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谋生计 踏上先富之路

他们永远不可能忘记,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单调的年代里,西湖路、上下九、高第街三大“个体户蜗居根据地”,是如何开启广州首个“亮灯工程”;如何第一次,将老广带进了精彩的“夜生活”。

先行者:全凭敢字支撑

在改革开放之前,个体户是被人瞧不起的。1979年7月1日领取广州首个个体户牌照的陈兴昌生前回忆时曾提到,在改革开放以前,老百姓对“个体户”都很鄙夷。那时大家管他叫“街边仔”,邻居看他不顺眼,极少有朋友跟他接近。就连儿子成年后也难以找到对象,因为大家一听说是“街边仔”的儿子,就避之惟恐不及。

不过,即便这样,为有一口饭吃,上世纪70年代末回城的知青们还是开始了艰难的自谋生计历程。容志仁和老婆靠积攒下来的100块钱,加上街道文化站“赞助”的一口大铝锅,办起了容光早餐店,成为广州的首批个体户之一。

“刚开始,有点抬不起头来做人的感觉,就一个‘敢’字支撑着我。后来小吃店生意越做越好,得到街坊的认可,也改善了我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凭自己的劳动得来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容志仁回忆说。

1981年,作为个体户代表之一,容志仁被时任省委书记的任仲夷接见,担任了广州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之后,他先后又受到邓小平、胡耀邦的接见,一时传为佳话,被媒体广泛报道。

虽然早期个体户从事的都是“拾遗补缺”的行业,但社会需求庞大,在政策的支持下,个体户的创业潜能被激发,部分精明的个体户财富快速增长起来,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万元户”的行列。陈兴昌就瞄准了计划生育带来的商机,成为广州首批“四大百万富翁”之一。

追随者:主动下海淘金

“万元户”,对当时月收入只有几十元的“非个体户”而言,是个非常大的刺激。“我们要当万元户!”是当时包括李家杰在内的很多人的心声。

与容志仁不同,1983年返城的知青李家杰回到广州后获得了一份工作。他被分配到越秀区五金杂件三厂做供销员。第一个月的工资是37.5元,后来慢慢地涨到了48.7元。

当时工厂与工商局合作,开办起了农贸市场和工艺品市场,生意很是红火。而中央政策也很明确提出:“要把个体户扶上马!”面对此时好环境,李家杰坐不住了。他用借来的3000元做起碎布生意。

1984年5月,为了重新安置区内二级马路边被扩建拆除的商铺个体户,广州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夜市——被誉为“南国明珠”的西湖路灯光夜市。李家杰在夜市里租到一个档口,卖起了服装,并一干就是20多年。

李家杰说:“最旺的时候每晚有三四万客人,运气好的时候,一晚赚上1万元也只是保守的说法。许多北方客人看中一种服装,来了就要5万元到10万元的货。许多当时轰动了整个社会的时尚服饰,均可在西湖路淘到手,其风头之盛是国营商店无法比拟的。”

1988年,容志仁也来到西湖路上,他在西湖路上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吃饱喝足的人们,已开始崇尚‘装扮门面’,西湖路一条街上的服装生意火得很。一到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人都涌来抢购,人流拥挤到你连转身都很难。那会的营业时间要持续到凌晨两三点。那年代,还没发行100元纸币,只有十元面值的,我太太每晚数钱,都数到累了”。

财富效应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个体户行列,一些学校教师、工厂的技术人员也到市场上炒更。按照工商局的规定,当时西湖路一个档口的租金是98元一个月,但在市场上,被炒到了6000元到8000元一个月。后来的夜市迅速延伸,从“一”字形到“7”字形到“十”字形,高峰期有1000多档,把西湖路和教育路挤得满满的。

“是广州带旺了我们(个体户),而我们又带旺了商业街,商业街最后带旺了广州……”广州最早一批个体户容志仁回忆往日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