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的历史

昆明的历史

昆明,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昆明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虽地处边陲,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吸纳和涌现人才的特殊氛围 。抗战时期,曾一度成为荟萃全国各界精英,系国家兴亡于身的战 略大后方。昆明曾涌现出创七下西洋业 绩的郑和,著《滇南本草》对祖国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兰茂,诗人画家担当,书画名家钱沣 ,“护国首义”首领蔡锷,《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聂耳;曾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邓稼 先、朱光亚等杰出科学家;也曾荟萃诸如华罗庚、钱钟书、熊庆来、闻一多、朱自清、周培 源、吴晗等一大批近代知识分子精英。

一、 名称由来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

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武德二年,于镇臵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按此处臵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记载当中已写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处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灭大理,在鄯阐设 “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作为地名出现,延续至今。

“昆明”一词的含义,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这句话可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

二、 历史沿革

1、远古 昆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滇池的形成和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数万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这一带过着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原始生活。约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带已

有了定居的农业民族,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捕捞、狩猎、采集、饲养畜禽等多种经营活动,并已能纺纱、织布。滇池地区和稻谷种植至今至少已约有数千年的历史。

2、青铜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滇池地区各氏族部落,以叟族为主,属氐羌族语系。氐羌,是中国古代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到云南北部一带的古老游牧民族。其中一部分从越(今四川越西)渡金沙江而南进入滇池地区,与当地傣僮语系氏族“蒲”、“僚”等部落相融合,共同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3、楚王入滇 公元前三世纪(纪元前298-277年间),楚人庄率众入滇,抵滇池地区,与当地的叟族部落联盟,建立了以叟族为主的“滇国”,自称“滇王”。“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庄开滇”带来了楚国和中原内地先进的文化、技术,对促进当时以滇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汉设益州郡 西汉王朝建立后,积极谋求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以大兵临滇,先后征服了滇池东北面的劳侵、靡莫等部落,滇王被迫归降。汉王朝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臵了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晋城附近。郡下设县:昆明为谷昌县,昆阳为建伶县,晋宁为滇池县,安宁为连然县,富民为秦臧县,宜良为昆泽县,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推行到了西南边疆,标志着古代云南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开始。郡县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奴隶制社会的解体。

5、设宁州 公元271年(晋武帝泰始七年),晋王朝把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古)从益州(治成都)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与益州同列,为全国十九州之一。东晋以后,“方土大姓”爨氏势力逐渐强盛,成为滇中地区的统治者。公元339年(成帝咸和十四年),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历经南北朝隋初的二百多年间,在中原政治动乱、民族纷争的形势下,爨氏对昆川一隅的统治,保持了“力役齐平,教化清静”的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使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到公元414年(晋义熙十年),爨龙颜任建宁太守,达到了极盛时代,有所谓“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之喻。到梁末隋初爨瓒、爨震时代,滇池地区已是“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多骏马、犀象、明珠”,成为当时西南在经济上较为繁荣和富庶的地区。

6、唐南诏国 公元617年唐王朝建立,先后在云南设臵了九十二州。滇池地区为九十二州的主要部分。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唐朝任命爨氏子孙爨弘达为昆州刺史,治理属县,治所仍设在益宁城。唐代中叶,蒙氏势力在洱海地区崛起,建立南诏国。公元746-747年,蒙氏皮罗阁进兵安宁,攻灭爨氏。于昆川(今昆明城区一带)臵拓东城,成为南诏国的东部重镇。拓东城的开辟,为古代昆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发展成为南诏的第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往来广西、贵州和安南(今越南)的重要通道,在当时大西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与东南亚的国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大理国鄯阐府 公元937年,大理段氏夺取南诏政权,建立大理国,统一了云南,在拓东城的基础上设鄯阐府,为大理国八府之一。府治沿袭拓东城。段氏政权在其内部经历了较剧烈的社会变革,释奴隶,免徭役,进一步瓦解南诏的贵族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城市日趋繁荣。鄯阐府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繁华的市中心逐渐移至盘龙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带,大理国国主也经常驻节于此。段氏统治者在鄯阐营造宫室园林,兴修水利,修筑河堤,发展古代城市建设。到大理国末期,鄯阐城已发展成为滇中一座“商工颇众”的繁华城市,商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8、元昆明县 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占云南。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主滇后,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臵昆明县,为中庆路治地(昆明命名即始于此),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昆明。自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昆明”也正式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朝进军云南后,改元代“路”一级行政区划为府,仿内地建制,设臵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先将中庆路改为云南府,臵知府、知州、知县。云南省治、府治和昆明县治同设在昆明城内。洪武十五年,修筑了昆明城池,由砖砌成,周围9里左右,高近3丈,有六座城门,城外有护城河,河上可行舟船。城内以五华山为中心,修建了比元代更多的官衙、宅第和牌坊,在风景名胜

地修建了亭台楼阁。城南为居民区,划分为若干“里”。东关、南关为“商阜之地”,“列肆纵模”。清朝时建臵沿袭明制,昆明仍为云南府和昆明县治所,城市规模没有超出明代的范围。

9、清和民国 到了清朝后期,自鸦片战争,特别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以后,法、英等帝国主义势力迅速侵入云南。1905年(光绪三十年),清朝把昆明辟为商埠。1910年(宣统二年),滇越铁路修通昆明。进一步加强了昆明作为全省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地位和交通枢纽地位。1884年(光绪十年)创立的云南机器局,成为昆明近代工业的开端。1900年(光绪廿六年),昆明开始出现商办企业。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滇池出现小火轮,市内也开办有“人力车公司”。到1911年(宣统三年),全市已有火柴、面粉、玻璃、香烟、五金、制茶、皮货加工、西药加工、火腿罐头等十多种行业,最多的为火柴业,已有厂商四家。此外,还有四十三处煤、铅、铜、铁、碗花(钴)等矿产的小规模开采。

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发“重九起义”,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废除云南府,昆明仍为省会所在地。1915年,又首举护国义旗,组成护国军出师讨袁,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粉碎了窃国大盗袁世凯投靠帝国主义复辟封建帝制的反动阴谋。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国初至抗战前期,进行了教育、社会风尚、金融 、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设,促进了昆明城市近代化发展。

1937年抗日军兴,外地的工厂、学校内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材流入昆明,促进了昆明经济的短暂繁荣。国民党中央和云南地方的

官僚资本纷纷在昆明设臵和开办工厂企业,如中央机器厂、炼铜厂、电工厂、发电厂、53兵工厂、电力制钢厂、纺纱厂、烟厂等相继建立。到1940年,昆明已发展成为与重庆、川中、广元、川东等地同时是当时西南大后方八个工业中心区之一,是战时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工业支柱。据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的统计,1940年昆明地区主要的工厂企业已达80个,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区,居西南第三位。

随着滇缅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国际交通线,昆明已成为当时与抗日盟国保持国际联系的唯一通道,是西南大后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当时抗战军需物资的供给和国际出口贸易的往来。由于“西南联合大学”以及大批学术文化界人士的迁来,使昆明不仅是支持抗战的军事重镇和工业基地,也是西南大后方的学术文化中心,在传播民主思想,发扬科学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昆明大、中学生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要求成立联合政府的斗争中,爆发了声振全国的“一二一”爱国运动,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后,昆明人民不断地掀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并与云南农村掀起的人民武装斗争汇合成革命巨流,在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迎来了昆明的和平解放。

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昆明,成立“军管会”。城区按原来八个区的建制进行接管,建立市、区政权。郊区当时属昆明县建制,历史上昆明是市、县分治,接管后划归武定专区管辖,下属在原十六个乡、镇的基础上,按照地理特

点和历史因素,建臵六个区,设区工委会、区公所进行管理。因此,当时昆明市辖区范围尚较狭小。仅东起东华、金马山,东北临虹山,西接麻园、黄土坡、菱角塘,南至螺丝湾、云南纺纱厂,全部面积仅为7.8平方公里左右。

三、 重大历史事件

【庄跷建立滇国】公元前3世纪初楚顷襄王时,楚将庄跷率军进抵滇池地区与当地民族共处,建立滇国。

【汉武帝设益州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建臵益州郡,下辖24县,辖区相当今云南大部,郡治滇池县(今昆明城南晋城、呈贡),并赐滇王金印,从而把云南纳入中国政区序列。

【南诏筑拓东城】唐时南诏为向东发展,南诏王阁罗凤亲至昆川巡视,盛赞"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即于永泰元年(765)派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中心筑造拓东城,后改称鄯阐城,别称东都。是为昆明筑城之始。

【元设云南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于宋宝二年(1254)秋派大将兀良合台攻取鄯阐城,先臵鄯阐万户、昆明千户,继改善州、昆明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建立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3行省之一,改鄯阐为中庆路,将政治中心由大理移至中庆。昆明自此成为省会重地,也是昆明命名之始。

【明军征云南】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伐云南,摧毁了梁王政权,次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并筑砖城,周长九里三分(约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约合今9米),设六门,上各有楼。沐英镇守云南,掀开了明王朝开发云南的序幕。

【杨慎贬谪云南】明嘉靖三年(1524),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因"议大礼"触怒皇帝,被廷杖下狱,后贬谪云南,曾居昆明。在滇期间,杨慎留下《滇程记》、《滇载记》、《云南山川志》、《南中集》等著作,为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徐霞客游滇】明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间,地理学家徐霞客从贵州西部进入云南,经曲靖地区到达昆明。随后从昆明下玉溪、红河等地,于当年十月再次回到昆明。后进入滇西考察,到崇祯十三年二月由丽江木土司派人护送回乡,前后在滇历时22个月,对云南山川风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写下《滇游日记》13卷,计20多万字。其中《江源考》彻底纠正了前人关于"岷山导江"之说,提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的正确观点。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为世界最早;对腾冲火山的考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在滇期间,他还记录了大量云南历史文化资料、民情风俗等,并进行了多项文化交流活动,写下大量诗文,其中留在云南的墨迹为稀世珍品。

【大西军联明抗清】清顺治四年(1647),张献忠创建的大西军余部由四川经贵州转战入滇,以昆明为中心建立政权,营建宫殿王府,扩充军队,联明抗击清军。后迎明永历帝入滇,昆明一度称滇都,继续抗清,前后历时16年。

【吴三桂踞滇叛清】吴三桂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入滇,因追剿大西军有功而受封平西王,翌年进封总管开藩。野心勃勃的吴三桂以云南为据点,圈占土地,据明沐天波勋庄七百顷为己有,在五华山扩建王宫,填平半个翠湖建造新府,建野园作陈圆圆别墅,穷奢极欲。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帝为统一全国决定削藩,吴三桂于是年十一月在昆明自称"都招讨兵马

大元帅"出兵反清,十七年三月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已无力渡江北上,八月十七日病死。部众于十一月拥立其孙吴世藩继位,改元洪化。清军于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攻破昆明,吴世藩自杀死。至此吴三桂叛乱以失败告终。

【滇越铁路通车】清宣统二年(1910)四月一日,法国凭借不平等的《中法条约》,将轨距1米的铁路从其殖民地越南筑至昆明,称滇越铁路(今称昆河铁路),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有465公里。抗战时曾拆除南段以阻止日本侵略军进入云南。抗战胜利后,法国政府将该路云南境内路段归还中国。1957年12月修复通车。现为全国惟一营运的米轨铁路,也是我国惟一与东南亚国家联运的铁路。

【重九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昆明,以同盟会成员为骨干的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等备受鼓舞,经过周密的准备,于当年农历九月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在昆明举行武装起义,宣布云南独立。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蔡锷等部从东南进攻,经过一夜激战,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经羲,其他上层人物或死或逃,彻底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蔡锷任都督。

【修建石龙坝水力发电站】清宣统二年(1910),云南地方有识之士为开发水力资源,决心自办发电厂,遂成立商办耀龙电灯公司。公司引进德国水轮发电机2台共480千瓦,聘请德国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于滇池惟一出水口螳螂川石龙坝建立电站。电站于1912年4月正式向昆明供电。该电站系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护国起义】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登上皇帝宝座,改元洪宪。消息传到昆明,群情激愤,在著名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领导下,于12月25日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宣布云南起义,成立军都督府,编组护国军出师讨伐。在南方各省响应下,迫使袁世凯下台,取得护国运动的胜利。

【创办东陆大学】1923年,由唐继尧主持,在昆明创办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前身)。是为云南省第一所综合大学。

【昆明设市】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废云南府存昆明县,1919年划省会所在地为市,设云南市政公所,1920年因政变裁撤。1922年8月恢复组织,易名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正式设昆明市,改督会办为市长,设6个局2个处,辖区面积38.5平方公里,人口20.7万人。

【滇军出征抗日】抗战爆发,昆明和云南全省青年踊跃参军,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等将滇军编组为第六十军,在军长卢汉率领下于1937年10月12日在巫家坝誓师出征抗日,后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滇缅公路通车】抗战爆发后海上交通被日军封锁,必须尽快开辟由缅甸进入中国云南昆明的滇缅公路(畹町至昆明段长959公里)。经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1938年8月提前完工,成为抗战期间接受国际援助的惟一陆路运输线。

【南洋华侨机工入滇抗日】抗战时期,由华侨领袖陈嘉庚组织30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成立机工队,入滇参加抗战。机工队通过滇缅公路运送国际援华物资,不少机工为此献出了生命。1989年7月7日云南省政府在西山公园修建"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作为永久的纪念。

【昆明成为抗日大后方】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学校、工厂、银行、商号和难民辗转搬迁昆明。1937年昆明人口为14万多人,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增至25万多人。注册商号达1万家,未注册商号达2万家,金融机构多达48家。以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厂、军工光学厂、钢铁厂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工厂迁昆明建厂,成为云南现代工业的骨干。滇缅公路和中印"驼峰航线"使昆明成为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也是物资转往全国各地的中转站,运输繁忙,货物堆积。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大学和大批教授名流云集昆明,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带来民主思想。抗战8年,促进了昆明城市近代化,并对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成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战爆发后奉命内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正式复课。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五四纪念日北返。在昆明八载,培养了众多专家学者,且成为开展爱国民主运动的中坚,对云南现代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日本飞机轰炸昆明】抗战爆发,昆明虽处大后方,仍遭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1938年9月28日日机首次空袭昆明,城西潘家湾、苗圃、胜因寺、凤翥街一带房屋被毁,横尸遍野,惨不忍睹。

【一二·一惨案】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当局指使党棍、暴徒和军人杀害反对挑起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的学生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和教师于再,打伤2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由此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

【李闻惨案】1946年国民党当局指使特务于7月11日杀害爱国"七君

子"之一的民盟中央执委、社会活动家李公朴于昆明大兴坡小巷内。4天后又将民盟云南支部负责人、西南联大著名教授、民主战士闻一多枪杀于昆明西仓坡联大宿舍门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李闻惨案"。

【七一五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6月,昆明大中学生掀起反美运动,国民党当局用恐吓、殴打、抓捕等手段进行镇压,又于7月15日派出全副武装的宪兵、警察2000多人,攻打云南大学会泽院和南菁中学,大肆毒打和抓捕学生,将400多学生投入"夏令营",76人关入特刑庭监狱进行刑讯逼供,镇压爱国民主运动。

【昆明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的形势下,率军政人员在昆明宣布起义,昆明及云南全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1950年3月2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潘朔端任市长。

【昆洛公路全线通车】由昆明至云南西南边境打洛的公路于1954年12月27日全线通车,全长865公里。现已成为联通缅甸、老挝、泰国的一条国际公路。

【昆明暴雨】1957年9月15日夜突降暴雨,历时11小时,盘龙江水骤涨至4.79米,敷润桥段14小时内由1.63米猛涨至4.81米,金汁河4处决口,普吉坝降雨248毫米,为历史所罕见。

【昆明大旱】从1962年10月中旬到1963年6月12日,昆明市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干旱长达232天。据统计,自头年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33毫米,为历史所罕见。

【贵昆铁路通车】贵阳至昆明铁路是云南与内地相连接的第一条铁路,

全长643.6公里,于1965年7月1日正式交付营运。

【成昆铁路通车】沟通川滇两省的成都至昆明铁路于197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长1085公里,其中在云南境内有293公里。

【昆明发现特大型盐矿】云南省地质矿物局一大队于1984年6月在昆明市郊发现一个特大型钾盐矿。此矿分布长7000米,宽1500米,盐层厚数百米,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第三届中国艺术节】1992年2月18日至3月3日,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隆重举行。艺术节展示了全国56个民族的歌舞、服饰文化。

【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由西南五省区七方(即云、贵、川、藏、桂、重庆、昆明)联合举办的首届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昆交会"),于1993年8月8~18日在昆明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此后每年一届,定期举行,对昆明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园艺博览会确定在昆明举办】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云南省承办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1996年6月5日,国际展览局在巴黎召开第一一九届大会,同意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由北京移址昆明举行,国际展览局主席向作为中国政府代表的昆明市领导授予展览局会旗。1996年9月16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在布达佩斯召开第四十八届年会,一致通过1999年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称为"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场馆占地3000多亩,直接和间接投资达60多亿元人民币,届时将有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展,预计参观者达800~1000万人次。它将对昆明的对外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业开发等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