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验篇

园区经济参考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经 验 篇)

浦东新区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齐头并进

近年来,浦东新区积极尝试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2004年,区委、区政府作出了构筑科教兴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决定,明确将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四大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平台运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部分平台已成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国的重要内容。

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针对研发条件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等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建成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主要区域,以高科技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为主要服务领域,以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和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主要支撑,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共享性充分体现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两网三系统”。

1、科技创新服务组织网。由政府职能部门、功能区域、协(学)会、社会中介机构等相关方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服务网,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技术孵化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做好及时、全 1

面的服务。此网络目的是完善服务、提高效率。

2、科技创新综合信息网。以“浦东科技一点通”为品牌,全面整合科技服务综合信息,对接市“一网两库”,链接主要大学、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互动式服务。此网络目的是实现足不出户信息全通。

3、研发条件保障系统。进一步整合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试验设施资源,提供开放式高效便捷的仪器设施专业共享服务;注重共性技术和构件化技术的研发服务,提供高端的技术增值服务;提供行业测试服务。此系统目的是减少研发重复投入,降低创业成本。

4、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布局建设国际金融IT 服务、电子导航、IC 设计、组织病理、抗体药物、现代中药等功能性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新建动漫研发、AVS-M 移动多媒体、精密医疗器械、电子标签、半导体照明等开拓性研发中心,作为相关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支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成熟企业与创业企业之间、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此系统目的是突破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不足的“瓶颈”。

5、企业成长促进系统。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中介服务、辅导培育等综合服务;支持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能级提升;提供市场服务、合同研究(CRO )服务、研发外包服务等服务支持。此系统目的是突破企业创新发展中市场实现方面的“瓶颈”。

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促使人才、科技与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开放、多元、功能完善的人才事业平台,并向国际范围延伸,以区域化促进国际化,以国际化带动区域化。建立六个子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政策咨询服务系统、创业服务支持系统、人才流动服务系统、人才培训支持系统和人才发展保障系统。

1、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浦东人才网”、“海外人才网”和 “企业博士后工作网”并网运行。在政府门户网站增设人事服务栏目,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招聘与求职信息服务。推进人才服务网络链接,为国内外人才提供统一的、无差别的人才资讯和服务。

2、政策咨询服务系统。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办事程序网上查2

询,做好政策集成和办事指南,开通业务窗口多媒体查询、政策咨询热线电话、人工或电脑语音自动服务、市民咨询信箱、网上BBS 论坛,组织好人才政策现场咨询会。

3、创业服务支持系统。加快建设张江国家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园,组建相应的工作联席会议;加大各类人才资金资助力度;充分发挥留学生服务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浦东新区开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建立青年人才创业园;组织创业项目推介会。

4、人才流动服务系统。加快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市场化进程;发挥职业介绍中心对技能型人才的配置作用;建立上海市人才中介行业协会浦东分会;推进国内外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浦东新区公共人事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加大“领军人才”开发力度,实施“世博人才”开发计划,重点引进浦东新一轮开发建设急需人才;根据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适时举办大型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和“名校-浦东青年人才直通车”等活动。

5、人才培训支持系统。依托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干部培训工作;依托浦东新区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人事工作协会和各类行业协会,扩展培训讲座覆盖面;加强浦东新区职业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开发中心的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化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好市级、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建立浦东新区高科技产业人才培训基金;组建区政府专家顾问团;加大外向型培训力度,推进在跨国公司设立人才实践锻炼基地;设立专家学术休假津贴,实行专家学术休假制度,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通过职业技能比武大赛、“百名技师育高徒”等活动,扩大中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规模。

6、人才发展保障系统。充分发挥浦东新区人才工作协调暨干部教育领导小组、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的作用;开发浦东人才业绩档案;组织好“浦东开发建设杰出人才”和“浦东科技功臣”评选表彰活动;加强留学人员联谊会工作;建好专家公寓、高级人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张江创业公寓和博士后公寓。

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 3

保护等提供一系列便捷高效的服务,解决知识产权利用和转化率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及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瓶颈”问题,提高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建设“一体两翼”体系。一体,即通过平台项目与载体实现的宣传与公共信息、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培训与业务办理、转移与转化四大服务功能。两翼,一是政府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运用采购服务方式,为用户所提供的各类服务;二是知识产权促进会组织社会力量,为用户提供的知识产权国内外转移与转化服务。设立浦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作为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体。

1、以浦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主,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做好公共信息服务工作,及时跟踪、收集、分析国内外知识产权信息,通过网站和文献阅览室,为用户提供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在线查询和跨系统数据库检索服务;运用简报形式,定期向用户通报国内外知识产权工作动态,及时向企业发布知识产权保护预警信息。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根据政府要求和企业、市民需求,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启蒙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知识产权成果展示,专题推介会、拍卖会、企业需求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各类投资者和企业科技人员及时了解知识产权成果信息,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架起便捷的桥梁。实现上述功能所依托的载体项目包括知识产权信息化工程浦东工作站、浦东新区科技查新室、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文献阅览室、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成果展示厅。

2、构建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服务联合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代理律师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对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提供民间调解服务。同时,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履行行政调解职责,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营造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实现此功能所依托的载体项目包括浦东新区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室和浦东新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室。

3、组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站。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高校、专业培训中心、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有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4

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对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懂业务、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提高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水平。在市知识产权局支持下,设立经市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业务室,为企业与个人办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业务做好服务。实现此功能所依托的载体项目包括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站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业务室。

4、组建知识产权促进会。组织国内外中介机构形成转移与转化服务网络,参照国际先进国家技术转移成功的经验,为知识产权转移提供从技术筛选、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的深度服务。加入网络的中介机构包括欧洲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中欧技术转移中心(荷兰)、芬兰中国创新中心(上海)、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上海浦东兰生国健生物技术转移中心。

四、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解决浦东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平台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全面服务与重点服务相结合、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与畅通资金退出机制相结合。

重点建设支持和功能两个系统。支持系统包括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融资担保系统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功能系统包括政策性资金扶持体系、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和资金市场化退出机制。

1、构筑投融资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专业网站,主要用于发布高科技中小企业信息,进行项目推介,公布有关政策信息,帮助高科技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建立高科技中小企业征信资料库等,开展增值信息服务,引入市场化运作。

2、完善政策性资金扶持体系。对现有政策性资金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完善,适当扩大有关支持资金的规模与适用范围;在政府年度财力投资计划中增加专门用于高科技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资金。

3、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采取积极措施,利用银行、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投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高科技中小企业,参与组建科技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浦东新区 5

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创业孵化投资基金等;鼓励创业投资,研究制定针对性支持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积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鼓励银行开发新型融资产品、试点高科技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业务等金融创新活动,并根据浦东新区有关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给予“金融创新奖”支持;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逐步探索设立专业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4、充实融资担保系统。凡以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同等费率与条件向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浦东新区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财税优惠政策延伸适用于商业性担保公司。积极探索建立互助型担保公司或设立互助担保基金。

5、畅通资金市场化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市场化资金退出机制,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海外证券市场等平台,推动高科技企业技术转让与产权交易。与上海产权交易所建立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平台或通道,为浦东新区高科技企业技术转让以及产权交易创造便利;把握我国证券业逐步开放的契机,积极与国外证券机构开展合作,利用香港中小企业板与Nasdaq 小企业板市场,推介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浦东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内建设上市融资辅导中心,为高科技企业到海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提供便利;组建创业投资俱乐部,为创业投资者与金融机构提供交流联系的场所,为创业资本退出提供快速直接的信息与服务;研究制定有关支持政策,鼓励推动跨国公司选择并购高科技企业。(摘自《中国经济网》)

泉州市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十五”期间,泉州市启动实施了科技重大项目计划,并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科港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基地、先进陶瓷中试基地和中小企业ASP 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三大基地、一大平台”建设为试点,全力推动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基础条6

件取得了长足进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投入力度。2001年,泉州开始实施第一轮重大科技项目,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达5500万元,相继建立了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发展促进会、企业孵化器、孵化基地、科技培训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共计30多家,利用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积极跟踪、收集、整理技术发展前沿和市场动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如晋江市通过组织实施“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龙头作用,联合35家纺织服装规模企业,建立了晋江市纺织服装科技发展促进会,积极开展各种技术交流与技术协作活动,共同推进晋江市纺织服装产业科技进步,推动该市纺织服装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其他如鲤城区通过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重大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成鲤城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积极营造电子信息技术项目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良好孵育环境;丰泽区通过实施“树脂工艺品原材料改进研发项目”成立了树脂工艺品材料研发中心,推动树脂工艺品材料改进研发工作;石狮通过实施“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项目成立了水产食品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以提高该市水产品加工研发能力等。

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核心作用。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是市委、市政府为营造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积极培育科技创业者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以提高地区竞争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而建设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2年12月泉州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被确认为国家级。几年来,泉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立足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全市中小型科技企业,着力完善孵化体系建设,先后建成了以研究与开发、创业服务、试验与中试三大服务体系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力量。

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引导和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是泉州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大国家级示范工程之一,并于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 7

市。几年来,泉州坚持以民营中小企业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主体,突出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以泉州市科港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和中小企业ASP 信息化服务平台为重点,积极构筑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既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又为我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科港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已具雏形,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基地的建筑群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集技术服务、研发、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基地、孵化器和人才聚集地。

中小企业ASP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我市首个由政府主导,科技中介机构、民营科技企业、信息技术提供商等共同参与的具备真正意义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由泉州市科技局牵头主导,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泉州创亿软件公司、冠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运营,目前纺织服装模块已投入使用,鞋业模块即将完成开发任务投入使用。平台的引进直接改变了企业独自投资、独自建网、独自管理维护的旧的信息化改造模式,实现了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使企业节约了大量硬件投资和人员投入,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小企业ASP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短缺的局面,也为泉州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一个试点,它的成功运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摘自《万方数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