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

科技焦息

基础理论研讨

浅析由国古代荠老思想与制度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陶慧慧

[摘要]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养老思想和制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精华值得我们保留并且传承下去,同时也有不尽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加以批判,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刳度的形成谈起.论述其发展的历程,总结分析其利弊,以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

养老思想与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已经成为2l世纪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大国,敬老尊贤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优良传统,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蓖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统治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养老思想和制度。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固然重要,但对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探究或许会从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角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形成

在中国,早在原始社会H寸期,人们就推举德高望重的人作为部落首领,而各种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的经验又正足通过在老幼之间的一代代口头相传得以延续下来。阂此,年长者在部落中的地{讧也就极其霞要。应该说,尊老的传统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这应该是中国尊老思想的早期萌芽。学术界一般认为。养老思想和制度的产生是在奴隶社会时期,经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养老思想和制度。

不论是研究古代还是现代养老思想与制度,我们一般都是将其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而较早系统论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当属《周礼》。其中的《地官司徒》中明确地提出了“大司徒”的职责是“保息”六政:“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日安富。”显然,这其中的“养老”即是指尊养高年,它应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尊重年高德勋之人,二是善待鳏寡老人。从《周礼》中所定的服役之人“国”中止于六十、“野”鄙止于六十五可以推断,当时认为国中六十以上,野鄙六十五以上即为老人。那时,养老的对象分为两大类,大夫以上的有德望的退休长者称为国老,普通百姓的年长者及烈士父祖、贤德者称为庶老(或称乡老)。当然,不论国老还是庶老都是由有很强代表性的人物担任。年老之人享有各种优惠,如耆老、孤子可以出席天子的宴会,饮酒不受限制;行祭礼时年长者受尊重,饮食在先;年老之人可以免除徭役.甚至可以免除刑罚等。由此可见周代礼制已逐渐健全、完善。周文王大力提倡的敬老尊贤,社会敬老之风盛行。

到了春秋时期,管仲的思想逐渐自成体系,他的思想理论主要反映在《管子》一书中。这其中也不乏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系统的沦述。在《人国》一篇中他提出,在刚刚主持国政时。要力行“九惠之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和接绝。“老老”也就是敬老的意思。国都和城邑设立“掌老”之官,专职负责养老之事。并且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子免除征役。每年三个月可得到官府馈赠的肉;八十岁以上的,二子免除征役,每月有馈肉;九十岁以上的,全家免役,每天都有酒肉供应。这些人死后,君主供给棺椁。平时则劝勉他们的子弟,精制膳食,询问老人的要求.了解老人的嗜好。

但学术界一般认为,虽然《周礼》和《管子》成书时间相近,并且反映的都是民本思想,但二者并不存在接续关系。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是对先秦时期即西周到诸侯国时期的政策制度的描述,《周礼》记载的是现实,丽《管子》记载的是管仲的政治理想。

除此之外,儒家学派的“仁德”、“忠孝”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养老思想和制度体系形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思想基础。在儒家的经典理论中有“孝为百行之首”之说,以“孝悌”为中心的家庭之爱是仁的根本(儒家提出的孝道有三种:一是肉体上的孝道,即宁愿牺牲自己的肉体也要尽孝赡养父母,对父母百

一422一

万方数据

依百顺;二是精神上的孝道,即在孝敬父母的同时还要尊重父母的愿拯,顺从父母的要求,按照父母的教诲为人处事,给与他们精神上安慰,三是名利上的孝道,即要出人头地,谋取功名,为祖先、家族和父母争面子、繇荣誉。1孟子则认为忠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家庭内,对待其他家庭的老者也要孝敬,其他家庭的幼者也要关心爱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并宣扬“出入相友、守望相互,疾病相扶持”。由此可见,孟子的忠孝思想较孔子而言更具有社会意识,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说,与《周礼》、《管子》所论述的养老思想、制度相比,儒家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发展影响更大,特别是在汉代“罢础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派的思想逐渐成为历朝历代制定养老制度的基础,并且也对中华民族养老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至此,巾国古代养老思想和制度完成了它从萌芽到形成的蕈要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发展及实践

“养老”在我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尊贤尚德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曾经以国家的名义制订或颁布过一些有关养老的礼仪、礼遇和法规。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独有的养老制度。

1.颁布正式的养老法令

中国古代历代法令中都可以找到关于养老的内容,比如,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强调以孝治天下,实行了一系列的养老、敬老的优抚政策,这些政策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受粥法”中规定,民年90以上者,不但自己生活有保障。就连他的子、孙、妻、妾也可以得到政府的食物救济,不致使其挨饿;再如,《王杖诏书》中规定,不论城乡,不分官民,凡70岁以上者,都可以得到皇帝赐予的手杖。持此杖者。可享受相当于600石奉禄的官吏待遇。而到了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和二十年(1387),明太祖连续两次颁发诏令,宣布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制度。

2.老人享有减免赋税、徭役甚至减免刑罚的待遇

自周以来,历朝都沿用了减免老人赋税和徭役的制度。例如,汉代的《汉仪注》就记载:“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也就是年满五十六岁的老人可免征赋税一百二十钱。汉政府还规定,受王杖者可享受特殊免税待遇。除了免税以外。有些朝代甚至给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刑律优免。例如,《唐律》中把老年人按年龄分为三个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刑律优免,七十至七十九岁犯流罪以下的,可以交纳八十至一百斤的铜获得赎免;八十至八十九岁犯死罪的.奏请皇帝决断,一般都予以宽大;九十岁以上的犯死罪的,免刑。《唐律》对唐朝以后的历代王朝法律影响很大,宋代有关对老人刑律优免的政策都是按照《唐律疏议》制定的。元朝借鉴宋法,继续对老人实行刑律优免政策,规定“诸年老七十以上.年幼十五以下,不任杖责者,赎。”

3.设立专门的养老机构

中国历朝都没有专门的养老机构,例如唐朝以前曾建过“六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唐朝设立“悲Ⅱ{圊”作为国家对贫苦无依老人的救济机构。到了宋朝,国家将老人救济收养机构进一步扩大,发展最为完善,并把收养老人的年龄放宽到五十岁以上,机构名称最初为“福田院”,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物,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皇权的烙印。

1.它是天子、皇权的恩惠。很显然,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巩固其江山社稷所使用的一种惠民政策,它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施舍的意味。或者说,这种制度仅仅来源于君王的一纸诏书.虽然带有“大同”的思想,但其本质还是出于统治的目的。即便是处于社会上层的官僚阶级,其致仕后的俸禄也要缘于皇帝的恩准和特赐。可以想见,作为“一介草民”,其养老保障更不可能依赖于官办机构。

2.制度实施的覆盖面小,惠及的人口更少。有前面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在制度形成早期的先秦时期,还足在制度日渐规范的封建社会时期,官办养老方式所设立的门槛都是很高的。很多朝代都将这个年龄定在七十岁,众所周知,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人的寿命也是相对较短的。常言道“七十古来稀”,可想而知,能够活到这个“门槛”的人比例应该不会高,这也就意味着能够有机会享受这种惠民政策的人也就不可能非常普遍。至于那些有机会被赐“王杖”享受种种特权的老人应该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度,它的存在自然体现了“皇恩浩荡”,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普及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这种特有的发展历程,才使得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习惯于家庭养老这种传统模式。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养老模式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养老方式的存在,但同时也必须探悉出它的利与弊。取其精华,结合现代西方先进的养老制度,逐步建立其适合中国国情,真正造福于全体国民的养老制度。参考文献

【1】谢圣远.社会保障发展史.经济管理出版社

【21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群言出版社

【3J姜英杰.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及启示.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4J林金树.明朝的养老政策.科学时报,1999(02)f5l李沙.元朝的养老政策.齐鲁学刊,2008(03)

后改为“居养院”。元朝初期,忽必烈采纳刘秉忠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收养救助制度,各路均立养济院一所,对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给予救助和收养。明清两代也延续了元代的“养济院”称呼,继续发展官办养老机构。

4.形成了系统的官员退休养老制度

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之间实行的是宗法制、分封制、世袭制和世官制,因此不论是诸侯还是官员自然也就不存在致仕后的经济待遇问题。春秋战圜以后,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被官僚制度取代。官僚制度产生后。也就随之产生了从任免、考核、升迁到退休的一整套官吏管理制度。自汉至清,各个封建王朝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对退休官员都给予终身俸禄,以养其余年。俸禄的多寡,各朝不同,也因退休官员品级的高低和功业的大小而有区别:如全俸、半俸、三分之一俸、半俸之半(四分之一俸)等。但是,由于各个朝代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也并不是所有的退休官员都可以领取俸禄。即使是领取俸禄的退休官员,其享受的待遇也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例如,元朝对退休官员的捧禄就比较苛刻。高级官员、朝廷重臣,退休后得到特赐的,才能享受半棒。得不到特赐的,便不能享受俸禄。

三、总结

自奴隶社会以来,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到清朝末期,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和自身文明发展相一致的养老思想与制度。这期问,不仅有思想的积淀、理论的探讨,也有实践的摸索。可以说,它们虽然已经成了逝去的历史,但是其中还是有许多已经潜移默化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理性地分析它们,取其精华,对于探索当代养老体制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的。

由于深受儒家学派“民本”、“仁爱”观念和大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发展和实践对于逐步树立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努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甚至掩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使得封建社会得以长足稳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也暴露出了它的许多缺陷甚至是弊端。毕竟,它是天子、皇权体制下的产

(t-接第421页)约,导致单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的实现将可能受到制约,这是弱化论的立论基础。立论基础的确立,能正确引导学生查找收集相关的立论和实践资料,并为辩论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辩论过程巾的引导

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并且通常没有经过专业的辩论训练,因此在辩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容易偏题和冷场。影响辩论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以保障辩论的顺利进行。在笔者组织的一次“国际社会的日益组织化弱化了国家主权/国际社会的日益组织化强化了国家主权”的辩论中,一位辩手抛出了主权不可让渡的理论,马上引发了对方辩手关于主权可以让渡的辩论。由于主权行使权的可分离是这个辩题的正反双方的立论基础,所以关于主权能否让渡的辩论无论对辩论的哪一方均没有意义,这时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转移话题。在辩论过程中,冷场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双方均不能对对方的发言予以反驳,而自己又提不出新的论据,这时候老师也需要进行引导,指出辩题中被学生忽视的地方.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展开新一轮的辩论。另外。在辩论过程中个别学生往往由于对对方观点反驳的论据缺乏,转而对对方辩手进行人身攻击,影响辩论的气氛,这时老师也应该强调辩论的严肃性和理性j

四、做好点评和辩论总结(一)辩论点评

常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无法发现自己在辩论技巧和辩论内容方面的缺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辩论技巧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在辩论结束后,老师的点评尤其是对辩论内容的点评必不可少。在点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味的批评,一味的批评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并会降低学生对国际法的学习热情。也不要一味的表扬,一味的表扬无法让学生发现自己辩论时的缺点,特别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因此,在点评时,首先应该肯定学生们辩论所取得效果以及辩论过程中的思维闪光点,然后再指出辩论内容方面的具体不足,并示鼓励。

(二)辩论总结

课堂辩论的目的不仅仅注重过程,更注重结果。要想使课堂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在辩论结束后结合指导教师的点评写出辩论总结。辩论总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辩论技巧的总结。尽管关于辩论技巧的提高并不是国际法课堂辩论的主要目的,但是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司法实践工作离不开法庭辩论,因此通过总结认识到自己在辩论技巧方面的不足,对学生将来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辩论内容的总结。每一位同学自己在辩论过程中提出了什么问题以支持本方的论点?这些问题是否具有说服力?本方其他同学所提出的论据足否有说服力?对方同学所提出的观点有何参考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是没有时间去仔细推敲的。对于辩论双方的任何一名同学而言。他关于辩题的理解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则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为自己的理解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可以说,辩论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加深同学们对辩题的理解。在辩论结束后通过辩论总结,能够使同学们对辩题的理解更加系统化。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如何通过辩论式教学方法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多次的辩论式教学的运用中,均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国际法课堂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合评教系统中学生的评教分数和评教意见进行效果统计。经验表明,如果解决好了上述几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大大高涨,课堂的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万方数据

一423—

浅析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陶慧慧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科技信息(学术版)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27)0次

参考文献(5条)

1. 谢圣远 社会保障发展史

2. 王卫平. 黄鸿山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3. 姜英杰 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及启示[期刊论文]-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4. 林金树 明朝的养老政策 1999(2)

5. 李莎 元朝的养老政策[期刊论文]-齐鲁学刊 2008(3)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刘勇 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 2006

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己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并且这种老龄化趋势大有加强之势,因而,彻底解决当前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中国政府面临艰巨而重大的任务。纵观过去对养老研究的诸多文章,多集中于养老制度的改革和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关注养老文化的则少而零散,特别是对于中西方养老文化的比较则更是甚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之势,已是个不争之实。基于此,在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不少学者认为,家庭养老弱化乃至被社会养老,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发达的西方社会已经经历了这个阶段,中国现在正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因此在中国,家庭养老必然被社会养老替代。不过,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养老文化的比较分析,选择何种养老作为社会主要的养老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而是与其深刻的养老文化底蕴相关联。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国情,试图从影响养老保障的深层次养老文化的角度,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章对养老文化作一个简要的概述。理解养老文化主要从家庭和社会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养老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为了方便研究,笔者从传统养老文化(即家庭养老文化)和西方社会养老文化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传统养老文化以“孝”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崇尚“尊老敬长”的社会伦理道德,强调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西方社会养老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基督教对养老产生深刻的影响是西欧国家普遍存在比较松散的家族制度,家族观念较淡化,从而西欧社会家庭的功能主要是生产,养老不是其必然的责任。尽管尊老敬老是我国优良文化传统,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家庭养老面临着各种挑战,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的挑战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能够提供的养老资源的数量减少,二是老年人对养老资源需求的质和量的增加。为了更好分析比较中西方养老文化,本文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区别和联系作了简要描述。

第二章主要从伦理观念和家庭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中西方家庭养老文化的差异。首先对中国养老文化的源流进行探讨分析。关于中国养老文化的介绍从古代社会的家庭养老文化和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养老文化两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养老文化分为三个时期进行介绍,第一个时期是周朝以前的养老文化,是以宗法式大家庭为标志养老文化;第二个时期是秦汉至宋时期的家庭养老文化,以世家大族式家庭为标志的家庭养。接下来介绍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养老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新的社会制度,家庭养老文化的载体家谱和祠堂一度遭到禁止,传统的家庭养老文化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似乎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不过,子女孝养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继续得到国家的提倡。虽然传统的家庭养老得到了较好继承,但是加速的老龄化趋势与养老有关的社会政策以及外来的观念文化诸多方面对家庭养老造成了严峻的挑战,预示着我国家庭养老未来的走向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接下来介绍了西方家庭养老文化。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并沿着历史发展的主线从西方社会家庭养老文化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这样一条规律:西方社会的家庭养老从很远的古代就是相当弱的,而不是一部分人认为的从工业化开始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行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不足,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家庭类型看,严格按血缘关系来界定的核心家庭在西方很早就成为主要类型;另一方面,与核心家庭占主流相一致的是,西方传统社会父子共财的意识比较弱。通过对中西方家庭养老安排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对于二者的差异可以初步总结为:中西方家庭养老文化的差异在早期已经存在。从表面上看,差异的原因在于由血缘关系维系的严格的大家庭不同,而从深层西来看,双方养老抚幼家庭文化观念的不同,决定了老年人在家庭中得到子女赡养的安排的不同。通过这种比较,曾经所谓的“家庭养老是一种过时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消亡,被社会养老多取代”等陈旧观念得以肃清,为我们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看待我国家庭养老所面临的挑战,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比较分析中西方社会养老制度及文化。社会养老发挥作用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制度保障的作用,笔者在论述社会养老文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分析社会养老的制度文化。本章首先分析中国社会养老文化,在分析中国社会养老文化时分为两个时期,其一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养老文化较少,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养老文化的介绍。然后分析西方社会养老制度文化。西方古代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文化主要是以慈善活动阶段和福利改革与济贫制度阶段。西方现代社会养老制度文化则从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中西方社会养老制度文化的比较得出了中西方社会养老制度的差异。

第四章试图对中西方养老文化进行整合兼容,并提出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启示与对策建议。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养老文化及其对应的养老模式是不断变迁的,采取什么样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模式形式对于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是可以选择的,这种选择的标准必须遵循养老文化和养老模式相对应的规律。我国基本国情是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并且老龄人口的比例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家庭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中国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孝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为家庭养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证实了中国现阶段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可行性。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障的特点,而且对于城市和农村,总的来说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具体操作和制定政策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方式和结合程度。目前,就我国城市来说,随着生活的现代化,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对很多城市人来说已经不现实,社会养老己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但必须和家庭养老结合,因此在城市可采用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我国农村来说,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收效不大,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总之,中国农村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社会养老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障,让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一起分享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2.期刊论文 王志芬 浅析中国古代的尊老养老体制 -学术探索2003(7)

尊老养老体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始的尊老养老的美德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而被"父权家长制"所强化,并随着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传扬而成为中国核心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套以家庭养老为主线,家庭孝亲、社会尊长和国家的尊老养老制度这三种尊老养老形式并行的尊老养

老体制.

3.学位论文 辛晓梅 和谐养老 千古同心——中国社区文化养老的背景和前景 2006

衰老与死亡是生命的结局。养老送终是人类的终极关怀。爱与生育和文化传承是人类应对衰老和死亡的社会文化机制。家庭、社区和养老院是人类的基本养老方式。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送终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对北京市3个养老院和1个社区30位75岁以上老人的访谈资料,比较分析当前各种养老方式的得失利弊,旨在为国家制订和改进养老政策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孝”是社会和谐的轴心。移孝做忠,家国同时得到安置。19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收到了成倍减少人口增长的效果。但这项执行30年的政策也造成家庭亲属团体萎缩的后果。这种后果,加上社会文化急剧转型带来的人口流动加速,孝亲观念淡化,社会养老体系欠完善等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国未富而民先老已是中国的既成事实。这一严重的事实需要我们调动所有社会文化因素来面对。

目前中国养老成本主要由家庭分摊。国家和社会在这方面的贡献有限。但家庭养老已呈现独木难支之势。养老院作为辅助养老提供了一种选择,但它缺乏必要的精神慰藉功能。权衡之下,社区成为综合两种养老方式之长的最佳地段,值得大力开发并使之多样化。

本文认为社区养老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保持家庭养老感恩倡孝的特长,满足老人依赖家庭的心理。第二,维持老人熟悉的社会关系和人文环境,消除其在陌生养老环境中的焦虑和恐慌。第三,减轻家庭重压,为子女提供喘息空间。第四,延续社区传统,积累和传承社区文化资源。

本文在养老理念方面提出下列主张:首先,根据和谐社会理念,帮助老人保持或重新获得尊严和自决权,这是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根本。其次,提升自主意识,发挥老年人的能动性,提前做好自我养老的物质和精神准备。第三,激活和利用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传统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增强老年生活的意义感。

中国的养老形势虽然严峻,但人类从来是制造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动物。中国有着悠久的孝亲敬老传统。这种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经济技术和人文意识相结合,有可能使中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养老之路,从而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4.学位论文 蒋存励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初探 2008

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履维艰,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社会保障改革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保障法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提出来进行研究和建设,社会保障法学的研究远远地落后于民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法律部门,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现有的研究仅限于对社会保障改革的热点问题提出立法建议和设想,或就一些社会保障法律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上,更勿论对历史到现实的法制道路的深入研究。但是如果不对社会保障法制进行历史反思和理性思考,我们就无法对社会保障法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底蕴作出深刻的透视,更不能奢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制。基于此认识,本论文从法制史学角度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对中国社会保障法制进行研究,以便对中国社会保障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诸如历史根源、动力与障碍、基本规律、发展趋势等给予实务上的揭示和理论上的说明。

全文由导论、第一至第五章及结论组成。

本论文认为我国在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上,因社会制度、人口众多、国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国情,以及家庭承担养老哺幼责任的民族传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现代模式,我们既需要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更需要在充分尊重国情传统的基础上走中国自己特色的道路。

5.期刊论文 苏保忠. 张正河. 林万龙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其对农村养老的启示 -当代经济2008(21)

养老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建立的渊源与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并深刻分析了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了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对当前建立农村养老制度的借鉴意义.

6.学位论文 淦家辉 中国尊老文化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2003

尊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农村养老问题是中国养老问题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国古代完全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家庭特点,也与古代社会基础相适应.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种由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三者结合的农村养老体系,实现千百年来农民所渴望的"老有所养"之愿望.

7.期刊论文 毕天璋 "用师者王"--中国古代智囊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4)

中国古代的智囊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养老制度和占卜制度,鼎盛于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智囊制度有以下特点:第一,学派林立,给决策者以广泛选择的余地;第二,智囊兼具谋划与执行的双重任务;第三,人谋与天算并存,科学与迷信混杂.中国古代智囊制度对我们有四点启示:第一,借鉴历史经验,加强智囊制度建设;第二,适当授权,让智囊参与执行;第三,对智囊实行言者无罪的政策;第四,发挥老同志的智囊作用.

8.学位论文 贾蓉 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研究 2008

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是中华民族处理父母与子女、晚辈与长辈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孝是人伦之本,道德之源。孝在中国传统伦理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研究孝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力图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新特点论述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意义,并对如何建构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型家庭代际伦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从西周到宋元明清,孝经历了从宗教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演变过程。传统孝观念的产生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在家庭伦理关系上的反映。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概述。在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实践中孝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其主导性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即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端蒙重教,爱子有道;养亲敬亲,以义谏亲;善继善述,以功显亲;祭葬以礼,慎终追远。并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的本质。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的历史评析。传统孝观念在历史上的价值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一方面它在调节家庭及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给中国的政治、法律、人际关系以及中国国民性都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代际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它是解决当代家庭代际矛盾的需要;它是提高当代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其批判继承,在继承传统孝观念精华的基础上努力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新型家庭代际伦理。

9.期刊论文 周少川 文化情结: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心态探微 -图书馆学研究2002(6)

中国古代的私家藏书既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读书为乐以及藏书公开等积极进步的文化心态;也有藏书望子成龙、藏书私秘或藏书养老消闲、附庸风雅等消极、变异的心态.考察藏书家的文化心态,将有助于区分藏书文化的主流和支流,亦有助于对不同藏书活动的行为表象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

10.学位论文 范丽敏 两汉社会保障研究 2007

在经济欠发达的传统社会,思想基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两汉时期而言,支撑统治者实行社会保障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这样一条真理逐渐被他们所意识到。儒家“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有一颗仁爱之心,爱自己的臣民,保障百姓基本的生活,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我国传统社会关于实施老年人福利的前提条件。天人感应思想的价值观念,使得两汉政府“从一开始就成为救灾活动的责任主体”,成为“启动社会保障制度或措施的内驱力”。大同社会等理想社会成为两汉政府建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措施的前提和依据。

本于民本思想、仁的学说、孝文化、天人感应思想、理想社会、保险观念和节约思想等社会保障思想的指导下,两汉政府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涵盖开仓赈粮、赈济钱币、施医问药、调粟、除蝗、减免赋税、缓刑、赈贷、宗族救助、治理黄河和祭祀救灾的社会救灾措施,包含重视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兴修水利、厉行节约和盐铁官营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含有对鳏寡孤独贫病残疾之人的特殊照顾、生育福利、养老福利、福利立法和失业福利的社

会福利措施。

两汉社会保障的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思想基础较复杂,保障人群较广泛、项目较多样、效果较明显,但是水平却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以人为本、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养老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两汉社会保障对我国当代社会保障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xx-xsb20082731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