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笔记

社会学大纲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研究性质

1.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社会学家的名称及其基本贡献

1)西方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学三驾马车

(1)孔德 法国哲学家 社会学创始人 《实证哲学教程》 1838年

①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②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③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④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创始人 《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 ①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 ②阐述了社会学原理

③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 ④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 (3)迪尔凯姆 法国社会学家 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①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②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 ③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④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 ⑤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

(4)韦伯 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理解社会学奠基人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①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 ②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

③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 ④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 其中①②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 2)美国社会学

(1)社会学产生于欧洲,蓬勃发展于美国。

(2)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②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学派 ③李德.莫洛的符号互动理论 ④乔治.诺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①社会学将各种类型的社会都看作整体

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

③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

④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4.★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 还有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 5.☆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 6.☆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2)实践作用:

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

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建立在共同兴趣和利益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关系的累积和连接组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①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是人的社会

②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③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实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A宏观社会类型

孔德——人类智慧的发展——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 斯宾塞——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社会) B具体社会类型:血缘、地缘、业缘、兴趣等 3.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1

4.★社会的构成要素:

(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①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集合构成了社会 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有能动性;共同生活的模式 ②人是社会行动者。人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结合 ③人的社会需要是行动的意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有普遍意义的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 角色纽带的性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角色之间结合的性质——结合关系;对立关系;统治关系 (3)社会行动: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

5.文化: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6.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 7.文化的特点:

(1)①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和学到的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产物;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特征和能力,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②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留传下来。 ③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2)超生理性(习得性)、社会性(共享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整合性 (3)①象征性:一切具体文化现象都是一定类型文化的象征和反映

②复合性/系统性: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总和。 ③多样性/特殊性:不同文化主体具有独特文化

④共享/传播/继承/扩散/渗透性:一般共享性导致原有财富的物主的减少,文化共享不会

8.★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9.☆文化的多样性:

原因:①文化在总体上是自我生成的,即它常常不是人民刻意建造的,而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

③从中尺度层面上文化的多样性更加明显,由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不同,人们谋生的手段与方式不同,所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不同。

表现:①在宏观层面上,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 ②在地域上,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③在经济类型上,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商文化; ④在文化相对地位上,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10.☆文化评价: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主要是指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 2.★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1)人类发展的任务:

哈维格斯特——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要完成的任务。 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老年期

(2)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基本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的内容 ①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②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③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④明确生活目标 ⑤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机制:指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内在机理,包括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对象的关系模式,社会化对象的内在心理特征等。

①教化论:由实施者强制性的对对象进行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 ②学习论:把社会化过程看做社会化对象主动学习的过程。 ③互动论:社会化是社会化实施者和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4.☆社会化的机构:①家庭:全方位影响 ②同龄群体(同辈群体)③学校④工作单位⑤大众传播媒介 5.基本社会化:(儿童—青年) (1)艾克里森——“人类成长阶段说”

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中年期)、成熟期(老年期)

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需要心理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映。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2)“儿童—青年”社会化:这一阶段是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即社会化的主要时期。 ①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特点:初到人间的生物人、初涉人世的社会人,始以家族教育为主,后由家庭教育向学校-家庭教育转变。

主要任务:基本的生活技能、知识与行为规范、道德意识 ②少年期的社会化 年龄:12-15岁

特点:不安分、人生的“躁动期”、社会化的“危险期” 主要任务:学习文化知识、相对独立地实践社会行为规范

2

③青年期的社会化

年龄:14、15岁-20岁左右。

特点:生理、心理上已接近于成人。六大高峰:体力、智力、特征行为、社会需要、创造、超常规行为高峰。

(3)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①心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 ②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④社会的迅速变迁 ⑤代沟

6.★继续社会化:人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角色变化的过程。

原因:①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②知识折旧与知识更新的需要。

7.★再社会化: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者基本上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原因:①再社会化失败(被动社会化)——犯罪分子

②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不适用(主动社会化)——改变环境 8.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个性:通过社会化形成的个人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形成要素:个体生理因素为基础;社会化过程对个性的形成重要意义。 (2)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①个性与社会个性 促成社会个性的形成。

原因:在同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文化环境是相同的,群体或社会则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塑造同一类个体,其结果是同类个体有相似的个性。

社会个性:指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 ②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 造成雷同性格的出现。

原因: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过度社会化往往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

雷同性格:指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是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但人是有能动性的,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由此雷同性格是比较少见的。

第四章 社会互动

1.社会行为:指人们所做出的以他人为行为指向的,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①目的理性②价值理性③情感理性④传统 单位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行动者、目的、手段、条件、规范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社会互动的类型:

(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①合作: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条件:有一致的目标、相互依赖、互补、信任

②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目标是“物” 基础:同一目标、排他性、目标稀缺

③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目标是“人” (3)集体行为(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①概念: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所采取的群体行动。 ②特征:集群性;非组织性;突发性。 4.社会互动的意义:

①促进对自我的认识;②满足行动者的需要;③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5.社会互动的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①社会交往: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 ②社会交往的意义:①个人生存的需要②自我显现的方式③建构着社会 (2)符号互动论——米德(开创者) 托马斯、库利、布鲁默、库恩

1)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 人们的行动是对外部事物(他人的有意义的符号行动)的反应 2)基本理论——布鲁默

三个假设:①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所采取的行动 ②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

③人们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通过内部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基本观点:①人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 ②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③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④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修改对事物的定义

⑤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行动的意义 (3)拟剧论——戈夫曼

1)拟剧论: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

2)基本观点:①戈夫曼把社会比作剧场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并用以解释人们

3

的日常生活。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区分前台与后台 ②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印象,人们常常会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 (4)常人方法学(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加芬克尔 1)常人方法学:一种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的理论

2)主要观点: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3)核心概念:一是行为的反身性与互动;二是意义的索引性;三是其常用互动方法主要有寻求正常模式、进行视域融合、运用等等原则。 (5)社会交换论:

1)社会交换论:把人们的交往看做是交换他们各自有价值的东西,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过程。就是把社会交往看做社会交换。

霍斯曼: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互动的个人进行报酬的交换。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

2)结构交换论:认为交往的主体可以由个体扩展到社会组织,于是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布劳:支配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据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人际交往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在于报酬。非互惠性交换产生权力。 (6)人际互动

1)人际互动:发生在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

2)有关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①人际吸引②身体语言③空间距离

6.★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7.社会角色的特点:①普遍性②具体性③复杂性④表现性 8.★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①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②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

①规定角色:是指对角色的行为、行为规范和标准有明确而严格地规定的角色。 ②开放角色:是指社会对角色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只是指出了扮演这种角色所遵循的基本思想的角色。 (3)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①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的期望,是社会为承担某一角色的人所设计的一套应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

②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实际情况。 ③角色距离: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 9.★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社会角色的扮演:一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最早是由米德提出的。 (2)角色扮演过程:

①了解角色期待:社会对所扮演角色的要求 ②角色认同:对社会赋予的规范的接受程度

③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确定行动取向、选择行动策略、采取具体行动、反思 (3)角色扮演中的问题:①角色混淆②角色紧张③角色冲突 10.☆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

结构论:把社会看作社会关系的体系,认为社会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而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帕森斯

建构论: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人们处于不断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社会群体的特征:①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明确、持久的社会关系 ②成员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③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④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3.社会群体的类型:①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②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③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④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分类(群体形成的基本原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⑤内群体和外群体 参照群体 4.人类结合为群体的原因:

①一般原因:对付外来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②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形成的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从、群体的目标

5.★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库利

6.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①规模较小②持续的直接全面的交往③人际关系密切④非正式控制

7.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①家庭②儿童游戏群体③邻居④朋友圈子

8.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和维持:①经常性的交往②非利己的动机③开放和宽容 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①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4

②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 ④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①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

②过分满足可能导致个人对群体的过分依赖 ③过分忠诚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在现代社会表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 ①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

②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 ③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如邻里

11.★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 12.☆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夫妻加未婚子女) ②夫妻家庭(空巢、丁克) ③主干家庭(直系家庭)(完整主干家庭与残缺主干家庭) ④联合家庭(同代中至少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 ⑤隔代家庭(祖孙家庭)

⑥单亲家庭(夫或妻加未婚子女)

13.★家庭的功能:生物、经济、抚育、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

其影响因素:①家庭生命周期②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③民族文化、社会政策 家庭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影响下,家庭功能所出现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改变、功能外移、旧功能的消失与新功能的出现,以及家庭的主要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14.☆家庭的变迁:是指宏观家庭制度的变迁以及微观的与家庭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家庭制度的变迁,体现在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核心功能的替代,主从型的家庭关系被平权型的家庭关系替代);也有非质变,功能增加或者规模扩大。

第六章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狭义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①有意识、有目的组建起来的群体 ②组织目标简单、明确

③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很亲密 ④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社会组织的类型:

①宏观社会体系角度,组织在生活中承担的职能: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

②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布劳 ③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对成员的控制方法: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艾兹奥尼 ④根据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组织

⑤根据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复杂程度:简单组织、复杂组织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①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②确定的目标 ③规范性的章程 ④权威的领导体系 ⑤物质基础 5.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组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分为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主要为正式结构。

6.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作为各种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主要由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关系组成。 7.★组织结构的类型:

①直线型:信息在垂直方向上单线传递,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②职能型:以组织成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为基础而把人们集合起来的组织形式 ③直线-职能型:特点既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主管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注意发挥职能系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作用。

④事业部型: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整个组织分成几个从事不同事业的二级事业部 ⑤矩阵型:特点是职能部门与项目小组交叉管理

8.★组织目标:组织的拥有者所致力达到的想望中的境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争取实现的目标或结果,或者是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 9.组织目标的功能:①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根据

②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③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④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10.组织目标的结构:组织与个人、整体与部门、对内与对外

11.组织过程:将组织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组成整体和使整体有效运行两个部分。

12. ①激励:刺激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诱因:组织为吸引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东西,分为物质诱因和非物质诱因、客观诱因和非客观诱因、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等——巴纳德

②组织平衡理论:组织向其成员提供让其追求的诱因,成员为了满足需求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二者有相对平衡的关系,再加上组织外部关系上投入-产出的平衡,社会组织就会存续下去。

③激励理论:需要型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 公平理论 13.★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社会组织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影响的

5

②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 ④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①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

②过分满足可能导致个人对群体的过分依赖 ③过分忠诚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在现代社会表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 ①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

②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 ③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如邻里

11.★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 12.☆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夫妻加未婚子女) ②夫妻家庭(空巢、丁克) ③主干家庭(直系家庭)(完整主干家庭与残缺主干家庭) ④联合家庭(同代中至少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 ⑤隔代家庭(祖孙家庭)

⑥单亲家庭(夫或妻加未婚子女)

13.★家庭的功能:生物、经济、抚育、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

其影响因素:①家庭生命周期②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③民族文化、社会政策 家庭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影响下,家庭功能所出现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改变、功能外移、旧功能的消失与新功能的出现,以及家庭的主要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14.☆家庭的变迁:是指宏观家庭制度的变迁以及微观的与家庭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家庭制度的变迁,体现在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核心功能的替代,主从型的家庭关系被平权型的家庭关系替代);也有非质变,功能增加或者规模扩大。

第六章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狭义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①有意识、有目的组建起来的群体 ②组织目标简单、明确

③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很亲密 ④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社会组织的类型:

①宏观社会体系角度,组织在生活中承担的职能: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

②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布劳 ③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对成员的控制方法: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艾兹奥尼 ④根据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组织

⑤根据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复杂程度:简单组织、复杂组织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①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②确定的目标 ③规范性的章程 ④权威的领导体系 ⑤物质基础 5.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组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分为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主要为正式结构。

6.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作为各种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主要由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关系组成。 7.★组织结构的类型:

①直线型:信息在垂直方向上单线传递,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②职能型:以组织成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为基础而把人们集合起来的组织形式 ③直线-职能型:特点既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主管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注意发挥职能系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作用。

④事业部型: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整个组织分成几个从事不同事业的二级事业部 ⑤矩阵型:特点是职能部门与项目小组交叉管理

8.★组织目标:组织的拥有者所致力达到的想望中的境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争取实现的目标或结果,或者是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 9.组织目标的功能:①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根据

②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③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④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10.组织目标的结构:组织与个人、整体与部门、对内与对外

11.组织过程:将组织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组成整体和使整体有效运行两个部分。

12. ①激励:刺激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诱因:组织为吸引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东西,分为物质诱因和非物质诱因、客观诱因和非客观诱因、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等——巴纳德

②组织平衡理论:组织向其成员提供让其追求的诱因,成员为了满足需求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二者有相对平衡的关系,再加上组织外部关系上投入-产出的平衡,社会组织就会存续下去。

③激励理论:需要型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 公平理论 13.★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社会组织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影响的

5

所有因素。主要包括相关组织、制度、文化环境。 (2)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①社会系统的观点:组织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因此组织具有开放性,就必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当环境因素足够强大时,受它影响的社会组织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①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原来的部门承担更多职能②设立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 ②资源依赖对组织的影响 “资源依赖理论”:组织都依赖外部资源而生存,过度的资源依赖对生成权力。当组织对资源的依赖受到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设法控制外部资源减少依赖。 ③文化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新制度主义”观点: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强烈的受环境的影响,被长期建构的观念体系和规范结构控制性的影响。 14.家长制

(1)定义: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封建家庭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最早、普遍的管理方式。 (2)特点:①权力集中于最上层,不向下层分权 ②最高领导人和管理者凭借个人经验管理 ③管理行为有较大的随意性

④组织领导人把组织当做自己的领地,不准别人干涉 ⑤组织中缺乏严格的规则和规范。

(3)存在的条件:组织规模狭小,内部分工不发达,组织中的技术单一,外部环境稳定,组织建立与最高领导人努力有关,组织成员的臣民思想 15.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推崇经济合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只要给工人合理的报酬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劳资两利。但这种观点将工人看做挣钱机器,是不人道的。 (2)一般行政理论——法约尔

把行政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环节,并提出行政管理的14条原则。

(3)★科层制(官僚制)理论——韦伯

1)概念: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特征:①组织内部有清楚的分工,而且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组织的职位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威体系,下级接受上级的指挥 ③行政管理人员是因具备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他们有专业资格 ④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组织中的职务是他们的职业 ⑤行政管理人员的升迁根据年资或政绩,取决于上司的评价 ⑥组织内部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下级接受上级的监督 3)特点:①组织中有严格而缜密的规则 ②成员都是有相应职位专业资格的 ③组织以工作为核心,事本主义 4)功能:

正功能:①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

②在保证成员行为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模式

③能人结构、紧密的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有效运转,从而有效的达到既定目标

负功能:①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甚至把规则当目标发生目标置换现象 ②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束手无策,产生训练出来的无能现象 ③严格的分层及权力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的繁琐

5)韦伯的科层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的理想模式,也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概念和模式,甚至也成为现代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为后来现代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6.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1)霍桑实验的发现:①工人是社会人,不仅需要经济还需要感情 ②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③通过提高士气来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因素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形成“社会人假说”:认为职工不但有经济需要,而且有广泛的社会需要。 (2)☆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

1)对成员来说:①给群体成员感情上的支持,提供安全感 ②给群体成员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

2)对组织来说:①并不是为了对抗组织的权威而出现的,是无害的

②领导人可以利用来了解和传播信息,是组织更有弹性,运行更有效率 3)以反对正式组织为目标或它的目标与组织有矛盾时,它的存在对组织运行会产生干扰

(3)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

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缺乏创造性,要加以强制、控制和威胁才能为组织目标努力

Y理论:人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一定条件下有责任感和创造性。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自我报酬和成就,过程中能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超Y理论(权变理论):人们带着需要和动机工作,主要需要的是胜任感。人们用不同方式取得胜任感。主要在于任务—组织—人员之间的合适。 17.组织文化

(1)Z理论——大内

是大内在说明美国企业应该向日本学习时提出的理论。日本组织重视上下级关系的和谐,重视集体主义文化。保证组织内部和谐,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些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美国企业,叫做Z组织。

(2)社会资本理论:是相互信任、支持性关系对行动者达到目标的活动所起作用的理论。

6

社会资本: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信存在与人际关系之中,并能够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18.组织管理中的参与

(1)参与的必要性:①组织是一个协作体系②参与决策有助于增进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忠诚,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参与式决策:西蒙认为决策是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所有意识当中,因此人人都是决策者。组织就是与权威相联系的、众人参与选择的决策系统。

(3)组织的治理结构:是指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发挥作用的机制。治理可以是权威的,也可以是按照共同意愿结合的规范。 19.中国的单位组织

(1)单位制度: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类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是单位组织,简称单位。

(2)单位组织的特点:①功能合一②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③成员对组织有很强的依赖性④行政等级性

(3)单位组织的功能:

正功能: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动员与综合利用

②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较好的福利待遇,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向心力,对组织的忠诚,有助于组织的管理。

负功能:①专业性被行政性削弱,造成专业上的低效率 ②“单位办社会”,政社不分,专业效率低;

③单位组织为追求行政等级性而自我膨胀,造成组织运行出现低效率与官僚主义。

(4)中国单位制度的改革趋势:

①企业改革:行政色彩弱化,政企分离,政社分离,功能分化,回归经济功能 ②事业单位改革:政事分离,自主性增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③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廉政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建立务实型政府

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1.☆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社会从同质性向异质性变化的过程,社会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差异的现象。 2.☆社会分化的类型:

(1)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①水平分化:并非不平等的分化,只是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社会分工和生活多样化 ②垂直分化: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体现社会张力 (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①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人们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的人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他们就有了社会差别。如性别、年龄等

②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社会对某些具有社会特征的人给予评价,使他们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如职业

3.☆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①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

②有相同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这使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③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无法调和时,就会爆发社会革命。 ⑤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

4.☆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标准: (1)新中间阶级

(2)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5.等级、身份、与种姓

(1)等级制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于居民等级划分固定下来的制度。是一种不平等的制度。上下级关系。 (2)身份制度:

身份:①一定情境中对角色所做的区别,出现在社会互动中

②人们对社会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评价,是关于社会声望和社会名誉的评价。 身份制度: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使之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规定了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权利,而且一般难以改变。 (3)种姓制度:完全取决于出身,先天的。

6.社会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多种原因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阶层与阶级不同,虽然也是一种不平等关系,但不存在剥削与压迫。 7.★社会分层: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 8.★社会分层的理论: (1)社会分层理论(韦伯):财富—经济标准、权利—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 三个标准相互联系,又可以各自独立作为判断标准

深远影响:多元的分层标准,延续的定量标准,注重主观评价 (2)其他分层理论:①多元分层论(索罗金):职业、经济、政治 ②分层理论(伦斯基):历史发展角度

(3)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①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划分的根本特点 ②社会分层并不一定都是阶级分层

③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分层不是永恒的 ④必然导致阶级冲突 9.社会分层的方法:

(1)客观法:是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观标准对,分层次划分的方法

(2)主观法:是由人们根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归类,指出自己所属阶层的方法。目的在于测量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即测量他们的阶层认同情况

7

①自我评价法:由社会意识和社会态度决定

②他人评价法:根据别人的意见来评定团体和个人地位 优点:①简便易行②适合人们的分层态度和分层意识

缺点:①有较大的偏差②回答者的主观与客观情况有所偏差

(3)声望法:是由熟悉社区情况的人按照事先规定的分层标准,对本社区成员进行评价并进行阶层归类的方法 10.★社会分层的标准:

①综合指标法:常用的是社会经济指标,它是通过测量人们的收入地位、教育地位、职业地位,计算其综合值来反映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的指标

②职业分层法(职业评价法):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11.地位一致:一些群体或者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位置排列顺序大体一致。科学家、教授在经济、教育、声望等方面都有较高地位;而拾荒者失业者在这些方面地位较低。 地位相悖:一些群体或者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位置排列完全相反。 12.★社会分层的功能:

(1)功能论: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分层在整体系统当中是客观存在的,各个分层分别承担一定功能保证社会有机体稳定和生存,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些有益的功能。但是,社会分层不能向人们提供平等地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 ①分层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职业结构

(2)冲突论:认为社会分层是由有权势者的利益促成的,它是有权势集团的价值标准的表现,这种分层包含着不平等,阻碍社会正常发挥功能。

马克思最先阐述了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也反对功能学派的思想

①严重限制了社会非特权阶层的发展,阻碍了社会智力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②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功能,用力量来稳定不平等 ③分层导致社会冲突与紊乱 13.社会分层的作用:

(1)积极作用:①通过差别分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②形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竞争机制

(2)消极作用:①分层导致了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了剥削和压迫的产生和存在,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②社会差别与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犯罪 14.社会阶层研究的意义:

①社会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深化②社会阶层研究是阶级分析的补充 ③在非阶级社会里,阶层分析是是认识社会的 15.社会分层机制与社会平等问题

(1)社会分层的机制:合理的机制导致的社会分层是可以接受和必要的。观点认为:那种建立在出身等先赋地位之上的地位获得或者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需要自治性的社会分层制度。于是我们需要机会平等。

(2)适度不平等:由于社会分层以不平等为基础,而过度不平等会造成冲突,因此我们需要适度不平等。所谓适度不平等就是指:建立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并且可以有对过分不平等的补偿机制。

(3)理想的社会结构:极富和极贫都较少,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

16.★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也就是社会地位的变动。判断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在于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变化 17.★社会流动的类型:

(1)按流动的方向: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也叫纵向流动,它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变动。垂直流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水平流动也叫横向流动,它是人们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社会地位的变动。 (2)按主体的特征: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群体流动就是较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3)按参照基点: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

代际流动是指子代相对于父代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 18.社会流动的模式

①开放式流动:指社会成员在各社会阶层、职业间流动,不受制度性限制的流动模式。 ②封闭式流动:成员职能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③混合式流动:既有开放式,又有封闭式的流动模式。 19.精英的流动

(1)精英: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杰出才能的成员。 (2)精英循环理论——帕雷托(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①精英分为在统治阶级中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 ②只有在具有理想社会流动和完美开放社会中,精英的地位才能与才智相连。 ③精英称号与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精英衰变的表征,这种情况下要求精英循环:非上流阶层的某些人转变成精英任务替代老精英。

④统治地位中的精英如果拒绝来自大众的才华成分,会造成精英循环受阻。造成衰败或颠覆。

20.★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①社会结构的性质:开放的还是封闭的 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③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④家庭背景,文化资本 ⑤社会网络资源 21.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传统社会:

①分层结构:士、农、工、商 ②阶级结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③社会流动:规模小,社会结构具有 “超稳定结构”特征 (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8

①分层结构: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这四大阶层 ②阶级结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③社会流动:规模小,社会结构比较稳定 (3)改革开放以来: ①分层结构:复杂化 ②阶级结构:淡化

③社会流动:职业流动频繁,社会分化加剧

④分层结构的复杂化主要表现在:A.原来的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同时在较大范围内经济分层变得越来越重要

B.原来的阶层内部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甚至是十分剧烈的 C.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22.中国的精英流动:精英循环理论与精英再生产理论

第八章 社区

1.★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2.★社区的构成:①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②一定的地域界限 ③共同的社会生活 ④社区文化

⑤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社区的类型:①按功能分:经济型、行政型、文化型、宗教型 ②按规模分:巨型、中型、微型 ③按形成方式分:自然、法定 ④按综合标准分:农村、城市 ⑤虚拟社区 4.★社区研究的角度: ①人文区位学

也叫人类生态学,是借用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来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极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 ②文化人类学

也称社会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过程和文化差异与类型的学科 ③社会系统理论

把社区做为社区人员(个体、群体、机构)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社区的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各种组织与制度,并成为社区的要素 5.★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1)农村社区:以农业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特征:①生存基础是农耕 ②以村落为单位聚居 ③居民的生活自给性强、简朴、保守、同质性高、生活节奏自然化 (2)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特征:①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②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③交往中感情基础薄弱

④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的区分

6.★城市社区建设: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不仅指物质和设施条件的改善,也指增强社会内聚力,使社区更具有他应有的特征的过程。

(1)原因:城市社区本质特征的弱化和缺失,生活共同体特征缺失 (2)意义:①核心内容是社区的管理和对居民的生活服务

②关注居民对社区的忍痛、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③应该以人为本,使社区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生活共同体的特征 7.城乡关系: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依存关系 包括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

8.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实体内,同时存在两个有重大差别的部分,二者又相互隔离、难以沟通的现象。

9.☆城市化: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由农村生活方式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衡量某一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标准是: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实现方式: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10.☆城市化的动力: ①工业化:“推拉理论”:农村产生剩余劳动力并希望往外转移,城市因工业发展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 ②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城乡差别

④城市的中心作用 11.城市化的进程:

(1)发达国家:开始早、水平高、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2)发展中国家: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②大城市迅速增加 ③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3)我国的城市化:

1)特点:①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滞后 ②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③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2)当前我国城市化战略:

城市发展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9

农村发展策略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改革户籍制度,就地生活方式城市化

第九章 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分为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社会制度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认为,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

②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圣人设制) 3.☆社会制度的特征:

①普遍性(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②特殊性(多样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中,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③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源自于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以及规范的体系化)

4.☆社会制度的类型:

①本原社会制度与派生社会制度

本原社会制度: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

派生社会制度:是在本原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是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制度。主要有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 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

非正式制度: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首先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

5.★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价值、规则、组织、设施

①价值系统:是指社会制度存在的意义系统,即某一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②规则体系:是一定社会中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们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选择、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认为是合理的、合适的东西 ③组织系统:是指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机构

④设施系统: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手段,它包括实用的物资设备和象征性的器物

6.★社会制度的功能:

(1)正功能: ①满足人的需要 ②导向功能

③整合与控制功能 ④文化传递的功能 (2)负功能:①制度压制个性,阻碍社会变迁

②社会制度代表的是强势群体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的社会利益。 7.★制度化: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人们在社会互动时普遍遵照规范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构。 8.★制度化的机制:

①自然起源的制度观:认为制度化不是人们预先设计的,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②人为设计观:制度化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人们制度化是为了减少“成本” ③社会构建论:人们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某项规则和制度,是在涉及具体规则时,人们可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规则做出某些修改。因此,制度化就是制度制定者、推行者同各种制度的相关参与者的互动过程

④新制度主义:制度化是行为被重复,以及被自己和他人赋予相似意义的过程,关键是个体建立起共同的认识。

9.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

(1)制度变迁的分类: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2)制度的生命周期: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 包括: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3)制度功能失调:一种是制度不健全,功能不足;另一种是制度结构混乱

10.我国体制改革的内容:表现为各重要领域的制度改革,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

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运行方面,从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组织与管理方面,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集中管理体制,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制度依赖:是指人们过去做出的制度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第十章 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社会中发生的,多数人认为不合理的、不能容忍的事件或者情况,需要运用社会群体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破坏性:①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给社会带来麻烦,浪费了社会资源 ③给社会进步带来障碍,不利于社会发展 (2)普遍性:①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

②一个国家和社会在其不同时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问题 (3)复杂性:①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

②社会问题的影响和解决手段也是复杂的

(4)时空特征:任何社会问题都是一定的时空特征,即他们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不同空间中的社会问题各有自己的特点

10

3.☆社会问题的认定:

(1)社会问题的广度和烈度:

①广度,即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是指它在多大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②烈度,即社会问题的强度,是指它对人们正常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 (2)认定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

①客观主义的观点:强调客观事实的存在,认为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是否承认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②心理认知论:强调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由此带来的反应。认为某一事件或现象只有被人们感觉到、认识到,才能被界定为社会问题,并被当作社会问题来对待 ③过程论观点:社会问题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定相互作用的结果。

④事件对某一群体产生不利影响,进行呼吁——引起有志之士的认同和呼吁——社会舆论进行宣传、评论——公众普遍接受负面评价、认为需要解决——社会上的集权团体重视——形成社会问题 4.★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 ①社会病理学: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正常的表现,无论是个人道德衰退还是结构混乱,都是社会的病态。

②社会解组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体系,社会规范是其维护者,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原来的社会规范失效,社会松散,于是社会问题产生。

③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的,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互相冲突和对立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

④偏差行为论:认为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偏离就是对社会整合的破坏,这种危害普遍社会原则的现象蔓延开来,就是社会问题。

⑤标签论:一些群体的行为偏差是由强势群体的枉加标签而产生的。行为偏差不是问题的本质,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施加标签才是问题的本质。

⑥社会批判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本来就是不正常的“病态社会”,是这种病态社会的制度和结构导致人们行为不正常,是符合社会的。 ⑦社会建构论:认为社会问题是各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建构的结果。 5.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①必须有一种或几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或严重失调 ②这种失调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

③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注意

④这种失调必须用社会力量或集体的力量才能解决 6.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

①发展的滞后无法满足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发展滞后导致社会制度不完善 ②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

③政策失误(社会控制手段不当) ④自然灾害 7.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①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社会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针对复杂性,综合治理 ⑥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⑦科学预测,加强预防

8.人口问题:一定数量的个体共同生活于社会之中,产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当这两种关系出现不协调甚至发声严重失调时就会出现人口问题。

9.人口问题的实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出现严重失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10.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 ①两个公理:A.食物为人类生活所需 B.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②两个级数:A.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 B.而人口却按几何级数增长

③两个抑制:A.积极抑制: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会强制使二者平衡,用罪恶的方法限制人口增长,如战争、灾荒、瘟疫等。

B.道德抑制:要求那些无力养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人口增值是“下层阶级”道德观念差,多生孩子造成。

(2)适度人口论: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有时称为“适中人口论”、“适中人口论”或“最优人口论”。它最初探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后扩展到探讨最适当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

适度人口:一定条件下,一个特定地区、国家能够保持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需要的人口数量。

(3)人口过渡理论(人口转型理论):就人口过程而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都会从最初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高增长,进而变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几个阶段 11.中国的人口现状:

①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多,社会人口资源占产率低 ②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从身体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考虑 ③人口结构,主要从老龄化、年轻型、性别比 ④分布: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⑤综合上述几点,中国人口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12.中国的人口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 ①人口规模过大抑制了社会发展

11

②年轻人口比重高,规模大,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③人口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要求,影响社会稳定 ④未富先老带来严重挑战,加重了青年人、在岗职工的压力与困难 13.人口问题的原因:①历史与文化原因(多生育文化、多子多福) ②政治原因(人多力量大)

③人口惯性(两次生育高峰:1953-1957、1963-1972) 14.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①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②提高人口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有效的卫生政策 ③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压力:

a.可以直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 b.可以兴办和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c.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15.劳动就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和工作,取得劳动报酬,维持生活的活动

16.就业的类型:①稳定就业和临时性就业(阶段性就业或灵活就业); ②充分就业和不充分就业(从宏观角度来说,社会上有劳动能力的人,绝大多数从事了劳动和工作,就叫做充分就业)

17.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拥有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

18.失业的表现形式:前两种为显性失业,后一种为隐性失业

①属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原来的职业岗位处于待雇状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失业

②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的现象,我们曾称之为待业 ③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发挥其劳动能力,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19.失业的类型:正常性失业(5%以内)、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20.失业的原因:

(1)个体原因与社会原因

①个体原因:失业者个体的自身特点

②社会原因: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2)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

21.当前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总体状况: ①劳动就业压力大

②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问题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 ③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 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不到保护

22.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途径:①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加强人口资源能力建设 ③发展服务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④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

23.贫困:一是经济角度,认为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 二是社会-经济角度,认为贫困是与低收入相关的生活方式 24.贫困理论

(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投资不足→低产出→低收入→消费不足→不能刺激生产→常量和生产率低→低收入分配→贫困

(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个人和群体之间收入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造成的,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因此解决贫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本投资

(3)社会不平等理论: ——马克思

认为贫困是由于社会权利结构、财富分配不均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社会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因此,要消灭贫困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4)冲突理论:

认为贫困是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中争夺的结果,是由于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可以称之为社会责任论

(5)贫困文化理论: ——美国学者刘易斯

贫困者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贫困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世代传承,使人们无法意识到摆脱贫困的机会。贫困文化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理论。该理论未能解释贫困者贫困的起始原因 (6)功能主义的贫困观: ——美国学者甘斯

①功能主义认为贫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贫困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②社会通过分层机制使那些有天赋的人占据了重要的社会位置,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③贫困在社会中也有积极作用 25.我国的反贫困措施:

农村:①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②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

城市:①扩大就业,通过促进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解决贫困问题

②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社会救助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是指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1901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最早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 2.★社会控制的类型:

12

(1)统治与制约:(强制性)

①统治: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

②制约: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2)正式的控制与非正式的控制:(规范形态)

①正式控制: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②非正式方式: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控制力的直接来源)

①外在控制: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违反社会规范 ②内在控制:直接控制力量来自行动者本身 (4)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控制手段)

①积极的控制:建立在积极的个人顺从动机之上的,以倡导、鼓励为特征的、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控制方式

②消极的控制: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 3.★社会控制的功能:

(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有社会控制相伴随,这是由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决定的

(2)功能:①维持社会秩序②维持正常生活③促进社会发展

(3)反功能:①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控制会积累冲突甚至危及社会结构

②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

4.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要实现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适当的方法是尽可能使社会规范建立在广泛的共意(共同同意)基础之上 5.社会控制的方式: ①习俗、道德与宗教:

A.习俗的社会控制功能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与约束

B.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C.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来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动 ②政权、法律和纪律:

A.政权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

B.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C.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 ③社会舆论与群体意识:

A.社会舆论发挥控制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舆论形成之后就在一定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它会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会对少数人的、与众不同的言行产生心理压力。人们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就会使自己的言行与众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 B.群体意识对成员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属于一种内在控制 6.★越轨行为: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7.★影响越轨行为判定的因素: ①文化类型:文化类型不同,对越轨行为的判断不同 ②群体价值:同一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对行为的看法不同 ③权力结构:对越轨行为的判定直接涉及权力

综上,任何越轨行为的判定都是相对的,因而是不可靠、非客观的 8.★越轨行为的类型:

①程度: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②主体特征:个人越轨、群体越轨 ③性质:正向越轨行为、负向越轨行为 9.☆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理解(理论) (1)生物学、心理学的解释 1)生理学:(生理特征)

①意大利龙布罗梭的退化犯罪学说:罪犯大多数人与平常人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面部特征上有“返祖”现象

②.体态学说:把人类体型分为3类:内胚层型、中胚层型、外胚层型 ③染色体理论:越轨行为是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 2)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关注个人的心理特征及过程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本能的冲动,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人的本能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超我是至善的原则。协应调好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关系,若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引发越轨行为。 原因:A.本我过度膨胀B.超我过分发展 (2)社会学:

1)失范理论:(迪尔凯姆)社会转型期-失范-无所适从-越轨行为 在研究社会分工和自杀现象时指出了失范状态,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 2)手段-目标论:(默顿)

目标与手段不一致时的五种行为: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 后四种都属于越轨行为

3)亚文化群体论:当亚文化群体成员按自己特有文化规范行事时,由于该文化规范与主体社会的行为规则相冲突而被视为反常,因而被视为越轨行为。

4)标签论:(坦南鲍姆)是一种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 ①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本质上的越轨行为,它只是权力行为的主观认定 ②越轨标签对行为者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往往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③关于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5)差异—交往理论:从交往的差异中分析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在交往过程中学来的 6)文化冲突理论:①提出和论证了文化与越轨行为的关系 ②社会越轨根源于文化冲突

③价值多元化根源于利益多元化 10.对越轨行为的评价:

①越轨行为的消极后果、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越轨行为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②越轨行为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③越轨行为并非只有消极作用,其有利于澄清和定义社会规范;增进群体的团结;能够带来社会系统需要的变迁,使人们更加遵从 ④对越轨的社会后果应恰当 11.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①周密地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②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③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④加强法制建设

①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主动),对越轨行为进行约束、制裁(被动) ②政治廉洁和权利规范 ③加强法制建设

⑤重视和建立社会预警系统,民主/文化宽容 ⑥发展教育

12.我国越轨行为突出问题:①群体性越轨行为增多 ②有权者越轨行为增多

原因:①社会转型,许多旧规范失效,新规范发挥其影响力有一个过程 ②在改革开放中,新观念出现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1.社会保障:由政府和社会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群体给予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安排,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2.社会保障的类型:传统型、福利型、国家型

3.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因素、社会结构、社会福利文化

4.社会保障的功能: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

5.社会政策:政府制定的社会性政策,是政府为了解除人们的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而采取的干预行动

6.社会政策:①核心是改善基本民生 ②是政府的干预行为

③目的是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7.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①以改善民生为直接目的 ②政府干预

③一定的排他性 ④追求社会公平

8.社会政策的领域: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卫生医疗、教育、住房、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

9.社会政策的功能:①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促进社会公平 ③维护社会秩序 ④促进社会团结 10.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 功能包括:解困、救难、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 2.★社会变迁的类型:

①主体的规模:整体变迁、局部变迁 ②速度或激烈程度:社会进化、社会革命 ③价值评价:社会进步、社会倒退

④原因:自发的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3.★社会变迁的因素:①环境变化与社会变迁 ②人口变动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⑤社会价值观念 4.☆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

①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政治、经济等上层建筑的变化 ③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 ④人类社会的变迁整体上是发展的,即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发展 5.历史循环论 (1)“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汤恩比

①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就要对外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作出反应,而民族文化就是在应付这些压力时形成的,即不断的“压力—反应”塑造了民族文化

②如果反应是成功的,社会就会生存下去,并积累自己的文化;如果反应失败,社会就会崩溃

③一个民族的压力应当足够大,但不足以将其压垮,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 (2)“文化类型”论——索罗金 ①把社会的文化体系分层两大类:感性文化(强调经验、崇尚科学)和灵性文化(崇尚神秘的东西、信仰)

②历史就是在两种极端的文化类型之间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周而复始 ③两种文化都有缺陷,二者结合是理想的文化类型 (3)“经济周期”论——熊彼特

①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 ②每个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整个经济就是这四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整个经济周期是三种周期复合形成的 (4)“文化堕距”论——奥格本

①他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②一般,物质文化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发声相适应的变化,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有差距

③非物质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适应后,物质文化还会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再次发

14

生适应性变化。如此循环使人类社会文化得到发展。 6.社会进化论

(1)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孔德

①社会历史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度,根本上是由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包括政治、经济和才智等,但是才智是主要的。用智力的发展解释人类历史进程。 ②人类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2)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

①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是进化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②社会总体上是前进的,但进化过程并不是直线的。会受各种环境的影响

③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是适者生存的,优等民族应该成为统治者 7.☆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1)帕森斯的社会变迁理论——帕森斯 ①社会均衡论——AGIL模式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他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包括适应子系统,目标到达子系统,整合子系统,维持模式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分工、相互依存、共同实现社会系统的目标。这样社会系统是协调的、稳定的和平和的。 ②社会变迁理论(新社会进化论)

A.社会变迁分为系统本身的变迁和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变迁 B.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社会控制构成了系统的变迁,变迁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

C.他提出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社会的进化由分化开始,由单一的、多功能的单位分化成复杂的、专一功能的单位。分化之后,提高适应能力,于是能够包容新的单位的加入,系统得到整合,再用普遍化的价值对新单位进行肯定,就完成了进化

D.将人类社会的进化分为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中古帝国社会、“温床”社会、现代社会

(2)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认为社会变迁中不但有作为主流的分化,也有“逆分化”、“不平衡的分化” 8.☆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1)传统的社会冲突思想——马克思、齐美尔、韦伯 (2)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达伦多夫

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着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统治阶级以及占有少量或者没有权力和权威的被统治阶级。压迫和强制在组织中是常见现象,被统治阶级总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于是产生冲突。冲突引发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9.吉登斯的社会变迁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人们在能动的行动中建构起来的,因而是一个结构化过程

在分析社会变迁时,吉登斯提出五个视角: ①用结构性原则去分析制度之间关联的方式 ②用片断特征化勾画可比的制度变迁方式

③通过跨社会系统分析,详细说明不同社会总体之间的关系 ④用时空边缘指明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关系

⑤利用世界时间视角,从受到反思性监控的“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局势

10.社会规划: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 11.社会指标体系 (1)社会指标运动的兴起

①“社会指标”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鲍尔编辑出版的《社会指标》论文集。鲍尔认为,社会指标是用来量度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 ②社会指标:一种量的数据,用来量度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能够对社会主要方面做出简明、综合、公平的判断。

③社会指标运动:从美国开始并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以研究社会指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活动。

(2)社会指标体系的类型:

①规划性的社会指标体系:以一定的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综合测量社会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一套指标。包括人口、住房等各个方面,适合于政府使用。

②社会目标导向的社会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某一社会问题、实现某种社会目标而设计的,详细深入描述该领域的指标体系。适合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社会状况。环境保护指标。

③理论研究取向的社会指标体系:学者们为了进行某项科学研究而设立的指标体系, (3)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①系统的反映社会状况 ②进行社会计划

③检测预测社会变化

④对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

美国学者对社会指标的主要功能的看法:福利指示器、生活满意感的指标、社会发展的指示器

第十四章 社会的现代化

1.★现代化:广义上说:向任何一个更“新”的“现代”时期或状态转变的过程。 狭义上说:从“传统社会”向十七八世纪,起源与欧洲,逐渐扩散到全球的、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新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

2.★现代化的内容:包含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组成部分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制、文化世俗化、行为理性化、参政范围扩大化等。是一个全面、系统、普遍的社会变迁过程 3.★现代化的特征:①剧烈的转变过程 ②系统的变革过程

③由于某些偶然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的过程 ④全球化的过程

⑤趋同化的过程 ⑥功过并存的过程

15

4.☆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资本主义

他认为现在工业社会实际上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形貌。现代工业社会是机器大工业分工的产物。 5.☆“工业社会”理论模式——工业化

①这种模式建立在“社会进化论”基础之上。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等人分别在社会进化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级形式 ②孔德认为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工业化,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与他提出的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其他的研究者也是从进化的角度论述的现代化 6.☆“理性化”理论模式——理性化

①从个人行动和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角度理解“现代化”过程

②目的理性行动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行动的主导类型,人的行动逐渐理性化。由人的理性化促成社会生活全面理性化,形成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7.吉登斯的“多维现代性”理论模式——多维角度

①他认为现代化进程包括四个维度:工业化、资本主义、监督系统、军事力量 ②根据这四个维度,他提出全球化进程主要素包括:国际劳动分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系统、世界军事秩序

③他还提出“现代化”的后果:生态环境衰变、经济增长机制崩解、极权的兴起、大规模军事冲突或核战

8.☆哈贝马斯“系统-生活世界”两层次现代化理论模式

①他认为,现代化过程包括“系统”的理性化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②“系统”理性化是以货币和权利为媒介整合起来的,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生活世界”理性化是人与人之间沟通行动的理性化,提供人格基础、规范和文化 ③“系统”层面的发展压制、扭曲生活世界层面的发展,导致金钱和权利主宰世界。要使世界健康发展,就要重新建立“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活世界”

9.“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批评 ①彻底批判现代化为己任——福柯等人 ②从根本上质疑现代性的基础合法性:“理性”是人类最高价值标准

③以理性为基础的控制能力的增长,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性后果

10.后发展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 (1)“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①发展逻辑的改变: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征:潜在的优势与落后的现实条件并存

③政治特征:普遍存在着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产生了对之进行有效整合的新问题 (2)“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论 ①社会趋同理论

所有社会、民族都会进行进化,尽管各个国家现代化起点不同、国情不同,但他们都会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世俗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 ②依附理论

强调国际环境对不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认为“发达”和“不发达”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西方的“发达”以第三世界的“不发达”为代价。造成不发达的原因,根本在于“不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附。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③世界体系论

A.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它有着自己的整体运行规律 B.在世界体系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属“核心”“半边缘”和“边缘”

C.所谓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缘向半边缘或者从半边缘向核心位置迁移

11.中国的现代化:

(1)总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后发型”现代化。 (2)四个阶段:①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②从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革命(内忧外患,半边缘化) ③1949年-1979年改革开放(初步实现工业现代化) ④从1979年至今(工业“起飞”阶段) 12.“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化 (1)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60、70年代的迹象表明,之后30-50年会出现“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特点:①服务性经济的创立

②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 ③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

④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 ⑤新智能技术的兴起 (2)拉什的“去组织化的资本主义”

现代化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3)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

其在文化、国家、社会不平等、政治、工作组织、科学与技术六个方面正出现一些新发展趋势 (4)消费社会论

认为后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是消费以及需求和欲望的生产(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是物质产品的生产)

16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①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 ②科学的方法

③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 3.★研究项目的选择与确定: (1)选题

1)意义:①它涉及调查研究是否可以顺利进行 ②影响到该项调查研究成果的大小

2)制约因素: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常常受到研究者兴趣、经验和社会状况的制约 ①必要性是指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它包括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两方面 ②可行性即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2)研究题目的确定:注意题目不要定的太大 ①查阅文献

②向知情者和专家进行咨询 ③与调查对象进行初步接触

4.★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包括: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5.★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

(1)操作化:狭义: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

广义: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2)抽象概念的操作化:把抽象概念逐渐具体化和变得可以测量的过程,结果是形成一些可以直接用于测量的指标和项目,要注意较低层次的概念和指标与较高层次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

(3)研究课题的操作化:使一项调查研究具体化,主要指围绕假设或问题使调查研究系统化、变得具体可行。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

(4)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及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的测出调查对象特征的程度 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

6.☆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7.基本资料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在相似状况的基础上,将不同单位的同类因素或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同一因素进行对比,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原因的分析方法

(2)统计分析:对社会现象作量的分析,力图通过对大量现象的数量分析去揭示现象

的内部联系和质的规定性。 包括:①描述分析:静态、动态 ②相关分析

8.☆访谈法: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包括访问和座谈两种。

9.☆观察法: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包括:①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②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优点:①可以准确的记述发生的事情,获得的资料比较详细 ②获得资料一般不受观察对象能力的限制 ③简便易行,灵活性大

缺点:①不太适合用于研究大范围、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②观察的精确度难以测量,往往凭观察着个人的经验来判断 ③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观察对象的行为,从而影响研究效果 ④常常占用时间较长

10.★问卷设计:明确总体思路,然后根据操作化原理将问题具体化,然后在整合到一起,进行总体安排、调整和修改,完成问卷初稿。 11.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12.☆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17

13.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1. 社会调查研究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 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 识活动。

2.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调查研究的方式与方法、调 查研究的具体技术。方法论主要有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 义方法论等。

3. 调查研究程序一般包括选题、准备调查、实施调查、分析总结几个阶段。 4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题、提出研究假设、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确定 调查方式和方法、组织准备等工作。调查方式和方法包括全面调查(普查)、抽样 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5. 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各种方法有其 优缺点,有其适用范围

6. 调查资料在分析前必须进行审核和整理,确认资料是否准确、完整。资料的分 析方法包括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调查报告是以文字、图表等形 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读者不同,报告写作侧重点也不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