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综合考试必备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是指与职业、环境、生活与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关,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无传染性、对健康损害大和对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的一大类疾病。

3、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种群之间存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彼此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最明显的表现是系统中种群规模和物种数量的相对平衡。

6、食物链: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关系,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包括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地原因,使环境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使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

9、酸雨: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霜。酸雨可破坏水生和陆生生态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损害森林,腐蚀材料。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金属含量增加,人们饮用后对机体造成危害。污染水中的鱼类,同样会损害人类健康。

10、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系统多样性。

11、生理适应区:相对湿度为30%-70%,气流速度为0.5-1m/s,垂直温差和水平温差相对较小时,18℃-21℃的气温。

12、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13、有效氯:凡含氯的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的氯。具有杀菌作用。

14、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官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并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 15、气溶胶:粉尘、烟、雾。

16、蓄积:毒物进入人体后,如毒物的解毒和排出速度慢于吸收的速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逐渐增加,称为。

17、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急性CO中毒患者意识恢复后,经20-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临床表现:1精神及意识障碍2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帕金森综合征3锥体系神经损害4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

18、尘肺:又称肺尘埃沉着病,是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9、矽肺Silicosis:由于在工作场所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达一定量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包括速发型(1-2年后发病)和晚发型(脱离作业后若干年发病)。 20、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三种类型: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药物降温首选氯丙嗪。

21、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2、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3、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历数所占比例。

24、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

25、现况研究: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26、筛选:运用简便快捷的试验或其它措施,将可能有病但尚健康的人,同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来,以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达到最佳的预后。

27、可靠性/信度: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某项试验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28、预测值:又称诊断价值,是应用筛选结果来估计受检者患病和不患病可能性的大小。分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是实用性的评价。

29、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于强烈噪声,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可上升10-15个分贝,脱离噪

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的现象。 30、病例对照研究:用来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分析性研究方法。

31、队列研究:是一种由因及果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与病例对照研究同属于分析性研究。

32、相对危险度(RR):为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33、单盲:是指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其优点是可行性好,能有效避免来自于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倚。但对来自于研究者的偏倚较难消除。 34、双盲: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实际操作中要有第三者来设计安排整个实验,这种方法常用于药物试验。优点是在研究中能消除来自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倚。缺点是方法复杂,难以实施。

35、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率增加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如果其中某个或某些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36、公害病: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区域性疾病。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37、occupational hazard: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38、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

39、永久性的听阈位移PTS:噪生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40、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过程。

41、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其发生、发展、转归与防治均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42、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4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自然(形成土壤的母质成分、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因素)或者人为原因,地球的地质化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使得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水、土壤、空气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形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若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44、职业病: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法定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

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制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45、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强烈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脂,通称为光化学烟雾

46、水体富营养化:系指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尤其是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营养而大量繁殖、生长、死亡,以致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生物种群组成发生改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甚至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群健康的现象。

47、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性迁移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即为生物放大作用,也称生物富集作用。

48、合理营养:指通过平衡膳食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使之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49、水体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体的水质,底泥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种群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利用价值,同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50、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51、必需脂肪酸:只机体生理需要,但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n-6族的亚油酸和n-3族的α-亚麻酸。

5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53、剂量-效应关系:指暴露剂量与个体表现出来的效应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54、剂量-反应关系:指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者引起某一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55、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

56、扩大免疫规划:1)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使每个儿童在出生后都获得免疫接种的机会2)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 二、填空

1. 预防医学经历了以个体-群体-人类为对象的三个阶段。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使疾病发生由过去的生物医

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 构成环境的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4.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5. 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有相加、协同、独立、拮抗。

6. 污染物可分为一次/二次污染物(判断)。 7. 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工业噪音,振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 8.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急性中毒,慢性危害,远期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9.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 10. 居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苯系物、氨、氡。 11. TVOC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12. 饮水的净化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

13. 常用的混凝剂有金属盐类和高分子类。前者如硫酸铝,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后者如聚合氯化铝(无机高分子)和聚丙烯酸胺(有机合成高分子)。 14. 饮水消毒方法可分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前者如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杀菌等。后者如用氯,二氧化氯和臭氧等进行消毒。

15.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供给机体所需要的热能,维持神经组织功能,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物质,调节血糖、节氮和抗生酮作用,提供膳食纤维,解毒。

16. 宏量元素(含量大于0.01%):Na.K.Ca.N.Mg 17.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Fe.Cu.钴.I.Zn.锰.硒

18. 脂溶性V有A.D.E及K,主要存在植物油,坚果类和动物性食品中

19. 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C,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

20. VE(生育酚)能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预防衰老,改善皮肤弹性,使性腺萎缩减轻,提高免疫能力,临床上常用以治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21. VB1(抗神经炎因子或抗脚气病因子)对促进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重要作用。VB1缺乏早期症状不典型,可有疲乏,淡漠,食欲不振,恶心,腿麻木,心电图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脚气病症状(VA.E.C超强氧化剂) 22. 合理营养:通过平衡膳食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3. 37个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三个因素

联系在一起才能构成引起职业性损害。

24. 39公害病特点: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须经严格坚定和法律认可、引起公害病的因素很复杂、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点、在疾病谱中属于新病种。十大公害病分别为: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神东川的骨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日本四日市事件 25. 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甲基汞;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

26. 碘缺乏病主要包括地方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 27. 地方性缺氧中毒是一种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28.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副溶血新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的PH值为7.7。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能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摄氏度—40摄氏度。

29. 职业病的种类:10类115种

30.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的存在时间和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决定了采取防疫措施的范围。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的存在和病原体能继续传播两个方面。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隔离、移居或死亡)或不再排除病原体(治愈)、经过有效的消毒、杀虫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31. 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甲类、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城市小于2小时,农村小于 6 小时;乙类城市小于6小时,农村小于12小时;丙类小于24小时。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有4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32. 急性放射病:骨髓型、胃肠型、脑型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计划免疫(最重要最积极的措施)、传染病流行(大多数易感者因发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人群易感性降低) 33. 矽肺的病理改变:弥漫性肺组织间质纤维化和矽结节(特征性)。诊断主要依据:职业接触史及X线胸片。预防主要采取八字方针:革、水、密、风,管、护、查、教的一、二级预防措施。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和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等。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指标: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氨基酸评分动物蛋白质消化率一般高于植物蛋白质。

34. 食物中毒分类有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有毒动植物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在其中又以沙门菌食物中毒为最多(沙门菌属,不耐热)其中毒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35.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症、恶心、呕吐、腹痛、发烧、大便的特点是黄绿色水样。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主要是食品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引起的,大便水样、里急后重。副溶血性弧菌不耐酸,不耐热,嗜盐;中毒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大便的特点是呈洗肉水样,后转为脓血黏液便。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热。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制品、剩饭等。临床期短,反复剧烈呕吐,常呈喷射状。体温正常或稍高。治疗时慎用抗生素。潜伏期最短。

二、简答

1、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预防医学的特点:①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群体②工作重点是健康人,也涉及病人③研究内容为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④研究方法上重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客观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各种生物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与身心疾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⑥所采取的对策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观念。从群体的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保健。

3、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主要任务:主要针对无病期,根据疾病发生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强体质,免疫接种,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防止健康人群发病。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传染病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

4、疾病预防的理论基础:疾病的病因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范围:所有的人类疾病和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事件。对象:人群(病人和非病人)

及其所处的环境。基本策略:三级预防。 5、传染病的发生条件:1传染源(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经空气、经水、经食物、经接触、经土壤、医源性、经媒介节肢动物、垂直传播) 3易感人群。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6、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生活行为方式与饮食习惯(吸烟与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2环境因素(环境的高污染、噪声、放射物、病原体感染、水污染)3传染因素(家族史)4卫生服务 7、医院感染的四种类型:1内源性感染 2交叉感染 3医院感染 4输入性感染

8、医院感染的特点:1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 2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外环境污染也较严重,因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3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难以治疗。

9、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一、机体因素:1年龄因素 2患病情况(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造成的机体抵抗力下降) 3局部免疫屏障受损(如烧伤、创伤) 4其他(如意识障碍、昏迷或半昏迷患者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二、现代创伤性和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1手术 2血液净化 3大血管插管术 三、临床治疗中直接损害免疫功能的因素:1放射性治疗 2化学性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不合理使用抗生素:1无明显指征用药 2抗生素的疗程过长、没有计划、剂量不规范 3存在不合理抗生素联用现象 五、医院消毒不规范:消毒方法选择不当、作用时间不足、消毒剂剂量或消毒因子(温度、照射强度等)作用强度不够。

10、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 二、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三、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环境卫生学监测(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四、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1及时报告与控制 2消毒灭菌与隔离 3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4其他如强化对医院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定期对医护人员体检,改善工作环境。

11、突发事件特征:1发生的突然性 2分布的复杂性 3危害的社会性 4处理的复杂性 5行为的违规性 6影响的长期性

12、影响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2污染物的暴露剂量3持续作用时间(毒物的蓄积取决于摄入量、生物半减期、作用时间)4机体对污染物的感受性(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遗传缺陷性疾病)5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相加,曾毒、拮抗作用)

13、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1)受害人群广泛(2)对健康的影响时间长(3)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4)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复杂:既可以作用于局部,也可以造成全身反应;作用方式有急性作用,

也有慢性作用等(5)污染物浓度往往较低,慢性作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且混杂因素太多,所以真正的致病因素很容易被忽视

14、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人类生命始终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为环境中,经常在物质和精神心理的双重因素影响之下,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健康,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但是也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使环境受到破坏,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当这种破坏和影响在一定限度内时,环境和人体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能力使失衡的状态恢复原有的面貌;如果超过环境和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可能造成生态失衡及机体生理功能破坏,甚而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人类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认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建立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标准,避免环境退化和失衡,这是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准则。 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锄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5)矿山废水、废渣。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①二氧化硫(SO2):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②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

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

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③粒子状污染物: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④酸雨: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⑤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⑥氟化物(F)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⑦铅及其化合物(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

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对人群健康的危害:①直接影响: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慢性危害(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远期危害(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②间接影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15、紫外线生物学作用:紫外线A(320-400nm)可促进维生素D和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B(275-320nm)有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紫外线C(200-275nm)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但也可损伤正常细胞。适量的红外线可使机体局部温度升高,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过强的红外线照射则导致烧伤、中暑和日射病。 16、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2感官性状良好3化学性状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

17、氯化消毒的原理:液态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等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均可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子体积小,电荷中性,能透过细菌的细胞膜在细胞内抑制磷酸丙酮脱氢酶的活性,使细菌糖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1加氯量2接触时间(加氯接触时间不小于30min,氯胺接触时间不小于2h)3水的PH(PH较低时,消毒效果较好)4水温(每升高10摄氏度,杀菌效果提高2-3倍)5水浑浊度(先净化,消毒效果更好)6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8、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1自然地理因素:缺碘,该病主要多见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碘有密切关系。发病率高低与含碘量呈反比。2膳食因素:低蛋白、低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钙饮食。3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硫氰酸盐(木薯、玉米、高粱、生姜、杏仁)和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甘蓝、卷心菜、芥菜)。4药物:他巴唑、雷锁新、洋地黄类药物。临床表现:儿童生长发育受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会引起地方性克汀病(临床

表现:①智力底下,精神发育迟滞,轻者生活自理,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白痴②神经运动障碍③聋哑④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骨龄明显落后,性发育落后⑤粘液性水中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聋哑呆傻,导致胎儿死亡、畸形或流产、早产,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食盐加碘。1:50000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1:20000可有效预防地方性克汀病。2第二级预防:对碘盐、碘缺乏病的监测3第三级预防:甲状腺制剂治疗。成人每日口服甲状腺片60-120mg,并合用碘化钾10mg,3个月一疗程,一般2-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半个月。世界公认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是而采用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但缺碘不是惟一的原因,研究发现,水中含钙、氟镁过多也可致甲状腺肿;一些与Ⅰ-类似的单价阴离子如:SCN-、F-、Br-、At-、C104-、ReO4-、TeO4-、BF4-等与碘竞争,使甲状腺浓集碘的能力下降,合成甲状腺素减少,刺激垂体分泌较多的TSH,使甲状腺肿大。此外,在自然界含碘丰富的地区也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主要是因为摄入碘过多,从而阻碍了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过程抑制T4的合成,促使TSH分泌增加而产生甲状腺肿,称为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球蛋白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但约5%的患者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少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由于长期血清,TSH水平增高,当补充碘后,甲状腺素合成过多,形成碘甲亢。 19、地方性氟中毒: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体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引起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有氟斑牙症和氟骨症。流行条件:1有氟的来源。2有利于氟从岩石、土壤转移到水中,或由燃煤转移到室内空气和粮食中。病因:1)饮水型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饮水而得病。2)燃煤型是由于炉灶在做饭、取暖和烘烤粮食时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的食物中含氟量增高而得病。影响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有:1)氟的摄入量:饮水、室内空气及食物中氟含量越高,摄入的越多,则地方性氟病患病率越高,病情越重。2)机体营养状况:蛋白质、钙、维生素类物质有抗氟中毒作用,加强营养可以减轻病情。在经济发达、营养状况好的病区,患病率低,而且骨质软化病人少见。3)饮水中的其他化学成分:病区水中钙离子浓度越低,水的硬度越小,水中氟浓度越高,氟病患病人数越多;水的PH越大,氟的活性越强,越利于其吸收4)地理条件:

饮水型病区大多地势低洼,不易排水,饮水氟含量就越高,病情越重;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多为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潮湿,年烧煤量多,烧煤时间长,则室内空气和烘烤食物含氟量越高,患病人数越多,病情越重。症状: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氟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引起牙釉质白垩、着色、缺损改变以及严重的磨损。主要危害7—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残留终生。氟斑牙多具有地方性、家族性、多发性和对称性的特点。氟中毒引起氟骨症,主要表现痛、麻、抽、紧、硬、弯、残,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骨关节变形,出现弯腰驼背,发生功能障碍,乃至瘫痪。氟还能对于神经系统障碍,由于氟直接损伤神经系统或骨骼病变压迫中枢神经,也会造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另外,氟对肌肉、肾脏、甲状腺、甲状旁腺等也产生不同程度损害。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 目前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人认为,有三方面机制:1)影响钙磷代谢2)对牙齿的作用3)抑制某些酶的活性。治疗措施:①氟骨症的治疗:a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的治疗。b氢氧化铝凝胶治疗。c加强营养支持治疗②氟斑牙的治疗:方法有涂膜覆盖法、药物脱色法等。预防:原则是饮水型病区应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除氟;煤烟型病区应改良炉灶,加强排烟措施。1第一级预防:控制氟的来源,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预防措施2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0、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其类型:饮水型砷中毒和燃煤型砷中毒。临床表现:皮肤色素异常,呈弥漫性褐色或灰黑色斑点和白色脱色斑;手掌和脚趾皮肤高度角化,严重可发生皮肤癌;末梢神经炎,早期表现为蚁走感,进而发生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四肢无力甚至行动困难;四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发展到肢体末端皮肤变黑坏死。砷和腐殖酸联合作用引起下肢坏死,俗称黑脚病或乌脚病。预防:1在饮用高砷水地区因地制宜该水降砷,在煤烟型砷中毒地区,采取关闭高砷煤窑和改造煤炉等措施。2定期体检,做到

22、职业病特点:1)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这些致病因素或作用条件后,即可减少或消除职业病2)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和测识别,且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水平(剂量)—反应(效应)关系3)

群体性: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越晚,疗效越差。5)是可预防的疾病,发现病因,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即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3、职业病诊断因素:1病人的职业史(先决条件)、病史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与评价情况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24、职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主要)、皮肤、消化道

25、影响职业性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理化特性2毒物的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3毒物的联合作用4工作场所与劳动强度5个体易感性 26、铅中毒 诱因:铅在人体内代谢与钙相似,当食物中缺钙或因感染、饮酒、外伤或因服用酸碱药物而导致酸碱平衡紊乱时,均可使骨内不溶性的磷酸铅转化为可溶性的磷酸氢铅进入血液,常可引起铅中毒症状的发作。 临床表现: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损害。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征是铅中毒的早期常见症状。表现为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的酸痛。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周围神经病,有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表现为肢端麻木呈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障碍,伸肌无力,握力下降,重者可出现伸肌瘫痪,即腕下垂。严重铅中毒可出现铅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受损症状。消化系统:急性中毒病口内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口腔卫生较差者在切牙、尖牙牙龈边缘有蓝黑色“铅线”较重可出现铅绞痛,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部位多在脐周,少数在上腹或下腹部,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多半有呕吐,烦躁不安,手压腹部疼痛可缓解,一般止疼药不易缓解,发作可持续数分钟以上。血液系统: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多属轻度,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粒红细胞增多。还可引起肾脏损害,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及管型。治疗:首选依地酸二钠钙。铅绞痛发作可静注葡萄糖酸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27、苯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的损害。1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轻者酒醉状,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失常等表现。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死亡。白细胞先轻度增加,再降低,尿酚升高。 2.慢性中毒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表现。造血系统损害的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女性月经过多;严重患者

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苯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很少见。 处理:急性中毒患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清除体表污染物,误服苯者应及时洗胃,可用1:4000的主锰酸钾液,或温水反复洗胃。若呼吸抑制,应给予氧气和辅以人工呼吸。忌用肾上腺素或麻黄素。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醛酸,有辅助解毒作用。慢性苯中毒治疗的关键是针对造血系统损害的对症治疗。增升白细胞,可采用中西医疗法,给以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皮质激素、丙酸睾丸素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者,可按内科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28、中毒性肺水肿分期:1刺激期2潜伏期3肺水肿期4恢复期

29、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及依据:环境碘缺乏目前被一致公认为是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饮水、食物以及土壤中,碘均缺乏或不足。调查表明,水碘在5ug/L以下时,随碘含量降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急剧增高;水碘在5-40ug/L时,随碘含量增加,患病率缓慢下降;水碘为40-90ug/L时,患病率降至最低,并保持恒定水平。一般情况下,水中碘应保持在10ug/L.2.在缺碘地区广泛采用碘盐和碘化油防治后,甲状腺肿患病率和肿大率均显著下降,尿碘水平显著增加,有效地控制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3.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用缺碘食料喂养的动物实验,均成功地引起动物实验性甲状腺肿。 30、矽肺并发症:肺结核(最常见、最重要)、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

31、噪声危害过程:1听觉适应2听觉疲劳(暂时性听阈上移)3永久性听阈上移(分为听力损失和噪声聋)

32、食物中毒的特点:1)有共同食物史,发病与食物有关,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发病即停止2)发病潜伏期短,起病急,病程亦较短,常在短时间内大量患者同时出现3)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发病曲线呈现骤升骤降的趋势4)中毒表现和治疗方法相似。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特点四点; 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6)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食物中毒处理总则: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3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中毒机理和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机制:肠毒素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淤血、糜烂等炎症变化,使肠黏膜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肠毒素作用于迷走神

经内脏分支引起反射性呕吐。临床特点是:起病急、来势凶,以剧烈反复呕吐为主,腹痛及水样泻轻,一般不发烧,恢复快,预后好。

34、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传播迅速、广泛,传播途径以实现,发病率高2)冬春季高发3)少年儿童多见4)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发病周期性升高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经水传播传染病方式包括饮用水污染和疫水接触。1)经饮用水传播的流行特征: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②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③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④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2)经疫水传播的流行特征:①病人有疫水接触史②发病有季节性、职业性和地区性;③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爆发或流行④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经食物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1)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2)一次大量污染可致爆发3)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爆发可平息。 生物媒介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1.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2.有些疾病具有职业特征,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和林区居住着3.发病年龄有差距,在林区多见于儿童。4.发病率与节肢动物媒介密度呈正相关,控制主要虫煤后则发病率明显下降。

35、m法则:1求同法2求异法3共变法4类比法5排除法

37、实验研究设计原则:1随机化原则2设立对照原则3盲目观察原则(非盲、单盲、双盲、三盲) 38、筛检试验的条件:1必须安全可靠,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筛检的疾病应该是当地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必须快速、简单、方便、价廉,易被群众接受。

39、流行病研究方法:观察法(1描述性研究:1)现况研究2)筛检3)生态型研究。2分析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2)队列研究。)、实验法(1临床实验2社区实验)、数理法 40、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布署哪些工作: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应该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的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此种超常规工作程序被称之为应急处理。1)紧急启动预警系统2)快速执行应急响应3)立即实施应急监测4)及时进行泄露处置5)开展紧急医疗救助6)切实做好应急保障7)

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置。

41、职业性损害预防措施:原则:三级预防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三级预防:1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的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和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是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工作中最有效的措施。2当第一级预防措施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害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职业性损害进一步发展。3当一二级预防未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好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有些劳动者已发展为职业病或工伤患者,此时应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有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等。 41、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污染物主要有①有害气体的污染:甲醛(主要来源装修材料和新的组合家具含粘合剂、UF泡沫做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室内吸烟)、苯系物(主要于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清洁剂)、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室外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有机溶液: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洗涤剂、捻缝胶;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如壁纸、其他装饰品等;纤维材料:如地毯、挂毯和化纤窗帘;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排泄物)②浮游粒子的污染③香烟烟雾的污染④放射性污染物:氡(自然界中唯一天然放射性气体,室内重要致癌物质)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含室内装修材料、地基土壤、户外空气带入室内的氡、日常用水及天然气的燃烧中释放出的氡⑤生物性污染:细菌,主要来源地毯、毛绒玩具和被褥等。

4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1)根除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尽量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2)降低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这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主要措施革新技术,改造工艺,通风排毒,合理设计建筑布局3)搞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4)增强体质5)加强安全卫生管理: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6)做好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

43、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

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

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4)癌症。(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 44、中暑的临床表现及防护措施是:临床表现:(1) 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40度。(2)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痉挛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3)热衰竭。起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防护措施:(1)技术措施(2)保健措施:①加强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或入暑前体检;②合理供给清凉保健饮料及食品;③加强个人防护。(3)组织措施 ①落实防暑降温工作;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③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 45.振动和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①振动对人体健康危害:(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 振动可影响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改变,以及晕车病等。(2)局部振动病 表现为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手麻、手痛,骨关节、肌肉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②噪声对人体的危害:(1)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2)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的作用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阴力增加、血压不稳。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46、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癌和肠道疾病的发生(2)降低血胆固醇,对心血管疾病和胆石症有良好作用(3)降低餐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4)控制体重及减肥(5)吸附化学物质:膳食纤维能够延缓和减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减少和预防有害化学物质对人的毒害作用。

47、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1)积极抢救处理病人(2)及时处理可疑食物及现场(3)对饮食行业及炊事人员中带菌者或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皮肤病者,应调查并积极治疗(4)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站和有关部门报告(5)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同时进行卫生宣传及指导工作,针对本次中毒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措施。

48、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合理的食物调配,能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科学的食物储

存加工烹调;良好的用膳制度;食物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安全。

49、心身疾病的特点:(1)必须有躯体症状和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2)发病原因是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3)通常涉及到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4)同样性质和强度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患者或易感者可引起病理生理反应(5)遗传或性格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50、评价某一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的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1)蛋白质的含量: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6.25,即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是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可分为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3)蛋白质利用率:是指食物中蛋白质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①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②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程度的指标,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是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价结合起来以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指标。

51、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答:1)机体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易感性:影响因素: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作用条件(接触剂量、作用时间);个体本身的特征(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体质)2)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3)时间一反应关系:大部分的环境有害物质对机体的影响是低浓度、长时间的暴露,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环境有害物质可发生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4)多种环境有害物质的联合效应:①相加作用 ②协同作用 ③拮抗作用 ④单独作用

52、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特点,叙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4)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饮酒应限量(10)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53、以沙门氏菌为例,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答:1.诊断:(1)季节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以发生,多见于夏秋季;(2)共同的暴露史:往往是共同用餐者一起发病,多具有爆发性,沙门氏菌污染食物,也容易发生爆发;(3)查明中毒原因:找到引起中毒的食品及其具体原因;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4)临床诊断:应符合该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般具有: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黄绿色水样变,发烧症状;(5)实验室诊断。2.急救原则:(1) 迅速排出毒物,用催吐、洗胃、导泄、灌肠等促进毒物从胃肠道排除,用输液方式促进毒物从肌体组织排出。早期中毒,将沙门氏菌从消化道排出,用输液方式促进沙门氏菌从肌体组织排出(2)对症治疗。治疗沙门氏菌中毒引起的胃肠炎症状,退烧,抗菌治疗 (3) 特殊治疗。沙门氏菌一般无需特殊治疗。3.预防原则:(1)防止食品污染:防止沙门氏菌污染动物性食品,注意环境卫生。食具卫生等(2)控制病原体繁殖及外毒素的形成;低温保存动物性食物。(3)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加热一定时间,彻底杀灭肉体中的沙门氏菌。

54、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有哪些特点:(1)区间性:几乎所有的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都是在群体测量中获得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一个指标都不是一个数据,而是一个数据范围(区间)。所以用一个数据表示正常或异常不科学。(2)重叠性:根据健康疾病连续带模型我们知道,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一般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区分界限(或标准)。每个指标都涉及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他们是判定疾病和健康的基础,但在许多情况下,正常值和异常值的实际范围是有交叉重叠的。(3)可变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健康和疾病的测量评价指标是可以改变的。 55、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特点,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谷类食物蛋白质存在的缺点是: 谷类所含蛋白质量不高,质量差,主要存在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2)措施: 提高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赖氨酸含量;在谷类食物中添加赖氨酸;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物在搭配时注意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我们在同一餐的食物中应该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不偏食,不厌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6、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共几类:①描述性研究,亦称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②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③实验性

研究亦称干预实验;④理论性研究亦称流行病学模型研究。

57、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客观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而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2)设立对照:研究设计了独立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组成的对照组,用来与病例组进行比较。(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在研究过程中,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或未患某病,再追溯既往是否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研究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4)难以证实因果关系:由于研究是回顾性的观察法,只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且只限于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所需的研究时间短,人力、财力、物力均较节省,因此容易得出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2)所需样本较少,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3)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的疾病的研究4)允许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既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缺点:1)调查时需要被调查者通过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2)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对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人群,易产生选择偏倚3)不知道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故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和决定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不能下因果联系的结论4)不适于研究在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这需要很大的样本量,不容易做到。

57、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研究目的:队列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首先要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即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这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故一定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可以先通过现况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初步验证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队列研究的检验假设。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1)优点:1)较适用于常见病。2)在疾病发生前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由“因”至“果”观察,所以资料偏倚少,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3)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问的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

险度,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所得结果真实可靠。4)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如在调查吸烟与肺癌关系时,可同时调查吸烟与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等的关系,并能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一反应关系”(2)缺点:1)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观察时间长而难以避免失访,不易收集到完整的科学的资料。3)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复杂,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且费用高,不能很快出成果。4)每次只能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有多种病因的疾病不适用此方法。

58、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种: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59、简述现况调查的目的:(1)描述分布:即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内在某地区人群中分布情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2)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的线索:通过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线索,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3)疾病监测:进行疾病监测并为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参考信息(4)确定高危人群:通过调查达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第二级预防的目的(5)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参考值范围。

60、流行病学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①随机化:指用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以相同的概率分配到各比较组中。②限制:针对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限制研究对象的纳入条件,仅在具备一定特征的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可以保证该特征在比较组间的均衡性,排除其对研究结果的干扰。③匹配: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那些在某个和某些可疑混杂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或相似暴露经历者为对照的方法。匹配在控制匹配变量的混杂作用、提高统计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匹配变量进行分析的机会。④统计分析:混杂偏倚可经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加以控制。 61、常见的偏倚有哪几种:有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3种

62、与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比较,实验性研究有哪些主要特点:①是实验法而非观察法。设计时须注意控制某些外部因素,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必须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将研究对象分组,②须有严格的,平行的对照,③必须有干预措施。

63、试述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基本步骤:①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设:②分析流行病学验证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11

两种方法。③试验流行病学验证病因假设:④综合判断是确认因果联系的最后环节:如前所述,限于逻辑学方法或然性和人类病因的复杂性,经上述研究确认的统计学关联还需经综合判断方可确认因果关联,而且该因果关联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64、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①传染病报告②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做到“五早”;2)病原携带者:发现并管理3

)接触者:检疫、留验、医学观察、预防接种4)动物:危害大经济价值不大的受染动物将其杀灭,危害不大但经济价值较大的受染动物隔离治疗。③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灭鼠④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个人防护、健康教育。

6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1)根据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2)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5)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66、维生素缺乏症 —暗适应能力降

感染;干眼病;儿童发育缓慢;—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病

加;尿中肌酸排出增多;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的危险性增加

生儿出血性疾病

脚气病;脑型脚气病-

B族维生素

或精神压抑状

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障碍;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失眠、阵发性欣

—纳差,疲乏无力,伤口愈合延迟,牙龈出

67、无机盐缺乏症

感染能力下降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性功能力下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裂及脱落无毛发脱色、精神性Menke病;肝豆状核变性。过量摄入可致急性中毒。 68、锌的生理功能:促进组织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锌与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代谢,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等过程有关);对胎儿发育和促进生殖器官和功能也非常重要;参与维护正常味觉,嗅觉,促进食欲;促进VA代谢及其生理作用,有利于维持视觉和皮肤的健康;参与维持与保持免疫反应细胞的

复制。

69、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 膳食中钙摄入量(2) 适宜的钙:磷(1:1或2:1)比值,有利于钙的吸收。过量磷会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钙,阻碍钙离子在肠道的吸收活性(3)钙的状态:摄入的钙解离状态(离子钙,活性钙)肠钙吸收率增高(4)乳糖能促进小肠钙的吸收(5)维生素D及其活动代谢产物能促进钙的吸收(6)膳食中适量的蛋白质可增加由小肠吸收钙的速度: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和色氨酸后,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因而利于钙的吸收。但过量蛋白质摄入,则增加尿钙排出 (7) 植酸盐、纤维素、糖醛酸、藻酸钠和草酸(菠菜、大蕹菜即空心菜、苋菜)可降低钙的吸收(8) 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均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皂,从粪便排出 (9) 过量的酒精、尼古丁均可妨碍钙的吸收(10)酸性介质有利于钙的吸收,PH降低,保持钙的溶解度(11)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12)激素对钙吸收的影响很大。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同类均不利于钙的吸收(13)其他:许多无机盐,如钠盐和磷酸盐及抗生素、抗癫痫药、利尿剂等药物,均不利于钙的吸收;年龄越大,肠吸收钙越少。女性比男性吸收少。 70、铁吸收的因素:

铁在食物中主要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少数食物中为还原铁(二价铁)形式。肉类等食物中的铁约一半左右是血红素铁(约40%来自于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和鱼等),而其他为非血红素铁(来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后者则明显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无机铁被吸收时,对肠道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但血红素铁的吸收则不受其影响(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porphyrin)结合的铁,它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非血红素铁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分离,而且必须在转化为亚铁后方可被吸收。因而有很多因素可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1)机体铁营养状况:在体内缺铁的情况下,铁的吸收量会明显增加 2)膳食铁的含量及存在形式:有机铁、二价铁较易吸收,血红素铁较非血红素铁吸收率高3)膳食中影响铁吸收的因素:①抑制铁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粮谷、蔬菜)、磷酸盐和碳酸盐;植物膳食纤维、多酚类(茶叶、咖啡)、大量钙(包括牛奶中的钙)、胃酸缺乏、抗酸药、核黄素缺乏。例如植酸是谷物、种子、坚果、蔬菜、水果中以磷酸盐和矿物质贮存形式的六磷酸盐,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容易形成磷酸盐而防碍铁

12

吸收,茶与咖啡也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鞣酸铁复合物,可使铁吸收减少。②促进铁

吸收的因素有:蛋白质(尤半胱氨酸)肉、禽、鱼类食物中的“肉因子”(含有一半左右血红素铁,肉因子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维生素C(阻止铁离子沉淀)、某些单糖(乳糖,蔗糖、葡萄糖)、有机酸、需要量增加(儿童、孕妇、乳母)、核黄素(VB2)充足;蛋类中存在的卵黄高磷蛋白可阻碍铁吸收。牛奶是一种贫铁食物,且吸收率不高。

70、 简述地方病的分类:①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指由于外环境中某些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水、粮等进入人体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所致的疾病(地方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等)。②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等)③某些明确病因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71、地方病特点: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只有病区才发病,非病区不发病。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谁年龄而升高。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病,而且发病率往往高于当地居民水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逐渐减轻或自愈。5.病区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病的依据: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72、简述疾病暴发及暴发调查的一般步骤:疾病暴发是指:疾病暴发通常起初原因不明且发展迅速,欲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获得及时、真实和足够的资料;全面、深入的爆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其步骤有:①暴发的核实;②准备和组织;③现场调查;④资料整理;⑤确认暴发终止;⑥文字总结。 73、生产性粉尘控制 “八字”方针:革:工艺改革、护:健康监护、水:湿式作业、管:组织管理、密:密闭尘源、教:健康教育、宣传培训、风:通风除尘、查:环境监测。

7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①轻度中毒者有恶心、呕吐、头晕、流涎、多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②中度中毒者并有肌束颤动、呼吸困难③重度中毒者并有嗜睡、昏迷、抽搐、双肺大量湿罗音及哮鸣音、脑水肿、呼吸衰竭。

74、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是研究疾病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起点和基础,提示某些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2)通过研究疾病的分布,可以了解疾病流行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75、病例对照研究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偏倚,如何控制?1)选择偏倚:是由于研究对象与非研究对象间的特征有系统区别而产生的系统误差。2)信息偏倚:主要是由于对疾病的诊断不明确或不统一,导致分组错误;由于对暴露因素的定义不明确,或在各比较组间的标准不一致而导致暴露的错误分类和暴露水平的错误分级等原因引起3)混杂偏倚:混杂因素必然存在,但混杂偏倚只要充分认识,注意资料分析方法,当可避免。控制偏倚的关键是高度重视,预防为主。对混杂偏倚的控制,在设计时可采用匹配设计方法使得潜在的混杂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一致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76、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 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 n 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