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域地理东南亚导学案

第二节 东南亚

学习目标:1.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3.了解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及成因。

4.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

城市的影响。

重难点: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自然特征,区域综合分析思想的形成 I 课前预习:

一、读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一)范围

1. 组成:由g ____和d ____两部分。

2. 国家:包括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⑪____其中惟一的内陆国是____,有“万岛之国”之称的是____,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____

(二)低纬度和十字路口的位置

1. 经纬度位置:___从东南亚的中部偏南穿过 ,____从本区北部穿过,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经度范围较广,在90°E ~130°E 。

2.海陆位置:(1)位于___洲和__洲之间,___洋和___洋的“十字路口”

(2)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___海峡,是连接___洋和___洋的海

上通道

二.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半岛南部和 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的大部,年降水量在 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 ,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 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半岛和 群岛北部,年降水量一般

在1500mm 左右,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吹 风,降水较少为旱季,6月到10月吹 风,降水较多为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三.三大板块交界与地形地质状况

1. 中南半岛:形成 、 的地形

2.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地处 板块与 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多山、多火山地震, 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四.国际河流与合作开发

(1)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 人种, 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其首都城市 。居民主要信奉 教

II 当堂检测: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

A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B, 中部高,四周低

C. 东北高,西南地 D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属于( )

A. 地堑山地 B 褶皱山地

C 冲积平原 D. 地垒谷地

3. 与图示地区特征较吻合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南丘陵

C. 横断山区 D.黄土高原

4.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5.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B .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

C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

D .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6.下列四项组合中正确的是( )

A .越南一湄南河一河内一热带季风气候

B .缅甸一红河一仰光一热带雨林气候

C .泰国一湄南河一曼谷一热带季风气候

D .老挝一湄公河一金边一热带雨林气候

7.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被称为( )

A .湄公河B .萨尔温江C .布拉马普特拉河D .伊洛瓦底江

8.东南亚地区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 )

A .水稻、茶叶、蚕丝 B .小麦、棉花、黄麻

C .水稻、天然橡胶、油棕 D .小麦、棉花、剑

9. 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

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

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

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 米。图中A 城市名称是 ,它是________(国家)的首都。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10.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 .夏季 B .春末 C .冬季 D .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 .半年 B .一年半

C .二年半 D .三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