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延边州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

延边州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

一、延边州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发展建设的基础

延边现有4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个——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省级开发区——延吉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敦化经济开发区,图们经济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建立五个工业集中区。经过五年的努力,延边州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向、投资环境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开发区的运转体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一)全州开发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底17.43亿元增长到2005年底32.13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9.88%,实现工业增加值70.4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 48.66 %。 五年间开发区实现人员就业达

2.95万人。“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 0.9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65亿美元、实现税收5.45亿元,平均增幅分别达到28.19 %、47.39 % 、29.56 %。2005年,开发区的GDP 、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分别占全州的15.2% 、5.7% 、35.8% 、18.9%、6.6 %。

(二)突出经济职能,初步建立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十五”期间各开发区从项目建设这个大局出发,贯彻落实州

委、州政府的决策狠抓软环境建设,采取了“一站式” 审批,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使开发区从单存地依靠政策优惠、依赖廉价资源和减税让利的简单、低层次的开发手段,向依靠优良服务、高效管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理念及文化的开发建设转变,开发区的发展环境也有了崭新的变化。研究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加强了开发区自身建设,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同时开发区的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的指导思想,“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在各开发区得到推广,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为开发区的建设提供了环境、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各开发区初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的产业格局。

各开发区紧紧围绕我州主导产业做文章,逐步走出了一条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注重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发展之路,防止了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入区企业已达7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7家,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矿产加工、电子、水产品加工为支柱的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积极加强与俄罗斯的电力合作,实现能源与电力工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延吉经济开发区依靠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工业基础较好、大专院校和各类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实用技术和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食品、医药、

家用电器、新型建材和信息产业。“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敦化经济开发区主要以木制品、制药、食品、建材、机械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其中在全市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木制品加工工业,发展势头比较好的是食品加工业和制药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配套的项目。正兴磨料有限公司与2002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区内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图们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以食品、保健补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轻工、塑料制品为主的轻纺加工工业;以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高精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开发的条件。

从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全州四个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7.46平方公里,其中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28平方公里;延吉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 5.33平方公里,其中河南区3.97平方公里,河北区1.36平方公里;敦化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面积0.75平方公里,商贸区面积0.1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82平方公里;图们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84.99万平方米,起步区面积为1.1平方公里。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十五”期间,全州开发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7.03亿元。已完成“八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开发区面积9.34平方公里。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投入2.76亿元,

完成了2.28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供水能力达到7500吨每日,供电能力达3.15万KVA ,道路建设完成39.7万平方米。兴建了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中心、标准厂房、边贸市场、娱乐城、综合写字楼等配套设施,基本满足了投资商生产和生活需要。特别是2004年以来,合作区全力整治市容市貌,完成了区内民房迁出工程,结束了“区中村”现象。延吉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及厂房建设7.355亿元,河南起步区内基本达到“八通一平”的标准,建设了4500延长米的长白路,集中供气工程、韩国中小企业工业园1号2号标准厂房、综合楼工程等,并已接入100M 宽带互联网,区内还有四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图们开发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941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亿元,现已完成40万平方米的“七通一平”工程。敦化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近6528万元资金,工业区内,已完成了33.6米宽,1870延长米的主干道,总投入达到2000万元,供水、排水管线7020延长米,通讯光缆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完全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完建成企业和在建项目的全部供汽、供热工程;完成了三条农电线路改造、一条10K 供电线路和供电公司专用通讯线路改造。区内供电能力达到1150吨每小时,并同市区并网,供热面积140000平方米并覆盖全区,供汽能力达到每小时18吨。工业区已基本完成了包括宽带网在内的八通。为全区经济发展和今后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州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

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延吉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敦化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正在逐步完善,而图们经济开发区刚刚起步,五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正在起步。二是经济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全州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各开发区基本上以初级资源型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少高技术产业,且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弱;入区大项目少,区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能够支撑全州经济的大项目和规模的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开发区GDP 占全州经济总量不到五分之一,对延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贡献率低,其龙头和带动作用还只是美好的愿望。三是对外贸易发展迟缓,没有形成与国内外产业有效衔接的产业链条 我州区位优势明显,但开发区没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去占领两个市场,主要是外贸不做外贸只做代理,大宗出口商品基本没有延边产品, 进口商品均不在延边加工。区位的功能只是做“酒肉穿肠过”的通道。我们只做“传”的动作,赚取商品流通佣金,根本没有创造出更多附加值,对地方经济拉动不大。其原因是我们没有进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没有形成对外贸易的规模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四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依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由于目前的地方政府具有政治管理机构和经济调控机构的双重职能,开发区的发展往往受到行政区的限制,受制于行政层次多、行政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的传统模式,行政区的变化对开发区的影响很大。延边州有218万人口,有4个国家(省级)

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集中区,同时还有8个县(市),行政区把统一的区域经济分割得七零八落。制约了作为经济区的开发区发展。同时由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缺乏法定地位,特别是对开发区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尚未有科学、严格的规定和界定,对开发区所赋予权限调整的随意性极易造成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波动,使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经常处于向旧体制复归的状态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开发区对口设臵机构或加挂相应部门牌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开发区内“条条管理”的部门越来越多,过多的集权不仅增加了开发区行政管理“条块”部门之间协调的成本,弱化了开发区作为特殊经济区的改革示范效应,开发区向一般行政区复归的压力较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引进和外商投资。五是开发区土地供应紧张,审批土地的难度大。六是开发区进行基本建设的资金普遍紧张。七是投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服务意识、水平和开发区功能还远不能适应为客商全方位服务的需要。八是人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乏懂经贸、懂法律、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二、“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加入WTO 过渡期结束对我州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2006年加入WTO 过渡期结束,意味着企业全方位的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我州开发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各开发区发展面临着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商品走出工厂就走入了国际市场,必须要遵守

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规则,对开发区的医药产品和纺织服装、木制品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全方位的开放也将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开发区引进国外的项目、技术、资金,既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也为开发区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

(二)东北亚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州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东北亚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其GDP 之和占世界经济的五分之一。中、日、韩三国GDP 之和占亚洲的73%。专家们预测俄罗斯未来十年GDP 年平均增长可达5.5%,其经济总量到2010年将会增长70%-75%;朝鲜从2001年7月1日开始先后采取了一些经济调整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日本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稳运行;蒙古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东北亚各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开发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朝鲜的资源,发展开发区的矿产品加工工业、海产品加工工业、旅游业和木制品加工工业有了较好的预期,也增加了开发区继续巩固、扩大同日、韩、蒙古、俄经贸合作的信心,也必将面临着争夺东北亚各国资源的国际和国内激烈竞争。同时大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行动计划及其国家的优惠政策也将对延边开发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移对我州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格局,提出了东

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东部地区起龙头和带动作用,充分体现两个大局的思想。东部地区由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作用,某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势必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行产业的转移。国内产业结构大调整,给延边州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开发区的食品、医药、服装工业等制造业承接发达地区制造业的转移提供新的机遇。但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生产要素的整合中争取更多的资源是开发区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东部地区的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业也在寻找新的空间,给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发展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实施对我州开发区发展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期。国家现已出台国债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扩大增值税低扣范围、税收政策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产业调整和扶持等优惠政策的进一步的实施,尤其是国家将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力度,也会吸引更多外部生产要素投入东北地区。这是我州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政策机遇。如何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和提高落实政策的能力,而不是把政策变为一纸空文,徒有其名,是开发区“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十一五”期间延边州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 期间开发区发展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服务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建设设施完善,产业格局合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发展后劲充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发区,成为延边州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注重产业发展质量的原则。在开发方式上,由外延式、粗放式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从注重外资引进逐步向内外资并重转变;在加大资本引进力度的同时,更要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

——坚持体制创新的原则。把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扩大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坚持产业创新的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技术跨越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突出发展低能耗、高产出、少污染的环保型产业。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开发区的开发要立足于延边

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与比较优势,并不断创新的优势,围绕优势进行生产力布局、产业布局、城市布局、企业布局,走具有延边特色的开发区建设发展之路。

——坚持统一规划、各具特色的发展原则。全州各开发区必须统一规划,杜绝重复建设,同时各开发区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培育特色产业。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延边各开发区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态势,趋利避害,继续加大参与国际合作开发,争取到2010年,实现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扩大,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建成延边州招商引资的密集区和示范区 ,实现开发区带动延边经济发展的目标。

1.经济总量明显提高。以2005年开发区GDP32亿元为基数,按2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到80亿元。

2.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高速增长。以2005年工业总产值50亿元为基数,按3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到180亿元。

3.外向型经济长足进步。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2005年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为基数,按3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到5.94亿美元。

4.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区内的绿地覆盖面积达

到2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基础设施的功能更加完备,机制和体制更加完善,投资环境更加优良,人才更加充足。

(四) 产业定位与布局

“十一五”期间,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突出特色。除发展原有的产业外,“十一五”期间,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积极加强与俄罗斯的电力合作,实现能源与电力工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延吉经济开发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敦化经济开发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配套的产业项目。

和龙工业集中区计划2005-2009年为启动期,成立机构,制定规划,完成集中区的“四通一平”,建设食品医药加工区、矿产建材加工区、林产品加工区、工程机械配件加工区、化学制造工业区和综合性生活商贸区的配套设施,第一批拟建设规模以上企业18户,引进资金10亿元。

汪清工业集中区分为生态经济园区和工业经济园区,区域面积为7.8平方公里。拟成立汪清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林产、医药、食品、电子、化工五大加工产业,拟进入工业集中区的项目18个。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汪清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要达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安图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向集中区聚集。根据安图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布局,拟在工业集中区规划出药品、食品生产区、家具新型建材生产区和机械、化工产品生产区3个小

区。

龙井工业集中区按照延龙图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绿色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将龙井建成工业加工区。

1、建设独具特色的食品工业产业。

充分利用长白山绿色资源优势和原有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食品加工工业。发挥我州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在“特色”和“绿色”上做文章,依靠科技,集约经营,研究开发一批具有高品质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的方便食品、民族食品、营养保健食品、高档滋补食品、保鲜山野菜、高档矿泉水等新产品和名牌产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思路,重点抓好新项目开发和规模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以重点项目的建设和规模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带动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重点抓好延吉卷烟厂50万箱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敦化敖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7万吨方便系列食品深加工、娃哈哈长白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30万吨矿泉水、北京汇源延吉有限公司2万吨饮料、延边美好天然色素提纯有限公司2000吨天然色素、延边特产实业1500人参精加工、敦化鸿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7000吨速冻食品,等2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壮大食品工业发展实力,全面提升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项目建设详见”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表)

2、建设具有长白山特色的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长白山中药材资源,做大做强现代中医药产业,以中药企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为主攻方向,努力使我州中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加快中药产品作为治疗药物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步伐。一是以敖东集团、力源药业、华康药业等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快“敦化医药城”建设,带动全州中药产业基地发展。二是加大中药产品的研发力度,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生物医药新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重点开发和生产敖东集团的“愈心痛”和“脑痛清”颗粒、力源药业的“痛必定”粉针剂和东北亚药业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原料及制剂等10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主导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三是加快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敦化、安图、汪清等县市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延边中医药产品在“走出去”战略中,有新的突破。

3、发展外向型经济, 建设面向东北亚市场的进出口加工基地。

1) 、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在珲春裳邦尔、珲春东一等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企业的基础上,按照“壮大化纤、精化棉纺、发展服装、培育装饰用纺织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仿真、精品化、多功能的新型面料和符合国内外流行潮流的时装产品和高档传统服装的生产。以吉林裳邦尔纺织有限公司、风华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促进巨宇纺织印染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棉纺、针织、高档服装面料,积极落实弹力织物,包装印花、印染等配套项目,形成产

业群体和产业链条。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江苏和浙江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为招商重点,以开辟俄罗斯、朝鲜市场、韩国市场为着眼点,壮大纺织服装工业实力,提高开发区出口创汇能力。

2)、木制品出口基地。以俄罗斯远东森林资源为依托,发展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家具、高档人造地板、高档实木门和小型木制品(工艺品、木制玩具)等,重点抓好珲春金发木业有限公司扩建年产30万立方米复合地板生产线、新元木业有限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节能窗、敦化开发区实业总公司年产7万立方米木制玩具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扩大珲春兴业、森林王,敦化福敦、中联等企业实木复合地板生产规模,建成全国实木复合地板生产集散地。

3)、积极探索在俄罗斯建设木材进口基地。林产工业是延边历史上形成的优势产业,资源临近枯竭正严重困扰着我州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州实际出发,“十一五”期间,力争在俄罗斯打造一个木材进口基地,形成针、阔叶原木年进口几十万甚至近百万立方米的经营规模。例如距珲春仅500公里的秋古耶卡林区,每年向中国出口商品材近70万立方米,但扔到伐区、楞厂的出口漏、等外材,“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不少于100万立方米,既影响伐区质量、浪费资源,又极易引发火灾和病虫害。我州应整和实力,以清林为主打造木材进口基地,每年可发回40-50万立方米。既能满足州内地板厂、家具厂对硬杂阔叶材需要,还能大量弥补针叶造纸材缺口,实现互利双赢 。

4)、建设海产品加工基地。俄罗斯库页岛以南的日本海广阔海域,是历来的著名渔场。其盛产的深海冷水鱼类,出产的鱿鱼、蟹类、贝类等大宗季节性水产品,品质上佳,是畅销国际市场的优质海产品。据海关统计,珲春口岸进口海产品2001、2002、2003、2004年分别为6200、12300、17000、50000吨,如果以非贸易方式统计进去,这几年海产品进口量每年都在5万吨左右。

据了解,去年有140多艘船只在朝鲜东海岸从事捕捞,其中大部分为国内山东、大连和舟山等地鱼类加工企业,捕捞量保守估计也有3万吨,所捕捞海产品绝大部分绕过朝鲜半岛用船只运回国内。从朝鲜东海岸绕过半岛到大连、山东等地至少需一周时间,不仅时间长、路途远,而且使海产品品质下降、价格降低。若通过圈河口岸运到延边开发区就地加工,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开发海产品加工业突出的区位比较优势。“十一五”期间,以就地发展海产品深加工为起点,逐步将我州建成海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加工中心,拉动形成运输、包装、仓储、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链条,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有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建设境外加工基地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投资。利用围绕周边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吸纳矿产开采、矿石冶炼等相关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建厂,积极促进珲春紫金矿业境外矿山开采项目。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区内矿山开发、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办厂,为州内和国内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障。同时我州的建材、家具、药品在技术和成本上与俄罗斯

相比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况且上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呈饱和状态。这些产业中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到俄罗斯投资,采取租赁、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俄方原材料在俄加工,除向俄销售外,还可以打入第三国市场。密切关注俄罗斯创办经济特区的有关法规,抓住时机,进入特区的企业可享受优惠政策,深度开发俄罗斯市场。

6)、 建设贸易综合体 。适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形势的发展,根据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提出在珲春中俄边界附近兴建欧亚六国共同市场的架构,加快东北亚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仓储、物流、国际运输的建设进程,搭建商品贸易平台,努力建设东北亚的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应切实办好现有的边民互市贸易区,使其由单一功能向贸易、仓储、包装、加工展览、研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方向发展,力促俄方在其领土一侧建设同类区域。

4、扶持资源开采型接续产业。

立足本地、围绕周边国家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俄罗斯的金、铜、锡、钼等矿藏,有重点地吸纳矿产开采、矿石冶炼等相关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建厂。使能源矿产业开发利用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采、选、冶的加工结构状况得到改善,优势矿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矿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以金铜为主的矿产业,在采、选、冶的基础上,加大后续生产链。到2010年形成以能源、有色金属、非金属、矿泉水为主的具有规模优势的矿也集团,产品结构得到根

本调整,矿山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利用电解铜资源优势,吸引国内铜的下游产品加工企业,主攻方向是无氧铜杆、铜丝以及铜泊。作好煤炭、黄金、矿泉水等资源开采型产业的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长白山区已通过国家级活省级鉴定的矿泉水产地139处,总允许开采量每日19万吨,安图工业集中区,利用本地区这一优势,积极引进矿泉水生产项目,力争“十一五”期间形成日产10万吨的矿泉水生产能力。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我州实力和产业基础,力争在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尽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发展珲春致远工业园和延吉的韩国工业园。致远工业园采用滚动开发方式,园区建设成为集电子、电器、精密仪器组装、木业加工等综合性的工贸区,园区结束后企业数达到5-10个,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3亿元。

6、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加快行业协会的组建步伐,并加入国内其他地区行业组织。二是大力发展公正评估、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保险经济等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三是融资服务机构。允许私营资本投资于信用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充分吸纳民间资本,为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四、

工作措施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全州各开发区经济总量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实现延边开发区整体能力的提升。以我州现有信息网络为载体,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拓宽企业走向国内外销售市场、技术市场和融资市场的通道,逐步实现网上招标采购,销售,咨询,反馈,信息共享,使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通过网络率先与国际接轨。

(二)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各开发区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着眼长远,从实际出发。安图工业集中区,应以生态项目为主,注重环境,开发高效的绿色生态项目,积极寻找适合本地的循环经济类项目,保护长白山原始生态。同时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去谋划,着重开发旅游项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长白山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能力。敦化经济开发区、延吉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图们经济开发区加大食品、医药、林产、矿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和资源型接续产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建设一批产业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跟踪国内外市场发展变化,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搞好项目筛选,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使一批项目进入国家重点项目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筹集建设资金,集中人才、物力、财力等要素,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三区政策,落实“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积极实行开放带动战略,扩大辐射半径。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对外开放步伐。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臵,放开投资领域,既要引进项目,又要引进技术和智力。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出口,积极促进民间出口,积极争取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业业,促进州内产品出口。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各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围绕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同时引导企业注重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和电子工业,高起点引进技术、引进产品、引进人才,使产品一开始就站在市场的前沿。发展循环型经济和节约型产业,杜绝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开发区落户。

(四)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全州开发区树立服务理念,依法行政,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运行体制,“小政府”就是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坚持“大系统,大管理”模式,综合设臵部门机构。将相同或相似的行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纳入一个管理系统建立。着重构建城管、社会保障、行政司法等几个大系统。避免管理机构

设臵与市设部门或机构一一对口,避免向一般行政区复归。“大社会”,就是将凡是可由社会自我管理和调节的社会事务交给社会服务组织,全部实行社会中介服务、行业管理,扩大和强化社会的自主权以及自我管理的范围、功能。“大市场”,就是由市场配臵资源,自主调节经济运行。开发区政府“十一五”期间继续研究落实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开发条件。

“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州开发区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筑开发区人才高地。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符合开发区需要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职工队伍,懂技术、懂外语、懂经贸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延边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与大专院校和技术职业学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入,推崇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能满足各层次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的体系。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附:延边州开发区“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表

二OO 六年一月六日

延边州开发区“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十一五”期间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个, 合计总投资113.56亿元。其中:木制品加工类项目个, 投资额11.2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类项目9个, 投资额11.45亿元;工业与冶金类项目12个, 投资额19.87亿元;建材与新材料类项目3个, 投资额3.57亿元;纺织与服装类项目4个, 投资额6.16亿元, ;化工类项目15个, 投资额24.1亿元;食品与医药类项目15个, 投资额18.48亿元;商业旅游类项目3个, 投资额6.3亿元;能源类项目2个, 投资额5.0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3个, 投资额8.23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