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间副词"曾经"的语法化历程

*时间副词“曾经”的语法化历程

丁健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副词“曾经”是由副词“曾”和动词“经”经常共现连用虚化而成的。

副词“曾经”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清代中叶,成熟于清末民初。句法上的跨层

连用是副词“曾经”词汇化的基本动因,而重新分析则是“曾经”成为典型副

词的根本性语法化机制。

关键词:曾经;语法化;历程;动因;机制

对于时间副词“曾经”的形成时间,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常认为“曾经”初见于六朝(何金松1994,杨荣祥2005,何乐士2006)或唐代(太田辰夫1958,龚千炎1995,董秀芳2002,张谊生2003),也有学者认为是东汉(汪维辉1997),或是中古后期(志村良治1984),甚至是元代(雷文治2002)。时间副词“曾经”究竟成词于何时?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搜寻语料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找到用来判别“曾经”副词化程度的标准。与此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曾经”虚化成副词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在语法化的历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1. “曾经”词汇化的历程和形成的时间

1.0本节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历史语料中时间副词“曾经”的演化历程和成词的时代,包括“曾经”成词的判别标准,及其成熟的标志。

1.1“曾经”词汇化的历程

1.1.1从单音节副词到跨层连用

目前我们所能考察到的“曾”最初的语法意义就是“用于动词或谓语前,作状语。表示

1动作行为或情况、事实在过去发生或出现过”的单音节副词。《玉篇》:“曾,经也。”《广韵·登

韵》:“曾,经也。”2“曾”作时间副词,早在先秦时已有用例,“但大量使用的时代恐更迟晚”, *本项研究受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KY2007-089)。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7. 2《说文解字》中只有对语气副词“曾(zēng) ”的解释:“曾,词之舒也”,而没有对时间副词“曾(céng) ”的解释。

1

3至今仍沿用,变化不大。例如:

(1)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西汉·公羊寿《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

(2)阮兴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3)碎石院近黄檗,你曾到不?对云:曾到。(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师《祖堂集·卷五》)

(4)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大陆解放后,陈洁如曾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2年经周总理批准赴香港定居。4

作为副词的“曾”后面往往带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一旦带上表示“经过、经历”义的动词“经”,那么,“曾”和“经”就会出现并存(co-occurrence)连用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是在东汉出现的。例如:

(6)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下》)

(7)吾曾经身快布施,故典六天为魔王。(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下》)

东汉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只找到了四个“曾经”共现的例句,另外两例见于张仲景的《注解伤寒论》。5从南北朝开始,“曾经”共现格式的使用频率在中古汉语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用例。例如:

(8)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北周·王褒《同前二首》)

(9)曾经破核后产者,不须复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

(10)粤自居寒山,曾经几万载。(唐·释寒山《粤自居寒山》)

(11)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唐·韩愈《荐士》)

(12)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

在这类“曾经”共现的现象中,“曾”和“经”之间并不是直接的结构关系,两个语素都可以单独成词。虽然它们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前后相邻,但彼此之间却没有构成直接成分的关系,而是处在跨层的句法层面上。例(8)中“征战数曾经”可以理解为“数曾经征战”,“征战”是一个动词性并列短语,作“经”的宾语。例(9)中“曾经”后面的“破核”是表示事件的述宾短语。例(10)-例(12)中,“曾经”后面接的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五个例子中的“曾经”都可以看作是表示“经历、经过”义的动词。其中,例(8)-例(10) 3(日) 太田辰夫. 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 白维国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33.

4转引自肖奚强. 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

5(例1) 师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东汉·张仲景《注解伤寒论·卷第一》)

(例2) 太阳病三日中,曽经发汗,吐下,温针,虚其正气,病仍不解者,谓之坏病。(东汉·张仲景《注解伤寒论·卷第二》)

2

里的“经”表示主动态,而例(11)和例(12)里的“经”表示的是被动态。虽然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曾经”共现的结构是一个偏正短语(董秀芳2002:69),但从以上例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动词“经”后面接的是动词性短语还是名词性短语,副词“曾”都是修饰以“经”为核心的整个动词性短语的,而并非只是单纯地修饰动词“经”,即:

[曾]经+VP/NP

显然,这里的“曾经X ”是一个典型的跨层连用结构。6

由于“经”的谓词性很强,是整个句子中的核心动词,因此其后所接的句子成分无论是VP 还是NP ,功能上都等同于处在宾位上的体词。这种现象直到民国仍偶有出现。例如:

(13)那休哥的部下,都是曾经百练的劲卒。(民国·许慕义《宋代宫闱史·第三十九回》)

(14)只因阴历岁阑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是云南起义纪念日,曾经两院议定,总统公布,照例放假休息,悬旗宴贺。(民国·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八十回》)

1.1.2从跨层结构到时间副词

随着“曾经”跨层连用现象的频繁出现,“曾经X ”内部的结构关系也经历了从“[曾]经+X”到“[曾经]+X”的转变,其中的“X ”也由处于宾位的体词性短语(NP/充当宾语的VP )转变为处于述位的谓词性短语(只能是VP )。例如:

(15)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

(16)曾经破胆向炎官,敢不修容待风伯。(南宋·陈与义《阴风》)

(17)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元·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

(18)南海曾经驻容骖,芳称茉莉荔称甘。(明·徐渭《茉莉花》)

(19)他时夸向田翁说,此味曾经赐大官。(清·查慎行《三月四日赐食榆钱糁恭记》) 以上五例中“曾经”后面接的都是动词性短语,但与现代汉语中的“曾经”相比,它们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时间副词。因为这些“曾经”都可以看作是处于依违两可之间的:既可以理解为跨层结构“曾经经历/经过……”,也可以径直理解为一个凝固了的副词“曾经”。即使是清代的语料例(19),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析为“此味曾(经)经(过某人)赐大官”。不过把这里的“曾经”看成是一个时间副词似乎更符合近代汉语中已经发展和变化了的句法、语义关系。

毋庸置疑,从南北朝开始“曾”和“经”就经常一起共现,在漫长的中古汉语与近代汉语的发展史中,“曾经”内部逐渐凝固、融合,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音节副词。这是一个十分缓慢而又长期的历时语法化过程。那么,副词“曾经”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才初步形成的呢?我们注意到,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不少论著和辞书涉及“曾经”成词时间的问题。

6吴竞存,梁伯枢所著《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语文出版社,1992)中给“跨层结构”下的定义是:“指不构成一对直接成分而是分属于不同句法层次但在线形顺序上邻接的两个成分组成的结构。”

3

1.2“曾经”形成的时间

1.2.1六朝说与唐代说

对于副词“曾经”形成的时代,目前学界主要有形成于六朝和形成于唐代两种观点。 何金松(1994),杨荣祥(2005),何乐士(2006)均认为“曾经”形成于六朝。所举的例句都是:

(20)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莫言行万里,曾经相识来。(北周·庾信《忽见槟榔》) 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也认为“曾经”形成于六朝,但所举的例子却是:

(21)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7

太田辰夫(1958),龚千炎(1995),董秀芳(2002),张谊生(2003),以及《辞源》8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9都认定“曾经”形成于唐代。除了龚千炎没有给出例句外,其余五家所举的例句都是:

(22)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2.2清代说:初步形成与完全成熟

对于时间副词“曾经”的出现和形成,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清代中叶,成熟于清末民初。下面是我们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对“曾经”的成词时间和发展历程等问题的分析。

首先,六朝说肯定不成立。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从南北朝开始,“曾经”在中古汉语中共现的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从整个汉语发展史的角度来着眼的,如果仅仅是就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而言,“曾经”共现的用例仍是很少的。谢灵运、鲍照、谢朓、沈约、江淹等人的诗文集以及《世说新语》《文心雕龙》《颜氏家训》《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等要籍中都没有出现“曾经”共现的现象。即使是在庾信、王褒、徐陵等人的诗文集以及《齐民要术》里,“曾经”共现的用例也都只是孤例,并且这些例句(见上文例(8),例(9),例(20),例(21))中的“曾经”都是表示“曾经经历……”意思的跨层连用结构,而不是一个副词。例(21)中的“新代故”显然是一个表示事件的动词性主谓结构短语,充当动词“经”的宾语,而“曾”则修饰整个述宾结构“经新代故”。如果我们通读整首诗,就不难发现“曾经新代故”之前省略了主语,10因此这里的“曾经”不可能是一个副词。否则,无论从语义上还是语法上来来看,以主谓短语“新代故”作为全句的述语,都是说不通的。至于许多学者所举的例(20),我们认为这里的“曾经”可以理解为依违跨层结构和副词两可之间的,但是仅仅以一个例句来判定“曾经”萌芽于南北朝,显然也是不正确的。

其次,唐代说较接近事实。唐代的文献中确实有不少“曾经”共现的例子接近于副词。 7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五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780.

8辞源(修订本)(第二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68.

9同1第48页。

10《走笔戏书应令》“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4

除了上文所举的例(15)和例(22)之外,还有: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24)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25)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唐·白居易《感月悲逝者》)

然而,我们看来,即便在这些例子中,“曾经”也还处于副词化的过程中,都没有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副词,仍可以分析为跨层连用结构“[曾经]经历+VP”。我们认为,这样处在依违跨层结构和副词两可之间的,同时后面接的又必须是VP 的“曾经”共现形式在某一个时段的大量出现,就标志着“曾经”副词化的萌芽已经产生。但是不能认为作为副词的“曾经”已经形成。

语法化是个连续的渐变的历时过程,一种新形式的产生一般都不是顿变的,至少是经历了许多个连续的阶段,而相邻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别则是极其细微的。这就是说,从A 形式向B 形式的演化过程中,一般总是存在着许多既有A 形式语法意义又有B 形式语法意义的阶段。由例(15)到例(19),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唐代至清代“曾经”长期处于这种渐变的演化历程中。尤其是考察宋代到清代历史语料中的“曾经”,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转化的痕迹更浓。例如:

(26)博物曾经辨实沈,论兵更觉用功深。(南宋·楼钥《次许深甫寄陈颐刚韵》)

(27)凡与敌战,若我军曾经挫衄,须审查士卒之气,气盛而激励再战。(明·刘基《百战奇略》)

(28)却忆苏门四友,曾经日给龙团。(清·陈维崧《客中杂忆》)

那么,怎样的“曾经”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副词呢?我们认为,至少要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句法上只能分析为一个凝固的双音节副词而非跨层结构与副词两可;语义上只表示过去的某一特定时间而非兼表经历的行为;音节上的停顿已经完全转移到“经”的后面。这样的用例在清代前期就出现了一些,到清代中叶,时间副词“曾经”已基本形成。下面略据举几例:

(29)金钱掷地教儿弄,却忆曾经卜远人。(清·彭孙贻《人日词七首(四)》)

(30)故相传明世中曾经罢祀,而今孟庙仍列之。(清·全祖望《鲒埼亭集经史问答·卷第七》)

(清·孙星衍《题廖运转归鹤亭次韵》) (31)长风万里送归程,逸翮曾经到碧城。

(32)忘不了,是当日,曾经掷果兰陵道。(清·洪亮吉《买坡塘》)

(33)谢公慧业早生天,屐齿曾经到岭前。(清·阮元《度谢公岭望老僧岩》)

“曾经”在清代中叶形成后,仍在继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副词。到清末民初,“曾经”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非常典型的时间副词了。我们认为,副词“曾经”成熟的主要标志就是其限定功能的发展与定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 限定对象的双音节或多音节模式。我们认为双音化是副词“曾经”形成的动因之一, 这一点在下文还会继续探讨。同样,双音化也导致了“曾经”的限定对象在音节上的限制,

5

即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形式。如果“曾经”修饰的是单音节谓词,那么谓词后面往往还要带上助词“过”或“了”等。例如:

(34)莫说胡惠乾曾经受伤,挨他不起,就是铜皮铁骨,也当不起。(清·佚名《乾隆游江南·第十七回》)

(35)他叔祖名叫卜士仁,曾经做过几年溧阳县典史。(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曾经”后面限定的“X ”在长度上的突破,表明它更加成熟了。

② 限定的对象只能是在句子中充当述语成分的动词或形容词,不能是名词性短语。例 如:

(36)著书人自幼好道,曾经读过许多世不轻见的天庭秘笈,海上奇书。(清·佚名《八仙得道·第一回》)

(37)前些天曾经热过一阵,这几天凉快些了。

③ 限定的对象不能是否定式,除非有时间限制,否则,“曾经”后面不能是否定是式。

试比较:

(38)为了搞试验,他曾经三个月不出门。11

为了搞试验,他出门。(×)

总之, “曾经”虽然在唐代已开始副词化,但较为典型的时间副词要到清代中叶才广泛出现, 至于完全成熟, 则要到清末民初了。

2. “曾经“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2.0在讨论了共现连用的跨层结构“曾+经”向时间副词“曾经”的演化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究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2.1以往观点的述评

关于“曾经”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太田辰夫(1958[1987]:254)说:“在语源上大约是‘曾经过……’,但‘经’接尾词化而‘曾经’只是和‘曾’意义相同了。”志村良治(1984[1995]:71)也说:“这(按:词尾化)给副词词汇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譬如,上古的‘偶’‘曾’……等,这一时期复合成‘偶然’‘曾经’……,后置成分可以看作是词尾。”何金松(1994:81)认为“曾经”是并列复合式副词,“经”虚化为副词“曾经”以后和“曾”同义并列形成的。龚千炎(1995:57-58)则指出:“后来‘曾经’常常连用,至少在唐代‘经’的意义开始丧失,从而‘曾经’与‘曾’意义相同,演变成一个双音节词了。”社科院语言所编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2002:48)认为“曾经”由副词“曾”和动词“经”复合而成,“经”在这里虚化。董秀芳(2002:69)把“曾经”看成是由偏正短语词汇化而形成的双音节副词。杨荣祥(2001)和张谊生(2003)均认定“曾经”是由副词“曾”和动词“经”演变而来的一个

11例(37)和例(38)转引自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1.

6

重新分析复合副词。

我们赞同杨荣祥和张谊生的观点。“词尾化”和“同义并列”两种观点本身就存在缺陷,缺乏可靠的证据,是不可信的。杨荣祥(2005:116)说:“(太田辰夫)对‘曾经’的语源说法是正确的,但说‘经’是‘接尾词’,则不可从。”又指出“可能是因为看到‘经’在六朝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时间副词,义同‘曾’,因而认为‘曾经’是同义并列复合成词。但此说不可信。因为‘经’用作副词本身也是由动词经过义发展来的,此其一;第二,‘曾经’中,说‘经’的原义为‘经历,经过’,‘曾经’由‘曾经经历’义发展为表过去的时间副词,从语义发展来看是很自然的;第三,特别是结合时间副词‘已经’(产生于宋代)来看,‘曾经’中‘经’的原义肯定是‘经历、经过’。”龚千炎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们所说的只是句法结构表面上的变化,没有指出“曾经”副词化最根本的认知心理机制——重新分析。至于董秀芳的看法,我们在上文已明确指出,副词“曾经”是由跨层连用结构“[曾]经+VP ”演化而来的,而非偏正短语“[曾]经”。

2.2“曾经”语法化的动因

杨荣祥(2005:192)指出:“决定和促成副词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句法位置、语用因素。其中,语义基础是副词形成的基本条件,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语用因素是副词形成的外部条件。”我们认为除了语义基础和句法位置之外,“曾经”虚化的动因还与韵律作用有密切的联系,但与语用因素的关系不是很大。因此,下面我们主要从语义、语法和韵律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副词“曾经”形成的动因。

2.2.1语义基础

我们通常认为虚词的词汇意义是虚的,只有语法意义。其实,这是相对实词而言的。一个虚词,无论其词汇意义有多“虚”,我们总能找到它与所演化而来的实词或结构之间的语义联系。作为一个副词,“曾经”所表示的意义,就是以其构词语素“曾”和“经”之间的意义为基础的。

“曾经”成词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明显的语义变化:“经”的实义逐渐减弱,以致于失去原有的“经过”义;由于“经”的语义不断虚化,“曾”和“经”两个原本独立的不同性质的语言单位在语义上逐步融合(mixture ),最终复合成一个新的副词。例如:

(唐·杜甫《古柏行》) (39)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上例中的“曾经”还是一个跨层结构,表示“曾经经历”的意思,“经”是句子中的一个核心动词。随着动词“经”的不断虚化,“曾经”内部也逐渐凝固,“经”后面的动词开始取代“经”而成为句子中的核心动词。例如:

(40)江南州县,此已是大国曾经略定,交与大齐。(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到了清代中后期,“曾经”相互之间已经融合成一个时间副词,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词或谓词性成分,即“S +[曾经]VP”的形式。“曾经”的语义指向是整个VP 结构,“[曾经]VP”是相对于S 而言的。例如:

7

(41)他曾经三探昼春园,五探剑峰山,捉拿活阎王焦振远。(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五回》)

相对于主语“他”而言,“三探昼春园”,“五探剑峰山”,“捉拿活阎王焦振远”都分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动作过程,是以“说话时”为常态的。然而正因为有了副词“曾经”,才使这些动作过程凸显出一种“非常态”,即在语义上限定于是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

2.2.2句法位置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汉语副词的本质特征就是充当句子中的状语,所以只有在句法中经常处于谓词性成分前面的结构成分才具有发展成为一个副词的充分可能性。

副词“曾经”是跨层结构“[曾]经+VP ”由“实”到“虚”的演化结果,其虚化过程并不是体现在词的层面,而是体现在构词语素层面,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虚化”。12由间接虚化而来的复合式双音节副词,其形成过程尤其能显示出句法位置在形成副词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由“经+VP ”再到以副词“曾”来修饰“经+VP ”,这种跨层结构上连用的大量共现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例如:

(42)我念从此一生来,未曾经造如此事.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四》)

(43)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44)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唐·贾岛《黎阳寄姚合》)

例(42)中,“未曾”是“曾”的否定形式,其后接的是同义并列复合词“经造”及其宾语,而非“经+VP ”的形式。例(43)中“经”的宾语“汉皇宠”是SV ,而不是VP 。例(44)的“几度”是“经”的补语,即“经+R +V”的形式。因此,这三例都不是跨层连用结构“[曾]经+VP ”的形式。

虽然副词“曾经”的词义与其构成语素“曾”和“经”的意义是有联系的,但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复合式副词,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是由句法位置促成的,即两个相互独立的语素“曾”和“经”前后相连着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共现。

2.2.3韵律作用

上古汉语中的副词基本上都是单音节词;中古汉语中双音节副词开始出现;到了近代汉语,新产生的副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词,双音副词在整个汉语副词系统中占有绝对的优势。13 时间副词“曾经”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大趋势下进行的。

原来跨层结构中连用的“曾”和“经”是两个独立的单音节组成成分。例如: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二十(45)常侍曾经将领,今复充使,文武不坠,良属斯人。

九》)

显然,这里的“曾”和“经”是两个单音节音步,在语流中,“曾”和“经”之间要有停顿。 12“间接虚化”是杨荣祥(2001)自创的一个术语,与“句法层面虚化”相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13参见向熹. 简明汉语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0,258,413.

8

后来,在韵律机制的作用下“曾”和“经”在语音形式上逐渐融合,构成了一个双音节音步的韵律词。一个韵律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但韵律词并不等于复合词。例如:

(4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曾经”作为一个韵律词,最先是在诗歌中出现的。由于诗歌韵律的作用,这里的“曾经”已经构成了一个双音节的音步。尽管人们都知道这里的“曾”和“经”是跨层连用的结构关系,但没有人会把这句诗念成“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们认为,“曾经”构成一个韵律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在唐宋诗词中的大量共现。虽然唐宋时期的“曾经”还不是一个双音复合词,但至少在语音上——受到诗词格律的影响和制约——已结合得很紧密。

“一个复合词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从历史上看,只有双音的句法单位才有可能词汇化;三音节词是在双音节词的基础上再生的产物。”(董秀芳2002:38)“曾经”在句法上大量跨层连用的同时,其语音形式也逐渐凝固为一个音步,这就具备了词汇化的形式基础:在处在同一个音步中的跨层结构组成成分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在频繁的共现中,“曾经”内部的句法关系也逐渐模糊,最终由一个韵律词发展成为一个能独立运用的双音节复合词。

2.3“曾经”语法化的机制

对于“曾经”的语法化机制,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说明,我们赞同杨荣祥和张谊生的“重新分析复合词”的观点。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我们还试图对“曾经”从唐初到清代中叶的漫长发展历程的原因作一点解释。

2.3.1重新分析复合式副词

重新分析(reanalysis)是导致新语法现象产生的重要手段。兰盖克(Langacker)在1977年时将“重新分析”定义为:没有改变表层表达形式的结构变化。一个可分析为(A,B),C的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后,变成了A,(B,C)。(孙朝奋1994)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对语言主观化控制程度的加强,人们重新去识解同一种语言形式,由此而改变原来的句法结构内在的结构关系。

兰盖克的定义侧重于重新分析所涉及的语言结构边界消失(boundary loss)的问题,这也是汉语中新语法现象产生时经常出现的问题。这里结合副词“曾经”的形成与发展为例加以说明。

构成复合式副词“曾经”的两个语素“曾”和“经”之间,原本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两个语素都可以单独成词。当它们单独成词并在同一句法结构中共现时,二者不处于同一结构层次,不构成直接成分的关系。例如:

(唐·释皎然《七言远意联句》) (47)曾经陇底复辽阳,更忆东去采扶桑。

(48)红泥已赐春醅酒,黄帕曾经御览书。(北宋·梅尧臣《殿后书事》)

“曾经陇底复辽阳”和“黄帕曾经御览书”的结构层次分别是:

9

曾经陇底复辽阳 黄帕曾经御览书

连谓 主谓

状中 状中

述宾 述宾

主谓

“曾”和“经”是两个处于句法结构中不同层次结构的独立的词,“曾”是一个副词,作状语,而“经”是一个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经历、经过”,用作述语,即“经”必须和VP 或NP 共现,但未必和“曾”共现。例如:

(49)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个时期,“曾”与“经”之间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边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VP/NP”构成一个谓词性结构,前面如果已经被充当状语的副词”曾“修饰,就很难再被其他副词修饰,即不会存在“Adverb +曾+经”的组合。14因此,我们认为“曾经”的语法环境为:

① [S+[曾]*经+VP/NP]

该组织中,动词“经”与其后的VP/NP首先组成一个直接成分,再受前面的副词“曾”修饰,而S 是全句的主语。“曾”与“经”之间存在着边界。

由于副词“曾”和动词“经”在句法结构的线性序列中经常相连着,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二者便凝固为一个复合词了。例如:

(50)张皇后产太子,曾经颁行天下,于今七载,陛下岂忘之邪?(清·佚名《海公大红袍·二十六回》)

(51)我想起来了,记得公公在青云山与我初见的这天,曾经提过这公一句,那时我也不曾轻下斟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十九回》)

“曾经”由两个独立的词演变为一个复合式副词后,则“表示从前经历过或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汉语大词典》)。以上两例中的“曾经”都是重新分析复合式副词,句法的层次结构应该分析为:

曾经颁行天下 曾经提过这么一句

状中 状中

这时的“经”已经高度虚化,它作为句法结构中核心动词的地位也被其后的VP 所取代,组合结构也就变成了下面这个:

② [S+[曾经]*VP]

也就是说,构成合成词的“曾”和“经”首先融合为一个结构体,然后再一起来修饰其后充当中心语的VP 。如果在上下文中还存在其他“表示过去某种经历”义的成分时,“曾经”也可以被省略。试比较:

(52)他曾经担任过部长。

14副词“曾”的否定形式“不曾”“未曾”等,其中的“不”和“未”只是修饰“曾”,用来表示否定的语义,而不是修饰偏正短语“[曾]X”。

10

他任部长。

他担任过部长。

这三个句子在现代汉语中都是成立的,并且意思上差别也不大。时间副词“曾经”和“表经历体”的助词“过”都能表达相同的语法意义。第一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语法成分羡余(redundancy )的一种表现。

在“曾经”语法化的过程中,重新分析现象具体表现为“曾”和“经”两个成分的融合,使得原来的“曾”和“经+VP”之间的边界消失,同时“曾经”和“VP ”之间的边界得到了强化,但在表层结构上却没有变化。这种融合的过程就是复合词化,即原来两个独立的词“曾”和“经”之间的结合逐渐紧密,其意义也因此虚化,最终失去了两者在句法结构中共现时独立成词的资格而复合为一个副词。可以说,重新分析是从认知的角度把这种词义虚化,词的功能变化以及新词产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确认。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构成副词“曾经”的两个语素都发生了变化,但作为一个合成词而言,“曾经”一经形成,就只用作副词,没有先用作实词再演化为副词的过程。

2.3.2渐变式竞争发展机制

副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历一个新旧语法形式连续渐变与相互竞争的复杂过程。尤其是重新分析复合式副词的形成,都要经历较长时期的两个词连用的过程,这是语法化进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副词“曾经”的渐变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竞争机制中: 一是新旧副词的排摒;二是副词化与动词化两种机制的竞争。

2.3.2.1新旧副词的排摒

早在先秦时期,汉语副词系统中就有多个表示“过去有过某种情况或行为”的单音节副词,如“尝”,“曾”,“已”等。15到了中古时期,“经”也逐渐虚化为一个“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的副词,相当于‘曾经’,‘已经’”。16例如:

(53)义卿县长风庙神姓邓,先经为县令。(唐·李延寿《南史·周三图传》)

这种用法在现今的吴方言中仍有保留。又如:

(54)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鲁迅《呐喊·药》)

同时,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表示过去有过的行为、状况”的双音节副词“尝经”也开始出现。例如:

(55)尝经渡水者,蒜味甜美,剥即用;未尝渡水者,宜以鱼眼汤潘半许半生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

这里“尝经”与“未尝”对举,“尝经”即“曾经”。

(56)余将冠,方好易卜,乃至射覆,十中乃至八九,尝经至郢州,从兄平西,令吾射 15参见易孟醇. 先秦语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411.

16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九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859.

11

金玉琥珀三指环。(南朝梁·萧绎《金楼子·自序》)

唐代初年,跨层结构“曾经”也开始了向复合式副词演变的语法化历程,直至清代中叶才成为真正的副词,参见上文中的例句。

这样,新兴副词产生的同时,前代旧有的同义副词也毫无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就使得副词系统不断扩大。表“曾经”义的同义副词不断增多,就给汉语本身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违背了言语交际中简明经济的原则。因此,同义副词系统中那些组合功能较弱的副词就会逐渐被淘汰。到现代汉语中,就只剩下“曾”和“曾经”了。新兴的双音节副词“曾经”未能彻底取代旧有的单音节副词“曾”,这似乎不太符合语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加以研究。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曾”和“曾经”的语法功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互补的关系。试比较:

(57)我曾经跟他一起工作过。 我曾跟他一起工作过。

他一起工作过。 我跟他一起工作过。

显然,“曾”有专属于它的否定形式“不曾”或“未曾”,而“曾经”则不能与否定副词在同一句子结构中共现,只能以单纯地以“没有”来对述语加以否定。

在汉语发展史中,表“曾经”义的同义时间副词之间的相互竞争与排摒,保持了其副词体系相对的封闭性与单纯性,使得“曾经”义副词的总数一直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限度内。

2.3.2.2副词化与动词化两种机制的竞争

从语法化的进程来看,新形式的产生一般不会导致旧形式的快速消亡,新旧形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并存。所以,从唐代到清代,未凝固的动词性跨层结构“曾经”一直没有消失,这是汉语历时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曾经”的发展历程中,“曾经”的凝固化并不一定导致副词的产生。相反,大约在元明时期,近代白话中还产生了一个凝固化的动词性“曾经”。(张谊生,2003)这种动词化的演化机制显然不属于上面所说的新旧形式长期并存的现象。

杨永龙(2003)曾从语义关系和情状类型两个方面考察“已经”的成词情况,得出一个组合序列:

甲式:N 受+已经+V段 乙式:N 受+已经+V点

丙式:N 施+已经+V段 丁式:N 施+已经+V点

他认为通过这四种句式的对比,可以发现甲、乙、丙三式均有歧义,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这三个“经”均可作“经过:解。而丁式中的”已经“无法解释为“经过”义,此时业已成词。

可见,“已经”的成词过程与“经”的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标准的核心在于以动词“经”的虚化程度来判定“已经”是否成词。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在判断“曾经”的副词化程度时也同样适用,因为“曾经”的成词也与“经”的虚化密切相关。即:

甲式:N 受+曾经+V段 乙式:N 受+曾经+V点

丙式:N 施+曾经+V段 丁式:N 施+曾经+V点

12

但是与“已经”相比较,“曾经”的成词过程要显得复杂得多。六朝以来,“已经”多出现在甲、乙、丙三种句式中,而自宋代出现丁式句后,“已经”的虚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发展为典型的副词。在元明的语料中,除南方白话小说中还有一些“歧解”的“已经”用例外,“已经”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副词了。而“曾经”的丁式句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58)国王答使人云:“曾经以杖刺著一金匮,令人挽出,一挽一深。”(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第十六》)

(59)灞浐风烟涵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唐·白居易《长乐亭留别》)

这两句话中“曾经”前的主语都承前省略了,但我们仍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这些主语都是施事的。但是,“曾经”的甲、乙、丙三种句式并不因为丁式句的出现而逐渐消失,反而在从唐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

(60)惟有吾师筋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南宋·僧法云《翻译名义集·集五》)

(61)前任知县周广曾经起调、征进,皆系骁勇惯战之人。(明·王守仁《调取东水县八九等都民兵牌》)

(62)橐笔曾经侍两宫,可怜无过亦无功。(清·查慎行《自题癸未以后诗稿四首》) 此外,“[曾]+经+NP”和“[曾]经+N+VP”等句式也在不断发展。例如:

(63)白身人与补保义郎曾经藩邸,应奉人可各转四官资等。(南宋·楼钥《缴随龙人转官并王倓等八人恩数》)

(64)曾经狼兵夹攻数次,俱被漏网。(明·王守仁《浰头捷音疏》)

甚至,还出现了副词“曾”修饰表“经过”义的双音节动词(如“经过”等)的例句,如:

(65)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南宋·范成大《戏题愚溪》)

这些都表明,“曾经”在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有副词化的机制之外,还有一个向动词演化的机制。大约到了元末明初,近代白话文献中产生了一个凝固化的动词性“曾经”。例如:

(66)北京城内曾经了伏兵之计,只猜他引诱,不敢来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五回》)

(67)行者道:“你还不曾经着哩。若是先吃头,一口将他咬下,我已死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8)贼忘八,造化低,你惹他生姜,你还没曾经着他辣手。

二十二回》)

上面三例中,时态助词“着”和“了”都是附着在双音节动词“曾经”上面的,而不是附着在单音节动词“经”上面的。“曾经”的副词化机制与动词化机制之间此消彼长的相互竞争一直持续到了清代中叶。尽管此时副词性“曾经”已占有相当的优势,但动词性“曾经”仍未绝迹。例如:

(69)这一年,换了里长,还不曾经着他的利害。(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八回》)

(70)这二十多年,狄希陈从不曾经着的礼貌,连忙回礼。(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

13

九十八回》)

不过,明清时期始终没有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动词“曾经”。到了清末民初,在两种机制的相互竞争中,副词“曾经”终于取得了全局性的胜利,动词性“曾经”基本消失。我们在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白话小说中已经很难再看到“曾经”的动词性用法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曾经”的动词化机制是阻碍“曾经”的副词化进程并导致“曾经”长时间未能发展成为典型时间副词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曾经”动词化机制的基本消亡也是我们确定副词“曾经”基本形成于清代中叶的一个重要标准。

综上所述,时间副词“曾经”是由副词“曾”和动词“经”经常共现连用,并通过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机制而虚化形成的。作为时间副词,“曾经”萌芽于唐代,基本形成于清代中叶,到清末民初时已完全成熟。句法上的跨层连用是副词“曾经”形成的基本动因,而重新分析则是“曾经”成为典型副词的根本性语法化机制。语义上对跨层结构“曾经经历……”的继承与发展,以及语音上受到汉语诗词韵律和词汇双音化趋势的作用与影响是促成副词“曾经”形成的两外两个重要动因。句法上只能分析为一个凝固的双音节副词而非跨层结构与副词两可;语义上只表示过去的某一特定时间而非兼表经历的行为;音节上的停顿已经完全转移到“经”的后面,是判断“曾经”已经成词的三个重要标准。在副词的限定功能方面,被饰对象在语音上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在句法上只能是充当述语成分的肯定形式的动词或形容词,是副词“曾经”成熟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高育花2007中古汉语副词研究,合肥:黄山书社

龚千炎1995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金松1994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雷文治2002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陆俭明、马真1985关于时间副词,《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朝奋1994《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汪维辉1997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札记,《俗语言研究》,第4期

王寅2006认知语法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荣祥2001汉语副词形成刍议,《语言学论丛》,第23辑

———2005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永龙2002“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第1期

张亚军2002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4

张谊生2000a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第1期

———2000b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从“曾经”的功能扩展看汉语副词的多能性,《汉语学习》,第5期

———2004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2002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日)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日)志村良治1984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作者简介:丁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联系方式:云南师范大学 邮编:650092

On the courses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bout Chinese temporal adverb “cengjing”

Ding jian

Abstract: The Chinese adverb “cengjing” was formed by Chinese ancient adverb “ceng” and verb “jing” constant consecutive uses and co-occurrences. The adverb “cengjing” sprouted in the Tang Dynasty, took shape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was matur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essential motivation of lexicalization of adverb “cengjing” was the cross-layer consecutive uses in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reanalysis wa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that made the typical adverb “cengjing”. Keywords: cengjing, grammaticalization, courses, motivations, mechanisms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