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抗癌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3月第7卷第6期GuideofChinaMedicine,March2009,V01.7,No.673

中药抗癌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张丽梅

【摘要】目的综述中药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了解中药抗癌的发展方向和进展。方法综合中药作用机制的分类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药领域抗癌的研究异常的活跃,无论是在单味药还是在复方及中药提取物研制的新药,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药抗癌作用机制主要分为5大类,且每个方向均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结论中药抗癌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现代医学的某一观点加以概括和说明,但可以肯定地有两点,一为中药有疗效,并且与西药合用还能增效减毒。二为中医对治疗肿瘤的论述:正虚邪实,扶正固本与驱邪。

【关键词】中药抗癌;机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9)06-0073-02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巨大敌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明,许多抗癌中药提取物,对化疗耐药肿瘤仍然有效,而且其中还有界每年死于癌症的约500万人,我国约占1/5强,而且呈逐年上升一些能逆转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则与其多环节的趋势。目前治疗领域里癌症治疗方法较多,且抗癌的研究层出不穷,作用有关。

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先进,目前越来越多不可治愈的癌症被发现,近5诱导分化作用

年来兴起了一种生物免疫综合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种背景人参皂苷通过刺激正常红系、粒系祖细胞的增殖而促进血细胞下.医学专家把希望寄托在中药抗癌研究上,中药领域抗癌的研究异生成,使化疗药物对白细胞原始细胞的杀伤效果明显增强112,131。如常的活跃,无论是在单味药还是在复方及中药提取物研制的新药,都周浩田、假存英.李秀英等对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诱导分化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就是根据中药抗癌方面的成果,对其抗癌机的论述。

制作—综述。综上所述,中药在抗癌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机制1辅助化疗。抗化疗毒副作用.保护骨髓造血系统.防治消化是非常复杂的,都不能简单地用现代医学的某一观点加以概括和说明,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可以肯定地有两点,一为中药有疗效,并且与西药合用还能增效减

几乎所有的抗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的药毒。二为中医对治疗肿瘤的论述:正虚邪实,扶正固本与驱邪。其机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的人体细胞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综合。

中医认为癌症属于正虚邪实.以西药攻除毒邪,中药扶正驱邪,可参考文献

以减少毒副作用,增强疗效。临床关于此类的研究较多,毛顺祥【-I用【1】毛顺祥.补益中药及复方生血灵治疗花磷酰胺降低白细胞的作用复方生血灵,临床观察84例因癌症放化疗致外周白细胞下降的患【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15—717.

者。刘家其【21、王冠庭等…、苏富琴等14I对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增效【2】刘家其.中药配合化疗治疗32例术后成骨肉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减毒作用的研究。周杰等㈨对中药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论述,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2):715-717.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胡峰生16I中药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3】王冠庭.扶正抗癌方面为重结合化疗对158例术后晚期胃癌的治疗肺癌疗效观察研究证实,抗肿瘤中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具有减毒增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713-715.

效作用。【4】苏富琴,刘即成.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J1.重要新药与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临床药理,2004,3(2):142-145.

中医药对肿瘤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扶正、固本.驱邪,诱[5】周杰,李竹庭.中药与肿瘤免疫【J】.天津中医药,2004,3(21):227-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也是根据治疗时的现代机制研究,其水平涉及分子、228.

基因,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味药的研究,多为体外试验17I,报【6】胡峰生.中药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现代医道相对较少。药卫生【J】'2008。3:14.

3直接杀伤肿瘤细胞【7】方晓阳.盛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中药研究【J】.中草药,2004,34

近年来报道的也不少,如山慈菇、白角连等,初侃等IsI微米中(4):471.

药复方的研究证实该微米中药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杀伤肿瘤细胞,【8】初侃,师建国,闰庆国.微米中药复方抗癌—号延长荷瘤小鼠存活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时间的可能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3,4(25):1268—1269.4拮抗肿瘤多药耐药【9】梁文杰,单保恩.中药拮fjL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

中药提取物通过多种途径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4(4):466—469.

现代深入到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比较多,从多途径证实了中药的【10】湖南省结核病医院.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这种作用19I。湖南省结核病医院I-ol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4):11—13.

的临床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优于单纯西药抗痨方【11】李德华.中药对化疗多药耐药肿瘤的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作用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提供了新思路。

李德华I儿1中药对化疗多药耐药肿瘤的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作用研究证四川省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637007)

万 方数据

74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3月第7豢第6期GuideofChinaMedicine,March2009,V01.7,No.6

【C】.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

125.医结合杂志,1999,19(1):19.【13】周浩田,假存英,李秀英.浅谈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诱导分化作用

【J】.适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9(3);156.【l2】高瑞兰.人参总皂苷增加白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叨.中国中西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临床研究

贾志斌李靖李卫军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纳络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mg静脉滴注,2次/d,2组均";aCt16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5.30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纳洛酮组优于对照组(尸<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关键词】纳洛酮;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71-8194(2009)08—0074—02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观察组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

(33.3%),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JD<0.05)。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治疗组I脑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脑出血的病理过程中,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纳洛酮可有效地拮抗这类物质介导的毒性效应,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损伤,并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我们I临床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存活住院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

龄42~78岁,平均62.5岁。所有病例经头颅CT检查确定为颅内出

血,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

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伴发疾病评

分及即往史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甘露醇脱水125mL每8h1次静脉滴注,各病例

至脑水肿明显消退后开始减量至停用,胞二磷胆碱0.75mg,1次/d

静脉点滴及脉络宁注射液20mL,2次/d静脉点滴10d为l疗程。在

此基础上再应用抗炎、止抽、降温等治疗。常规用药方案基本固定,治

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纳洛酮1.2mg,2次/d静脉点滴,12(1为1

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o以上・显著进步: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减少18*/0-45%l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I

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增加>l8%。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j±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f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见表l

表1例数30磊主莲;进步无变化恶化妊效总f『_效19(63.3)6(0.20)2(6.67)2(6.67)1(3.33)25(83.3)27(90.0)型型塑塑!望i:型!塑:!12111兰!:1211;!:12111i:兰211塑:i2垫堂:!12.3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组的30例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中对肝、肾功能等方面未显示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纳洛酮临床应用比较安全。3讨论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非外伤性出血。起病凶险,预后差,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其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一般认为是血肿的占位效应及其周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细胞毒性水肿…。实验与I临床研究已证明急性颅脑损作(包括脑出血)患者EP含量明显增高i2l。研究发现O内源性吗啡能减少脑血流,指出纳洛酮在脑缺血的情况下可提高脑灌注压,从而逆转内源性吗啡的继发损害‘弘大剂量持续应用纳洛酮具有显著的减轻脑水肿和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14I。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活,为特异性阿片受体纯拮抗药,而无激动活性,它对中枢神经系统3种(“、K、6)阿片受体均能特异性拮抗,能拮抗应激性,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目前认为t纳洛酮竞争性阻断阿片受体后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作用减轻和逆转神经系统功能损害:①抑制蛛网血管收缩,增加脑血流和脑灌注压IBl・②抑制缺血时细胞脂分解代谢,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⑦改善缺血时神经内钙、镁离子紊乱,恢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能量提供;④趋化活性,减少炎症递质生成。⑤降低内皮素、增加降钙基困相关肽水平,保护神经元。⑥减轻呼

吸循环中枢抑制,改善血压、呼吸,改善创伤后应激状态。此

外纳洛酮本身尚有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防止脂质过氧

化,促进环磷酸腺甘合成,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这些均对促进血肿

灶周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修复有积极意义。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i±J)

注:对照治疗前后比较△P<0.06,△△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

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P<0.06,☆☆P<0.01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r完(455004)

万方数据 

中药抗癌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张丽梅四川省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637007中国医药指南GUIDE OF CHINESE MEDICINE2009,7(6)0次

参考文献(13条)

1.毛顺祥 补益中药及复方生血灵治疗花磷酰胺降低白细胞的作用 2003(12)

2.刘家其 中药配合化疗治疗32例术后成骨肉瘤的临床观察 1987(12)

3.王冠庭 扶正抗癌方面为重结合化疗对158例术后晚期胃癌的治疗及实验研究 1990(02)

4.苏富琴.刘即成 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期刊论文]-重要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02)

5.周杰.李竹庭 中药与肿瘤免疫[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 2004(21)

6.胡峰生 中药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8

7.方晓阳 盛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中药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4(04)

8.初侃.师建国.闫庆国 微米中药复方抗癌一号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的可能机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25)

9.梁文杰.单保恩 中药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4(04)

10.湖南省结核病医院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2008(04)

11.李德华 中药对化疗多药耐药肿瘤的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作用

12.高瑞兰 人参总皂苷增加白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01)

13.周浩田.假存英.李秀英 浅谈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诱导分化作用 2003(03)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杨屹 仙鹤草在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实验研究——仙鹤草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 2005

目的:通过研究仙鹤草提取物对兔vx2肝种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仙鹤草在抗肿瘤的机理,提高RF肿瘤治疗疗效,开发出一有效的中药抗癌注射制剂。

  方法:体外实验:体外培养vx2瘤细胞,给与仙鹤草提取物高、中、小不同浓度、不同成分进行药物干预,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抑瘤率、电镜观察仙鹤草对VX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超微结构变化。体内实验:给正常兔临床剂量150倍浓度喂养,观察96h死亡情况;建立抗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动物模型给空白、大、中剂量仙鹤草提取物观察接种瘤生长情况;建立VX2细胞株兔肝癌实验动物模型给RF治疗及RF加仙鹤草提取物瘤体注射治疗,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瘤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仙鹤草毒性实验,实验兔无一死亡情况全部健康存活,LD50不能测出。抗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动物模型空白、大、中剂量仙鹤草提取物组接种瘤出瘤情况,肿瘤总重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兔肝癌实验动物模型给RF治疗及RF加仙鹤草提取物瘤体注射治疗,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瘤细胞凋亡指数12h达最大值分别为0.732+0.043、0.821+0.032(P<0.05),随时间延长差异更具有显著性。

  结论:1.仙鹤草无明显毒副作用,其LD50未测出。

  2.仙鹤草全草提取物、仙鹤草素、仙鹤草含药血清有直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3.仙鹤草全草提取物能提高射频肿瘤治疗疗效,减少残瘤、降低转移。

2.学位论文 姚倩 双配体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肝癌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2006

肝癌是我国第二位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约11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0%。因此,在我国对肝癌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目前研究较热的肝靶向给药系统虽然提高了抗癌药物在肝脏的浓度,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却多数无分辨正常肝细胞与癌变的肝细胞的能力,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肝细胞,给肝脏功能造成损伤,如能制备一可靶向至肝癌细胞的给药系统,则可提高抗癌药物在肝脏癌变部位的浓度,降低药物对正常肝组织的毒副作用,使药效和治疗指数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选择中药抗癌有效成分自藜芦醇为模型药物,以壳聚糖(CS)为载体材料,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并在纳米粒上连接配体生物素Biotin与抗生物素蛋白Avidin,得到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A-B-CS-NP。Avidin的N末端含乙酰半乳糖氨和甘露糖残基,通过与肝脏表面半乳糖和甘露糖受体的相互作用,Avidin可介导纳米粒靶向至肝脏;Avidin与Biotin对癌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两个配体可进一步介导纳米粒到达癌细胞,有望实现对肝癌细胞的主动靶向。

为使配体Biotin顺利连接到CS上,采用沉淀法制备CS-NP。用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制得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Rcs-CS-NP)包封率为65%,载药量为13%,平均粒径为300 nm,多分散系数为0.254,体外释放行为可用双指数双向动力学描述。沉淀法制备一般常用硫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制得的微粒粒径多在u m级;而本研究以氯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使CS的氨基保持游离,微粒的粒径达到nm级,在制备工艺上具创新性。

使用试剂Sulfo-NHS-Biotin与CS的氨基反应生成生物素化的壳聚糖Bio-CS,采用CS-NP的制备工艺制得Biotin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B-CS-NP;在B-CS-NP溶液中,利用Avidin与Biotin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分别按Biotin:Avidin(2:1)及Biotin:Avidin(1:1)的比例加入Avidin溶液,得到Avidin与Biotin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A-B-CS-NP及Avidin修饰的纳米粒A-CS-NP。

选用试剂盒,以HABA染料法成功地测定了包封白藜芦醇的B-CS-NP及A-B-CS-NP表面Biotin的连接密度,以mmols Biotin/mmols CS为单位,分别为2及1;含药B-CS-NP平均粒径为263 nm,多分散系数为0.170;含药A-B-CS-NP平均粒径为319nm,多分散系数为0.155;两种纳米粒的包封率在65%左右

,载药量在11%左右;体外释放过程均符合双指数双向动力学方程。本部分研究选择简单的合成反应与结合途径,在国际上率先将分别具有肝靶向及癌细胞靶向功能的配体Avidin与Biotin连接至CS-NP上,以弥补单一配体修饰载体对特定组织的特定细胞靶向能力的不足,增强给药系统对肝脏癌细胞的特异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评价方法,构思新颖、巧妙、严谨,具较强的创造性。

在动物体内分布研究中,以白藜芦醇溶液为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了各纳米制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药物的体内分布情况。含药CS-NP、B-CS-NP及A-B-CS-NP对肝脏的相对靶向效率分别为白藜芦醇对照溶液的2.29,1.66及2.54倍,表明Avidin配体的引入提高了纳米粒对肝脏的靶向性,双配体修饰的A-B-CS-NP具有明显的肝靶向作用。利用已证实的Avidin对肝脏的主动靶向性,以Biotin作中介,将Avidin连接至纳米粒上,以增强纳米粒对肝脏的靶向能力,此部分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用FITC标记纳米粒,使用酶标仪定量考察了人肝癌HepG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情况。结果显示,细胞对单配体及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的摄取量明显高于无配体修饰的纳米粒CS-NP(P

以白藜芦醇溶液为对照,用MTT法比较了各含药纳米制剂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活性。结果发现,单配体与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对照溶液及无配体修饰的纳米粒CS-NP(P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配体Avidin与Biotin双重修饰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A-B-CS-NP,建立了该给药系统体内外评价方法,通过体内分布,体外细胞摄取与活性研究证实了A-B-CS-NP对肝脏的靶向性,对肝癌细胞的主动靶向作用及显著的杀伤能力。以上研究内容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此新型给药系统利用配体Avidin与Biotin间的强大亲和力,通过一简单的结合反应将两种配体连接至载体CS-NP上,使两种靶向机理与途径集中于一体,实现了对肝脏组织中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开拓了靶向研究的思路,为进一步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供了一新的方法与手段。本研究在靶向机理与方法上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为寻找合理的肝癌治疗途径,丰富与完善靶向学说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实验与理论基础,对中药抗癌新剂型的设计有较高的学术应用价值与借鉴作用。

3.会议论文 陈华 中药抗癌机理研究进展 2001

本文从中药材具有细胞毒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作用两方面讨论中药材的抗癌机理.

4.学位论文 何佩珊 益肺抗瘤饮对癌浸润转移及癌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1998

该课题以中医"养正积自消"理论为指导,是在临床以益肺抗瘤饮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学等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观察益肺抗瘤饮对癌细胞与细胞上基质和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中医扶正法抑瘤抗浸润转移提供实验依据.该研究显示益肺抗瘤饮不但能提高宿主免疫监视功能,还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影响其生物学特性,从而为益肺抗瘤饮抗癌浸润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某些扶正类中药抗癌浸润转移提供了实验依据.

5.期刊论文 郭振球.朱梅菊.GUO Zhen-qiu.ZHU Mei-ju 抗癌方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形态学及P21waf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 -生命科学研究2000,4(2)

为了探索中药抗癌方的疗效机理,采用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分中药组(TCM)、环磷酰胺(CTX)蛆和空模组对照治疗试验. 结果发现:中药组中癌细胞的形态改变以凋亡为主.而CTX组中癌细胞的形态改变主要为坏死. 在可疑凋亡细胞处,光镜常见P21waf1/Cip1,表达.其疗效机理与诱导HepG2凋亡,提高Paf1/Cip1蛋白表达有关.

6.学位论文 王广良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微阵列的构建及其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 2004

原发性肝癌(Hepatocarcinoma)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中国居于肿瘤死亡率第二位,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疾病,因此筛选抗肝癌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癌症已有悠久的历史,中药治疗癌症具有多位点,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同时中药存在药效机制不明确和药方复杂等缺点,为中药抗癌治疗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肝癌发生的本质的阐明,抗癌药物的研究水平有明显提高,中药治疗肝癌已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已证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选择细胞周期与损伤检测相关的基因作为该文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的靶点,制备了包含24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并检测了微阵列的各项参数,证明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该研究选择了1 种具有抗肿瘤潜力的中药,以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作为初筛模型,NIH-3T3成纤维细胞作为正常细胞检测药物的毒性,其中五种对SMMC-7721细胞抑制率高而对NIH-3T3细胞抑制率较低,分别为乌药(Radix Linderae)、紫草(Hebra Artemisiae Annuae)、黄芪(Radix Arnebiae)、青蒿(Radix Astragali)和远志(Radix

Polygalne).同时该实验利用LOGIT法计算了每种药物的半数致死计量(IC50);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五种中药作用的细胞学机理;并采用该实验设计的cDNA微阵列检测了中药作用细胞后对细胞周期和损伤检测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五种中药作用SMMC-7721后,细胞周期基因和损伤检测点基因均有不同程度改变,部分基因表达上调,部分基因下调,这些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结果是相符合的.同时该研究还对五种中药进行了初步的组合研究,通过设计正交抑制率试验获得了四种比较有效的组合,利用cDNA微阵列检测药物组合作用的分子学机理,发现不同组合作用后,基因表达有不同变化,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另外还研究发现黄芪是药物组合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成分,这些结果,为我们科学的研究中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7.期刊论文 韦鹏涯.浦洪琴.韦星.李朝敢.农嵩.WEI Peng-ya.PU Hong-qin.WEI Xing.LI Chao-gan.NONG Song 中药抗癌灵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其对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3)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抗癌灵对人胃癌SCC-790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10、20和40ml/L抗癌灵提取液处理SGC-7901细胞48h,并以25rag/L顺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抗癌灵提取液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

8.会议论文 杨向东.屈景辉 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近况 2008

中药在直肠癌的治疗中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目前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疗效及结果的研究,尚缺乏理论及系统化的研究,对相关药理的研究仍显不足。同时缺乏一个完善的疗效指标,能同时对肿瘤及宿主两个变量进行评估,并反映患者生存质和量的变化。本文对中药抗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制定一个合理地反映中医药疗效的综合评定方法。

9.期刊论文 朱凯.徐力.Zhu Kai.Xu Li 大肠癌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

从辩证论治、中药固定方、中成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论述大肠癌中医诊治.指出:中药在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术后反映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认为相关药理的研究仍显不足,今后应加强中药抗癌机理的实验研究.

10.学位论文 李学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2005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杀手之一。部分肿瘤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抗肿瘤治疗后肿瘤出现转移或在确诊时就已出现肿瘤转移,进入肿瘤晚期。临床上发现6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发生了转移。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差、病期太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临床疗效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对转移性癌细胞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认识到癌细胞转移的基因调控及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加深了对恶性肿瘤细胞发生转移过程本质的了解,同时对临床上治疗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研究是一项新的课题。

虽然手术后的化疗能最大可能地杀灭人体内敏感的残留癌细胞,但仍有相当部分瘤细胞对化疗并不敏感或已产生耐药性,因此人体内会残存部分癌细胞,化疗已难以杀灭,成为转移、复发的根源。若采用中药配合化疗则可在抗肿瘤方面起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对那些病属晚期、体质较差对化疗耐受力较低的肿瘤患者来说,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药既能扶正以增强免疫力,又能祛邪以杀灭癌细胞,还能活血以改善血液状态,对化疗起减毒增敏作用。

平消胶囊是一种纯中药抗癌制剂,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扶正祛邪的功能,对肿瘤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瘤谱较广,对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都有一定疗效。平消胶囊为第一个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的A类药物,但原为地方标准,诸多研究未做,基础不足。为进一步观察该药对肝、肺转移癌患者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疗效,本临床研究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癌患者合并有肝、肺转移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前瞻性设计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晚期胃肠道癌患者合并有肝或肺转移者有明确的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诊断(均有明确的影像学诊断)分为治疗组(化疗十平消胶囊)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各60例,以期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化疗减毒增效作用、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观察结果表明,平消胶囊对于上述恶性肿瘤合并肺、肝转移的患者,具有减轻临床症状,尤其配合化疗(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腹胀、胸闷气短、自汗盗汗等症状(P<0.01),恶心呕吐及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出血、咯痰带血、腹泻、口干口渴、五心烦热等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此与平消胶囊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密切相关,同时在肿瘤病灶的控制方面也发挥出明显的优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稳定率分别为70.00%和48.33%,经检验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平消胶囊加用化疗较单用化疗可明显缩小肿瘤,此与平消胶囊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瘤)作用密切相关。

不但在靶病变(肝脏或肺脏上被选定的观察的病灶)的控制上大大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而且在对非靶病变(如胸水、腹水、锁骨上转移性淋巴结)的控制也优于单纯化疗(对照组)。此与平消胶囊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抗癌解毒功效密切相关。

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体重方面,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卡氏评分改善,分别为83.33%和56.66%;体重分别为86.66%和48.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由于治疗组采用的是综合治疗,在肿瘤病灶得到了控制,减轻了肿瘤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患者卡氏评分,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此因减少了肿瘤对人体内营养的恶性消耗量,使体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持。本临床观察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示出优势。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者经治疗后多项免疫指标得到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证明平消胶囊配合化疗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有效抑制和杀灭异常细胞的过度增殖的同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缩小肿瘤的作用。

在肿瘤标记物CEA及CA1()-9方面,治疗组经综合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变化,下降较明显,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综合治疗的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较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象、肝肾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也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化疗十平消胶囊)在治疗后患者的WBC、粒C、GPT及GOT均有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单用化疗)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X2检验两组有显著的差异。说明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了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单用化疗(对照组)的患者,可考虑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可保护骨髓造血和肝功能。本实验研究观察了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平均血管密度,与化疗组(顺铂)和口服平消胶囊组相比较。结果发现,模型组、平消组和化疗组平均阳性细胞面积分别为215288.8±31903.6、110116.5±15556.5*和177723.9±29310.8*△(*和模型组比P<0.01△和平消组比P<0.05)。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VEGF呈强阳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分泌VEGF促进血管形成。化疗组可见大片坏死区,残存的肿瘤细胞VEGF呈强阳性表达。平消胶囊口服治疗组肿瘤细胞VEGF呈弱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模型组、平消组和化疗组平均血管密度137.9±13.7、42.9±10.0*和

67.3±7.7*△,(*和模型组比P<0.01△和平消组比P<0.05)提示平消胶囊口服治疗组的平均血管密度最低,表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平消胶囊口服治疗有效的机理之一。

综合本课题研究结果,发现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在减轻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和稳定肿瘤病灶,提高、稳定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维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体重等方面较单纯化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体质较好能够耐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可采取平消胶囊配合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yzn200906044.aspx

授权使用:山东中医药大学(sdzyydx),授权号:49bf9040-2edd-47c5-8826-9ec900b09302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