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通鉴随笔三十八]--苏秦相六国

【锐圆读通鉴随笔三十八】——苏秦相六国

(前333年)……于是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第66-72页

苏秦相六国事,为历史上的美谈,个人才能被如此在超水平利用和发挥,在普遍性地才能受到压抑的中国确实是少见,所以让人艳羡。从苏秦相六国可以看出:

一、当时的人并没有国家民族等等观念,七国的贵族也许有归属感,而一般的人则更多有大一统的理念,所以帮谁也不算叛国投敌。苏秦先跑到秦国,秦国不用,所以他就跑到另外六国与秦国为难。若是秦国用他,相信他肯定会帮秦国灭六国。苏秦属百家中的纵横家,以今天眼光看,更像一个职业球员,今天受雇于甲俱乐部,就拼命往乙俱乐部球门里攻,改明天又受雇于乙俱乐部了,他掉转枪口,攻起老东家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二、当时人才是流动的,尤其是秦国,引进人才做得最好,本土贵族逐客,所以李斯写《谏逐客令》。这篇文章上中学时读过,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鼓励人才流动。一般而言,党的中心工作和现时政策,都能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通过文章的取舍体现出来。也是一般而言,只要中国处在分裂状态,天下大乱的状态,人才竞争就会显现,就会出现英雄时代,如春秋战国时代,如三国时代,因为有强敌压境,英明的国君这时就会尊重人才,因为你不尊重,肯定有别人尊重,人才的走向决定着国家安危。一但大一统了,皇帝老儿自谓天下太平,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自然就不把人当人了,而且越往后越不像话,明朝的皇帝在办公场所打大臣的屁股,正式名称叫“庭杖”,到清朝,官员的袖子都裁剪成马蹄状,下跪时那么潇洒地一甩“喳”,犬马模样俨然矣。

三、当时用人制度非常灵活。其实这是不必多说的,只要是真心尊重人才,自然会不拘一格,反过来,只要拘于各种各样的制度、规定,其实就是不尊重人才的最好推辞。苏秦从白丁到拜相,不过与国君倾心交谈一番,不必从科级、处级慢慢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