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诸葛亮的治国之才与人格魅力[历史文化]

诸葛亮的治国之才与人格魅力

(2011-01-20 08:27)

抛开上篇说的军事才能不谈,诸葛亮的治国之才与人格魅力,的确是古今无人所能匹敌的。

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便“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管仲,乐毅,是何等的先贤?诸葛亮以之自比,时贤们竟无异议,皆“谓为信然”。

龙自秦汉以后,便成了封建帝王的专称,而时贤们竟以之喻美诸葛亮。“卧龙”的称号可谓是甚高了,而当时的诸葛亮才是一个年仅二十七岁的毛小伙儿。

水镜先生,徐元直俱称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徐庶走马荐诸葛曾拿他与己相比,说自己譬寒鸦配鸾凤,驽马并麒麟,而司马徽更是将他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最后,甚至连他的死敌司马懿也称"孔明真天下奇才!"由此看来此人才不可量.徐庶观之, 管,乐,殆不及矣!

那么,诸葛亮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治国之才与人格魅力呢?

一,治国篇

细翻史册,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在几千年的政治家中,是屈指可数的,在他执政时期的蜀国,是三国最杰出的政治时期。

他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建设,对原有的水利工程加强保护及利用,以求减少旱涝所造成的损失。《水经注。江水》称:“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200人主护之,有堰官”都江堰设官管理,派兵保护,良好的灌溉条件得以维护与巩固。

实行“务农值谷,闭关休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等一系列措施,诸葛亮还劝喻人民要丰歉互补,做到“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富国安家”(《诸葛亮集·文集·治人》)的目的。

治下的蜀国民殷国富,甚至到诸葛亮死后,蜀国破亡之时,朝廷粮仓里仍还存粮40万斛。

其次,书生认为诸葛亮在用人上也很有一套,能够发现人才,并用人唯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诸葛亮“取人不限其方”(《诸葛亮集·故事·用人篇》),即不拘一格不抱成见来器使群才。董和、黄权、李严等本为刘璋旧属,吴壹、费观等则为刘璋姻亲,诸葛亮“皆处以显任,尽其器能”(《诸葛亮集·故事·用人篇》)。

从基层选拔人才,经过锻炼和考验予以提拔,更成为其优点之一。

故陈寿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负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说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行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此等赞誉,书生翻遍史册也没找到比这评价更高的。放眼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善安邦与治国的良相多矣!即便是管仲,萧何,太公,姚崇,魏征,也均没一人得到如此的赞美。

二,人格魅力

持身正,执法平,为政仁,选才公,一个朝廷重臣四者能具其一,便会受到民众的敬仰与爱戴,而诸葛亮竟四者兼备,而又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从生活俭朴说起,他教戒子弟“俭以养德”一生生活俭朴,除工资之外,不盈私产。曾一度上表刘禅: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不是在作秀,诸葛亮任相十五年,他将自己大部分的财务都用作抚恤将士遗孤,自己和家人却异常俭朴。单从俭朴这一方面而言,什么管仲,萧何,是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管仲一生即贪又奢,萧何强行贱买百姓田宅数千家。

写到这里,书生不禁长叹,如此一个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又怎能不令后世的诸多史官将其神化?

他将一个“忠”字诠释到了极致,细心的朋友,应还能记得,刘备临终托孤的一幕,备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以告:“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后十二年间,他又做到了诚信之美。

一篇《出师表》令几多后世之人,闻之涕零?

难怪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直至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两军前线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时年五十四岁,具现在医学分析,他是死于积劳过度得了慢性肺病,一直没有休息调理,最后肺病突发而死的.各地纷纷请求为其立庙,以便祭祀,然终因蜀汉皇朝礼制所限,未能达成,百姓们却“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乃至数百年后,仍是“百姓巷祭,戍夷野祀”。

在上文中书生提到的那个李严,因后勤保障不力,被诸葛亮由蜀臣中的二号人物,撸下弃而不用,处罚之重,连书生都为之鸣不平,然当他得知诸葛死去的消息,李严竟悲痛到“发病死”,或许,李严想到的是诸葛亮终有再度启用他的那一天,然别人无此胸怀,受重罚而思罚者,谁说不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