数逐年增长。学校凭借教学设施与师资优势,还接受委托举办各种类型、级别的短训班。

苍南县北岙农业技术学校 址望里镇北岙村,1983年创办。同年在江南片区招收1个职业高中班,54名学生,学制三年。次年秋,又招收一个职高班,学制两年,学校正式开始设农技课程,聘请农技专职教师,向学生传授农技知识和果树栽培与管理技术。至1986年上半年,两届职高班毕业后,因师资不足而暂停。同年秋,又试办“3+1”(即读完3年初中,再读1年农业技术课程) 职业班,作为全县培养农村初级农技人才的试点。1987年又停办。

1990年,全国职教会议后,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发展农村职教事业,学校复办职高班1个班,初中部发展到6个班,在校生共有343人,教职工27人。此后,职高班时停时办。1994年增挂“苍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望里北岙分校”牌子。1997年招2个班,设园艺专业,为2年制,并配备17台电脑。2005年,学校4个职高班,学生130人,2个普通初中班,学生86人,教职工16人。

学校现有果园35亩,栽有果树蜜柑、血橙、夏橙、杨梅、雪梨等10多个品种。农场2亩,种植蔬菜。1992年,评为温州市“最佳校办三场”学校。

龙港职业技术学校 址龙港镇沿江西路820号,1997年合股投资创办,占地面积42亩。200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三级重点职校。2002年被省民办学校协会评为省优秀民办学校。2005年被诚信浙江宣传活动办公室和省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创新教育,诚信办学优秀学校”。

学校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中职教学计划设置课程,首届新生招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汽驾维修、电子电器等4个专业4个班,共112人,教职工17人。2005年,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工艺美术、金融财会等4个专业,16个教学班,其中1个综合高中班,在校生800人,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大学本科学历占62%,中、高级职称占60%。学校实行开放办学,封闭管理。至2005年已有六届近1700名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的平均升学率60%,就业率95%,学生参加县级以上职高生知识技能比赛50人次获奖,学生习作刊载在县级以上报刊35篇。

苍南县勤奋职业学校 创办于1995年8月,学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股东个人承包办学,前身为苍南县勤奋成人高级中学,是一所民办股份制学校。2002年3月,经温州市教育局批准,增挂苍南县勤奋职业学校牌子。2002年8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用地22亩,选址在灵溪镇东仓路商城街,建筑面积188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和教学辅助用房。2005年面向全县招收高一新生20个班,其中综合高中班16个班,职业高中班4个班。职高开设文秘、美术、计算机等专业。在校生2712人,有专任教师12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0%以上,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一级教师56人。

钱库第二高级中学 址钱库镇龙金大道旁,创办于1996年,原名钱库第三中学,占地70多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1998年附设职高班,开始试办职业教育。2001年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钱库第二高级中学”。是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首批综合高中。2005年底通过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评估,是年有42个班级、在校学生1975人,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中、高级教师56人。

学校高一、高二学习普高课程,渗透职业专业教育,高三实施普职分流教育,学生根据学习成绩选择学习的主攻方向,达到“一门进,多门出”。艺术(音乐、美术)、计算机、英语等学科,已形成特色教育而具有办学优势。艺术特长班学生书画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奖并展出,学生舞蹈队参加市、县比赛获奖并被邀参加大型文艺汇演。学校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是浙师大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实验基地。为艺术院校输送新生1000多人,艺术类升学率达95%。学生计算机初级等级考试通过率为100%,为市劳动局计算机定点考核单位、市计算机智能化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