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昌社区网格化管理:全国城市管理的样本

——宜昌市“一本三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探访

编者按:在宜昌市第一届市直机关“十佳服务品牌”评选和群众投票活动中,由宜昌市委政法委选送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品牌获得第一名。

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建设中,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创新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新体系。

这一全新模式运行两年多来,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关爱民生、构建和谐中造福于民,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在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宜昌经验”:“宜昌探索‘一本三化’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宜昌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宜昌经验”迅速被推向全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格格”,解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无穷魅力。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建设“数字网格”和“电子地图”,推动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在网格上聚集整合,构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全方位、动态式、便捷高效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效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以人口信息流为指令,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提供有效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社区网格管理员主要工作项目: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主要负责公安、综治、人社、民政、计生、城管、食品安全七项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通过社会服务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两天完成过去一个月才能完成的60万选民登记、143例死亡人员领取养老金案被纠正、社区化解矛盾数占全市98%……这些让人惊叹的工作成绩,正是“网格化”管理带给宜昌的新变化。

一个统一的网格平台,34个部门,267个单位,121个社区,1110个网格,1110名网格员……100多万人口的宜昌城区,繁杂庞大的社会管理事务,如今都汇集于这个全新的“网格管理”模式之中。街头巷尾,有需求,就有满足;有危难,就有援助。民之所需,民之所诉,在第一时间都能得到援助和处理。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管理的变革,正在引发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我们这栋楼的地下室,被改成厨房,还放了几个大号煤气罐,这要是出现火灾事故了,十几户人家咋办?”航运社区网格员张燕接到所在辖区居民的反映后,立即赶往该商铺了解实际情况。

经核实情况属实后,张燕迅速将该事件反馈到社区联动上报平台,相关对口单位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分局消防大队在信息平台上查到该事件后,马上派人到该商铺现场核实,并下达了书面限期整改通知书。在整改期间,张燕又多次上门,检查督促商铺按照消防部门要求改正。经过不懈的努力,该商铺终于将厨房从地下室撤出,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目前,宜昌城区像张燕这样的“格格”有1110人。2011年3月,宜昌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全面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按“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将中心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把各县市城关镇54个社区划分为628个网格,每个网格涵盖约300户居民,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管理体系。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明确责任、细划工作,综合履行公安、综治、人社、民政、计生、城管、食品安全7项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

在市网格监管中心的大屏幕上,轻点鼠标,一个网格所辖各街道摄像头、照明系统、窨井盖、消火栓等设施的位置一览无余。这些得益于网格员们详实准确的信息采集。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格格”的网格员们,“一日双巡”,入户调查,“零距离”、“全天候”服务,通过全市联网的“社区e通”,将社情民意、各种信息与全市集中管理的信息平台联网,并随时根据掌握的新情况对信息进行更新,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机体。通过“社区e通”可以直接将信息上传到市直34个部门、区直25个部门,从而成为部门深入千家万户的一个个触角末端,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差,提升了服务效率。

外来人口办理居住证,上门照看空巢老人,给新生儿办独生子女证……在社区里,凡是你需要办理的各种行政事务,“格格”们都能帮你搞定。目前,我市全面推行社区为行政部门代理事务、网格员为居民群众代办事宜的“双代服务”,以特色社区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更好地方便人民群众,构建起全方位、动态式、便捷高效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

在石板溪社区,19名“格格”实名上网,与社区居民共建QQ群,及时上传国家最新政策,发布社保补贴通知等,并在第一时间了解居民需求与纠纷,为居民们排忧解难。“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如今,城区已建立45个网上警务室、微博和QQ群。

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也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家住大公桥街道的杜某某,曾因盗窃罪入狱。出狱后,亲朋好友都疏远了他,六十多岁的他整天待在家里喝酒,靠低保维持生活,又患上了肠梗阻。大公桥社区的9号网格员赵丽莎了解情况后,帮他申报了低保大额医疗救助金,落实了相关救助款物和生活必需品,还千方百计帮他找到了一份安保工作,让他重拾信心。

全程化、信息化服务是社区网格化的最大亮点。宜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包含13个大类119个子项,汇聚近4亿条信息数据。依托这个“大系统”,实现对“人”从出生、入园、入学、入伍、就业、结婚、生育、养老,一直到死亡、殡葬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服务。一个新生儿的出生,或是一位外来人口进入宜昌,社区网格管理员都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相关部门也迅速跟进,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主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

社区管理,事无巨细,包罗万象,仅靠“格格”的力量显然不够。

为此,我市建立起“部门联动,力量下沉,服务到人”的机制,公安、工商、社保、卫生、房管等市直34个部门再造351项工作流程,变过去的串联式化解为现在的并联式化解,为准确掌握社情、及时化解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7月,一名福建籍男子,租住在张家店社区网格员柳敏管理的网格中的一处民宅,在人口信息比对时,她发现了问题,最后查清该男子是一名公安部通缉的杀人嫌疑犯。落网后,该男子说,潜逃了20多年,没想到在这里才住了17天,就被抓了。在去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宜昌市公安机关通过人口关联比对,抓获在逃人员87人。

准确的信息采集和比对机制,让宜昌的社会管理和治安闯出新局面。

目前,信息比对机制在宜昌已被广泛运用。例如运用于人社工作,发现了143例顶冒死亡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案件;运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发现无照经营占6.7%,许可证过期占4.58%;运用于消防,可快速精准确定着火方位……“格子”,使管理更加精细,社会更加稳定。两年来,“多方联动、上下配合”的机制先后帮助公安部门发现外来违法犯罪前科人员933人,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685人。目前,各网格每月收集各类矛盾信息近2000条,社区内化解率98%,工商部门受理各类诉求17243件、增长1.9倍,处理食品违法类案件890件、增长2.7倍,2011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安全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奖。

宜昌的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优化,群众安全感和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在2011年、2012年全省公共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测评中,我市位居全省地市州第一名。

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成功探索构建的“一本三化”社会管理新体系,将人、房、事、物、组织这些城市管理的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构建动态更新、联通共享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做到了“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宜昌经验”由此而生。“宜昌经验”成为了湖北社会管理创新“样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周永康、王乐泉、回良玉、李源潮等专程来宜昌视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强调指出宜昌网格化管理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周永康称赞:“这是互联网时代用于社会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

2011年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座谈会在宜昌召开,2012年我市三次在国家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半月谈等中央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向全国推介宜昌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学习推广“宜昌经验”。“宜昌经验”又如同一个加速器,推动着宜昌社会管理模式更加深刻的变革。

未来,我市将不断探索社会管理规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初步建成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两个周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社会组织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在全市政法工作会上强调指出,宜昌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一本三化”社会管理宜昌经验已走向全国,成为宜昌社会建设的重要品牌。我们要深入探索创新,抓好巩固提升拓展,把这个品牌擦得更亮更好。要按照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方向,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城区与农村、试点实验与全面推进等关系,围绕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城乡一体化的基层管理体系、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重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