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待文人生死关

“中国古代文人生死观”研究性学习

——环境培养性格,性格决定选择

研究成员:王晓宇 于珊珊

一.课题背景

漫漫历史长卷,多少兴衰往事,长河中谁主沉浮?终有伟人沉淀于卷帙浩繁的史册中,并留下他们的浓墨重彩。一篇篇佳作流传下来:《渔父》中,屈原选择赴死;司马迁借《报任安书》表达苟且存世的原因;《兰亭集序》里,王羲之评判生死存亡;苏轼将人生感慨寄托于《赤壁赋》;《指南录后序》成为文天祥爱国热血的慷慨陈词;张溥通过《五人墓碑记》赞扬五位英雄。他们都谈到了自己对生与死这一问题的看法,然而这些文人毕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毕竟有着不同的性格,选择生与死,选择赞扬或批判,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是懦弱或坚强。于是,我们重温历史的片断,从心感受文人们内心的呐喊。

二.研究目的

研究不同文人的生死观,把握时代的背景,体会文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自己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面对未来。

三.课题内容

1.《渔父》:《渔父》中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浩浩汤汤的湘江边,屈原与渔夫相遇。一个神色游离,低声哀唱;一个面容愉悦,满载而归。一个埋怨举世浑浊而自我清高;一个安于生活平淡而与世推移。一个抛下“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赴江潭中;一个歌叹“沧浪之水可濯吾”莞尔离去。屈原,他特立独行,

他高洁,他容忍不了他内心如此清澈的世界受到世俗的侵扰,而且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勇气再拯救这个在他看来已经腐烂的世界,逃避或许能让自己清白些吧。渔夫,他适应局势,他自我安慰,他无视世间的尔虞我乍,他觉得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暂时无法摆脱悲哀的命运,那就努力去适应,尽量顺应形式,看到打来的鱼,内心也是一种释放与满足。

结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夫随遇而安。

2.《报任安书》:我总在心中默默替司马迁鸣不平,他因“李陵之祸”而被判为宫刑司马迁以满腔的悲愤,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坚持完成《史记》创作的决心。司马迁的生死观是其特殊遭遇与伟大人格的产物。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成为照亮后人奋斗之途的火炬,激起一个个创造人生价值者的生命巨浪。《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生死观寻求表达形式的偶然结果。他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来完成《史记》。因为他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犹疑、苦闷、凄凉、孤独、失落、痛楚、绝望等等,都不能搅乱他内心深处的宁静。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之著,《史记》无法回避生死的问题;作为一位学富无车、身经磨练的旷世文学家、史学家,面对灵魂的拷问、生命的思考,司马迁更是有着卓越的生死观。

结论:司马迁忍辱负重,只为《史记》的价值。

3.《兰亭集序》:最初接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学行书的时候,当时只是不由得感叹书圣的书法不愧“飘若浮云,骄若惊龙”,现在从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角度观察他,他却由此变的立体了。《兰亭集序》的第一部分主要写了王羲之对兰亭美景的感慨,抒发了他对自然安逸的向往之情。第二部分王羲之笔锋一转,鞭挞庄子“死生同一”的观点。在魏晋时期的政治斗争中,文人大多成为牺牲品,因此他们士气消沉,渴望隐士升天,达到一种心灵的沉静,而王羲之批判一观点,内心也是希望这些士人能够正确区分生与死的界限。他把人的生命看的弥足珍贵,将生的伟大意义与死形成强烈对比,他热爱生命,畏惧死亡。第三部分,他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却显得有些消极,认为人今天活着,无论活得有多快乐,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流逝,走向死亡,是多么可悲的事。这使他不由的赶紧记下集会上的每个人,他怕时间会冲淡了一切。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珍惜,何不好好把握呢?与其苦叹生命的短暂,倒不如增加它的宽度,让人生活的精彩,也没让我们白在世上闯荡一番,不是吗?

结论:王羲之重视生命,却失去人生。

4.《赤壁赋》:苏轼因新旧党争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与好友乘舟游赤壁,他见水中山影与雾气交融,回忆起赤壁的壮观景象。自己已是“望美人兮天一方”,虽与友人相伴但仍是孤凄,在黄洲溪水之畔消磨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与奔腾不绝的长江比,自己的时光是须臾;与皎洁月光比,自己的能力不堪一击。而且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们,在流淌的岁月中也只能退出历史的舞台啊。是的,苏轼是如此消极。但

他转念一想万物各有其主,各有各的命运,既然已经如此,我们何必又去羡慕与愤恨呢?在逆境中,我们所做的只有乐观,不必左顾右盼,日夜担忧,要找对自己的方向,等待事情出现转机,懂得知足常乐。人生只有这样才会快乐,才会迸发生命的活力。然后,苏轼望着远方一望无际朦朦胧胧的溪水,坐在小舟上却踏实了很多。

结论:苏轼不畏挫折,乐观人生。

5.《指南录后序》:我们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想要将这强烈的爱国情怀体会的更深,《指南录后序》给我们做了解释。“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笼罩全篇,全文到处都有“死”字,表达了文天祥与国共存亡的决心。有时我也暗暗思索,为什么他不投降元兵,或许也能谋个一官半职呢?但是文天祥不在乎自我,国家比个人安危更重要啊!在儒家的思想影响之下,他忠于南宋,这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他虽然知道前方的路已经不安全却依旧愤然前行,即使死了,仍然对得起自己的心,但如果活着为元朝效力,不管今后还有没有复国的可能,自己苟活一天也是一种煎熬。

结论:文天祥终于祖国,以身报国。

6.《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因为五位义上是在反阉党斗争中牺牲的,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社团复社的政治立场上,在歌颂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同时,又严厉地批判了阉党的罪恶行径及附逆者的卑劣品质。张溥也认为这五位义士,如果不是做了这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们根本不会永载史册。

另一方面,那些社会上的权贵人士,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他们又有几个被后人赞誉的呢?所以,他认为人的价值在于生命的价值,普通人也能重于泰山。我觉得,人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昙花一现但已经充盈鲜活,这才是完满的人生。

结论:五位义士虽死犹生。

四.总结:

一种时代背景造就一种文人品格,不同的文人性格造就他们不同的人生,也谱写了中华民族文人的生死气节。对于我来说,我觉得他们每一个都是真正的文人,他们都拥有中华民族文人的生死气节。但就想我前面所说,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正确尊重每一种选择。屈原选择死亡,他难道懦弱吗?我不这么想,他生前已经做过了殊死的抗争,可是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眼前的现实,认为只有自己是清白高洁的象征,如果死亡能留给自己内心平静的洁白世界,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这使我非常敬佩。相反,司马迁选择生,忽视那些鄙夷的目光,专注于《史记》的编纂,他的生是有价值的,成为民族文化的伟大传承者,而那屈辱之苦,也为后人铭记。《兰亭集序》和《赤壁赋》中,王羲之和苏轼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爱,王羲之消极悲观,他为人生命的短暂而哀痛,却忽略了美好的人生是不在于长短的;苏轼困于逆境,但是积极达观,既然无法改变命运,那就快乐的接受它,在现实中,这一思想也应该给我们深刻启迪。《指南录后序》的爱国与《五人墓碑记》的舍生取义,都折射了我们的民族气概,国家与民族大于个人。文天祥报国捐躯,他不后悔,就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中英勇就义的战士们,决不妥协,为了国家,为了自己那颗爱国的忠心。如果司马迁生的伟大,那么五位英雄就死的光荣,他们虽死,犹有价值,这激发了更多的人勇于与和黑暗势力作斗争,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从这一点看,他们也是一种爱国。这就是民族英雄啊!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生活在如今这个祥和安宁的时代,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不需要去为国捐躯,也不需要苟且偷生,但我们需要乐观的面对挫折,构建美好的人生,积极的为祖国奉献自我,才能对得起时代对我们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