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结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 ),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 )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电路交换时延:连接建立时间+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 x s ++kd b

分组交换时延:发送时延+(k-1)段链路的转发时延+传播时延

= ⎡x ⎤⨯p +(k -1) ⨯p +kd ⎢p ⎥b b ⎢⎥

⎡x ⎤其中:⎢⎥表示分组数目(向上取整)。由于最后一个分组的长度一般会小于前面分组的p ⎢⎥

长度,其发送时延也会小一些。此处假定所有分组的长度相等。

分组交换时延

x ⎡x ⎤p p

当x>>p时,条件为:

(k -1) ⨯p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 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 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

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即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双方不能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 全双工通信:即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信息;

串行传输:即串行通信,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个数据占据一定的时间长度。

并行传输:指在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设备间进行传输。

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

双绞线: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

同轴电缆:50Ω同轴电缆、75Ω同轴电缆

光缆

无线传输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3-0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 (X )=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CRC 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答:生成多项式:P (X )=X^4+X+1,除数P =10011。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除以 10011 得余数1110 。

两种错误均可发现。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20 假定1km 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延为1km/200000km/s =5微秒,往返回延为10微秒。 按照CSMA/CD工作原理,最短帧的发送时间不能小于往返时延。

-69以1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10微秒*数据率=10*10s *10b/s =

10000b, 因此,最短帧是10000位。

3-32 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 发送给E ,C 发送给B ,D 发送给C ,B 发送给A 。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表3-2 习题3-32的表)

4-7.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MAC 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P 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4-9、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有三种含义:

其一是一个A 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 类网络的IP 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 类网,对于B 类网络的IP 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

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 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 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255.255.255.2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6 台

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3)一A 类网络和一B 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 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A 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B 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目不同

(4)一个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

Host-id 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2^12-2=4096-2=4094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机数2^12-2

(5)一A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是 10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6)某个IP 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

C2 2F14 81--→(12*16+2).(2*16+15).(16+4).(8*16+1)---→194.47.20.129 C2 2F 14 81 ---→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

C类地址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有实际意义.C 类子网IP 地址的32位中, 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 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 如果划分子网, 可以选择后8位中的高位, 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 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 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

4-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 —— 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1)分组的目的站IP 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

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为:128.96.40.12。

●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

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 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其net-id 为129.250.0.0. 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地点:子网号(subnet-id )子网网络号主机IP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 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

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

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

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

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

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

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

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

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

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

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

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

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

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

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

4-41、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 收到从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B 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5-08、为什么说UDP 是面向报文的,而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答: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发送方TC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课分拆/合并),但维持各字节

5-23、主机A 向主机B 连续发送了两个TCP 报文段,其序号分别是70和100。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报文段数据?

(2)、主机B 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多少?

(3)、如果B 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 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 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达到了B 。B 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 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答:(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

(4)70

5-28、主机A 向主机B 发送TCP 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 而目的端口是n 。当B 向A 发送回信时,其TCP 报文段的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答:分别是n 和m 。

5-31、通信信道带宽为1Gb /s ,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 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

L=65536×8+40×8=524600

C=109b/s

L/C=0.0005246s

Td=10×10-3s

0.02104864

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C)//(L/C+2×D)=0.0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Mb/s。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

过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分别被设

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

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

(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在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

段。在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被设置为32

在第18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 在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第70报文段在第7轮次发送出。

(7)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8的一半,即4.

考试时间:

2016.6.23 星期四晚上 18:30-20:30

第一章概述

1.C/S方式、P2P 方式。【计算机网络第六版p9】

C/S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程序。

P2P 方式:对等方式,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

2.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第六版p11】

电路交换的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不适于计算机通信,计算机数据通信具有数据突发性,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特点: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的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是存储转发带来的时延(时延较小),以及空间开销。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计算机网络第六版p17】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作用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城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作用距离为5-50km ,

局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计算)、往返时间。【计算机网络第六版p19】

速率: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

带宽:网路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时延: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及三要素的含义、分层原理及好处、OSI 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协议与服务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第六版p24】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要素含义: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分层原理及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OSI 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他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本层的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层协议对上层用户是透明的;协议是水平的:协议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服务由下层向上层通过接口提供;

第二章物理层

1. 通信的基础知识: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相;【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40】

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反方向的交互(单向通信)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双向交替通信)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信息(双向同时通信)

调频: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幅: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相: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 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43】

媒体:引导型传输媒体: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 、无屏蔽双绞线UTP

同轴电缆:70Ω同轴电缆、50Ω同轴电缆

光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非引导型传输媒体:即无线技术

3. 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50】

频分复用: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频率带宽:HZ )后,在通信过程中始终都占用这个频带(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宽带资源)。

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成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个用户在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每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周期性的出现(周期为TDM 帧的长度)。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统计时分复用:STDM 帧中的时隙并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某个用户,因此在每个时隙中还必须有用户的地址信息。

4. 接入技术:ADSL 【计算机

网路第六版P57】

ADSL 的极限传输距离

与数据率以及用户线的线径

有关:用户线越细,信号传

输的衰减越大。ADSL 非对称

数字用户线;上行宽带和下

行宽带不对称;上行:从用户到ISP ,下行:从ISP 到用户;ADSL 在用户线的两端各安装一个ADSL 调制解调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 字符填充、循环冗余检验CRC (计算);【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67】

字符填充:

发送端:在数据中出现的控制字符“SOH ”或“EOT ”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接收端:在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去插入的转义字符。

若转义字符出现在数据中: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两个连续的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前面的一个。

循环冗余检验CRC :

分组数据为M ;

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n+1)位的除数p ;

n 2*M:相当于在M 后添加n 个0;

(k+n)位的被除数除以P ,而得出商Q 余数R (n 位)

2. 局域网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67】

3.CSMA/CD协议:工作原理。【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86】

一、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路层获得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的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适配器的缓存中。但在发送之前,必须先检测信道。

二、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应不停地检测,一直等待信道转为空闲。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信道保持空闲,就发送这个帧。

三、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地检测信道,即网络适配器要边发送边监听。

4.MAC 地址:组成、MAC 帧格式。【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87】

组成:MAC 地址是用于标志网络设备的一个物理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任何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时,最终都是通过MAC 地址来实现的。它是由48个字节组成的地址,为方便起见,通常用12位16进制表示,前6位16进制数字由IEEE 负责统一分发,后6位16进制数字由各厂商自己负责管理。

MAC 帧的格式:

5. 网桥:工作原理。【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95】

6. 交换机:VLAN 工作原理。

虚拟局域网

第四章网络层【重点章节】

1.IP 地址:A 类-E 类范围;【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118】

2.ARP 协议:工作原理。【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123】 首先, 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 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列表, 以表示IP 地址和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 会首先检查自己 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 IP地址对应的MAC 地址, 如果有, 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 地址; 如果没有, 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 请求的广播包, 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 地址。此ARP 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 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 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 请求后, 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 是否和自己的IP 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 如果相同, 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 地址和IP 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 列表中, 如果ARP 表中已经存在该IP 的信息, 则将其覆盖, 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 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 地址; 源主机收到这个

ARP 响应数据包后, 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 列表中, 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 响应数据包, 表示ARP 查询失败。

例如:

A 的地址为:IP:192.168.10.1 MAC: AA-AA-AA-AA-AA-AA

B 的地址为:IP:192.168.10.2 MAC: BB-BB-BB-BB-BB-BB

根据上面的所讲的原理, 我们简单说明这个过程:A要和B 通讯,A 就需要知道B 的以太网地址, 于是A 发送一个ARP 请求广播(谁是192.168.10.2 ,请告诉192.168.10.1), 当B 收到该广播, 就检查自己, 结果发现和自己的一致, 然后就向A 发送一个ARP 单播应答(192.168.10.2 在BB-BB-BB-BB-BB-BB) 。

3.IP 数据报格式:基本字段的大小和作用。【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126】

IP 数据报的格式:

IP 数据报:IP+首部;

首部:前一部分固定长度,20字节,是所有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首部固定部分的后面是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版本占4位,指IP 协议的版本,目前IP 协议的版本号为4(即IPv4)

首部长度占4位,可表示最大数值是15个单位(一个单位4个字节)因此IP 的首部长度最大值是60字节。

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一般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总长度占16位,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标识占16位,他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用于分片重组)。 标志占3位

偏移占13位,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位置,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单位

*4.子网: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路由器分组转发过程(计算)。【计算机网路第六版

5.ICMP 协议:报文种类、ping 和traceroute 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路第六版P146】 ICMP 报文种类:ICMP 差错报文、ICMP 询问报文

Ping 工作原理:Ping 使用ICMP 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Traceroute 工作原理: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一连串的IP 数据串,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UDP 数据报。

第一个数据报P1:

生存时间TTL 设为1。

当P1到达第一个路由器R1时,R1将TTL 减1,TTL 为0。

R1丢弃P1,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 时间超过差错报文。

第二个数据报P2:

生存时间TTL 设为2。

同理,第二个路由器R2丢弃P2,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 时间超过差错

报文

最后一个数据报:

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生存时间TTL 为1。

主机不转发数据报,也不把TTL 减1。

IP 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UDP 用户数据报:目的主机向源主机发送

ICMP 终点不可达差错报文。

6. 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与外部网关协议的区别,RIP (计算)、RIP 协议与OSPF 协议的区别。

内部网关协议与外部网关协议的区别: 内部网关协议是在自治系统内部运行的路由协议,主要包括:RIP 、EIGRP 、OSPF 、ISIS ;

外部网关协议是在自治系统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有BGP ;

RIP (计算):

RIP 协议与OSPF

协议的区别:

交换对象:

RIP :向相邻路由器发送信息。

OSPF :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发送的信息:

RIP :到所有网络的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OSPF :与本路由器相邻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本路由器和哪些路由器相邻,该

链路的度量(metric),或代价。

何时发送:

RIP :定期交换信息。

OSPF :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

第五章运输层【重点章节】

1.TCP 和UDP 的区别(面向连接、无连接;面向报文、面向字节流)、端口的构成和作用。 区别:

TCP:

数据单位: TCP 报文段(segment)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可靠信道

相比于UDP ,开销较大。

UDP:

数据单位:UDP 报文或用户数据报

提供无连接服务,不可靠信道

不提供可靠交付,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效。

端口的构成:

熟知端口:0~1023。如:FTP:21;HTTP:80。

登记端口号: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使用这个范围

的端口号必须在 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口号: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

http://www.huat.edu.cn:80

作用:

无连接: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尽最大努力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

没有拥塞控制: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主机的发送速度降低。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

2.UDP 和TCP 的首部格式。

3. 停止等待协议:工作原理。

------------ppt_p30

4.TCP 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滑动窗口、超时重传。

------------ppt_p60

5.TCP 的拥塞控制: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ppt_p91

6. 随机早期检测RED :工作原理。

路由器队列维持两个参数:队列长度最小门限TH min 和最大门限TH max 。

RED 对每一个到达的数据报都先计算平均队列长度L AV 。

平均队列长度

平均队列长度>最大门限TH max :丢弃。

两者之间:按照某一概率p 将新到达的数据报丢弃。

7.TCP 的连接建立过程、连接释放过程。

------------ppt_p125

第六章应用层

1.DNS :域名解析过程。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递归查询。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该域名的IP 地址,本地域名服务器以DNS 客户的身份,向根域名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报文。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迭代查询。

根域名服务器:

给出所要查询的IP 地址;

或: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2.FTP :工作原理。

⏹ 采用TCP 。

⏹ 使用C/S方式。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部分组成:

⏹ 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

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21)。

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

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

⏹ 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

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

数据连接:用于传输文件。

3. 万维网:超链接、URL 、HTTP 。

------------ppt_p60

4. 电子邮件:邮件发送和接收的过程。POP3和SMTP 协议的作用。

邮件发送和接收的过程:【看ppt 】

❶发件人调用 PC 机中的用户代理撰写和编辑要发送的邮件。

❷ 发件人的用户代理把邮件用 SMTP 协议发给发送方邮件服务器。

❸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 服务器把邮件临时存放在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 ❹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 SMTP 客户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 SMTP 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发送邮件缓存队列中的邮件。

❺运行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 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把邮件放入收件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件人进行读取。

❻收件人PC 机中的用户代理,使用 POP3(或 IMAP)协议读取发送给自己的邮件。 POP3和SMTP 协议的作用:

⏹ 发送邮件的协议:SMTP

⏹ 读取邮件的协议:POP3和IMAP

5.DHCP :作用及原理。

⏹ DHCP 提供了即插即用连网(plug-and-play networking)的机制。

⏹ 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 地址不用手工参与。

⏹ 主机启动时,向DHCP 服务器广播发送发现报文(DHCPDISCOVER )。

⏹ DHCP 服务器在其数据库中查找该计算机的配置信息。若找到,则返回信息。 ⏹ 若找不到,则从服务器的IP 地址池中取一个地址分配给该计算机。

⏹ DHCP 服务器的回答报文叫做提供报文(DHCPOFFER )。

⏹ 并不是每个网络上都有DHCP 服务器,这样会使DHCP 服务器的数量太多。 ⏹ 每一个网络至少有一个DHCP 中继代理。

⏹ 当DHCP 中继代理收到主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后,以单播方式向DHCP 服务器转发此报

文。

⏹ 收到 DHCP 服务器回答的提供报文后,DHCP 中继代理再将此提供报文发回给主机。

第七章网络安全

1. 网络面临的威胁:被动攻击、主动攻击。

网络通信面临的威胁:

(1)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 被动攻击: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不干扰信息流。 ⏹ 主动攻击: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

⏹ 更改报文流

⏹ 拒绝报文服务

⏹ 伪造连接初始化

2. 网络安全的内容:保密性、安全协议的设计、访问控制。

3. 对称密钥体制:加密解密过程。

4. 公钥密码体制:加密解密过程。

-----------ppt_p16

5. 数字签名:功能、利用公钥算法实现数字签名过程。

------------ppt_p17

6. 防火墙:作用。

⏹ 防火墙是由软件、硬件构成的系统,用来在两个网络之间实施接入控制策略。 ⏹ 防火墙内的网络称为“可信赖的网络”,外部的因特网称为“不可信赖的网络”。 ⏹ 防火墙可用来解决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安全问题。

⏹ 防火墙的功能:阻止和允许。

⏹ “阻止”就是阻止某种类型的通信量通过防火墙(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或反过

来)。

⏹ “允许”的功能与“阻止”恰好相反。

单选(20)

❑ 填空(10)

❑ 判断正误(20)

❑ 简答(15)

❑ 填图(15)

❑ 计算(10)

❑ 论述(10)几篇文献的总结

考试形式:卷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