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动合作,难能可贵

主动合作,难能可贵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 马红霞(212300)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的、挑战的、竞争的数字化时代,合作学习渗透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学课教学必须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变到掌握数学的过程教学。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的存在和发展过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一、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数学课教学首先要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社会中的现象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激发学生的求如欲和动手操作的渴望。如通过“日历中的数学”的探讨活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有趣的七巧板”的拼图活动,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掌握拼图的技巧,发展丰富的想象。从银行利息的调查、计算和正确选择储蓄方法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问题。使数学知识镶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给数学知识注入生动的生活气息,赋予丰富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常给人惊喜、给人办法、使人聪敏。

我们应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利用数学活动的素材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数学方法的领悟。学生在探索问题的活动过程中,要提取、分析、整理相关信息,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知识的概括来自个人的深层理解,这样的知识“由于融入了个体特定数学活动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对数学学习者本人而言是鲜活的、有生气的,是能够灵活加以迁移的,而不再是呆板、惰性或很难迁移到复杂的实际问题情境中。”这种接近生活的真实情境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励学生明确、有序、互动、互助、充满好奇地进行数学活动,完成一个又一个从感知到表象,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认知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新知识、又掌握了探索的方法,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产生活动的兴趣

猜想是人们依据事实,凭借直觉所作出的似真推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着手解题之前能够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大量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探究,提出大胆猜想,在经历真正“做数学”与“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了从“做”中“学”数学的兴趣。如: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怎样截可使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可能是七边形吗?学生通过捏橡皮泥的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猜测、交流,获得数学中切截几何体的思想方法,感受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波利亚说过:“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

那么就应当让猜想、合情推理占有一席之地。”数学的创造始于猜想。数学活动课要注重唤起学生的参与学习和竞争意识,为活动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如“趣题妙解”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有一摞很厚的试卷用纸,如何很快地知道它大约有多少张?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对折一张厚为0.1mm的纸,对折一次后,厚为多少mm?对折两次后,厚为多少mm?对折20次后,厚为多少mm?若每层楼3m高,对折20次后的纸,有多少层楼高?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致,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注入了活力。

在数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培养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如:在〈可能性事件〉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当提出“抛出的球会下落?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学生通过热烈讨论得出三种不同的结论:(1)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因为地球有吸引力;(2)不确定事件,如氢气球会上升;

(3)不确定事件,当速度大于每秒9.8km时,也可以不下落。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算、验证。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延伸进行再创造

荷兰著名学者费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 ‘再创造’”,即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创造工作。在数学活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好胜争强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合

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个性,才有可能创新。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启发学生合作探索与发现。提出假想,进行猜测、判断,然后加以证实,自己“再创造”出(或发现)有关的定律与结论。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同,自然“再创造”的过程也有差异,每个学生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方法,经历的也是不同的尝试,获得的可能是不同的发现和创造,但只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就能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学会了“做数学”的方法,“画出了各自独特的思维轨迹”,而且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做中学”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来探究,激发个性的潜能释放,发展健全的人格。

诚然,数学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合作教学的目标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选编教材,积极 开发、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交流、合作、领悟、应用的活动过程,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许多热点问题,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各抒己见,克服片面,互相启发、评价、激励,有助于思维共振,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弥补了班级制教育下不因材

施教的局限性。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才能通过数学活动教学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