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泉州市图书馆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泉州市图书馆 温陵讲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三讲《漫谈道家学说》

主讲者:国立华侨大学退休教授 陈治典

2009年3月23日上午 《老子》 《庄子》 《列子》 李耳(老聃) 庄周 列御寇 隐士

《老子·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齐是非,齐善恶,齐彼此,齐寿夭,齐物我,无差别相 庄子说:“细小的草茎和巨大的屋柱,丑陋的女人和美丽的西施,以及各种各样的诡幻怪异的现象,从‘道’的观点看来,都是通而为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老子说:“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第二十章》)庄子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 《后西游记》中小行者将阎罗殿柱子上的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改为:“是是非非地,毕竟谁是谁非?明明白白天,到底不明不白!”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庄子以宋荣子为例,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矣。”

一.“道”的含义:

“路”、“径”,引伸为“方法”、“规律”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再进一步问下去,庄子就说“在蝼蚁”,又说“在稊稗”,“在瓦甓”,甚至说“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混沌一体(《易经》称为太极) 无极生太极 对立的两方(可称为阴与阳) 太极生两仪

“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广雅·释诂》:“然,成也”) “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意思 “没身不殆” “不道早已”

二.朴素的辩证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 “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 毛泽东说:“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老子·第十四章》:“复归于无物。”

“三十辐共—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庄子·寓言》)他还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

“有待”→“无己”→“无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里太虚幻境对联) “真如” “入不二法门,有无量自在。”

三.无为、不争的处世原则: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庄子解释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àn)之而已。”(《庄子·天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十五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第五十八章》)老子还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

“柔弱胜刚强。”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哉。”(《老子·第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二十九章》)

“抱怨以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第三十八章》) 布施 “三轮体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绝缨会” 楚庄王 许姬 唐狡 官渡之战

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养生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在宥》:“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 《庄子·刻意》也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第七十五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第七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庄子:“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道家养生秘诀:“以死求生则活,以活求生则死。” 老子:“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

五.为人处世的若干智慧: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欲壑难填。”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

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严复说:“惟强行者为有志,亦惟有志者能强行。”

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2.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3.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第六十四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埃塞俄比亚选手迪巴巴 我国选手邢慧娜

六.反战思想与用兵之道: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

“以奇用兵。”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第六十八章》) 《孙子》:“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敌。” “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之善者也。” “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

毛泽东说:“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老子·第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

七.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庄

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道家崇尚自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讲到社会,教人回复到原始状态;讲到人生,教人回复到婴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