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以德兴商四百年 "留余"治家十三代

首页 | 在线访谈 | 互动交流 | 工作邮箱 | 客户端下载

座邙瞻洛,背倚黄河,风光秀丽的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隐藏着一颗文化明珠,她就是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的康百万庄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康家先祖把古人的留余思想,作为自己的家教世代传承,这也是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十三代四百多年的一大奥秘。详细

留余治家康百万

豫商翘楚,兴盛十三代、四百多年

康百万家族又称河洛康家,自明洪武年间迁至河南巩县始,康家辛勤耕读,经商传家,家族渐渐兴旺发达,乾隆时进入全盛,渐成中原巨富。自六世祖康绍敬,至十八世康庭兰,康家兴盛了十三代四百多年,开创了“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财富格局,成为豫商的典范。

保留叶氏井、庆寿烧债券,凡事留有余

康家有一个有名的家训——留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留余”思想要求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己所有,该舍的要舍,要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谋正当利,适可而止。

110多副楹联匾额,教育子孙重信守义

康百万庄园由19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建筑都能看到很多楹联和匾额。据统计,总共有110多副楹联匾额。这些楹联匾额是康百万庄园的一大特色,是康家修身齐家的名片,记载了这个家族对子孙后世的诸多提醒和告诫。

“拜月桌”上刻铭文,精心劝诫后辈读书

康家主人组织家族子弟在八月十五拜祭月亮时所用的石桌桌面底部精心篆刻了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顽然一块石,谁道有精神。岂知经镂刻,还能见天真……”揭示一个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教育他们的子孙,一定要刻苦攻读、励志进取。

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初具规模。在400多年的时间里,从最初的山腰建到了山顶,在邙山的脊背构建了一处栖息之所,背山面水,依山就势,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虽由人做,宛自天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建筑理念。

  详细

留余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详细

忠厚 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

  详细

崇德 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诵鼎上词,常愿景行正考父;任天下事,可能遥揖范希文。

  详细

勤俭 行道有福克勤有继,居安思危在约思纯。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克俭克勤思其艰以图其易,是彝是训言有物而行有恒。

  详细

重义 商道无形商道即人道,商品有形商品即人品。友以义交情可久,财从道取利方长。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乐观时变,商品为轻商德为重审世诚为。

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李佩甫

“留余”,豫商精神的集中体现

富含哲理的留余家训是豫商精神的集中体现,康氏家族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康氏家族挣得的钱财,相当一部分用于扶贫救灾、救苦救难、贡献国家、奉献社会,不仅得到朝廷的认可,亦赢得民众的敬佩。

  

  

  康百万庄园大门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5039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