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

一、活动主题

“叮铃铃·”上课了,而且是我们最喜欢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知道柴老师今天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大多住在农村,可你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了解吗?”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了解。柴老师便让我们讨论出自己想要了解和调查的活动主题,经过一番群枪舌战,还是没个结果。最后,柴老师让我们每人写出自己想要调查的活动主题,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总是不告诉我们家的收入是多少,他们越是不告诉我吧,我就越想知道,如果趁此机会,相信爸爸妈妈应该会说吧,想到这儿,我就写下了:调查家庭收入。但愿班上其他同学能跟我想的一样。“叮铃铃……”下课了。

第二天柴老师公布的结果是:调查环境污染。听到这个结果,我大失所忚,哎,真是同班不同心啊!不过,我又转念一想,现在的生活环境确实不是太好,如果能借此机会,让同学们多了解了解,增强环保意识,也挺不错的。于是,我们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二、活动目的

我们环保天使队的几个成员经过讨论,认为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要调查出垃圾的种类、来源以及处理方式,通过调查找出环境污染的根源,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想出解决的办法,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并通过调查增强我们的胆量,学会在活动中与社会亲密接触,从而懂得尊重他人,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学到说话的技巧;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过程

(一) (一)个人调查

活动时间:1周——2周

活动内容:

1.观察每天家里都会处理一些什么种类的垃圾,及处理方式。

2.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自己设计调查表格,并整理结果。

3.根据调查内容向家长进行访问。

为了调查,每天倒垃圾就是我的职责,在倒之前,我要先清理出垃圾的种类,然后做记录。这样调查还是远远不够,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妈妈,从妈妈嘴里我还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以及处理方式。

(二) (二)小组调查

小组调查开始了,我又多了5个小伙伴。调查什么呢?我们几个绞尽脑汁也没个结果。大家决定先打听一下“军情”。经过几天的“侦察”其他小组有调查菜市场的,有调查本村诊所和垃圾回收站的……此时,灵机一动,发现离我们最近的老师办公室却无人问津,我们组的调查地点就是它了。

分工

组 长:陈大超

小记者:冯玉裳、柴旭

策划员:杨志霞

观察员:冯玉群

记录员:谢鹏

调查开始了,我们先去了低年

级老师办公室。瞧,小记者冯玉裳

正在向本班柴老师问好呢。接着冯

玉裳向柴老师进行了采访,从柴老

师口中,我们知道了办公室的废纸

最多,有的是老师用过的废稿子,

有的是补作业的同学随手乱扔的。老师为了减少垃圾的数量,把一些废纸叠成了装垃圾的小盒子,你看钟老师的桌子上就摆放了好多的垃圾盒。

为此我们还特意采访了赵老师,赵老师还教了我们叠垃圾盒的制作方法。下面,我们就把制作过程教给大家:

首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废纸,竖着对折一下,再竖着对折一下变成两个长方形。然后把其中一个长方形向内对折,变成一个三角形,照此方法再把另一个长方形对折。此时又变成了两个三角形。接着把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都向内对折,并把多余的长方形折叠,最后,从内向外打开即可,为了让垃圾盒能站稳,最好把四个平行角折平。这样,漂亮的垃圾盒就做好了!

看来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但是在采访的时候,有的老师听不懂我们问的问题,我们就下去讨论,认为我们没有把语言组织好,没有把问题问到重点吧。调查完后我们聚在一起,把各自要问的问题重复的讨论了好几遍。第二天我们调查课任办公室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能听懂我们问的问题了,可这次有的老师竟然把我们当成检查卫生的了,说:“我们办公室的垃圾不多,你们少写点就行了”。我们又想:可能是记录员在做笔记的时候,老师把我们当成检查卫生的了。我们决定以后等调查完了再做记录。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高年级数学老师办公室,这里的老师都很配合我们,他们回答了我们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当我们说出此行的目的后,有位老师爽快的说了声:“好,你们调查吧!”使我们壮起了胆儿。

活动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办公室里还有些废笔,有的老师把废圆珠笔的笔芯存起来,笔套留着继续用,等废笔芯存多了,再把它们一起销毁掉。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收获,在调查时,我们从老师那儿学会了怎样叠垃圾盒。懂得了减少垃圾量才是保护环境的根本。我们要像老师一样,学会废物利用,把能利用起来的垃圾,再利用起来,让他们变废为宝。下面是我们小组的调查表和体会,请大家过目:

小组体会

收获体会: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但了解了垃圾对社会的污染,对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胆子变大了,小嘴越来越会说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垃圾”的认识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与老师的沟通更融洽了。

1.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培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通过活动,我们知道,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才能变的更加美丽

2. 这次活动我体验了当"小记者"的滋味。要采访前,我们兴致勃勃,可当我们上街采访时,处处碰壁。真扫兴,经过大家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以后的采访都比较顺利。而且通过这次采访,锻炼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和胆量,同时让我们意识到要当一名记者,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实现我的"记者梦"。

3.为了让自己在调查时的照片通过电脑展示给大家,我特意请教老师,学会了怎样制作幻灯,电脑这东西真是太棒了!

4. 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彼此配合,互相取长补短,每位同学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学会合作,才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实践过程中虽然累点,但成果展示时,那成功的感觉真棒!

教师点评:

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你们的胆量,而且也培养了你们在活动中与社会亲密接触,从而懂得尊重他人,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同时你们在调查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培养了你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

一、活动背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忚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

二、活动对象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研究阶段;3.汇

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

知识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4、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

1、看报到,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

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到:

“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村诊所李大夫,他说,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我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南庄村村主任介绍,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的污染。

2、收置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说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二)自主研究阶段

1、组织交流研究。

(说明: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

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

2、小组组织学习。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附:综合实践小组研究计划表

(说明: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外,各小组每几人

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二)汇报评价

1、师:在这次“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说明: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

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

3、师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五、评价和反思

1、这一节实践课,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研究学习、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交流研究学习”。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2、在课题研究中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开展调查,以及调查材料和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小论文的撰写等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在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们有一种冲动和渴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感跟他人分享。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课题汇报课:各课题小组的活动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而且在相互交流中,还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附:学生汇报材料,除了有大量的图片和照片之外,还有具体的内容即以下三方面:第一小组汇报:什么是白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在大量使用,大大

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塑料制品尤其上大量的废旧地膜,包装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带来了很大破坏。由于废塑料制品大多是白色,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第二小组汇报:“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做为环境污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特殊的来源,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一种是视觉污染;另一种是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剌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机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第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第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第三,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料制品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自然降解需用100——200年的时间,会长时间占有土地。

第三小组: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填埋、焚烧、回收利用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这些方式每一种都有效果,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消费量会逐渐增加,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已摆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杭州是我国最早制定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城市,之后,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天津、上海、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都相应地出台发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文件。从“白色污染”现状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防治“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精优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对“白色污染”进行有序治理。在全国上下掀起了防治“白色污染”的高潮。呼吁:治理“白色污染”需要大家的热情,更需要大家的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更加健康,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克服自己的少许不便,坚持每天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为治理“白色污染”尽一分力,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创造一个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天生炕分场学校

学生年级:小学六年级

一、活动的产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喜欢让同学们写日记,因为通过日记可以调动同学对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其写作兴趣,锻炼写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勤观察、善观察、乐观察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成语、积累词汇,我要求学生每天在黑板上抄8个成语,利用预备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读、并且要求抄写成语的同学给大家讲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在语文课上我发现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能够把学到的或读到的成语加以运用。并且恰当运用成语后,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凝练、也更活泼、生动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成语比赛呢?看看同学们对成语到底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同学们的兴趣如何?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了我的行动。我先把同学分成了14个小组,4-5个人为一组。比赛分为四个环节1、说成语。2、表演成语3、讲一个成语故事。4、成语接龙。比赛结束后,同学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就拿说成语这个环节来说吧:不仅给大家说一个自己知道的成语,有的还讲了这个成语的读音中易错的音,希忚同学注意;有的还通过图片来展示自己所说的成语,并强调易错的字;有的从成语的意思上来说;有的从成语的运用上来说等每个组的切入点不一样,告诉同学们

的内容也不一样。通过这一场比赛我发现学生对成语的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了,我趁机提议让同学开展一次“成语”的调查研究活动,同学们一听,议论纷纷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一块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成语乐

园》

二、活动的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学生对成语的调查和研究,使学生了解成语的分类、成语的用途、成语的来历 、成语的特点、成语的来源、成语和其它谚语、歇后语的区别、运用成语的好处。 情感方面:

1.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配合和共享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自己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在活动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学生的抗

挫折能力。

能力方面:

1.通过查找成语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会查找、收集信息,并能简单处理信息,整理成资料。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反应能力,以及收集、整理、汇编信息的能力。

2.学会制定方案、计划,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不断进行改进的能力。

4.通过成果的展示,在活动交流中使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5.通过对成语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读中感悟,从成语中学会做人、做事、生活的道理和经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使学生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探索祖国灿烂文化的欲忚。

6、积累词汇,灵活运用,锻炼提高写作能力,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三、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1、活动主题的确定

在语文教学中,我喜欢让同学们写日记,因为通过日记可以调动同学对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其写作兴趣,锻炼写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勤观察、善观察、乐观察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成语、积累词汇,我要求学生每天在黑板上抄8个成语,利用预备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读、并且要求抄写成语的同学给大家讲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在语文课上我发现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能够把学到的或

读到的成语加以运用。并且恰当运用成语后,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凝练、也更活泼、生动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成语比赛呢?看看同学们对成语到底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同学们的兴趣如何?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了我的行动。我先把同学分成了14个小组,4-5个人为一组。比赛分为四个环节1、说成语。2、表演成语3、讲一个成语故事。4、成语接龙。比赛结束后,同学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就拿说成语这个环节来说吧:不仅给大家说一个自己知道的成语,有的还讲了这个成语的读音中易错的音,希忚同学注意;有的还通过图片来展示自己所说的成语,并强调易错的字;有的从成语的意思上来说;有的从成语的运用上来说等每个组的切入点不一样,告诉同学们的内容也不一样。通过这一场比赛我发现学生对成语的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了,我趁机提议让同学开展一次“成语”的调查研究活动,同学们一听,议论纷纷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一块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成语乐园》

2、活动的内容

活动主题确定后,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活动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呢?有的想知道成语的来历;有的想了解成语的分类;有的想知道成语的用途,有

的想弄明白成语和其他谚语、歇后语的区别……经过全班同学讨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成语的分类 成语的用途成语的来历

成语的特点 成语的来源 成语和其它谚语、歇后语

的区别 运用成语的好处

3、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要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要学生有

主动的参与意识,有热情,所以说分组很关键。它关系着整个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下去。在自由结合的基础上,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推销,展示自己的能力,争取能够得到小组的认可,加入合适自己的小组。最后全班同学组成了14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各自成员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了自己组要研究的内容。

成语的来历 第三、五、八组研究

成语的来源 第一、十二组研究

成语的分类用途 第四、十三、十四组研究

成语的好处 第七组研究

成语的特点 第二、九、十组研究

运用成语的好处 第七组研究

4、活动计划

活动的内容确定后,我就开始指导学生制定活动的计

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日历。

5、走进社会开展活动

活动计划制定下来后,各个小组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各小组开始走向社会,他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多渠道的获得了知识,并掌握了许多学习知识的方法。有的上网搜索、有的上图书室查资料、有的询问家人、有的请教老师等,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

6、整理信息 交流汇报同学点评发现问题

同学们搜集资料后,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汇报,从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同学们汇报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从搜集资料的方法上讲,有的侧重从搜集资料的内容方面,有的侧重从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方面进行谈。其它同学进行点评,师生共同发现问题。

汇报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表演课本剧、有的办小报、有的写调查报告、还有的以绘画的形式。

如:说成语、讲成语故事的活动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入。

老师激情洋溢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鼓劲,加油。让学生明白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知道本次活动的意义及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的价值所在。

(二)、活动内容。

1、主持人上场,宣布此次活动的规则。

2、活动开始。

(1)、第一轮:说成语。师生都要做记录,好的地方,不足在哪理。活动结束后,点评。学生现点评,老师最后总结。

(2)第二轮:讲成语故事。同第一轮要求一样。

3、主持人点评。学生点评。老师点评。

(三)、成果展示。

1、小报。办成语小报。

2、表演。

3、绘画。

、、、、、、

四、活动评价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因此,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1.评价的主体

评价者可以是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是学生个人,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人员或相关部门。

2.评价的内容

(1)参与活动的态度

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2)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

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记录等来反映。

(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3.评价的方法

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也可以鼓励由学生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各组在此基础上,也制定了各组的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思考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

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 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 ②研究、设计和劳动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规划、表达、反思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体会赚钱的艰辛。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1、课题的确定

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

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实践活动课上,大家看到这情景,也都有同样的疑问,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致决定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

2、分组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两组。一组用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进行调查;二组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家长的收入及给孩子零花钱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1、学生情况调查

⑴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

制定完计划,一组几位同学对中高年级的4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一),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设计了《小学生零花钱来源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数目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用途统计图》。同学们发现在调查的40人当中有25人的零花钱是从父母或长辈那里要来的,没有自己试着赚过零花钱;40位同学中竟有15位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统计完后,同学们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⑵采访调查同学们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的情况

赵相栋:采访前觉得挺容易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许多同学看到我们问他们买零食吃的情况都不敢说,趁我们不留神就跑了。后来,我们调整了“作战”方案,分头行动,先交代我们的采访目的,利用录音或录象的形式,记录采访内容。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都觉得零花钱来的非常容易,因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给了!我们小组成员在采访后产生了疑问:这一元钱真的就象同学们说的来的那么容易吗?

2、家长情况调查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零花钱肯定和家长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小组同学每天放学后的,在校门口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后进行统计,令他们吃惊的是家长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学们调查前想象的那样收入很高。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调查完家长后,同学们一起交流时,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讨

调查结束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交流。几个小组的同学反应:在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的同学都认为一元、两元来的很容易。采访组的同学还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本班的同学大多数也都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说不出赚钱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呀,体验赚这一元、两元。”

新的实践内容又产生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赚钱,在我的指导建议下,同学们把课题延伸为《一元钱的体验》,自己去体验赚钱。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

1、组织讨论

用什么方法去赚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捡废纸、卖蔬菜、卖水果等。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赚钱小组,制定了行动计划,做了一些行动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行动以前,要求学生在体验劳动中随时写好体验日记。

2、交流赚钱的体会

同学们每个双休日去体验赚钱,终于到了集中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坐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体验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烦恼……(见附件二)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

“用自己赚的钱,感觉怎么样?”

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消费,活动后同学们在一起畅谈了自己购物感受。有的同学说:“花自己的钱,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妈妈给钱的时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说:“到商店里买东西总是觉得东西太贵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总会给我买些便宜的了,因为赚钱太不容易了。”……

最后一次集中活动,同学们邀请了家长来参加活动,采访组的同学对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了现场采访,家长对我班开展的这次实践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采访记录:

学生:阿姨你好,欢迎你代表家长参加我们这次活动,听陈文慧说你不想让他去体验赚钱是吗?能说说当时为什么不想让他去吗?

家长:一开始觉得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会做,怎么能去赚钱呢?而且说心理话有点不舍得,每次需要零花钱都给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让他去自己赚。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你对本次活动有什么新的认识?

家长:活动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不让他去参加体验赚钱是错误的。因为他去拾废品,回来就告诉我:妈妈,你说赚钱怎么就这么辛苦啊,我才拾了一上午就腰酸背疼的了,你天天在医院有那么多的病人肯定很累吧。以前他从没说过这样体贴的话。我突然觉得好感动,觉得他确实进步了。

学生:如果以后再开展这样的活动,你会支持他去参加吗?

家长:我一定会支持的,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他的实践能力,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开展这样的活动

很好,我很支持。

学生:谢谢阿姨!

此时,听了家长的话,学生们又有了几分自豪与成功的喜悦。于是把目光转向了陈文慧,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讲呢?此时的陈文慧有几分激动,忚着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儿子以前太不懂事了,为了自己看电视每天都不让你好好休息,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懂事了,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

其他的同学此时似乎也有几分歉意想表达,都静静地举起了手……

四、活动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班的同学都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钱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打算怎样做?有的说:“我们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赚零花钱,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这些零花钱积攒起来把它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学生的评价(见附件三)

2、教师评价

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从生活中以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为着眼点,取材、定题,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中进行实践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

生在此次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的地方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平时一些学习成绩差,但又聪明好动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更是表现出色,动手实践能力相当强,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关键是如何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同学们采访、调查、设计统计图,遇到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显示了他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是《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成果展示课。

在主题成果展示之前的所有活动中,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中选择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子课题。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分工研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如:从学生和家长入手,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交流总结,设计统计图。调查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分工合作,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神得以培养,并且提高了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清楚的看到了存在于学生自己身上的问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汇报交流时能够进行现场调查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与课前的调查情况进行对比;

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较强,课堂上还对现场听课的老师进行采访,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了问题。

此外,能邀请家长参与这次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变化,更使学生有了深深的体验,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附件一: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问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钱大约是( )

A、一元以下B、一元 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是怎样得来的?( )

A、父母给的B、自己向父母或长辈要的

C、用压岁钱D、自己通过劳动赚的

3、用自己的零花钱都买些什么?( )

A、文具B、零食或玩具

C、上网或打游戏 D、买课外书

4、你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

A、合理 B、不合理

5、你觉得一元钱来得容易吗?( )

A、容易 B、不容易

6、你试过自己赚零花钱吗?( )

A、试过 B、没试过

附件二:

学生交流赚钱的体会

李娜:我们在路上捡废纸的时候,遇到很多的熟人他们都问我们干什么的,有些难为情。还有些人嘲笑我们:小孩也真是的,不好好学习,出来捡破烂赚钱,真是不知好歹!付出了劳动,还要受别人的耻笑,太苦了!

赵生龙:本来觉得捡废纸是件容易的事,谁知真正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会儿,就感觉腰酸背疼了,正好那天又来冷空气,手都僵。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赚一元钱是多么的难,而且不吃苦是赚不到钱的。

冯玉娇:从垃圾堆里捡出的塑料瓶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的手很容易被塑料瓶硬硬的给扎到,我的手都被刺破了好几道口子,加上天气又那么冷,我真的体会到了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真正明白了父母为什么经常说:“花钱容易赚钱难”。

陈琴:我们在卖菜的时候,本来想好了价钱,结果客人一来不是忘了价钱就是不会称称了,而且我还体会到了“同行是冤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我不会称称时,我请卖菜的老奶奶帮忙,她们不但不帮,还瞟了我几下。我真正体会到爸爸在卖菜时有多么不容易,我应该珍惜零花钱。

附件三:

学生评价(活动评价之一)

以往与我们同龄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都是大人的事,其实不是的。在这次实践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应该从小养成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走上社会时更加的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人。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体会到我们手中的零花钱是来之不易的,是爸爸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的。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赚钱是否辛苦,想买什么就伸手向父母要,父母要是不能满足,我还得哭,还得闹,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改掉乱花钱的毛病,做一个全新的我,让父母知道我长大了。而且我明白了靠这种体力劳动去赚钱是一件非常苦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还太低,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应该从现在起努力读书,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科技知识才会实现我的理想,让父母也享享清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三年级)

有趣的昆虫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我校举办的昆虫展已经结束。一个课间,同学们拿着

一些昆虫图片资料互相传看,小声谈论着。我问孩子们:“对昆虫感兴趣吗?”男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兴趣!”一些女孩子则说很怕。我又问道:“因为怕就远离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昆虫,还是要大胆地去认识它们呢?”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去认识更多的昆虫。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又对相关主题活动的研究内

容作出了讨论:“其实昆虫是大自然中一种极为有趣和神秘的生命,它们外形各异,但同一个科目的昆虫又有它共同的特点。如果让你去研究昆虫,你最想知道它们什么方面的特点?”一生急忙站起:“我想了解知了为什么会唱歌?”“嗯,除了知了以外大自然中还有蟋蟀、蝈蝈、蛐蛐等很多小昆虫都是有名的歌手。他研究了知了,那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对这些夏季的歌唱家进行研究?”几个孩子即时举起了手,“晚上,我家的墙角边常常传出蛐蛐的叫声,我想研究蛐蛐。”“我要研究蚊子和苍蝇为什么叫得那么难听。”“我要研究蝈蝈。”大家说得很兴奋,忽儿又一生站起来,“我要研究鹦鹉。”他刚说完台下就一片反对,“鹦鹉不是昆虫,是鸟类!”那孩子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悻悻坐下。我引导:“鹦鹉、百灵鸟是鸟类里的演讲家和

歌唱家,你到是可以研究一下它们和昆虫的发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说呢?”他高兴地点点头。“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是已听说过或见过昆虫的声音,那还有一些会发声的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对昆虫声音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进行相关研究。”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提出了关于昆虫的食性、住所、生活习性、外形和种类几个问题,我们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共同讨论下也渐渐浮出水面。正如瑞吉欧教育提出的“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就是在孩子们兴趣的传接中,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他们自我体验的范围内寻找一个个有趣的主题吗?而这些主题就好象雏鸟一样,只有在不断地讨论中磨合才能逐渐地羽翼丰满。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知识能力: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三、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自主研究阶段;3.互通信息、分组合作;4.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菜园去捕捉了一些昆虫。当孩子们带着蝴蝶、瓢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再次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瞧,它的翅膀有深蓝色的花纹呢,好漂亮。”“哎,别碰它的翅膀,我妈妈说它有

毒。”…… 一群男孩子则在另一边谈论着:“这一只是七星瓢虫,你看它背上有七个点。”“对呀,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后面有七个点的七星瓢虫是益虫,如果是其它的瓢虫都是害虫。”…… 听到同学们的声声议论,我惊叹于孩子们竟有这样的观察力,随即我又组织他们坐好,顺势问道:“你们知道什么叫昆虫吗?”一阵沉寂后一生站起来回答:“昆虫都有头。”“好!还有什么?”“它们都有眼睛和嘴巴。”我板书:头、眼、嘴。又一生站起来说:“有脚和翅膀。”……慢慢地,我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也逐渐在孩子们不断归纳和求证中明朗起来。认识了“昆虫”后,我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打算。有的说翻看书报找资料,有的说自己去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有的说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还有的说要带着录音机到大自然去录那些昆虫的

叫声…… 如此种种,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接下来就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阶段:自主研究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

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

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

传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成了某一昆虫的专题报告。当然,这与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文本格式有关。而孩子们为了使自己的数据材料显得更丰厚,基本是不会加以筛选的。这也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分组合作、互通信息埋下垫笔。

第三阶段:互通信息、分组合作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

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把有关昆虫声音、住所等特性的资料分别放在相关“信息车”(一个车型的资料箱)里,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综合实践小组研究计划表

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

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第四阶段:汇报评价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

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

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研究昆虫住所

的同学以一幅幅蜂巢的鲜亮图画领着同学们走进了蜜蜂的神秘王国;而号称“夏之声”的小队则以一组组录音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个有趣的抢答题,掀起了阵阵热潮;昆虫生活习性的研究小组也以简单明朗的介绍赢得了掌声一片;另外,研究昆虫样子的小组还展示了“蝴蝶的一生”的录像等等。在精彩的汇报结束之后,我组织同学们统计了一下我们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昆虫。结果约有50余种,同学们表示惊奇。而我又问,“你们知道大自然里已经定名的昆虫有多少种吗?”同学们纷纷猜测:100种、1000种、10000种?我摇摇头,答道:“确切的说,应有100万种。所以今天我们的研究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仍可以继续关注这些有趣的昆虫,关注我们神奇的大自然,关注我们生活中一切小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本次汇报活动就在同学们的阵阵惊嘘中结束了。

汇报结束后,因同学们表现出色我给各组颁了一个

“优秀组织奖”,又把“积极参与奖”、“最佳效果奖”的授奖权交给了每个小组成员,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最后,在实践活动的颁奖大会中,由各组长主持、代表发言,我和本班班主任成了颁奖嘉宾,终于把所有的奖项圆满颁出,因为充分照顾了大家的意见,同学们也十分

信服。课后,同学们也以“走进昆虫世界”为题完成了一篇后记,另于校内组织的相关图片、资料展示会也在筹划和准备中。

四、评价和反思

这一节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阶段性学习。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正如我目标定位中提到的: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在跨组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资料重组和分工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其目的性更强了,有的选择性的搜集了昆虫某一方面的特点,有的则把自己获取的与组内研究无关的资料献给了其他小组。我想,我们常常在呼吁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在信息交流中主动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就是信息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积极表现吗?同学们在跨组的信息交流中也确实达到了“双赢”。另外,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综合

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在他们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另从评价结果来看,同学们还是比较客观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安全伴我行

一、确定活动主题:

目前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知识,自我保护能力

差,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常会遇到各种威胁人身安全的因素,如果不及时排除这些因素,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惨剧,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因此,为了让学生快乐、健康的生活,我们确定了“安全伴我行”这一主课题。

二、制定活动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发生的事物做

调查,他们当然很有兴趣,也很重视,但我们不能盲目地去进行研究。于是在进行商议之后,特制定活动目标如下:

知识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理解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在网上寻找、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

3、主动、全面地探究“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对自我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4、加强交流,就自己所写的文章和文件夹里收集的信息,与其他同学共享与探讨,实现资源共享。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利用因特网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三、活动实施过程:

本主题实践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生活实践研究阶段;3、网络探究、收集整理资料阶段;4、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一)活动准备阶段:

激趣入题,明确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在此阶段,我们对主题活动的研究内容作出了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

好选择研究的方向,教师协助分为三个小组:“食品安全小组”、“交通安全小组”、“校园安全小组”。在明确任务后,老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研究的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之前对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性,能使活动的生成性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二)实践研究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开展有效的活动,食品安全小组走进村社,采访了小摊小贩;交通安全小组来到村中心的十字路口等地方,校园安全小组走进校园,采访了安全校警。

(设计意图:在这里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在亲身经历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探究、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实践活动。我们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利用网络在课余指导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进行资料查询。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收集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文字、数据、图片等等,然而,许多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

过分类整理,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我们引导学生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出整理资料的方法,再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本组研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更简洁更有条理。为下一步的汇报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目的地利用网络资源,免去了学生漫无边际的查询之苦,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本组研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四)汇报评价阶段:

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时,老师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建议,并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

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食品安全”

小组利用图片,伴着解说让大家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还让大家传阅了照片集。“交通安全”小组利用幻灯片讲解了身边的交通安全事例,并围绕“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展开了精辟辩论;“校园安全”小组展示了同学们精心收集的不同资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本次汇报活动圆满完成了。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研究内容自主选择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汇报本组收获,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培养了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反思:

我们通过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了从未有过的感受,真是有苦、有乐。苦在事事参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乐在跟学生时时交往,看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学生的能力在逐步地提高,我们最后竟和这些学生成了老朋友一般。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合作学习”是它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安全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合作小组,这样,满足了学生个人需求,他们能主动探究。在小组里成员分配工作时,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空间,尤其是我们老师之间的合作、分工更是给学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