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其中可以能力不同进行进行搭配,也可以采取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是创设一个只有小组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景,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实现个人目标,还需要与小组同伴合作来实现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能够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过程的实施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情境。教师通过导入学习目标,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例如:在学习画图时,教师可以先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回家的途中观察标志牌,让学生讨论找到一个办法——制作标志牌。让学生从生活的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探究的目标。

2、制定计划 明确分工

教师在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怎么做,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事情。制定计划时可以把这个计划记录下来,或者画一张草图。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计划进行审查,发现有创意的学生和好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各小组明确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并提出自己的创意。

3、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学生将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在完成自己任务分工的同时,还要利用个人的长处弥补他人的不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有的知识可由教师来讲解。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示;有的知识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者教材提供的方法、自己尝试操作、同学间互相帮助、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初步完成作品。

4、认真检查 完成作品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自己的作品,确认是否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和步骤实施的,还要检查作品中是否已经包含了任务目标中所有必备的

要素,如果某些元素遗漏或者学生认为要修改,可以进行添加和修改,完善各自的作品,最终完成作品的制作。

5、分享交流 共同进步

学生作品的评价交流可以采用组内自评、组内互评、全班交流。小组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并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给予小组成就的表扬更能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为了给每个同学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展示交流和自评互评的活动,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修改完善。懂得欣赏自己和别人的长处,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6、归纳整理 拓展知识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学习收获,学生进行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小组相互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与总结。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整理,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体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多数小组提供巩固性练习题,用来巩固知识,同时让小组成员讨论这些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还可以为小组中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比较开放的拓展性练习题,提升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