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冬游古都西安感

  西安位于黄河中游,坐落于关中之地,北临渭水,南靠秦岭,在我国古时称之为‘长安’。众所周知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这里神山灵水,文明溯至幽幽上古,直指我们的先祖——蓝田猿人时期。   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在历代王朝中西周首次建都于此,至唐代结束,前后共计十三王朝,所谓十三朝古都亦由此而来。然西安是极富争议性的一座城市,关于史学界最激烈的争议体现在西安的建朝数目和陪葬兵马俑的所属者之上。在建朝数上部分学者也有十四朝之说,甚至是十六朝、十七朝。如有学者称兵马俑并非秦皇陪葬品,实则另为他人,确切的说法为秦宣太后之陪葬,总之众说纷纭,你我庸人更不得而知。   关于西安在此便不作详解,总之它是现代气息集古韵遗风为一体的动人城市。   来到西安的当天,一行几人就已制定了详细的游览计划,因时间关系,商讨后大家一致决定走最为代表性的东线景点参观,大家都认为兵马俑是一定要看的。   次日早七时便准时出发,第一站是半坡博物馆,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下了车一眼就可以看见博物馆的大门是由木质材料建成的标志性远古门式,并书有‘半坡遗址’四个醒目大字。跟团旅游总有一套成规,你得跟着导游详细的听完讲解后再自行参观,当然时间也是万分紧迫的,通常之下导游兴致勃勃、激情澎湃的带队前方边走边讲,以规定的时间参观完一个景点,然后再转到下一个景点,在这里关于时间的把握度算是一门学问。   遗址展现了当时居民房屋的地基形状以及墓葬和窑穴情况,同时在护栏外围配有复原后的村庄布局和房屋模型。出土的同性合葬墓骸骨透着微黄安然的躺在玻璃棺内,翁棺则摆在遗址墓内,应该是在真实出土的位置,旁边摆放的玻璃瓶盛着历千年而不朽的稻谷,所有出土器具在互联网上的资料一应俱全。我唯一关心并思考过的问题是,我们的祖先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生存的。就是这一片黄土,几顶陶罐,几根木棒,几把稻草,几张芭蕉叶,他们如何防寒取暖,如何医治疾病,在这简陋贫瘠的方寸之地,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似乎根本无法生存的环境中,我们的先民走过来了,并且以贫瘠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最宝贵的财富。   生命由此传承,由此闪耀。   想到今天的很多人,如同我自己本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在这个物质为上的社会却渴望的更多。而有些人更为甚之,为名为利早已昧了良知,也有一部分堕落成性,过着舒适的日子却已然不知生命之何也。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科学而文明,然而这个先进的社会却促使了人类某些美好品质的遗失。   生命的使命究竟是什么,难道生命仅仅是将生命传承下去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文明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说文明有益于生命延续,然而当过度的文明一度让人类丧失了最珍贵的精神,那么与人类紧密相关的文明终将如何影响人类,生命又将如何?   我在暗自想着这些的时候,半坡的参观随之也到了尾声。来到秦皇地宫,触目便是一片金碧辉煌的感觉。游人参观的秦陵仅仅是依史书记载仿造的模型,真正的秦陵以目前的条件是无法开发的。   通过讲解,穿过地下通道,与一副副躺在玻璃棺的‘人造干尸’行过见面礼后,便顺着导游的脚跟来到了所谓的正秦皇墓。秦皇墓正室气势恢宏,娇媚的嫔妃与干练的群臣依位而列,堂上秦皇威严端坐,在他炯炯的目光下,那些仿佛依然温润着的楚女正含羞带笑。秦墓应有尽有,陪葬品人物俱全,所谓千古一帝经此诠释。然躺在棺椁里的秦皇身着华服,枕着华夏山河微闭着双眼。长明灯也亮着,此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只想等到真正的秦陵面世之时,看一眼里面的四盏长明灯。   秦陵的旷世华丽与半坡的刺骨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岁月本身正是这样,时而华丽,时而艰辛。   中午时分终于转至骊山脚下,坐缆车上山,一路捂着胸口闭着眼睛心还“咚咚”跳个不停,直到手心出汗也没胆量看一眼山下的风景,不知真的是恐高还是怕死。哎!总之是错过了细观骊山全貌的绝佳时机。   上到山顶不免有些失望,所行之处全是人工建造的阶梯,踩在上面绝对没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水泥与鹅卵石的价值在这里是有目共睹的,它为游客节省了不少体力。也许是冬天的缘故,整座山看上去都很荒凉,纵然不停的走着,这种凉也浸入骨髓。连理树上乱七八糟的系满了写着祝福的红布条,许多情侣等候着在连理树的怀抱里相拥合影,渴望爱情永恒是恋人们的通病。‘望京楼’遗址野草纵横交错,东西寥落的长了几棵不知名的歪脖树。虽感觉凄凄惨惨,依然有人在此留影。一路下去,至到山脚也没什么可以装进记忆的风景。   进到华清池,引人入胜的不是飞檐翘角的楼阁,也不是幽幽自叹的碑林。在那袭轻纱垂下摇曳一汪清泉的时候,半裸酥胸半低着头的美人就在眼前。且看她肌如雪,鬓如云,眉如黛。刚刚出浴的她美目含情,有几人不为之想入非非。   莲花汤的水终究枯竭,池底的墨玉依然如故,然一代绝色已化作尘土。浮华过眼消散,昔日毫无半丝留香。望着干涸的池底不经意就入了神,美人仿佛正在池中沐浴,新摘的花瓣飘于水面,玉颜嘴角含笑,目光柔柔的望了过来…真是惊出一身冷汗!   最后到兵马俑已近暮色,因为疲惫,所有人都也无精打采。经过专业的过程性讲解后,我们终于来到一号坑。所谓千人千面在此绝无虚言,每具陶俑的姿态、五官乃至表情皆不相同。他们自然站立或跪坐在各自的土豪内,晃眼看去如同真人一般。或许当时在烧制陶俑时是以真人作参照,比如他们是某某大将军,或者某某小兵,当他们在某次战斗中表现出色,便以自身模样制成陶俑作为纪念嘉奖。如同画家用美女作为模特,总会画出了最经典的人体艺术。如此写来与史学界毫无关系,仅属个人意趣遐想。   归来途中夜色阑珊,古城墙灯火通明。看似有些苍老的古城墙,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这座城池。据以城墙瞭望,钟楼饭店金光灿灿的现代气派与古老的钟楼对峙在同一视觉上,恍然予人一种浑然忘世的错觉。风正吹着,经白日的冰凉几翻斟酌再过度到凛冽。岁月亦是如此,总不断的变化着向前,当这座城池也倍感沧桑之时,却依然怀着诗一般的梦想向着未来摆渡。或许,曾有的壮丽只能经这个时空以这种方式体现出来。   当从古代城墙走过,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句略带哀婉的诗。哦,明天,明天是要跟上诗仙的脚步去灞桥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