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村老年社会工作论文

农村老年社会工作

摘要:老年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一部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受种种因素限制,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更不成熟。目前社会对农村养老,农村资源等评估有存在偏差。正确评估农村老年群体的需要,采用适当的介入手段,是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先阶段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 老年社会工作 养老 资源

现在大陆的社会工作,刚刚起步,在城市里老年社会工作尚未成熟,农村社区对这一概念很多都是闻所未闻。所以农村社区的养老问题在很多学者专家眼中是突出的、严重的,认为长期以来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受到社会的强烈冲击,不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难以给农村老人有效的安全感,农村老龄化的加快又加重了这些问题。这些从长远看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我国国情下,城乡价值理存在诸多不同,因而对于目前农村老人也许很多视角是站在城市老年社会工作的标准下审视的。

一,农村老年群体现状及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现状

部分学者对当今农村老年人的印象是:农民群体终生从事农耕,没有角色的转变。老了以后没有退休金,缺乏晚年的经济保障;文化水平低、不能适应科学种田的要求、缺乏自救、自助的能力;健康水平低等等导致了社会功能低下,在面临老龄化过程中保证基本生存都是问题。这些都是对的,但不全面,农村老人并不是没有所养,老人无所养都是个别现象,农村老人娱乐生活是多样性的,虽没有城市里的电影院、公园、没有打太极拳的场所,可乡土下的老人忙碌了一辈子,他们形成了有自己的特有的娱乐方式:邻居或同村志同道合的几个老人聚集在一起,做到某一家的炕头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春秋忙的时候帮家里看看门,喂喂牛羊鸡鸭、做点饭菜等力所能及的事。夏天来了在树下纳凉和老少一群在树下纳凉、或几个老哥们休息纳凉、唠嗑。身体好的,老人一般都单独生活,他们也像年轻人一样向往自由,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农忙时候子女都会帮助忙忙田里的农活、家中一般都是用水泵抽水,不存在吃水难的问题。多数老人认为自己在生活上还是很满足的。

很多大城市里的子女把自己父母接去想尽尽做子女的孝心,过过城里的生活,享享清福。可老人们对爬楼梯、汽车嗡嗡响、城里公园老人们扭秧歌、打太极等不习惯,人生地不熟,交流更无共同语言,一般住不了几个月,自己就说什么也不住了,说什么都要回来。一辈子都在农村生活的他们不习惯城里的节奏,没有周围老哥们唠家常他们是不习惯的,陌生的环境没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使他们更喜欢自己在农村的生活节奏。某些学者以城里老人的标准来衡量农村老人的文化、生存环境标准是片面的,提出在农村建设图书馆、建设老年娱乐休闲场所在目前时机不成熟,大量的中国农村需要的养老资金在目前阶段我国承担不起,至于提出来的娱乐设施、休闲场所构建还是不成熟。毕竟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社区,以城市的文化价值观衡量农村的老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片面的。

农村养老问题现今阶段并不是像某些学者们想象的老无所养、生活孤独、贫困交加那样;也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颐养天年、其乐融融。要分析居住在乡村的老人养老状况,和上述的所说的生活满足感,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分析,我国

现阶段的老人,年龄多在60周岁以上或65周岁以上,这部分老人多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出生伴随共和国成长的老人,他们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原来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吃草根树叶来维持生存、还要大幅度的体力劳动和现在家中日常大米白面、酒肉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原来这些都是逢年过节都难得一见的粮食,现在天天过年过节。这样的艰苦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对当前生活状况比较满足。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程度不高,农村本身的经济发展也滞后,导致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人们的经济状况还有待提高,这样一来便限制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要帮助那些需要救助和服务的老年人走出困境,与其他社会群体一起分享新的社会资源以颐养天年。要做到这些,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基础,是很难实现的。其二,新农村建设中老年社会工作未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我国绝大多数新农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中都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中也只有少数存在专业社会工作者,且其环境设备条件极其不佳。其三,中国的家庭结构是反哺式的,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责任,而成年人又有赡养老年父母的义务。因此,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大多数认为老人是子女的责任,特别强调家庭养老保障,而缺乏社会养老意识。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把赡养老人的任务全归结于家庭,许多老年人仍把进养老院生活视为人生之不幸。

二、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改善措施

在应对人口老年化、倡导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由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老年社会工作形势还十分严峻。因此,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要想改善新农村建设中老年社会工作空缺的这种状况,在介入基层建设后,一方面,在开展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时,我们主要要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出发,适当在精神生活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解决农村地区因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便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为新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寻找各种资源,整理好各种已有资源,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提出合理更好利用不同资源的方案。

在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的主要任务是初步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经济供养体系,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因此,协助和落实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的来源保障是当前农村老年社会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保证有一定稳定的经济来源是农村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保障。作为农村老年社会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保障,如通过宣传、监督,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几点具体措施:

(一)加强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功能,一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宣传教育,加强晚辈对老人照顾的责任与义务,使家庭照顾老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通过社会工作增进家庭的人际关系,解决各类家庭矛盾特别是婆媳矛盾,使家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在农村建立家庭助理式的社会服务,包括卫生打扫、做饭洗衣、看护照料等等,使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减轻照料老人的负担。 (二)建立邻里互助小组,充分发挥邻里功能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这一初级社会群体在传统的农村担负着“守望、共生”的重要功能,邻里之间的相互照顾包括家务劳动,老人小孩的照看等。农村社会工作者应发挥农村邻里互助的作

用,组织农村老人自愿组成的邻里互助小组,就近开展邻里互助服务,给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小孩的照看、老人的看护,充分调动社区老人的积极性,强化邻里的互助功能。邻里互助的另一形式是家庭之间互相协调,例如张家的劳动力帮李家耕种农田,李家的老太太帮助张家照顾小孩等等。(三)扩大农村敬老院的养老范围 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农村孤寡老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适当扩大敬老院的收养范围,让没有儿子的老人也能得到社会福利机构的照顾。通过自费的形式收养部分家庭无力照顾的老人。(四)建立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老年人看病难主要是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因此,今后农村的老年人社会工作方面还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在农村建立便利医疗点,发动一些城市的医疗组织机构志愿定时定点的去农村为老年人提供义诊和体检,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改善农村落后的医疗面貌,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医”。(五)兴建适当的文化生活设施有条件的村委会应从集体经济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老年文化设施,如健身房、图书室、兴趣活动室;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他们喜爱文娱活动,如老年健身操、太极拳表演等。对落后地区应实行送文化下乡的办法,将一些新人新事新变化通过演出的形式送到农村,使一些从未走出过家门的老年人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在21世纪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为老年人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使之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从而实现成功老化,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综合而言,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大量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而每位社会工作者应围绕着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生活照料两大方面出发,尽可能的调动农村社区的各方力量,挖掘农村社区的巨大养老潜力,使老年人生活过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树新,《老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2], 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 (作者),/隋玉杰 (译者),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1日.

[3],林芳璐,老年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 [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