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放前本村丛氏家族与其它姓氏的关系 (1)

解放前本村丛氏家族与其它姓氏的关系

丛宝德 2014.2

(一)与丛氏家族有俗成辈分关系的姓氏

在过去的社会里,一般说居住在同一地域、同一村莊里的居民,尤其是流动变化小、居住相对稳定的群体之间,注重宗族观念的,也非常注重辈分关系。同姓人都被认为是“自家人”,自然人们要按辈份互相称谓;同姓的男女是不能成婚结亲的。在原本没有辈份关系的两个姓氏之间,一旦由于最先具有影响的先人通婚结亲建立了辈份关系,双方以及后人就继续遵从了这种关系,这就是所谓“俗成辈份关系”。 有俗成辈分关系的两姓氏人之间也要按辈份互相称谓;不同辈份的男女也不能结婚成。只是因为既要遵从俗成辈分要求,还要排除近亲血缘关系,所以同村异姓男女结婚的并不多。

形成与维系这种俗成辈分关系是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新婚姻法要求,只要不违背“有近亲血缘关系不能结婚”的有关规定,不单是同姓氏的男女可以结婚了,不同姓氏原先有俗成辈分关系而不同辈分的男女也可以结婚了。这样一来,住在同一村里接触交往机会比较多的男女结婚成亲就大量增多了,原有的俗成辈份关系就被打乱了、破除了。时间长了,人们互相称谓逐渐忽略彼此的辈份,开始相互直呼其名,因此它就逐渐成为了历史。

我先祖丛世芳于明末清初来到呼家疃落户定居以后,在这方沃土上繁衍发展,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在这期间,我丛氏家族与本村的呼氏、朱氏以及张氏中的两个宗系等四

个姓氏家族之间都形成有俗成辈份关系。另外,与祝姓家族之间由于两姓先辈人长时间的融洽交往相处,也以特殊的方式形成了俗成辈份关系。作为对过去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的回顾,我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下,经过一番追索、探讨和整理。现在,就这些情况逐一介绍叙述如下。

(1)呼氏家族

根据一些传说和有关文字资料分析推测,大约在明朝中期的天顺、成化、弘治或正德年间,即在1457年至1521年这一时间段内,有呼姓三兄弟拉家带口从什么地方来到本地区。一个在本村这方沃土上搭起简易茅草窝棚定居下来,开始垦荒种地,创基立业,逐渐繁衍发展成为村落,被称为“呼家疃”;另一个到北面母官都那方土地上开荒种地,安家立业,与宋姓人家一起在那里繁衍发展【不知“母官都”这个村名有什么典故】;老三则独自往西到黄县什么地方去了„。经过一百五六十年到近二百年的沧桑发展变化,到明末清初呼家疃成为一个将近有二十来户人家、单一呼姓的村子。就在这时,丛氏世芳先祖来到这里,就在村北头的大道边上落户定居下来,成为我大呼家村丛氏家族的始迁祖,也算是第一世人。丛姓成为本村的第二个姓氏。

当初我先祖夫妇是担挑一双幼小的儿女来的,其中男孩就是长子丛之坤。几年后,于顺治六年(1649年)生下次子丛之有。丛之有就是我们的二世祖。他长大成人后,娶了本村呼氏女为妻,这也就成为在本村丛氏家族与呼氏家族形成俗成辈分关系的源头。此后,丛呼两姓的后人就遵从这一辈分关系相互称谓、融洽相处。从此两姓之

间再有男女结亲成婚的,除了要排除近亲血缘关系,还必须属于同辈人。从我四世祖丛儒修立的上可以看到,丛之坤的孙子、四世先人丛雲也是娶妻呼氏,也必定要遵从这一已经形成辈分关系要求。

我不清楚呼氏家族以前历代的辈份字序,只知道两姓的俗成辈分关系推延到新中国成立时相对应的辈分字是:„,永~忠,广~善,振~维,守~宝,义~大。

(2)张氏家族

◆张姓甲宗系

张姓有四个不同来源宗系,我们姑且把其中来本村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宗系称为“张氏甲宗系”。这一宗系的前辈原先居住在蓬莱境内的大季家与大柳行附近的一个叫“小雪村”,大约在清康熙年间它的四世祖张应弼来到呼家疃定居下来,成为在呼家疃落户定居的第三个姓氏,可能比丛姓晚三、五十年。

这里先把该宗系的历史渊源简单说一下:这一宗系的先人是明朝时期的“军户”世家。 明朝建立后,为了安定社会、巩固边防、解决防御倭寇海盗骚扰入侵问题,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从戌边在云南、四川等地的军队迁调来山东,在几个地方建立“卫所”,实行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以屯养兵的军屯制。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世代相传的军户家属子女都可以随军居住而成为常住居民。由于对前几代人的情况一概都不清楚,连简单的名讳都没有留传下来。只是到了明朝后期,“军户”传袭到张文德这一代开始居住到了“小雪村”这个地方发展成村

以后,才有“张文德”的姓名可考,并有墓碑为证。因此,这一宗系就尊定张文德为一世祖。而他们的四世祖张应弼就是来到呼家疃定居落户的始迁祖。

张应弼生于清朝顺治三年( 1646年), 卒于雍正元年(1723年)。由于家庭影响和个人才干,他心志得酬于康熙时代,被敕封忠信校尉(清朝六品武官)。可能是出于要避讳其先辈们都是效忠于明朝的“军户”这一政治因素、或者其它原因的考虑,张应弼在离职以后没有再回小雪村,而是选择了到呼家疃来安家落户【注:也许也因为他的奶奶呼氏是本村人,他就到呼家疃来安家了】。这一宗系与丛氏家族一样,基本上都是在原先的村北头繁衍发展的,所以到新中国成立时,张姓这一宗系多数人家都居住在大道西北这一片。

从张应弼落户呼家疃开始,丛张两姓人家同村相处的前两代人中,还没有男女通婚结亲的,因此也就没有俗成辈分关系可言。主要原因是来到本村时间太短,两姓繁衍的户数还不多,两姓男女结亲的几率太低。另外还很可能与‘出身门第’差别有一定关系。该宗系的四世祖张应弼落户呼家疃有“荣归故里”“告老还乡”的意味,他的儿孙后来也多有受封敕的,可谓门第增光!而我丛氏家族的始迁祖丛世芳是沿路乞讨来到呼家疃白手起家的,是属于出身贫寒的平头百姓。只是丛氏家族经过近百年的勤奋拼搏逐渐脱贫变富,尤其到四世祖丛儒成为方圆百里盛名煊赫的贤达富翁以后,因为五世人丛尚文是丛儒的长子,算是出身名门了,丛尚文自己也在登州府城里谋职高就,候选衞千总(敕封为武略骑尉)。他娶张姓第七世人张绩之长女(生

于1750年)为原配妻子。张氏的母亲蒋氏(张绩的妻子)也是来自蓬莱城里的官宦名门。丛尚文和张氏可谓是都出身高贵、门当户对,互攀高枝。这一通婚结亲对丛张两姓是首开先河,具有决定性影响。从此两姓就形成了俗成辈份关系,到新中国成立时八代人对应的关系是:居-尚,~ -得,永-廷,毓-忠,登-善,殿-维,宝-宝,大-大„。(“宝”字是张氏第十四世,是丛氏第十一世。)

◆张姓乙宗系

大约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后的清咸丰年间,又有张姓的另外两个宗系先后迁居到本村。其中一个宗系就是本村张笃庆、张笃伦、张笃志、张笃功、张笃谦、张笃行等户这一宗系,我们姑且称它为“张氏乙宗系”。这一宗系也是源于与丛姓结亲关系来到大呼家村的。丛姓大殿那支的六世祖丛得奇有一个女儿(七世祖丛廷柱的姊妹),嫁在蓬莱城附近的一个叫“花河村”的张姓人家,后来经历了一场官司以后,她夫妻俩就迁到大呼家村来定居了,成为该宗系的始迁祖。后来生了三个儿子,为第二世;三个儿子又有了下一代“笃”字辈(功,伦,志,庆、谦,行„)为第三世,“恕”字辈(宏,积,思,懋„„)为第四世。张氏乙宗系与丛氏家族的俗成辈分关系对应是:*(一世)~廷,*(二世)~忠,笃(三世)~善,恕(四世)~维。由于到新中国成立只有一百多年,时间不长这一俗成辈分关系可能还不为我丛氏族人都普遍知晓。

(3)朱氏家族

朱姓是在呼家疃定居的第四个姓氏,可以说它是起源于丛朱两

姓结亲以后引出的结果。

我三世祖丛起禄生有2子5女。其中,二女儿嫁在大柳行一带的峰山朱家村(也有说是门楼村)朱门。因为婆家里贫穷,丈夫常年外出打工扛活,给人家当雇工,二女儿她就经常回娘家住。因为大姐嫁到了远处,而三妹嫁在浦鲁张家,四妹嫁在丘山店,五妹嫁在大辛店附近的莱阳李家,为便于走亲戚和回娘家,她也曾经跟随丈夫在丘山东面、离我村五六里地的‘山上宋家村’找房子居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丈夫就在附近的村庄打工扛活。

我四世祖丛儒是三世祖丛起禄的次子,是丛氏家族发家致富卓有成效的典型。他经过大半生奋斗创建了他人生的辉煌,成为方圆几十里地范围内有名的大地主,拥有土地最多时曾达到三四千亩。还在他奋斗发家刚刚有了一些成效之时,就感到自己有责任帮这个姐姐、姐夫一把,于是就在本村周围拨出了几十亩地给姐夫耕种,把姐姐姐夫接到村里来居住,就住在村南边。这样朱姓就在本村落户就成为在本村定居的第四个姓氏,也是与丛氏家族形成俗成辈份关系的开端。

这里我多说一点,儒公在发家致富所采取的举措中,首先是在土地上做文章,改变像前辈们种地打粮的单一种植模式,开始打井开菜园、种果树发展果园„。在看到一些成效以后,也启发、带动了村里人家也纷纷仿效,几乎家家都开始开菜园、种果树。【因为梨树比桃树等其他果树的生长寿命年限都要长,因此解放之初,人们还能见到树龄有一百七八十年以上的梨树就是那时开始陆续种植的】。村民们通过卖菜、卖水果,做买卖等途径开辟致富之路一时成为村风。再

加上,有康乾盛世栉风沐雨的社会大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呼家疃在方圆几十里地域范围内鹤立鸡群,地位凸显,成为有名的菜园之村、果园之村、富裕之村。这也实实在在为外村人们所羡慕赞叹,他们有女也十分愿意嫁到呼家疃。村民富裕衣食无忧了,自然村中人丁就兴旺,人口飞速发展、户数也就很快增加,全村呼、丛、张、朱四个姓氏的总户数很快接近到二百户之多。大约在1780年前后或者到绕村一周修起围墙时,呼家疃就改称为“大呼家村”了【大辛店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村名为“辛店”, 在清朝乾隆时期更名为“大辛店”,比我们村更名时间要早一些】。在此后的清朝后期到全国解放时,大呼家村的人口户数就基本上没有增加多少。尤其是在腐朽黑暗的清朝晚期以及“闯关东”的大潮时期,村中的人口户数一度呈现不断缩减的负增长状态。

回归正题。修建起围墙时,朱姓人就住在南门里。后来经过几代人繁衍发展,朱姓人家就扩展到围墙南门以外、南北道路的东面了。如果把朱姓的始迁祖定为一世的话,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的“士”字辈已经是第八世了。其各世人与丛氏家族对应的俗成辈分字是:*(二世)~尚,*(三世)~得,*(四世)~廷,*(五世)~忠,懋(六世)~善,進(七世)~维,士(八世)~宝。

(4)祝氏家族

与祝氏的辈分关系的形成有些特殊。因为它并不是由通婚结亲形成的,而是丛祝两姓人在长期默契交往相处中演化形成的。祝姓人的原籍是在我们村东面仅有三里来地、与杨店村相邻的祝家庄,他们

到大呼家村定居的始迁祖是兄弟两个人。而与丛氏家族交往从两兄弟的祖父辈就开始了。

说起来话就长了,当年在我四世祖丛儒公创业所采取的措施中,还有在村里也开设油坊、豆腐坊和粉坊等作坊,进行经商和多种经营。据传说,当初开设的粉坊在所雇的伙计中就有一个是来自祝家庄的祝姓青年小伙子,此人憨厚、能干又懂技术,很受儒公的信任和器重,不久儒公就让他当了粉坊的掌柜,把粉坊的生产、经营管理等事情都交给了他。他也尽职尽责,不但跟伙计们一样干活,吃苦耐劳,还把粉坊的预算计划、生产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儒公的信赖。他与儒公年岁差不多,但是出于对儒公的感恩和敬佩,他总是谦卑地称儒公为“丛爷”。就这样,他在丛家粉坊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他把儒公叫“丛爷”也叫了几十年,同时也与儒公及家人融洽地交往相处了几十个春冬秋。几十年中他见证了儒公的创业辉煌,也见证了儒公功成名就之后的诸多乐施善举。他感念多年来儒公对他不薄,在他渐渐变老、感到体力不支时就把儿子叫来帮忙,并且把粉条的漏制、晾晒和储藏等全部流程技术经验都一一传授给了儿子。后来他满心高兴地回到祝家庄去颐养天年,他儿子接替了粉坊掌柜的差事。儿子比照父亲把自己降低一辈儿来称呼老东家丛儒及丛氏家族的每一个成员。

这个祝姓第二代人接任不久,就经历了老东家丛儒把家业分给五个儿子、粉坊转归到未成年的小儿子丛尚惠名下的变化。他仍然像他父亲一样在自己的职位上尽心尽力。就这样,年复一年,几十年又过去了。这期间,他目睹了东家家庭中发生的诸多悲怆变故:有几个

家庭成员英年早逝了,老东家丛儒也在1795年76岁时去世了;在经历着太多家庭变故打击中长大的少东家丛尚惠精神恍惚,对分到自己名下的家业,无心打理,也不太会打理。更残酷的现实是丛尚惠在成婚刚两年就于1801年26岁时就去世了,撇下怀着身孕的妻子吴氏,第二年吴氏生下儿子丛得庆。从此,孤儿寡母守着那份家业艰难度日。

粉坊的祝姓二代掌柜感恩戴德,知恩图报,他对丛家主人的悲痛遭遇无限同情,看着东家的家业不断败落:村里的豆腐坊早就停了,油坊也关门了;在城里的当铺和买卖商铺也先后易主别人了。他决心要帮着东家母子二人渡过难关,把赖以维持生计的粉坊继续开下去。那时他已经是年过知天命之人,他把还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叫来帮忙,并且手把手地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了两个儿子。后来这两个祝姓第三代成年以后就接替了管理粉坊的差事。再后来,这兄弟俩就成为祝姓落户大呼家村的始迁祖。

清朝后半期,清廷腐朽无能,朝纲混乱,外国列强入侵,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被生活逼迫外出寻找生路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家庭整体或是家庭的年轻成员不得已把仅有的房屋和土地卖掉,凑集外出谋生的盘钱。其中包括一些丛氏家庭或成员,自然也包括处于没落中的丛儒后人家庭或成员。到十九世纪中期,去东北谋生的人群形成了浩浩荡荡“闯关东”大潮,最多时几乎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相反,这祝氏两兄弟却逆着“闯关东”的潮流,依借前辈人积攒下的积蓄钱在大呼家村买地买房、成家立业,安家落户定居下来。后来也把粉坊从主人丛得庆手中盘点买了过来。从此祝家人成了粉坊的新主人,由自

家人包揽了生产粉条和经营粉条买卖生意,祝家在村里成为开粉坊的“百年世家”。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祝玉德和他自家弟兄们仍然还开粉坊、做粉条生意。祝玉德为人和善,在村里每年冬闲时成立的剧团里,他是司‘板鼓’的不二专家高手。

祝姓人落户本村不属于白手起家,原先是有些经济实力的,又赶上了廉价买房买地的机会。再加上靠种地、靠开菜园,秋冬春三季开粉坊,赚了钱以后再买地再买房„,因此家业发展很快。解放时期,包括祝玉德、祝玉温、祝玉明、呼官礼等人家住的这一片儿范围的房子,基本上多是丛姓人家败落后卖掉的,呼官礼住的房子先前就是丛尚惠、丛得庆住过的房子。后来是呼官礼的前辈母官都村人来买下了这套住房。相对来说,这些房子当时在村里都属于布局和建筑质量比较好的。另外,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村中祝氏家族也是一枝独秀,人丁兴旺,人口繁衍也比较快。祝姓两兄弟中的老大生了三个儿子:祝玉保、祝玉金、祝玉明;老二生有四个儿子:祝玉温、祝玉德、祝玉奎、祝玉杰。到“广”字辈又有十来个男性成员:吉;赞、?;乐、祥;善、亮、珠;信;元、利(其中祝玉温无子女,过继了祝玉德的长子祝广善)。祝家人靠勤奋劳动和节俭持家,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中,第二世人祝玉保通过经商致富,日子过得比他的族弟们更为富足。解放前,他买下了原先丛儒时代作露天粮仓的那个大院子(解放后村里在这里盖起学校那个大园),后来又买下了张家祠堂,并把他原先的住宅和张家祠堂一起拆了,重新盖起了现在那套大院前门临街的新住房。土改时因为拥有的土地多而差一点定为“地主”成分。最

后没定他“地主”成分,除了有别的原因以外,也与他的儿子祝广吉当时已经参加工作有一定关系。(祝广吉在区里做会计工作,后来也从事过教学工作)。

祝姓两兄弟在大呼家村定居后繁衍发展形成的祝氏家族成员,在与丛氏家族打交道相处过程中,仍然遵从他们三代先人所留传下的辈份关系相互称谓。这种关系从最先时带有一定雇主与仆佣关系成分,而后在长期相处交往中,逐渐默契演化成为充满信任、友谊和亲情的辈份关系。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祝丛两姓之间辈份关系对应是:„,玉~善,广~维,培~宝。这种以特殊方式形成的俗成辈分关系没有以通婚结亲方式那样影响广泛,常常只在接触频繁的群体范围内被认知。由于粉坊世世代代一直开在村西头,祝家买的住房也都是在村子的西半部,祝姓人家在村子西半部活动比较多,与居住在村子西半部的丛氏家族交往接触比较多。因此,居住生活在村西部的两姓人家对这一辈份关系也更清楚一些,留下传说也比较多,而在村子东半部居住的丛姓人家就未必都那么清楚了。

(二)与丛氏家族没有俗成辈分关系的姓氏

以下的一些姓氏,由于解放前到大呼家村定居比较晚,缺少像过去那样的社会环境和时间条件等原因,因而与丛氏家族没有再形成俗成辈分关系。这些姓氏的情况大致如下:(如有疏漏或出入,敬请见谅):

(1) 张姓的另两个宗系

张姓的另一个宗系是张福庆、张禄庆、张寿庆等户。据说这一

宗系的始迁祖大约也是在19世纪中期(清咸丰年间或同治初年)从栖霞县解家口村迁来的。与张姓乙宗系迁居到本村的时间差不了多长时间,到现在也都有一百年多了。

另外,张姓还有独自一宗系的张先利一户,原籍在本县南部。张先利早年闯关东,后到过海参威。解放之前回来以后,扛活到本村,土改时期夫妻两儿两女全家六口人在本村分到了土地和住房定居下来的。【他住的房子早先是丛忠富的大伯父丛廷桂(?)的,他闯关东多年没回来,撇下家中妻子和一个女儿,后来女儿长大出嫁到清河屯,女婿名字叫陈能镇,在抗日时期和解放前后是老区干部,曾经到我村工作过。丛姓老太太去世后,房子卖给了张殿禄,后来张殿禄盖了新房子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土改时,张殿禄把这座房子献出来,后来就分给了张先利。】

(2)浦姓

浦姓的一个是浦肄福、浦肄喜那一宗系,据说,这一宗系也是大约于十九世纪中期从本县境内大雪村(一带)迁来的,可能与祝姓来本村时间差不多,或许还要早一点。到“昭”字辈(浦照盛、浦昭尚、浦昭堂、浦昭星„)上面已经有三辈人了。对浦姓这一宗系的情况我了解掌握的不多。

浦姓的另一个宗系是浦运章是于二十世纪初从本县境内黄泥川村附近一个叫浦家村(?)迁移来的。浦运章生有两个儿子,插辈份也取用“肄”字:老大浦肄丰,他的儿子浦昭富解放前后去关东了;老二浦肄贤,他的大儿子浦昭春和大女儿浦昭兰于1956-1958年前后

与本村的丛宝文、张宝环、张宝護等一大批人一起到新疆去谋生了。现在,浦姓的这一宗系在村中只有浦肄贤的后人。

(3)李姓:

李姓的一个宗系先人是李永通,他原是北面大约十来里地的费县中村人。该村原有沙、初、李等姓氏,大约在一百年前(十九世纪末)李永通迁到本村定居下来。李永通后来生有七个儿子:老大李传发,老二李传强,老三李传义,老四自小夭亡(他与老三是双胞胎),老五李传成,老六李传德,老七李传兴。老六和老七 都是年青没成家时就离开本村外出了。李传发的儿子李财芝、李传强的儿子李润芝、李传成的儿子李明芝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外出到到东北了。目前,村中只有李传义和李传强的后人了。

李姓的另一宗系是李存乐,原籍是北面离我村大约有十来里地的富阳李家村。李存乐自小随父亲外出去关东谋生,后来父亲在东北去世,母亲在家就改嫁给浦里张家村一个姓初的,初某是我村丛善文的妻叔。李存乐在东北长大成家,娶妻生子,解放前夕土改时他携妻带子从东北回来了。那时,他在富阳李家村已经没有了他的任何家产又不能在自村富阳李家落下户;另外,当时已经年近四十来岁李存乐也没有办法再随改嫁了的母亲到浦里张家村去安家落户。当时,因为丛善文的大女儿丛维珍在村里是年青的党员,她就跟当时的本村干部联系求助,经干部们研究同意,就让她的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舅舅李存乐夫妻和儿子李新亮一家三口在我们村分房分地落了户。

(4)王姓

据说,一个原本是扛活起家的人发了笔财,于十九世纪末期到本村置房后安居下来,又买了三十来亩地。他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招的养老女婿名子叫周起家住在本村。周起家无儿子,他的一个女儿嫁在外村,周起家去世以后,他的外孙女孙玉珍就常住在本村姥姥家陪伴姥姥一起生活(后来孙玉珍与丛宝坤结为夫妻);另一个女儿嫁到大宫家村,后来夫妻俩也一起从大宫家迁到本村住,也因为也没有儿子,就过继了腰里王家村的王喜寿作义子。王喜寿在本村成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忠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外出,二儿子王忠仁就一直在本村。

(5)马姓

马龙海本人情况有点令人费解,据说原籍是莱阳县。本人颇有些阅历,从给三个儿子取名的末字“昆、仑、山”看本人也有些文化底蕴,也能说会道的。不知为何沦落到、本人靠给人抽签看相、家人靠到处乞讨要饭为生的地步。来我村以前也曾在淳于黄家店落户住过一段时间,不知何原因土改复查时又举家六七人来到本村分房分地落户下来。马龙海生有三男二女。

(6)盛姓

盛阳宽也是扛活出身,原籍不清,与张先利一样也是扛活来到我村,土改时在本村分房分地落户定居。无子,老两口去世后,在本村绝户。

(7)程(成?)姓

程大顺,解放前来本村落户定居的。解放后,他有一个女儿,招的养老女婿迟某是来自小迟家村。

(8)韩姓

韩学义(?)是解放前本村招来的养老女婿。因其无后,从老家沙家庄收养的养子(或是过继子)就是韩同禄,韩姓便在本村落户了。

(9)潘姓

潘姓是解放前从栖霞迁来的,潘凤起,潘明德。他们的后代人也都外出去关东了,其他情况不太清楚。

【另外,属于解放之后,修丘山水库时从原四甲村迁来的两三户人家,有的又迁回四甲村新址,有点后来情况不详。】

(丛宝德 完稿于2014. 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