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丕时代施行的这个制度,使得司马氏代魏而没有人起兵勤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等宗室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攻占皇宫、城门等据点,并控制朝廷和太后,然后以太后的名义下诏招降曹爽一党。大司农桓范却带着印信,骗开城门逃出城去。

桓范找到曹爽,建议曹爽带领皇帝到许昌,凭大司农印信调动天下粮仓,再由皇帝号令,发动天下军队攻打洛阳。

奈何曹爽不听,向司马懿投降了。果不其然如司马懿在听到大司农带着印信逃出城后,一点也不着急,他说曹爽是“驽马恋栈豆”,贪恋那京师里的一亩三分地,只要许他在京师的好处,他不会听任何人的劝,不会离开京师的。

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各地曹魏宗师没有一个起兵的,到后来司马炎正式建立晋朝,也没有一个曹魏子弟起兵。何也?

这个原因根源于曹丕上台后对曹氏宗族的过度防范。

曹丕对各位亲王具有严格的限制,这时候的亲王只是有一个王爵的虚名,寄住在封国采邑之上,没有实际的军事力量。各封国配备100来个的老弱残兵,只是够用来保护王府的安全。限制藩王离境,不准到京师朝见。曹丕在各封国设立防辅,监国谒者,负责监视。藩王虽贵为王爵,却没有藩王的威风,和一个普通百姓差不多,甚至连普通百姓的基本人权都没有。国家法令对藩王的约束十分严厉,甚至姻亲之间都不能来往。

曹叡去世后,曹芳继位,243年,曹操的堂侄子、皇族曹囧给12岁的皇帝曹芳写信,这时候控制朝政的是曹爽,实际上是写给曹爽,信件内容很精彩,我们不得不赞叹曹家人的文字水平,信件内容摘要如下:

“从前,夏商周都传了数十代,而秦王朝只传到了二世就灭亡了,原因在哪里?因为夏商周的君王,跟封国国君,共同管理人民,所以封国国君跟天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秦王朝则由君王单独统治人民,一旦危急,没有人伸出援手。“

秦朝因“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地,内无宗子以自毗辅,外无诸侯以为藩卫,仁心不加於亲戚,惠泽不流於枝叶”,在秦末起义不断时,没有宗室来救援;

“西汉王朝看到了秦朝的缺陷,于是大力分封皇族子弟,后来吕姓家族(刘邦老婆吕雉的娘家人)控制政府,打击刘姓家族,但刘姓家族却安如泰山,毫不动摇,就是因为封国国君力量强大,坚如磐石。”

总之,曹囧指出,君主专制国家要同时任用皇族成员和外族成员。过于信任皇族成员,会造成皇族自相残杀和国家人才被压制的惨痛局面。而过于信任外姓大臣,又会产生皇帝江山被他人夺取的情况。所以,要同时避免皇族和外姓权力过大的现象,保持二者掌握权利的平衡。

也就是:

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殭',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分权和集权要把握好度啊,借鉴历史但矫枉过正就不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