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1]

黄淑娉 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第一章 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P1

一、人类学的产生

1、人类学的含义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

人类学,英语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二字——Anthropos(人)和Logia(研究),意思是人的科学研究。

2、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才形成的。 但有关人类学的知识资料则发源很早。

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在19世纪中叶遂告形成。

二、人类学的发展

1、在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本学科的不同名称,如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作为学科的名称,最早使用的是民族学,后来才用人类学。

1901年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个部分。

2、明确了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概念和这两个名称的使用之后,便可以集中讨论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三个名称。(06人类学概论简答1:简述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体系)

1

三者大体上说是相同的。

2)美国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

3)社会人类学是英国采用的学科命名,着重研究社会组织为其特点。

4)都是互通的,它们的研究对象、方法、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大体一致。它们都是研究人类群体的社会文化及其发展规律,都强调实地调查、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

3、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某一领域的现象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做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人类学上所说的文化,经典性的定义(08年硕论述题:试述人类学中“文化”这一定义的流变。):“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第二章 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P13

一、把人类学创建者的桂冠授予进化学派则更为恰当。

18世纪先进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社会革新的主张,汇为启蒙运动思潮。

在这一基础上产生了19世纪的文化和社会进化思想,并与人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1、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在代表作《法的精神》(1748)中,论述了影响人类、人类道德、人类管理机构、习俗和法律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2、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时自然科学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进化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概括。

3、英国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07硕人类学概论名解),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进化发展而来。

二、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进步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学说、十八九世纪的社会进化观等,都是19世纪人类学进化学派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产生的基础。这时已积累了不少由探险家、商人、传教士提供的关于非西方的原始民族的资料,但它们不是全面系统的,未能勾画出这些民族的社会面貌。

1、法国传教士拉菲托(Joseph Francois Lafitau)的著作《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1724)

2、进入19世纪上半叶,研究人类体质和民族学的专门著作陆续问世。

3、18世纪和19家用比较法说明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克尔特语和梵文都有共同来源。

三、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泰勒和摩尔根。

(一)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的进化学派代表人物

1、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是德国医生、旅行家。

代表作《历史上的人》(1860)

巴斯蒂安在理论上提出了三个概念,由于这些概念为大多数进化学派学者所采用,第一是人类心理一致说,;第二是“民族概念”,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第三是“地理区域”概念,民族思想是巴斯蒂安的主要理论焦点。

2、巴霍芬(Johann Jacob Bachofen)是瑞士法学家。

对原始人类的法律和宗教特别感兴趣,主要根据罗马法和希腊古代文献,研究原始社会家庭史的问题。代表作为《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61)。

提出论点:其一,人类最初存在毫无限制的性关系,他不恰当地称之为“杂婚”;其二,在这种两性关系条件下,无法确知父亲,只能按母系计算世系;其三,母亲作为惟一能确认的亲长,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其四,由于男性要将财产传给子女,母系制才又父系制所代替,代之而起的是一夫一妻制。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巴霍芬的家庭史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认为家庭史的研究以巴霍芬《母权论》的发表为开端。又指出,巴霍芬的“杂婚”用词不当,实为群婚,但他的原意却是指杂交。

4、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英国法学家、人类学家,1865年发表主要著作《原始婚姻·关于婚礼中抢劫仪式的起源的研究》。

他在主要方面承认社会进化

麦克伦南对婚姻制度的进化特别感兴趣,提出原始时代存在着外婚制部落(集团内禁止通婚)和内婚制部落(集团内部可以通婚)。

5、拉伯克(Sir John Lubbock)是英国政治家、博物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著作有《史前时代》(1865)、《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形态·蒙昧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1870)。

麦克伦南认为抢婚起源于外婚制,拉伯克则相信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

6、梅恩 (Sir Henry James Sumner Maine)是英国法学家

主要著作为《古代法》(1861)和《古代法制史讲演系》(1875),用进化观点阐述法律的发展。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评了梅恩的父权说,梅恩否定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制,对许多问题作了错误的说明。

(二)泰勒

1、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代表作《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的研究》(1865)和其名著《原始文化》(1871),方法论上,更有影响的著作是1889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制度的发展的调查方法;应用于婚姻和继嗣原则》。

2、泰勒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及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1)泰勒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2)指出文化是进化的。

1)发现某些文化的重复性,某些文化要素成为某一阶段的标准。

2)文化是进化的。他主张研究事物的连贯性,研究文化应了解其发展史,具体地把人类文化的进步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

3)泰勒特别感兴趣的是宗教的起源和进化,认为宗教起源于对神灵的信仰。他提出了万物有灵论

(Animism),甚至认为“万物有灵”实际上是野蛮人和文明民族的宗教哲学基础。

(3)在方法论方面对人类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用方法论来证明文化进化的存在。

1)泰勒成功运用和发展了比较法。利用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研究。

2)泰勒阐述了残存法。“残存指的是一类过程、习俗、见解等,习惯势力使它们进入了与其所源出的社会状态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状态,它们因而成为新文化状态所源出的旧文化状态的物证和实例。” 研究残存有助于探索历史发展的过程

3)泰勒引入了统计学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他用相关文化要素比较的方法,说明几种文化要素的关系,称之为“粘合”或“相关”(adhesion)。某一种习俗的“相关”,说明哪些民族有同样的习俗,有哪些其他习俗与它相伴随,或与它相排斥。

(三)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也被誉为人类学学科的创建者,进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

是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至今还是人类学的经典代表作、民族志的典范。

2、摩尔根早就注意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同他们实际的家庭关系相矛盾,比如对父亲及其兄弟们都称父亲,母亲及其姊妹们都称母亲等。

1865年完成《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系统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推断出人类从杂交状态经过群婚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

3、△摩尔根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及其贡献

(1)社会进化理论

1)《古代社会》从四个方面讲社会进化

第一是发明和发展

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

第三是家族观念的发展

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

2)摩尔根的最后一本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1881)是《古代社会》的续篇

3)摩尔根的人类学著作结构严谨,先后成套,成为一个整体,用十分翔实的资料表达了文化、社会进化的思想。

4)为了说明进化有共同途径

摩尔根强调人类同源,不同种族没有智力上的差异是正确的;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在主要方面做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

氏族制度研究

1)摩尔根以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揭示了氏族组织包括氏族、胞族、部族和部落联盟这一系列的有机结构,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团体,它是原始社会的细胞。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原始社会依靠氏族组织的各层机构进行管理。

2)用大量的事实资料证明父系制氏族是从母系制氏族发展起来的。恩格斯高度评价摩尔根的这一贡献。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新时代。母权制氏族成了整个这门科学所围着旋转的轴心;自此人们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研究和研究什么,及该如何去整理结果。

(3)亲属制度研究

1)亲属制度与婚姻法则相联系,亲属制度基于婚姻,这是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有三种亲属制度顺序相承,马来亚式亲属制说明血缘家庭的存在,土兰尼亚式亲属制度与普那路亚或群婚家庭相适应,雅利安式亲属制则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物。

有两种亲属关系(2008年硕名词解释:亲属关系)。一种由血缘产生,称血亲;一种由婚姻关系产生,称姻亲。

揭示规律:家族表现为一种能动的要素,亲属制却是被动的。

2)摩尔根是对亲属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首创者。

6、对摩尔根的评价

(1)美国人类学家保罗·博安南评价,即使摩尔根的一些材料和观点被新发现的事实所推翻,但他所建立的研究系统和基本观点是正确的。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著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摩尔根讲社会进化从人类发明发现的智力发展到政治观念、家庭观念和财产观念的发展,这是他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表现,马克思的摘要改造了这一结构,使它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不是编排技术的简单改变,而是充分表达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四)其他进化学派代表人物

1、 列瓦列夫斯基(M.M.Kowalevski),俄国民族学家、法学家。

2、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英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

3、马瑞特(Robert Ranulph Marett),英国人类学家,原始宗教专家。他把心理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4、哈登(Alfred Cort Haddon),英国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创建了系谱学的使用

5、韦斯特马克(Edward Alexander Westermarck),芬兰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论点是:婚姻是生物学范畴;婚姻起源于家庭,而不是家庭起源于婚姻。

(五)人类学进化学派的贡献

1、使人类学得以诞生,创立了研究全人类的科学。

2、进化学派人类学以它作为经验科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和对文化、社会的进化观,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以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四、反对进化论的观点

批评者的意见,这里主要提出三点:

1、最主要的反对意见认为,人类历史不受任何规律的支配,文化和社会的进化有顺序、可以划分阶段的说法是不能被接受的。

2、关于单线进化。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普遍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共同途径进化思想,被批评者称为单线进化。

3、关于氏族制度理论。批评意见集中为两点:一是认为氏族制度不是普遍存在;二是反对母系氏族制先于父系氏族制的论断。

五、进化学派的学说传入我国,首先是社会学学说。社会进化的理论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的研究。

2、关于母系制以及母系向父系过渡的研究。目前我国大陆存在着的母系制社会,一是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的纳西族(摩梭人),一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区自称为“拉祜西”(黄拉祜)的拉祜族。

3、关于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发展的研究。

4、关于家长奴隶制的研究

第三章 文化移动和传播 P57

一、传播论学派

(一)背景

1、19世纪早期的进化论派

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缺乏佐证材料,有先验论之嫌。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

独立地进步,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动到殖民地国家。传播学派恰好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以上是重要时代背景。

1、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

他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

(1)著作之一《人类地理学》(1882-1891)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

(2)拉策尔认为,不考虑运动性这一本质问题的人类学研究,都将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东西。

(3)拉策尔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

1)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认为它保持的时间长;

2)认为研究文化的地理分布对于研究各族历史有特殊的价值。

3)如果在分隔很远的两地域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某种联系。

(4)我们认为拉策尔的上述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如单凭文化特制的相似来确定其历史上的同根关系,证据似嫌不足。

三、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1873—1938)

1、把传播论引向极端。

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

2、他发现拉策尔所说的同根关系,不仅能运用于个别文化元素,而且能运用到整个文化上,整个“文化圈”都可以迁移和传播。

3、弗罗贝纽斯正确地指出了非洲许多特有的物质文化对象,并坚持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而不是外部相同点,对人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是与人类学科范畴不相符合的,比如他把文化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独立的机体。

4、进一步发展了他荒谬的文化观,比如他认为文化既然是活生生的机体,就应该有性的区别。

5、他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只能说明他学术态度的不严肃,他的形而上学的、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本身是反科学的

四、弗·格累布奈尔(F.Graebner,1877—1934)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助理。

1、他用系统法和实证法进行文化圈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文化是一次产生的,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1904年,在柏林召开的人类学、民族学、史前学学会的会议上,他发表演讲,这次会上,文化圈的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被正式确认。

2、格累布奈尔认为物质文化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都属文化元素(文化特质)。他把各“文化圈”内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一一标示在地图上,发现有的“文化圈”彼此有部分重叠,而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3、格累布奈尔又把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划分为八大“文化圈”,每一“文化圈”均由一系列文化特质(元素)组成。

4、格累布奈尔又在他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仿效历史学,为民族学创立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

(1)西方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实证方法恰与古典进化论者的概括式的一般理论方法,形成鲜明对照,因而成为反对古典进化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论。

(2)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其真正的含义是要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文化归结为单个的、一次产生的现象。

5、格累布奈尔的同学安克曼,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

他始终没有把某些文化元素与某一文化圈相联系。

6、格累布奈尔学说曾风行一时,原因:

(1)提供了反对进化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

(2)被“文化圈方法”那种似是而非的“严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所迷惑。

独立地进步,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动到殖民地国家。传播学派恰好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以上是重要时代背景。

1、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

他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

(1)著作之一《人类地理学》(1882-1891)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

(2)拉策尔认为,不考虑运动性这一本质问题的人类学研究,都将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东西。

(3)拉策尔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

1)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认为它保持的时间长;

2)认为研究文化的地理分布对于研究各族历史有特殊的价值。

3)如果在分隔很远的两地域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某种联系。

(4)我们认为拉策尔的上述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如单凭文化特制的相似来确定其历史上的同根关系,证据似嫌不足。

三、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1873—1938)

1、把传播论引向极端。

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

2、他发现拉策尔所说的同根关系,不仅能运用于个别文化元素,而且能运用到整个文化上,整个“文化圈”都可以迁移和传播。

3、弗罗贝纽斯正确地指出了非洲许多特有的物质文化对象,并坚持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而不是外部相同点,对人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是与人类学科范畴不相符合的,比如他把文化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独立的机体。

4、进一步发展了他荒谬的文化观,比如他认为文化既然是活生生的机体,就应该有性的区别。

5、他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只能说明他学术态度的不严肃,他的形而上学的、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本身是反科学的

四、弗·格累布奈尔(F.Graebner,1877—1934)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助理。

1、他用系统法和实证法进行文化圈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文化是一次产生的,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1904年,在柏林召开的人类学、民族学、史前学学会的会议上,他发表演讲,这次会上,文化圈的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被正式确认。

2、格累布奈尔认为物质文化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都属文化元素(文化特质)。他把各“文化圈”内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一一标示在地图上,发现有的“文化圈”彼此有部分重叠,而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3、格累布奈尔又把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划分为八大“文化圈”,每一“文化圈”均由一系列文化特质(元素)组成。

4、格累布奈尔又在他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仿效历史学,为民族学创立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

(1)西方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实证方法恰与古典进化论者的概括式的一般理论方法,形成鲜明对照,因而成为反对古典进化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论。

(2)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其真正的含义是要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文化归结为单个的、一次产生的现象。

5、格累布奈尔的同学安克曼,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

他始终没有把某些文化元素与某一文化圈相联系。

6、格累布奈尔学说曾风行一时,原因:

(1)提供了反对进化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

(2)被“文化圈方法”那种似是而非的“严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所迷惑。

五、威廉·施米特(W.Schmidt,1868-1954)

1、在格累布奈尔的影响下,形成了德奥文化传播论学派,或称维也纳民族学派,也称文化历史学派,以天主教神甫威廉·施米特为领袖。

2、施米特在研究东南亚、大洋州和澳洲的语言和宗教时,也得出了文化圈和文化层的概念,他进一步发展了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标准。施米特把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理论作为他立论的基础,并用瑞典生物学家科尔曼的俾格米理论加以补充。施米特又按照“文化圈”的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他将之分成原始的(primitive)、初期的(primary)和二期的(secondary)三个阶段。

3、施米特的主要目的是企图证明具有“原始—神教”痕迹的各族是特别古老的。

4、比较

(1)格雷布奈尔的“文化圈”方法,仅仅在于确定各种文化元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而不是比较各种文化的发展水平。

在施米特的理论中,问题的重心转到了确定“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年代上。

(2)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标准和文化圈顺序标准纯粹是地理标准;而施米特的文化圈公式则是建立在有关文化圈及其地理移动的纯粹传播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后来又成为文化演变阶段的世界历史性公式,然而这些阶段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施米特的主观估计。

5、施米特接受“文化圈”方法有着他的实用主义目的,他是想凭借这种所谓“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来证明最古的人类具有圣经传统和基督教信条所赋予的上帝造的、初民的一切优点。它符合资本主义制度。

六、英国传播主义者——威廉·里弗斯(W.H.R.Rivers,1864-1922) P70

1、1914年出版了《美拉尼西亚社会史》,他感到进化论方法仅仅根据心理和地理因素是无法解释不同文化的类似性的,因而转向传播论及文化史的研究。该书第一卷还是用进化论观点写的,第二卷就采用史学方法和传播论观点。

2、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里弗斯沿袭了传播主义者的模式,把大洋州各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臆造的“卡威族”、“枸酱族”、“两合族”等族之间任意分配,因此,他所描述的大洋州移民史不能不使人怀疑究竟有多大的可信性。

3、里弗斯认为格累布奈尔对文化传播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简单的。

七、“泛埃及主义者”:埃利奥特—史密斯(G.Elliot-Smith,1871—1937)和威廉·詹姆斯·佩里(W.J.Perry,?—1949)

1、在英国出现了“极端传播主义”或称“泛埃及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史密斯和佩里。

2、史密斯认为一切彼此联系的文化现象,是某个时候在埃及(部分在其邻国)诞生的;大约自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时,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

(1)史密斯称之为“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

(2)但史密斯这种空想的传播主义,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3、佩里

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把“泛埃及主义”理论推进到了荒谬的顶点。他认为古代埃及文化传遍到世界各地,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代表到各地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从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1)这些文化随着远离埃及中心的程度而逐渐贫乏。

(2)但他们重新提出了新旧大陆高级文化中某些显著的共同点和类似现象。

第四章 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

一、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产生在19世纪末

1、民族学在法国产生较早,1839年成立的巴黎民族学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学学术组织;

2、法国社会学派由于创办《社会学年刊》,也被称为“社会学年刊派”。

该学派代表人物共同点:信奉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资料研究社会问题。

3、社会学的开创者、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也是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的先驱。

(1)强调只有直接的感觉经验或现象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

(2)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1)社会静力学从横的方面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社会动力学从纵的方面研究社会的变迁和进化,认为进步意味沿上升路线发展,提出三阶段定律,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3)他把历史理解为观念的发展。实证阶段是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合理的制度,因此对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改良而不能革命,他把历史理解为观念发展的结果是唯心主义的。

4、研究方法

(1)对社会学研究注重整体研究

(2)提倡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来研究社会学,观察法是主要的。

(3)他的理论就是实证主义

(4)他重视实证知识,承认历史过程有规律,(贡献:)这些看法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学和民族学都起了有力的影响。他指出研究历史和文化遗迹、风尚、仪式,分析和比较各种语言,可以为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提供资料。

二、杜尔干(08硕论述题:论述杜尔干的理论和社会学方法对人类学的贡献,并写出其主要缺陷。)(Emile Durkheim),犹太人,哲学家,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他利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1)杜尔干提出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提出了研究方法。

(2)他的理论观点播下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结构论的种子。

2、杜尔干也用社会进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民族学资料

他们不反对摩尔根,也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他们却自成一派,反对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法国社会学派在民族学研究中使用社会学派分析法来自杜尔干。

3、杜尔干的理论和方法集中表现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

(1)他的社会学观念建立在社会现象的理论上,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

(2)社会现象有两个特征:一是客观性;二是社会性。

4、杜尔干的基本观点是“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或“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概念。“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

5、杜尔干对各种社会进行分类,提出“社会类型”概念。

(1)按各个社会的不同复杂程度来区分。

(2)按照杜尔干的说法,任何社会都是由简单社会单位的相加构成,不问社会的性质,处于什么历史发展阶段。杜尔干将确定和分析社会类型的社会学称为社会形态学。

(3)他的社会形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是不同的。

(4)杜尔干的社会类型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制定社会类型是一种将社会现象进行分类,以便进一步解释它们的方法”。

6、要完整地解释社会现象,首先要找出事物产生的原因,然后研究事物的功能。

(1)杜尔干强调从客观出发解释因果关系,包含着唯物主义思想。

(2)在他看来,社会分工的功能就是保持社会的团结。

7、杜尔干对比较法的阐述不论对社会学还是人类学都是适用的。他指出一种社会现象的变量系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三种情况。

第一,将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在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实作比较;

第二,对同一社会类型的各个社会的事实进行比较;

第三,比较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

8、杜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从图腾制出发讨论宗教生活构成的基本原理

(1)提出图腾制是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宗教现象可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

(2)杜尔干强调宗教是集体的事物。信仰、仪式都是集体表象的结果。

(3)杜尔干对各种有关宗教起源的理论进行了批判。

(4)杜尔干提出宗教可以将自身与科学相协调。

9、我国留学法国的著名民族学家杨堃曾发表了大量介绍和评论法国社会学派理论方法的译述和论著。他概括了法国社会学派的传统和特点:

(1)法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至为密切;

(2)偏重理论研究;

(3)以社会进化学说进行民族学研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一支。杜尔干承袭了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他的社会学方法以研究社会事实的发展规律为目的。

10、杜尔干的理论观点和社会学方法对民族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他强调客观地研究现象本身,用客观考察、对比现实的事实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这是完全正确的。

(2)杜尔干提出的“集体表象”概念,在说明社会条件对个人意识的作用上,有积极的一面。

(3)杜尔干提出的各种研究方法,值得借鉴,如他区分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

11、杜尔干的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缺陷:

(1)在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把经济关系解释为利害关系和兴趣关系

2)他按社会的简单组合划分社会类型,强调社会团结

3)他将社会和社会意识视作同一意义

(2)在方法论上,他机械地理解社会结构,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也就是他的社会类型或社会形态,不讲阶级结构。

三、莫斯(Marce Mauss)

1、是法国民族学的实际开创者,杜尔干的继承人和外甥。

(1)能够用社会学分析法研究民族学材料。

(2)他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将古代的制度和现存的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民族学不应只限于研究落后民族,而应包括现代文明民族。1925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原因——礼物》,或译《赠予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核心是礼物馈赠模式和互惠原则。

2、莫斯舍弃了杜尔干的起源理论方面,而着重应用功能理论方面。《馈赠论》一书影响深远,“整体”是该书的中心概念。

3、莫斯试图从馈赠、交换抽象出互惠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看作人类社会中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这是他的一条重要理论。

(1)莫斯继承杜尔干的学说,将社会现象分为生理学和形态学两类。他的社会形态学强调物质文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作用。他的社会形态学中包含了结构的概念,把结构分为物质结构(人口分布、城市、道路、住宅等)和社会结构(权力机构、社会组织、亲族组织)。

(2)莫斯还主张用统计学的方法、用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来进行民族学研究。

四、汪继乃波(A.Van Gennep)

1、是出生比利时的法国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

2、《过路礼》(1909)一书研究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如出生、青春期、订婚、结婚、死亡和有关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各种仪式。

五、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y-Bruhl)

1、在法国社会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杜尔干,任巴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

(1)他年长于杜尔干,但自认为受杜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影响。

(2)主要著作有《低级社会中的思维功能》(1910)、《原始人的心理》(1922)、《原始人的灵魂》(1927)等。

(3)列维—布留尔对原始思维(08硕名词解释:《原始思维》)研究的基础是杜尔干的“集体表象”的概念。

(4)他试图确定两个基本论点

1)原始人的制度、风俗、信仰以前逻辑思维为前提,这是一种神秘的思维;

2)构成这个思维的集体表象及其相互的关联受互渗律(又译为共同参与规律)所支配。

2、列维—布留尔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因此有原始思维和文明思维。

(1)原始人的思维是前逻辑思维,本质上不同于文明人的逻辑思维,后者能够进行抽象、概括和分类。

(2)埃文斯—普里查德则对它作解释,认为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是前逻辑的,并不是指个人有无能力,而是指他们是在他们那个范畴中推理;不是说原始人不能作相关的思考,而是说他们的信念不科学。

3、列维—布留尔采取并发挥了杜尔干的集体表象观念来解释他的前逻辑思维及其神秘的性质。

他认为原始思维和我们的思维之间不是生物学和心理学的不同,而是社会的不同,是思想模式不同,那些思维模式由社会事实所决定,是普遍的、传统的、强制的。

4、列维—布留尔认为不能把原始人的智力活动归结为文明人的智力活动的低级形式。

(1)他提出“互渗律”来解释原始思维,它是神秘的,但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说是原逻辑的。

(2)他们不注意事物的客观属性,只注意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在事物中起原因作用。

(3)列维—布留尔认为泰勒提出的万物有灵论最初在原始人中并不存在,只有若干互渗的表明。

5、列维—布留尔根据互渗律理论来分析原始宗教,论述了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真正的宗教的观念乃是一种来源于先前的智力活动形式的分化的产物”。

第五章 功能—结构论 P101

一、功能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1、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们各自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或自称“历史研究”,对各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2、英国政府急需人类学家能够为政府统治各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以继续维持其统治。

3、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

4、在英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即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1)他们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并创立了社会人类学。

(2)提出一种实地研究的方法论。

(3)功能学派的理论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

5、实地观察法

(1)要求人类学家学习当地土语,与土著居民生活在一起,进行直接的观察了解,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叫参与观察法。

(2)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资料加以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3)起到了挽救殖民者危局的作用。

6、英国政府在它的各个殖民地区域内均派有人类学家佐理殖民地行政。

7、功能主义能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理论核心是:一切文化都是有功能的,土著的氏族部落组织同样有其功能,殖民者应利用原有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殖民者只要进行“间接统治”。可见当时人类学训练之实用价值。

8、对保存原始公社制的各族采取不是直接管理而是间接管理的办法。这种管理在非洲大陆得到了最充分和最广泛的实现。

9、功能主义学派的产生,除了当时英国的政治形势外,还有学术上的原因。

(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他们把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社会实践。

1)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观点的正式宣布是由他在1926年《大英百科全书》所写的《人类学》一文而起的。一种以文化概念为基础的新学派,称之为“功能学派”。

2) 布朗认为,功能概念最早应用乃在1895年杜尔干发表的《社会学方法论》中。

3)马林诺夫斯基称自己的学派为功能主义

a)强烈地主张应通过有机地、整体地把握文化诸要素的功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合成体来理解。

b)表现出为以后殖民地管理人员所热烈欢迎的那种研究社会的态度。他摒弃传统的静态描述方法,认为在文化中看见的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一定的组织。

二、马林诺夫斯基及其功能理论和方法

(一)

1、马林诺夫斯基生于波兰,卒于美国。读了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的《金枝》后,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0年改行从事人类学研究。

2、马林诺夫斯基曾三次去新几内亚做探险调查。第一次1914/9-1915/3,第二次1915/6-1916/5,第三次1917/8-1918/8。

(1)最初用掺杂当地土语和手势的英语调查,三个月后就能与当地提供资料的土著交谈,用当地方言记录。

(2)帐篷驻扎在村子里土著人的茅草房中间,真正地投入当地人中。

(3)不以收集、描述典型材料,或部落结构的素描以及对它的文化的解剖为满足,认为民族学家也必须记录无法正确估计的有关实际生活。

3、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首次运用功能主义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会和文化。

(1)该书叙述了“库拉”交易圈,一种精心设计的、联结东新几内亚与邻近列岛民族的贸易体系,主要交易项目是仪式物品——项圈和臂饰,这些物品非常受珍视,但没有什么功用上的价值。

(2)结论与当时一般人对原始民族的看法相反,他认为该岛居民没有严格的功利主义目的,而是固守传统风俗程序,“库拉”便是一种制度化的仪式性交换体系。

(3)把该社会中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虽然讲的是经济,但涉及社会机制、巫术力量、神话及传说等,展示了生活全景。

(4)还讲到男子的劳动和慷慨,与懒惰、个人主义、自私相反,强调这些特性在他们的文化中发挥活生生的联系的功能。

4、《文化论》

(1)在《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和社会组织四个方面。认为文化实体是自成一格的,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特殊科学。

(2)认为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揭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认为文化的真正要素是社会制度。

(3)强调的一个观念是关于文化本身,认为文化与人的需要有不可分的关系。

1)人类有机体的需要是第一个基本需要,由于需要而形成迫力,这种迫力迫使人们靠着有组织的合作及经济的道德的观念,而满足生理的需要。

2)第二个基本需要就是种族的绵续。这种生殖作用的文化体系是由各种制度组成的。

3)一社会的基本生物需要,是文化所由滋长、发展及绵续的条件,可称作“文化手段迫力”;第二类手段性质的文化迫力,就是法律组织的需要;第三类手段迫力即靠传统风俗为工具,即广义的教育。

4)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5)基本的生理需要可以分成四大类,每一类都有一套相应的文化措施。 第一类经济制度是指工具、器物以及其他各种必需的物质的制作、使用和维护。第二类社会控制是指从各方面规划和指导人类的行为。第三类教育,即上一代人的经验和知识通过种种教育方法,传递给下一代。第四类政治组织,即各个社会中的权威中心。

6)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文化是人工制品(artifacts)和传统体系所组合而成的,他还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工具性实体(instrumental reality)。

(4)马林诺夫斯基配合《文化论》还制订了《文化表格》

提出文化的三因子和八个方面。

三因子即:物质底层、社会组织、语言(有时加上精神文化)

八个方面即: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娱乐

三因子大体代表了文化的结构,八方面代表了文化的功能。

9、马林诺夫斯基1942年逝世后,1944年出版的他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对功能理论作了进一步表述和总结。

(1)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整体。

(2)功能和制度这两类分析法,将使我们能更加具体、精确和彻底地界定文化。

(3)意识到亟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建立平衡。文化的理论必须立足于生物学的现实。

(4)在研究方法上,必须谙熟民族学田野工作,又是文化理论的专家。比较方法是研究课题的普遍法则的基础。田野工作经验及比较方法使人类学家认识到文化现象是相互关联的。

(5)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能够解释起源和发展及许多社会现象,所以当代存在的一些制度和习俗,无须费心追溯到远古时代或遥远的地方。

(6)在学术上,

1)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反对人类学的历史学派理论,特别是美国历史批评学派,认为该派把“文化”看成是一些互不相干的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堆积体,功能学派则把文化特质的结合,看成是一种理性的历程,认为各项文化特质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存在,与历史学派的理论是相反的。

2)马林诺夫斯基同时认为,功能的解释并不妨碍进化论和传播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探索,而是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

(7)马林诺夫斯基还把“功能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他认为,功能论这种研究工具,是从事田野工作和比较分析不同文化种种现象所必须具备的。

(8)强调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并认为所有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可以比较的,而视各文化为一封闭体。但实际上马林诺夫斯基对许多文化仅作了大量的描述,很少使用比较法。

(9)在研究的方法技术上,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生活上必须打成一片,精通当地的语言,才可做出对该社区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三、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结构论 P128

(一)

1、功能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eginald Radcliffe-Brown)深受杜尔干著作的影响。1922年发表了名著《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

2、布朗著作虽不多,但著述态度严禁认真。布朗系统地提出了结构和功能的理论,被称为“结构—功能论”(与题不同!!)(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在理论方面的影响超过马林诺夫斯基。

3、布朗为人类学学科构架中几个学科的合理划分进行论战

(1)提出了他的功能派与历史派的分工论。《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特别阐述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他指出研究文化事实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历史方法。建议民族学应对原始民族的历史进行构拟,而不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他区分出两种文化层:一是非洲文化,一是东南亚文化。另一种方法是“归纳”研究,即应用自然科学的类比法。社会人类学的任务是探索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

(2)布朗认为进化学派几乎完全根据历史的观点而不是归纳的观点

(3)布朗对于民族学的上述看法是有片面之处的。

1)贬低了民族学的科学性,实际上民族学就是研究民族的发展规律的;

2)把研究非欧洲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学科分而为二,认为民族学构拟历史、起源,社会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发展规律,这种区分没有事实依据,基本上没有多少差别。

3)根据传统、系谱、语言及文化的各方面资料,用比较法、历史残余法等来追溯社会历史,为可行办法,不能说是臆测;

4)将一个集团的社会文化现状与它的过去相割裂,很难说能够找到发展规律。

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一是讲功能,二是讲结构。

(1)以“意义”和“功能”针对进化论的“起源”与“发展”。

(2)功能方法的目的是发现人类社会的文化的一般规律。

(3)功能方法就是这样,考察每一种具体现象,都力图把它看作一个广泛类别中的一个具体例子。

5、布朗在1922年出版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一书,是用功能观点描述安达曼人的民族志著作

(三)布朗的结构功能论对以列维—斯特劳司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产生重要影响。

1、他研究一个社会的程序是考察它的社会结构,建立结构的形式或称模式,结构是由整套社会关系组成的。但后来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他的社会结构是“模式的帮助去理解社会关系”。

2、布朗关于人们往往把相对立的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也对结构主义学派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认为,矛盾的联系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

3、布朗所采用的就是结构分析的方法,为真实的结构分析开辟了道路。

(四)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二人的思想接近多于意见分歧。

1、其共同点:

(1)都反对进化论观点,但布朗不绝对排斥,他接近斯宾塞的进化观点;

(2)都反历史主义,反对重构历史,但布朗主张适当使用历史文献资料;

(3)在理论上都重视研究习俗制度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而不研究它们的起源和发展;

(4)都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概念。

(5)方法上都重视实地调查,推崇比较法。

2、相异之处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角度不同,理论解释的深度不同。

(1)马林诺夫斯基讲功能强调文化的生物基础,个人的基本需要即生存、传种等引起的各种制度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布朗把社会而不是个人当作起点,强调研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功能主义的性质讲得更清楚。

(2)马林诺夫斯基以文化为中心,侧重对文化的功能分析;布朗以社会为中心,除功能分析外还主张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社会结构研究是科学的最基础部分。

(3)布朗在比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功能方法;而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和材料几乎局限在大洋州特罗布里恩德岛这一小区范围。

(4)马林诺夫斯基仅注意共时研究,忽视历时研究;布朗则兼顾二者,是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

(五)综观功能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注意三点:

1、关于功能和结构的理论。

(1)功能学派对社会中文化的内涵的阐释是有价值的。

(2)整体性观点是可取的。

(3)研究文化在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可以补早期进化学派着重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以及传播学派偏重横向传播联系不足,但不能认为文化要素的功能就是文化历程的法则。

(4)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到了发展。

(5)依据的是实证论,主张只须研究通过经验能够证明的事实,用不着作前因后果的解释和找寻历史起因。这样的研究将社会现象的现状和历史发展割裂开;

(6)功能理论的核心是认为文化有不可分割性和平衡性,过于强调均衡,忽视社会的变化,企图躲避社会变革的现实。

2、强调人类学研究必须坚持实地调查,打破以往书斋式的研究。

马和布朗同在1922年发表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与《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所依据的是亲自作实地调查的资料,被认为是人类学史上的转折点。

3、倡导应用人类学

(六)另几位学者

1、利奇(Edmund Leach)写了《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1961年发表了《人类学的重新思考》。

(1)他批评结构功能论,因为它不讲冲突和变迁。认为新的方法应包括历史幅度。他号召抛弃传统的类型学方法(主要指布朗的理论),接受法国的结构主义方法,被称为新结构主义。

(2)龚佩华对我国景颇族(分布在缅甸的称克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认为利奇的三种动力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有明显的缺陷。

2、弗斯(Raymond Firth)以研究大洋州的民族学著作而闻名。他强调将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研究;主张将经济理论应用于人类学,并在经济人类学(07硕人类学概论名解)领域做出了贡献。

3、埃文斯—普里查德(Edward Evans-Pritchard)

(1)曾六次在苏丹做田野调查。《努尔人》(07简答:简述普里查德的《努尔人》的基本理论思想)(06人类学概论名解)

(2)弗特斯认为社会结构概念过于抽象,应研究由时间和地点决定的具体社会形式;赞扬将亲属制度作为科学研究对象是摩尔根的一大贡献。

(七)功能学派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从1935年开始。

1、吴文藻将西方人类学特别是功能学派的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

(1)这是他对建立中国人类学的贡献。他的作品有《文化人类学》(1932)、《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和现状》(1935)、《布朗教授的思想背景与其在学术上的贡献》(1935)、《论文化表格》(1938)等文。

(2)吴文藻在介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的基本因子时,追溯了对文化内涵的这一分类法的来源;他本人亦曾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象征(语言)文化和精神文化四方面。

(3)他进一步分析文化三因子间的关系。功能学派对社会因子的解释是有创见的。社会制度是考察文化的最具体的实在的单位。但是,他们认为三因子地位同等重要、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却是不符合实际的。

(4)他推崇功能学派,因为

1)这一派在当时的人类学中最先进,它提供一种高度动态的功能观点;

2)他重视功能学派关于理论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应用相结合的主张。

2、林耀华的《金翼》是用小说体裁写成的人类学著作,通过研究作者的家族的历史,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和家族制度。《金翼》描写的是福建省古田县的一个农村(书中成为黄村),主人翁的房子因风水好而被称为“金翼之家”。作者描述了农村的经济生活,农事活动、贸易、婚丧习俗和日常生活。书中常用功能—结构的理论来指导文艺性的描写。并在最后一章以理论形式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家庭历史的剖析来解释支配人际关系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均衡的理论。但这种平衡状态是不可能永远维持的。变化是继之而来的过程。

《金翼》出版至今已半个世纪,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庄孔韶在他的导师林耀华指导下在黄村进行了多次调查,写成了《金翼》的续集《银翅》。展现“金翼之家”和黄村在50年中所发生的变化。

第六章 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 P156

1、民族学发展到19世纪后半期已形成了“古典进化论者”和“人文地理学者”两大传统派别,前者主要关心社会和宗教制度,后者则关心物质文明发展的空间序列。但他们都想描绘出一幅连续的文化发展图。

2、博厄斯是继摩尔根之后近代现代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奠基人。他企图将上述民族学的两种传统学说加以调和,并开创了新一代人类学。博被尊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现代人类学的建造者和设计者。

(1)博厄斯(Franz Boas)是德籍犹太裔人。大学时攻读物理学和地理学。

之后他坚定了为“人的科学”而贡献自己一生的决心。1885年完成《爱斯基摩人》专题论文;1886年移居美国。

(2)博厄斯的学术渊源,一方面继承德国体制人类学家维尔楚、民族学家巴斯蒂安、地理学家拉策尔等人的学术传统,同时他又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共事三年。

(3)他培育和发展了美国现代人类学,建立了有次序的学位训练。他的学术工作扩展到民族学、体制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起美国人类学的四个密切联系的分支学科。

(4)博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贯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反抗希特勒纳粹主义。

博的理论和方法论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1、最早为人类学提出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是博厄斯,他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提出

(1)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他说:“关于人类和他的历史”,是“在最广阔意义上的历史项目,必须包括人的形体发展的历史,人的生理学上的功能,思想和文化”。

(2)人类学的任务:

1)重建人类历史。必须在每个族的特点中来研究每个族。

2)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3)探讨变迁的动力。

2、从研究目的和任务出发,博厄斯主张用历史法取代比较法。

(1)方法的基本改变已经兼有观点的改变。

科学的质询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它们的起源是什么?第二,人们主张他们自己在不同文化中如何做?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因为,一则由于外部的环境,二则基于内部的精神条件,这两者是共同指导文化成长的法则。

(2)《人类学比较法的界限》一文中,认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成长过程中更加明显;对心理因素的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

(3)某种法则是存在的,它支配人类文化的生长,我们尽力去发现这些法则,我们希望去了解这些风俗存在的理由,发现它们发展的历史,发现共同的心理原因。

(4)博厄斯认为有另一种方法,即“揭示环境条件、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以及用过去的眼光实现历史的连接。综合运用这种方法,意味着重建历史。”假如人类学希望去建立支配文化成长的法则,必定要比较成长的进程。

二、历史特殊论 P164

1、历史特殊论是博厄斯学派的重要理论观点之一,博厄斯也自认为是历史特殊论者。

(1)他认为构拟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从研究每个族的历史开始。

(2)实际上博厄斯是反进化论、反历史主义的,他的所谓历史是文化的传播。他对文化现象作纯粹客观的描述,而并不追溯历史。

2、博厄斯的动态变化观的优点是着重横向联系,但完全排斥和否定历史的一般纵向性进化,从而得出的历史特殊论,则只能是反历史主义的。

三、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1、博厄斯始终不渝地站在争取正义、争取各族人民平等,反对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边。

2、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

(1)博厄斯运用实证材料,严密而科学的逻辑论证,有力地逐一驳斥了白种人生来在智力上比其他人种优越的谬论。

(2)关于种族的体质特征能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博厄斯对此作了科学的调查和测定。

(3)博厄斯还驳斥了认为落后各族智力不完整、心理素质原始的观点,

四、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的贡献 P171

1、博厄斯的研究工作也扩展到了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诸方面,且在他的影响下,在美国建立起与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四个分支学科密切联系的系科机构和相关的训练。

2、博厄斯在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还在于与他的一般科学观点的紧密联系。

3、在考古学方面,博厄斯具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曾亲自进行过发掘工作。

4、在语言方面,博厄斯不仅是人类学家,也是位语言学家,他的民族学观点和著作,是和他的语言学研究分不开的。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一)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博厄斯的治学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即重视实验、实证,强调个性和相对性,注重实地调查。

(二)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

1、参与观察法。

2、多学科结合法。

3、民族学方法。

(1)他认为在不同国家的各族中发现了相同点和平行形式的时候,或者对比各种形式确定哪种形式产生较早等问题时都要慎重。

(2)新方法的知识认为对文化变迁的影响,行为和思想是重要的因素,而空间关系只给了接触的机会,这个进程是文化的而不应是地理的。

(3)博厄斯认为,经济条件是文化生活的部分形式,但它不仅是有决定力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不同层次的心理态度也是有决定力的。

(4)早期人类学的谬误在于过分强调历史的重建,而反对一种有见识的研究,即为了透彻地研究个人就必须着重研究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

(5)博厄斯认为有一种方法比起一般的比较法更有把握,即在某部落全部文化关系的实际中,详细研究风俗习惯,及调查研究某部落与邻居部落间的地理分布。

这种方法能提供一种正确的历史原因,它导致风俗习惯的形式和心理学上的进程,它至少可以做到:

1)揭示环境条件;2)可能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3)可能实现历史的连接。

(6)在《民族学的方法》一文中,博厄斯赞同不同地区文化平行发展的重要性。

(7)博厄斯的民族学方法强调了各民族历史的独特进程,反对人类历史的一般进程,也就是反对进化论,但这种抑扬的结果,显然有偏颇。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 P178

20世纪20年代,博厄斯学派处于鼎盛时期,博厄斯及其学生们控制了美国大部分的人类学中心。

(一)克罗伯(Alfred L.Kroeber)

1、克罗伯对自然历史的痴迷,使他很快领悟到博厄斯的人类学分类法。克罗伯可能是博厄斯学生中年纪最大、寿命最长、著作最多的一个。主要著作有:《祖尼氏族与部落》(1917);《加里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5)等。克罗伯视野宽广,他是用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办法分析复杂的现代文明社会的高级文化的首批人类学家之一。

2、克罗伯是从语言研究进入人类学的

(1)他想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更好地研究文化的其他方面

1)他为人语言的第一个特征是“非个人的”,因此,他着重在语言的结构而非人们怎样讲;

2)语言是“历史上自然发生的”。因此,他把语言当作一种历史现象来研究,先找特征,再分类。

(2)克罗伯对语言的五个评判标准是:

1)语言——非个人的;2)历史的;3)着重模式、结构的相互关系,与所谓“功能”的解释不同;4)指责认为语言有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特性的看法;5)“价值意义”。

克罗伯移上述语言的评判标准于文化,他考虑文化有两种混合成分,其一叫作真正的文化;另一种叫作价值文化。

3、克罗伯从博厄斯那里继承文化概念并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但不用种族、地理学或心理学去做解释,而发展成文化决定论。他否定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他的历史观点也与博厄斯有所不同,他比博厄斯更具史实和典据。

7、克罗博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对象是人类文化,是人类各集团的文化。

8、克罗伯关于文化的特点还有如下阐说:

(1)文化是敞开的,是承上启下的。文化是保守的,通常在比较安定的社会里,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急剧的变革。

(2)对外来文化,只要效用大且有可接受的条件,就会很快传播。

(3)文化是一个整体,但也可划分层次。

(4)克罗伯在《北美土著民的文化区域和自然区域》(1939)一书中,非常重视与自然环境差异相对而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差异。

(5)克罗伯在《文化成长的形貌》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的“超生物性”或“超有机体性”概念。

(6)克罗伯还将文化分成各种类型,如独立型与依附型。

(二)罗维(R.H.Lowio)

罗维原先学古文字和自然科学。

1、罗维的特点是,对各种广泛的历史民族学理论(尤其是进化主义理论)抱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态度。反进化主义是他学术观点的根本特征。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发展非规律论。

2、罗维反进化主义,特别是反摩尔根倾向很突出。在《初民社会》一书中,他处处驳斥进化论。

3、罗维认为物质文化可以有高下的区分,但社会学上的或者说精神方面的只能是主观的,是不能作科学的比较的。

4、罗维认为一般历史规律的存在根本没有得到证明,原始社会史学家不应当预先做出他们的假设。

5、罗维在《文明和野蛮》一书中再三强调传播的作用。

6、罗维不承认进化。

(三)威斯勒(C.Wissler) P188

威斯勒是学心理学的。

1、威斯勒在大家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将文化区域和与之相关的年代区域上升为一种研究方法。

2、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社会集团或部落所表现的特质复合的总体。他提倡研究这种文化特质复合的分布,并把部落文化作为很多复合体的组合来理解。

3、威斯勒在设定文化区域时,把部落作为构成文化区域的基本单位。

4、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由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

5、关于威斯勒的年代—区域关系(Age and Area)概念。威斯勒将文化类似性看作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由此产生了从文化区域概念向年代区域概念的转变。

6、由威斯勒提倡的文化—年代区域概念,作为民族文化地域研究的方法曾得到很高的评价。后来由于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及因其公式化的缺陷而使其价值降低。

(四)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文学学士,后获哲学博士。是美国第一位驰名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

2、20世纪30年代,她与心理分析学家合作,首次把通常用于个人的心理分析概念和心理学概念应用于集体,并于1934年发表了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菊与刀》一书于1940年出版,《种族:科学与政治》(1945)一书,提倡诸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互相理解。

3、本尼迪克特还非常强调比较文化研究,如她的《菊与刀》。

(1)洞见了日美两种文化的本质,并对大量个体和群体行为作了清晰的解剖。

(2)看到了不同文化造就不同人格、不同的国民性。《菊与刀》也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4、本尼迪克特对民族性的看法还认为,一个部族可以和邻居各族有很多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使这一族成为它本身。这就是各族文化整合时的不同选择。

(五)米德(M. Mead)

1、博厄斯的第二位女弟子米德,也是一位蜚声美国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师承博厄斯的基本观点外,对文化心理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米德把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比较。

2、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

(1)描写了三个群体,阿拉佩什人(Arapesh)、蒙杜古马人(Mungdugumar)、查姆布利人(Thamburi)

(2)通过对上述新几内亚和伊里安岛人的调查,米德认为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养成的。男女们的性格可以随着不同的文化影响而有所改变。

(3)不同文化成员间的差异,可以完全归于作用不同的社会条件。而该作用又是文化机制所决定的。

3、她在《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一书中,申述她的论点,她的结论是青春期的情绪是文化造成的,认为青春发动期与心理变化有不可避免的关系,但仍受文化所制约。

4、米德调查、对比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

(1)认为社会集体文化的制约是决定性的。

(2)我们认为米德的因材施教和人性解放是精辟之论,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5、20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的接近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各种倾向和方法中,博厄斯的两位女弟子在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她们得出的结论:

(1)婴儿幼儿时期各种各样的养育方式对形成不同的人格和国民性有重要的作用;

(2)人的可塑性和社会文化模式的力量;

(3)不同文化塑造的性别气质差异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性别、气质、人格、国民性等的文化制约性是她们的精辟之论。

(六)P208

1、默多克(G. P. Murdock)在《民族志图册》(1967)以及《世界文化图册》(1981)两本书中,收集了563个社会的人类学材料,并将之分析和分类,制作检索目录,并写出了《社会结构》(1949)一书,论述了家庭和社会内部的亲戚关系。

2、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农民或民俗社会,并发展了一种进化的次序——乡村都市连续。雷德菲尔德的发展图式主要是在观念上,作为一种观点的连续的变化,而不是作为阶段的或同高水平的变迁。

(七)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 Herskovits) P209

1、赫斯科维茨是主张文化相对论的主要和最著名的代表。

2、博厄斯从早期起就强调的历史特殊论的观点,成为后来的文化相对论的理论依据。

3、文化相对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应该用它所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

(2)文化相对论的原则是:“基于经验下判断,而经验是由每个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enculturaion)来说明的”。“文化相对论是有关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

(3)赫斯科维茨一方面指出欧美文化中的民族中心主义被认为是合理的,这种观点不利于其他的民族的兴盛,因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把无文字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认识与民族中心主义的真正涵义相混。P212

(4)赫斯科维茨认为,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各该群体所起的作用都是相等的,因此文化谈不上进步或落后。

第七章 文化变迁与涵化 P216

一、文化变迁(08硕简答题: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机制有哪些?论述题:结合民族志资料,论述文化变迁。)

1、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文化变迁的含义: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

(2)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2、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

3、进化、发明、发现、传播或借用,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

(1)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2)发现是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

(3)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

(4)传播是文化变迁过程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普遍形式。马林诺夫斯基把借用看作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

4、传播和借用有几个特点:

(1)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2)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

(3)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

(5)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

(6)变迁的主要原因,有不同说法,一说技术先于意识形态;一说意识形态更为根本;米德等则认为越早学到的东西越难改变。

(7)文化系统的变迁,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巴尼特称之为连锁反应效应。最先改变的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二、涵化 P222

1、涵化的含义,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

(1)涵化概念的不同表述;涵化是文化变迁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称之为acculturation。英国及受其影响的亚非、大洋州的人类学家使用文化接触(culture contact)一词,与涵化概念相当。对acculturation一词的翻译有不同意见。

(2)涵化的含义: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2、对涵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鲍威尔(J. W. Powell),他在1880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描述印第安人与白人接触,学到他们的工艺和生活方式,这是通过涵化取得的,而不是通过教育。

(2)麦吉(W. J. McGee)在1898年提到“掠夺般的涵化”,认为文化之间的互变是敌意的和偶然的。

(3)博厄斯在1896年写的《美洲神话的成长》一文指出,不同部落的涵化,其结果使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变得一样。在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民族学的词汇中已经可以看到“涵化”一词。

(4)在德国,20世纪初已有人使用“涵化”这个词;英国人类学家很早就对文化接触感兴趣。研究文化接触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运用功能理论和方法。

(5)有些人类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便致力于涵化研究。最早的三种研究成果都在1932年出版。

一是比尔斯(L. Beals)的《马约文化中的土著遗存》,着重讨论文化接触的问题;

二是特恩窝尔德(R. Thurnwald)的《涵化的心理学》,第一次提出涵化的心理学问题并对其概念和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

三是米德的《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

3、涵化的定义

(1)涵化“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接而发生的文化变迁”。自立的(autonomous)系统指的是完全的、在结构上独立的系统。

(2)比(R. L. Bee)在《模式与过程》一书中提出,涵化的定义有几个特点:

1)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两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遇时发生的变迁。

2)涵化是有别于传播过程、创新、发明和发现的一种变迁过程。

(3)涵化和传播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是一回事。

1)一个文化不经过任何涵化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文化那里借用其文化特质。比如一种新产品可通过贸易渠道或电视输入。

21954年的备忘录明确地把

涵化看作传播的结果,因而着重描述传播的结果而不是传播本身,更多地直接说明文化特质的整合问题。 4、1954年备忘录总结了研究涵化必须研究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方面:

(1)文化系统

在文化接触中各个文化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单位而存在,有赖于某些因素,即保持界限机制、内部结构的灵活性和自我完善机制。

(2)接触情况

涵化的变化可能是直接的文化传递的结果,也可能由非文化的原因所引起,后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和人口的制约,这些因素对涵化产生着影响。

(3)文化间的连接关系

1)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不是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

2)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

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

(4)涵化过程包括:

1)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即传播)。

2)文化的结合。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

3)替代。

4)融合和同化。

5)隔离或孤立(Compartmentalization or Isolation)。

6)反应运动

三、文化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复原法,据历史文献资料、考古记录、报道人回忆等,复原过去的历史。

(二)剖面分析法

(三)研究—再研究法,指回到一个先前研究过的社会进行再研究。

(四)变迁的纵向研究法或称持续观察法,固定一个点,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调查,这样,可以精确地记录所发生的变迁,研究为什么变,是怎样变的。

第八章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者的“结构”概念

A、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概念是他的结构人类学的认识论的核心,

(1)他在《社会结构》一文中谈到何种模式是“结构”时,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类学的问题,而是一个基本上属于科学方法论的问题。

(2)“结构是由一个符合几个条件的模型组成的。首先,结构展示出一个系统的一些特征。其次,对于任何一种给定的模型,应当有一种能安排一系列变形的可能,其结果是导致一组同样类型的模型。第三,上述性质使得作出下述预言成为可能,如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要素作了某种改变,这个模型将会如何反应。最后模型应当这样被构成出来,使得全部观察到的事实成为直接可以理解的东西。”

(3)“‘社会结构’这个术语与经验实在的并无关系,而与根据经验实在建立的模型有关”不应把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混淆。

B、人类学家所说的社会结构一般指社会关系或某一群社会关系,指社会文化现象内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

列维—斯特劳斯要研究的是现象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结构是在实体之后所建立的模式,是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中推想出来的抽象形式。

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也是著名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他最能理解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利奇指出,列维—斯特劳斯的探索,是想揭示“人类心理”的结构,找到对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

(一)列维—斯特劳斯借用结构语言学的结构分析方法

利奇说列维—斯特劳斯在1945年写的《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分析》是他后来全部结构人类学的基础。他从雅各布逊、特鲁别茨科依和乔姆斯基(08硕名词解释:乔姆斯基)处借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来解决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结构问题。

1、列维—斯特劳斯从雅各布逊的音位区别特征和音位三角模式得到启发。

列维—斯特劳斯从音位三角模式引申到说明民族文化变化发展的烹调三角模式。

将煮熟食物看作用文化手段转变天然生食,变烂的食物看作自然转变天然生食。

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不是社会的现实的整体结构,而是将整体分成为各个部分的结构。

利奇强调列维—斯特劳斯要做的不是将单个文化项目进行比较,而是认为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只是结构意义上的而不是表面事实上的。

2、列维—斯特劳斯借用特鲁别茨科依的四个操作法。

特鲁别茨科的四个基本操作的结构方法。其一,结构语言学从研究“有意识的”语言现象转移到研究“无意识的”基础结构;其二,不把词作为孤立现象来研究,而是把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基础;其三,引入“系统”概念;其四,结构语言学的目的是,或者通过归纳法,发现一般的法则。人类学可以采用与结构语言学相似的方法。

3、列维—斯特劳斯借用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语法,是词与词如何结合成句子,即结构法则。要找到深层结构,必须找到变化法则。

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在找深层结构,找变化法则。

(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社会结构的四种模式

1、有意识模式和无意识模式。有意识模式是从现象中建立的模式,民族志调查最容易提供这种模式。

土著人根据自己对当地社会的认识而向人类学家提供情况,又称“家乡制(home made)模式”。有意识模式不是真正的结构,不能用它来解释社会现象。

无意识模式是没有被人们直接地或有意识地觉察到的模式,因为它藏在深层。研究社会结构的目的就是找这个无意识的模式,用模式帮助理解社会关系。

2、机械学模式与统计学模式。

(1)模式的成分与现象的模样相同,称为机械学模样。但列维—斯特劳斯没有对模样相同或不同的含义作解释。我们把他的机械学模式理解为应该怎么做,统计学模式表明实际情况如何。

(2)利奇在1945年发表的《景颇亲属关系称谓》一文中,将“社会领域”分成两个不同的认识论范畴,即未处理的经验资料及根据它建立的模式。

他用与列维—斯特劳斯相同的方法得出了两种模式的假设,把机械学模式称为法定的准则,把统计学模式称为统计学示范。前者是人们应做的事的观念范例,依赖于观念行为;后者描绘人们实际上做的事,依赖于实际行为。

(3)他们在下列观点上是一致的。

其一,模式必须是解释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其二,模式是超经验主义的;其三,在描述的意义上可以示以一个思维构成物或一个较高级的抽象物为例,但这些还不就是模式;其四,“最真实”的模式是最能解释思考中的事物的模式。

(4)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结构与模式是两个概念,两者具有同一性。结构一定是模式,但不是一般的模式,而模式却不一定是结构,只有最简单、最抽象、最真实的模式才是结构,一般的模式则永远只是模式。所谓最简单、最抽象、最真实的模式,存在于深层心理之中,它们是其他模式的基础。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研究

(一)关于人类的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结构主义的目的在于由不同的文化分析揭示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反复说明以下论点:

1、人类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倾向于分类,人类先天就有心智能力去整理和分类经验世界。

(1)列维—斯特劳斯在1962年出版的《今日图腾制度》和《野性的思维》两本书中阐述了他的分类概念,

得出结论:“动植物不是由于有用才被认识的,它们之所以看作是有用的或有益的,正是它们首先已被认识了”,“它首先是为了满足理智的需要”。

(2)列维—斯特劳斯将原始民族对动植物的分类与图腾制度联系起来。

杜尔干认为图腾崇拜是宗教的最原始形式。列维—斯特劳斯则说图腾主义并不存在,“所谓图腾制实际上只是一般分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列维—斯特劳斯与杜尔干相反,他认为图腾制度是从给动物种类分类变成社会分类的手段。

列维—斯特劳斯用最简单的方法,即把动物层次的范畴转而用到人类社会的分类,这也正是他探讨古典人类学关于图腾制度题材的结构主义关键论点。而这个论点的依据则是隐喻、转喻和转化。他的隐喻(metaphor)、转喻(meteorologie)也来自语言学。按雅各布逊的说法,隐喻是指系统、范例,在于对类似的认识;转喻指单位语符列,在于对邻近的认识。对家庭式生活,鸟是隐喻的人;狗作为驯养动物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转喻的人。动物和人在其中可以互相转化,发生在动物中的变化,就是发生在人类中变化的代数转换。

(3)列维—斯特劳斯十分推崇18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因为卢梭几乎用现代的措词指出人类学的中心问题,即从自然过渡到文化的问题。卢梭发觉了把动物界和植物界应用于社会的可能性,他认为区分人兽的特质是人类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化的基础。

列维—斯特劳斯说:“在图腾制度中,我们所反复强调的隐喻作用,并不是语言后来添加的细节,而是语言的基本模式之一”。

2、人类有创造二分法对立的天性。

(1)列维—斯特劳斯引述人类学、民族志有关各个地区图腾制度的资料,指出“所谓图腾制度只是依据由动物和植物名称所构成的特殊命名系统的一种特殊表达,其特征是通过其他方式所阐明的相关和对立”,“图腾制度可以被还原成一种阐明一般问题的特殊方式”。

(2)拉德克利夫—布朗对图腾制度的研究至少是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研究对立统一原则的来源之一。同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图腾的社会学理论》(1929)一文,把图腾看作表达社会秩序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宗教仪式。而《社会人类学的比较方法》(1951)一文,则为解决图腾制度问题做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可称之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第二理论。该文提出了图腾制度的分类性质,将二元分支看作他们的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实际上拉德克利夫—布朗所采用的就是结构分析的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相信基本思想从对比方式中产生。

(3)列维—斯特劳斯在举出许多图腾命名、分类实例说明二元对立现象的同时,提出了“转换系统”的概念。(这部分不太懂!!)P260

1)信码使人们有可能按概念系统的形式来保证属于每一层次的信息的可转换性,这种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调节作用是图腾算子(operator)特有的功能之一。什么是图腾算子?他用一个图来表示,以海豹、熊、鹰为例,每一动物分解为头、颈、足。首先在每一物种中可以重组,如海豹头、海豹颈、海豹足;然后按照各部位结合,并归类成如一切的头、一切的颈、一切的足。他所说的理论上的无限的幅度也许指分类上的无限组合。

2)索绪尔提出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雅各布逊改称为信码和信息,信码是为集体所了解的,信息依赖于信码,也是信码的基础,信码由形成现实的交往的信息所构成。列维—斯特劳斯举例说,卡列拉人的四部分婚姻类别系统是信码,这信码即允许可以通婚的人群之间的交往,互换姐妹。与此相似,图腾也是一种信码,它能使一个自然的名称系统作为社会交往的基础而发生作用。这些信码可以传递并接受适用于自己系统的信息。他举澳大利亚的部落为例来说明他的转换系统。

3)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不是社会实体,而是这个系统的形式。可见结构的转换是观念的转换。

(4)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图腾制度只是根据由动物和植物名称所构成的特殊命名系统的一种特殊表达,其特征是通过其他方式所阐明的相关和对立,因而认为过去说图腾是宗教信仰的观念,这种说法是幻想、幻觉。

(5)我们认为,列维—斯特劳斯对图腾制度作为思维方式、机制的结构主义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不无道理,但要全盘否定图腾崇拜作为原始宗教的初期形式之一的看法也很难成立。

3、人类的社会行为有符号意义,或者说文化传统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符号意义的关系之上。

(1)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形象和概念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中介物,即符号”。他的图腾算子、信码、二元对立、三角模式、转换系统等都是符号。他要建立起“组成单元”,拟制出起观念与事实之间的综合者作用的系统,从而把事实变成符号。但是这种符号组合不能说明实质问题。

(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研究强调形式而不是内容,着重研究想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的性质。

得出了图腾制度是阐明相关与对立的思考工具的结论。

(3)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是指先天存在的意识结构,不是指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概念与他的社会结构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相联系。

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把这些现象内部以及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称作结构,社会结构实际上指一群社会关系或者说各种社会关系的组合。

(4)列维—斯特劳斯所研究的社会结构却是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模式,用模式去解释社会关系。

(5)列维—斯特劳斯说原始民族对动植物的认识是由于人类生来就有分类倾向。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各种事物及其特性,加以归纳分类。

(6)对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的研究等与该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分离,完全不问该社会的有关社会关系的现实。人类学家们认为他的理论无法验证。

(7)他的结构分析主要是形式的分析,忽视社会现象的实际内容,解释不了所研究的社会现象。脱离社会实际。

(8)说有利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澳大利亚文化处于彼此转换的关系中,却没有提出事实和理论根据。

(9)列维—斯特劳斯称试图对上层建筑的理论有所阐发。

他说,他并不怀疑基础结构的无可置疑的第一性,而认为在“实践活动”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即一种概念图式。

利奇指出:“列维—斯特劳斯使用的带有对立统一命题形式的辩证法,是黑格尔主义的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二)关于亲属结构的研究P267

一、什么是亲属制度?

(1)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亲属制度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现实系列组成。一是称谓制度(它组成了词汇系统);一是既是心理学又是社会学的制度,称之为态度体系。

(2)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亲属关系不能只通过名称来表达,应用这类称谓的人会感觉到在与别人的联系中受到了规定的行为所限制,也就是说用某一名称采取什么行为有个规定。他的观点可以补充摩尔根的解释。

二、亲属制度的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在《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分析》一文中说,人类学家研究亲属关系问题,有如结构语言家之研究语言。

第一,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企图借用结构语言学方法的形式转换来说明舅甥关系问题,终于引申出兄、妹、父、子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的观点。

第二,交换理论。两个集团之间直接进行的互相交换女人称为限制性交换,或对称交表婚;三个以上集团进行间接交换称为普遍性交换,或不对称交表婚。

(四)对神话的结构分析 P284

1、列维—斯特劳斯在收入《结构人类学》中的《神话的结构分析》中认为,正如只有揭示出语音的结合性质才能揭示出语音和意义的关联一样,只有分析神话的结构才能了解其意义。神话是由一些构成单元组成的,称之为“总体构成单元”。

2、通过神话结构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原始民族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法,从结构方面来研究神话的艺术形式的结构,是可以借鉴的。但他的许多分析不可取。

3、E.利奇并不完全同意列维—斯特劳斯的学说,他认为,当人类学家试图叙述一个社会制度时,他只须描述社会实体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人类学家对社会制度怎样起作用的假设。他维护功能学派的实地调查的长处。

(五)结构人类学的天才的创始人思路开阔,思想新颖。但是别人无法运用他的理论方法去操作、处理材料和加以验证。 P285 就列维—斯特劳斯的哲学观点可见:

1、他的结构不是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结构,不是通过经验概括出来的,而是抽象推理,是人的认识结构,以主观模式说明客观事物。结构主义不能正确地解释人类社会现象,不能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

2、列维—斯特劳斯所讲的辩证法是唯心的,而不是唯物的。

3、列维—斯特劳斯强调结构决定人的社会活动,这导致他反历史主义。

第九章 新进化论

一、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 P289

1、19世纪社会学和民族学的巨大成果是和进化论相联系的,如H.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E.B.泰勒的《原始文化》、L.H.摩尔根的《古今社会》、M.科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等书都贯穿了19世纪的进化论观点。

2、19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论述因时代和科学水平,而有其局限性,如没有估计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和倾向性。

3、英美两个学派、两股势力彼此促进,汇成了美国学术界反进化主义的强大力量。

(1)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博厄斯学派一统天下。博厄斯学派批评19世纪的进化论或被称为“古典进化论”或“单线进化论”。博厄斯同时也反对20世纪初的传播主义理论。博厄斯强调实地考察。

(2)在英国,盛行结构功能主义,由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他俩也极力反对“单线进化论。”

4、怀特的新进化主义理论在这样的气氛中艰难出现,怀特的唯物论观点来自摩尔根及马克思主义著作。

5、西方思想界对社会发展问题重新发生兴趣的原因:

(1)殖民地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到日程上;

(2)人们在寻找较长历史时期内分段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

(3)人们需要进行哲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预测。

6、现代西方的社会理论中,形成了对社会现象的两种基本解释,其一是与结构功能方法相联系的;其二是与社会进化问题重新发生兴趣相联系的。

7、进化论经过较长时间的中断之后,在西方社会科学中又复兴了进化论,称为新进化论。为了同结构主义相抗衡,新进化论提出了研究题目:详细分析长时期内的社会分段变化,阐明经济的、文化的和其他方面的体系的发展方向。正式形成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有L.A.怀特、J.H.斯图尔德、M.萨林斯、E.R.塞维斯等人。

二、怀特及其文化进化的理论P291

1、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

2、怀特对人类学的贡献,第一是复兴进化论;第二是澄清文化的概念。

3、1959年发表的《文化的进化》一书,总结了他的全部进化思想。该书堪称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现代版。但怀特不是完全继承摩尔根,除了大量引用新的民族志资料外,全书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以及否认大自然中神的意志,因此是一部唯物论的进化论著作。

4、怀特进化论与摩尔根的不同点表现在:

(1)怀特否定摩尔根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作用的观点,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文化发展的原因。他把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唯心主义的”,把他自己的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的”。

(2)他否定摩尔根关于家庭进化的某些理论,如认为亲属称谓的意义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和态度问题,而不是婚姻状况的反映;他还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在人类一开始就存在。

(3)不同意摩尔根把波利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人一并放在蒙昧时代中级阶段。

5

(1)怀特倡导的文化学,被列为人类学的分支科学。

2)怀特认为,人类行为并不随机体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超有机体的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人类社会的结构和过程都是文化的功能,他认为有必要使文化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他说,文化学揭示出人类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传统,即文化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它是创造性的,它确立和界定了一门新的科学。这便是怀特所创导的文化学。

3)但怀特把全部文化同各种象征等同起来,这样就绝对化了。

(2)另一重要概念是“进化”,是从能量学说的观点去进行考察的。

1)他是借用了物理学和热力学中有关能量的定律,来解释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的。

2)怀特认为,任何文化都要利用能量和把能量投入到为本民族服务的生产中去。

3)关于怀特能量学说的主要内容:

a)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需要提供能量,使之运动和进化。他将文化分成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和思想意识系统。其中技术系统起主导作用。

b)文化又是延续人类生命过程的手段,而能量是满足人的需要所必不可少的。利用和控制能量,使之服务于人类,是文化的首要功能。

c)怀特在《文化的进化》一书中描绘了从类人猿社会到人类社会的形成,直至铁器时代的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他大量引用了新的民族志资料,并以唯物主义观点贯穿全书。认为劳动工具的完善,科学在整个文化中的运用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4)怀特在描绘人类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时把文化进化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a)人类仅仅依靠身体能源的阶段;

b)通过栽培农作物和驯养家畜,把太阳能变成粮食的阶段;

c)通过动力革命,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新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

d)不是把核能作为战争的工具,而是使它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阶段。

与前三个阶段对应的社会系统是:“原始共产制”,旧、新世界交替的古代文明国家,现代工业化国家。第四个阶段,它会形成一个将涉及整个地球和全部人种在内的单一政治组织。

另一位新进化论者斯图尔德称怀特的进化论为“普遍进化论”,从而与他自己的“多线进化论”相区别。

三、对怀特的新进化论的评论 P300

1、怀特复兴进化论功不可没

(1)他对前辈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具有坚决护卫真理的优秀品德。

(2)但他与摩尔根的进化论还有不同之处,他有自己的创新处,即他的文化学和能量学,不乏可取之处。

(3)怀特的新进化论有许多观点是正确的。他认为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类人猿“家庭”与人类家庭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4)在人类社会里,语言是区分家庭以外的亲属关系的手段。语言促使人类高级思维,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和合作。

(5)怀特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化,划分两个大的时期。即“蒙昧社会”和“文明社会”,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是两者的主要差别。

2、苏联学者C. A.托卡列夫在《外国民族学史》中评述他,莱斯利的全部科学观和社会观,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充满着乐观主义和对人的创造力的信赖。他的进化论是为我们时代民族学的全部成就所丰富的科学世界观。

3、怀特的工艺决定论受到各界的批评。他的能量学说,特别对第四个阶段,他的论说有一些矛盾之处。怀特未能作理论上、科学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分。这与他的机械唯物主义有关。

四、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 P301

1、斯图尔德(Julian H. Steward,1902-1972),与L. A.怀特同属第一代新进化论者。

2、斯图尔德简介

(1)他在恢复理论概括的兴趣和发展现代唯物主义的方法上起了领导作用。

(2)他试图构筑文化的规律,毕生努力“寻找因果关系”。

(3)他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明确概念

(4)斯图尔德和怀特都批评文化相对论者过分强调文化的差异而忽视文化间的类似性;都认为反进化论的浪潮支配人类学理论的时间太长了;而人类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文化的发展规律,这应该从因果关系上寻求解释。

3、斯图尔德的论著

有《原始部落的经济与社会基础》(1936)、《波多黎各人》(1936)、《文化变迁理论》(1955)等。其中《文化变迁理论》一书更集中阐述了他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他的关于文明发展的跨文化规律的大纲成为新进化论的一部分。而他自己却把文化进化思想分成三个派别:单线进化、普遍进化和多线进化。

(一)单线进化、普遍进化和多线进化

1、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认为“文化进化可以看作历史重构的特别形式或一种特殊的方法论”,19世纪L. H.摩尔根和E. B.泰勒等人的单线进化,是把具体的文化置于某一阶段中,探讨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连续发展顺序。20世纪L. A.怀特和V. G.柴尔德所提出的普遍进化,继承了早期进化论,把人类文化当成一个整体,研究在这个整体中文化形式的连续顺序。而这两种概念都流于太广泛和一般化,不能解释特殊文化的特殊特征,不能解释分布在各个地理区域的、顺序上平行发展的结构之差异和类似。

2、斯图尔德提出了“多线进化”的方法来解释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的问题,他的目的是在于寻求文化变迁的原因。

他对各种社会制度的存在解释为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这一观点可以表达为文化—生态适应。斯图尔德对多线进化的解释是和文化生态学联系起来的。

(二)文化生态学概念

A、斯图尔德把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引入人类学,创始了文化生态学。

(1)提出文化—生态适应的理论,这也是他的文化进化论。

(2)他认为文化生态学不同于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后二者体现了人对环境的简单的生物上的适应,而文化生态学则要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和类型的起源,有助于说明各种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

(3)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如何适应环境的自然资源,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B、斯图尔德认为有必要区分生物学的和文化的现象与方法,如果以分析人类共同体的性质为目标,就应该用文化历史的概念和方法。

C、在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中,文化核心、文化类型、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等是重要的概念。

1、文化核心

文化核心是基本特征,具有由地方的生态适应和相似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而来的相似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文化核心是文化系统的决定因素,这是与生计活动和经济安排有最密切关系的特征丛(群体特征)。他把文化系统的决定因素分为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核心制度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

在核心制度中,技术经济又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2、文化类型

(1)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类型的概念,解释为它“基于共时的、功能的、生态的因素以及为一个特定的历时的或发展水平所代表的文化特征”。“文化类型由核心特征组成”。

文化类型是核心特征的群集,这些特征产生自环境适应,而且体现社会文化整合的水平。

(2)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特殊适应过程所引起的。越是简单的早期人类社会,受环境影响越是直接。

(3)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时期,不同环境中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基本上是由于技术变革和生产安排要求新的适应的结果。他指出环境对技术起着许可或阻碍的作用。

(4)有些社会具有大致相同的技术装备,但社会形式可能不同,因为环境不同,文化适应也必然不同。

(5)当引入农业技术时,便有一部分人从紧张的狩猎和采集中解放出来,使有相当规模的聚居体共同生活成为可能。从而将社会文化整合提到较高的水平。整合的性质决定于社会文化整合的地方类型。

(6)斯图尔德主张应从结构上把握原本的、具有整体统一性的文化特征。他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明显带有文化史或文化进化论的特征,结构的方法加上历史文化类型的观点。

3、文化生态学的方法

三个基本程序:

(1)分析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因使用这种技术而形成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3)确定这些行为模式对其他文化特征影响的程度。

(三)社会文化整合水平(Level of sociocultural integration)

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理论》一书第三章以“社会文化整合水平,一个操作的概念”为标题,但文中对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这一概念始终没有下明确的定义。可对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理解为各种社会的社会文化系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级,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互相作用有不同的水平。

摩尔根、泰勒以及其他人所主张的文化进化,是一种基于各种文化具体特点之上的渐进式分类法。而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的概念,只是在研究不同复杂程度的文化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论,它不是关于进化的结论。

1、家庭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斯图尔德说明了文化生态学对社会的划分的影响。肖肖尼人以核心家庭为单位采集食物,季节性地移动。因通婚而与别的家庭联系。

斯图尔德认为肖肖尼人的情况有理论意义。由于文化生态适应的原因,家庭在大多数文化活动中独立起作用。核心家庭在结构的意义上说是较低的一级。在肖肖尼人中,那种比较单纯的文化体现出来的特征,实际上都是整合在家庭一级。家庭是生育、经济、教育、政治和宗教单位。

2、部落的或社区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这是最重要的一种,由于人们的活动需要超出家庭范围的社会组织而形成。

斯图尔德认为雷德菲尔德的民间社会与民间文化的概念对整合水平问题直接地做出了杰出贡献。 斯图尔德提出了下列几种类型:

(1)父系群队(Patrilineal band)

1)它说明几个概念:第一,它是一个文化类型,主要特征是父系、父居、外婚、土地所有权、世系群结构,组成一个文化核心。第二,其文化核心是生态适应的结果。第三,其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稍高于肖肖尼人的家庭,多家庭的结合不仅可以在亲戚关系的密切程度上见到,也可以在合作狩猎、共同领导和共同参加的仪式上见到。

2)父系群队有相似的环境。第一,资源有限而分散,人口密度低,妨碍他们形成大的、永久性结合。第二,猎物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要集体合作。第三,不流动的小动物群多。

3)为什么这些群队是父系的?

因为地广人稀,婚后从父居,男子在狩猎经济中地位重要。

4)父系群队实例

5)产生父系群队的因素是:第一,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一人或更少,在缺乏野生食物的地区,以采集、狩猎技术生活。第二,以猎物为主食,它们不流动而分散,使男子留在出生地上更为有利。第三,运输受限制。第四,文化—心理学的原因,不能作地域适应解释,联系在一起的亲属群延伸乱伦禁忌,从生物学的家庭到扩大家庭,这样就要求集团外婚。

父系群队的主要特征,父系、父居、外婚、土地所有制、非正式的有限的领导。其次要的特征,如适应游动生活的容器,粗糙、少而轻,等等。

(2)复合狩猎群

斯图尔德说“复合”(Composite)一词与“单系”(父系或母系)一词相对,用来表明某些包括许多无亲属关系的核心家庭的原始社会。这种群虽与父系群队一样代表同一社会文化整合水平,但在类型上不

同,因为它是不同文化生态过程产生的。是大动物群队造成了几百人结合的可能性。

(3)从世系群到多氏族村落

斯图尔德说世系群比核心家庭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高,通常因共同的集体活动如举行仪式、经济事务和亲属纽带等而联结起来。家庭—世系群不是进化阶段。世系群不代表一个文化类型。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的一个连续,从世系群的某种形式向多世系群社会的某种形式的过渡。

(4)斯图尔德说明父系群队、世系群等社会转变为氏族的文化生态适应的历史过程,其过程如下:

第一,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环境差,因而不可能有稠密的人口和大的聚落。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群队是父系的。如果该社会从事园艺,则村庄可能组成一个地域性、外婚或占有土地的世系群。

第二,由于食品供给的增加或其他因素造成稠密的人口,因而使居住同一个地区,占有小领域的许多群体组成大的社会群队(群队或世系群),或由先前住在一起的地域群组成多世系群村庄。

第三,由于部落活动、战争等因素,群队或世系群被打乱,混合在同一地域中,或由于人口增加,新建立的世系群没有迁离其父母群体,因而产生大的、多世系群村庄。

第四,这些混合的单边的群体不可免地变成氏族。

第五,这些转变使地域世系群变成大的群体,从而出现高一级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3、国家社会文化整合水平。斯图尔德比较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五个最早文明区,即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秘鲁和墨西哥以后认为,灌溉和治理洪水等技术与深耕细作的农业制度对五个早期文明区的崛起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各地基本相似的文化生态适应使这些地区从简单的村庄最后达到军事帝国这一最高的层次。

他提出了上述五大文明区的历史进化分三个基本阶段,即:第一,形成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并开始发展;第二,阶级时期,国家得到了扩大和繁荣;第三,后阶级时期,国家开始衰落。社会政治结构的类似性源于彼此的生态学条件及技术的相似。

斯图尔德强调的生态环境和技术,看不到这些人群的生产关系状况。

(四)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是通过对世界各地历史顺序的分析,论证类似的历程产生类似的结构的,他的进化观表现在文化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式应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其理论核心是环境、技术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因果关系。

1、斯图尔德的文化核心与L. A.怀特的文化三个子系统很相似,他们对技术经济因素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解释也相似,只是斯图尔德更强调环境的作用,而怀特则对文化的进化以能量的增加来解释。

2、评价

(1)R. F.墨菲认为斯图尔德和怀特的理论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斯图尔德比马克思更注重技术和环境。但他不是环境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者,而是基本的社会学的唯物主义,把社会行为看作形势所造成,然后找寻源于具体行为中的规律的文化标志。

(2)莱塞(Alexander Lesser)则认为,斯图尔德所找的实际上是单线发展,基本进化的一个途径。

(3)M.哈里斯认为,斯图尔德引导了他的同时代人真正地应用文化唯物主义的原则解决有关文化差异和类似的具体问题。

但是,与他的文化生态学的光辉成果相反,他的多线进化概念愈加显得遗憾。

(4)吴文藻在《新进化论试析》一文中评论L. A.怀特的文化学和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时,认为他们都引用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科学的规律只能用来说明社会现象,而不能用来代替社会科学的规律。”怀特和斯图尔德都忽视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和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忽视了人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5)我们认为

1)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值得肯定的一面是他着重指出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但人是生产力中的最主要因素,只讲技术不全面。

3)没有回答“为什么”这一关键问题,没有说明家庭社会文化整合水平与部落的或社区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两者的界限在何处。他也没有区分出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与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有质的不同。

4)斯图尔德用“文化变迁”来代替“进化”。多线进化与单线进化、普遍进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始终没

有说清楚。

5)理解文化在人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文化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是人类学的专长,应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寻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六、新进化论的第二代传人 P323

(一)E. R.塞维斯(E. R. Service)和M. D.萨林斯(M. D. Sahlins)是怀特和斯图尔德的学生,他们深感怀特的“普遍进化论”与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二者的共同之点大于相异之处。

1、塞维斯和萨林斯是这样解释的:

(1)世界各族的多种多样文化是由他们所处的多种多样的环境造成的,文化通过不断的适应、变化,而呈现出多种多样,它们一边竭力适应环境,一边进行特殊化的过程,这样的进化过程,称之为“特殊进化”,即相当于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

(2)但是如果没有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基准,那么可以制定某种绝对基准,而将各种文化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这就是他们认为的“一般进化”,即怀特的“普遍进化”。

2、关于“特殊文化进化”和“一般文化进化”的区别,E.塞维斯和M.萨林斯认为文化由于适应性变异而产生众多的类型。文化的“一般进化研究的目标是整体进化诸阶段中文化相继变迁的解释和判定”。

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形态的连贯和历史的序列,后者是既定发展顺序中各种形态表现为阶段的序列。

(二)塞维斯从上述两方面的文化进化出发

1、将庞杂的民族志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整理,他还特别重视社会组织中的联合手段,认为“在社会文化上联合在一起的水准”是分类进化阶段的基准。根据新进化论学派一般进化的理论,原始社会分成三个演化阶段,其演化顺序是:队群(Band)→部落(Tribe)→酋邦(Chiefdom),再向前发展则是文明社会的国家。此观点在塞维斯的《原始社会组织:一种进化论的透视法》(1962)和《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进化的过程》(1975)两本著作中有充分的阐述。这里的酋邦指的是继部落之后的社会整合阶段,是介于部落和国家之间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阶段。

2、塞维斯对他的导师怀特的“技术决定论”始终持否定的态度。萨林斯后来着重研究蒙昧社会的经济与交换关系,并把怀特的文化三部类(技术、社会、观念)构成论中的观念与另外两部类(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课题。

3、关于塞维斯文化进化的概念及其理论,还可从他的另两文《进化、退化和革命》、《文化进化的基本动力》中作进一步了解。

(1)塞维斯对泰勒、摩尔根、“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均有微词,特别对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机械进化论”,认为“‘阶级斗争’的论断,就是此说的集中体现”。

(2)他认为“线性直向演化理论”不能解释“趋稳状态”和“退化现象”,认为“革命常常是像寻求进化一样反对进化”。他还不恰当地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作为例子说明它的破坏作用即反对进化。他以点概面,以特殊概一般。

(3)E.塞维斯在《文化进化的基本动力》一文中,正确地批评了唯心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列维—斯特劳斯的批判。

如果用任何想象中的“认知过程”或列维—斯特劳斯的心理“结构”,来解释有争议的文化现象,就会极大地损害科学逻辑的法则。

任何想用心理活动来解释文化制度的意图,都至少会表现出三种逻辑谬误,„„这三种谬误,是指解释的不可检验性、同义反复性和简化性。

(4)塞维斯又批评了冲突理论。进化思想史中比较著名的观点认为,冲突既是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转化的直接动力,又是继文明起源之后的改革的直接动力。塞维斯则认为,国家的功能是维护公共秩序,减弱和疏导冲突和竞争。塞维斯这一观点,无疑与马克思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明确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5)E.塞维斯的结论是:要剔除基本动力论。认为,文化的实际进化是一种适应的过程。

不可能存在一种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同样有效的惟一的决定因素。E.塞维斯对进化的动力问题还说了一些颇矛盾的话。

4、塞维斯在《进化的潜势》一文中,对传播、借用作了充分肯定。

(1)在“不发达的”文明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发达社会所不具有的进化潜势。有一些落后社会它们通过引进发达社会的文化,从而跳跃过某些发展阶段。这是一条科学规律,我国曾经成功地运用这种规律于后进民族的社会改革中,称之为“直接过渡”。

(2)塞维斯说:“我们从进化潜势规律出发,讨论了一些落后地区将有可能超过我们的问题„„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拯救我们自己,同时,又是拯救世界的惟一出路。„„停止我们的反对和无用的遏制政策,将肯定会缓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在这方面,塞维斯无疑是正确的。

(三)P331萨林斯的后期变化

萨林斯原是个进化论者,可后来他成为结构主义和象征理论的人类学家。萨氏的结构主义和象征理论集中表现在《甜蜜的悲哀》这一长篇论文中。

1、萨氏认为现代性的双重困境,正是西方古代宇宙观和犹太教、基督教中关于“善”和“恶”的双重人性论的“资本主义化”。

2、萨林斯认为人类学方法论创立者,如马林诺夫斯基、博厄斯等,不能够深入理解异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可能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解释模式。

3、萨林斯将结构主义分析法应用于分析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有人称之为“符号文化决定论”,这个“符号文化决定论”,“旨在阐述一个逻辑,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实践受制于人对其生活世界的符号表述”。

4、萨林斯认为,最终决定“人性”的一般因素(欲望与需求)要服从于当地文化的具体决定因素。

5、萨林斯对西方认识论的第二大批判,是对西方生物学观念的反思。

《生物学的运用与滥用》一书中,认为社会生物学是一种达尔文主义和自然选择的偏离。这个理论试图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现状是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6、萨林斯在《何谓人类学启蒙》一文中,他批判西方进化论说:“19世纪的‘单线进化论’是这种普遍理性的启蒙观念的一种人类学延续。”但是,“现在有许多民族投入到保护他们的‘文化’的运动中去了”。所以与西方预料的进化论命运不同。即所谓“现代性的本土化”。

萨林斯大胆反思自己的西方文化,并对异文化的平等态度,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无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第十章 文化唯物主义 P334

一、文化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当今有影响的美国人类学家M.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

1、著作有《人类学理论的兴起》(1968)和《文化唯物主义:为创立文化的科学而斗争》(1979)等。他也被西方人类学者视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哈里斯在《人类学理论的兴起》一书中已初步提出了他的文化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怀特的策略是文化唯物主义的策略。他的《文化唯物主义》出版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3、哈里斯在《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申明文化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策略。

(1)在评论各种认识方法,特别是F.培根提出的归纳法和笛卡儿提出的演绎法之后,哈里斯正确地指出,“科学总是包含着归纳法和演绎法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

(2)唯物辩证法认为,归纳和演绎这两种研究方法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各自孤立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

4、哈里斯十分重视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5、哈里斯明确地说明他写《文化唯物主义》一书的目的是:“用关于基本目标、规则和假设的明晰论述,去取代那些支持着大多数人类学家的研究工作的不完全的、无意识的范式的时机业已成熟。”他称自己的文化唯物主义是一套研究策略的指导路线;认为:“科学研究策略的总体目标是依靠强有力的、相互联系的和简练的理论,来说明可观察到的实体和事件,而这种理论可以通过经验的检验纠正和改进。文化唯物主义的目的特别在于说明世界所发现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的起源、保持和变化。”

6、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念,提出基础结构对结构和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客观行为对主位思想起决定作用的观点。但他激烈地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论点,并反对辩证法。

7、哈里斯阐述了文化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其中心内容是要区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客位观点和主位观点。

应当解决两组不同的区别:第一,思想事件与行为事件之间的区别;第二,主位事件与客位事件的区别。

(2)主位观点和客位观点被哈里司视为文化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核心。

他借用语言学家派克(Kenneth Pike)取自Phonetic(语音的)和Phonemic(音素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提出客位文化、客位观点及主位文化、主位观点。主位文化的观点即以参与者或文化负荷者的观念和范畴为准,也就是以本地提供消息的人的描述和分析的恰当性为最终判断。客位文化表示科学的判断,可经由任何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来加以证实,或者说把旁观者在描述和分析中使用的范畴和概念作为最终的判断。P338

(3)哈里斯在1983年版的《文化人类学》一书中对主位文化和客位文化所作的解释较《文化唯物主义》的叙述更为通俗明白。

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即事件参加者本人和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前一种研究文化的方法称为主位研究法,检验主位研究法的记述和分析是否恰当,在于那些记述和分析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世界观。后一种研究法称为客位研究法,检验其记述和分析是否恰当,只看它能不能就有关社会异同的原因产生出科学的理论。

(4)哈里斯在他的论著中总是举他对印度神牛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主位和客位的区别多么重要。

(5)哈里斯强调必须区分主位操作方法和客位操作方法。

(6)哈里斯还强调了客位不等于客观,主位不等于主观。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两种观点,用一种观点解释另一种观点。

8、哈里斯讲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实际上就是指社会文化系统的内容,其主要组成部分或成分,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部分和系统如何演化。

二、哈里斯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策略的普遍模式

1、客位行为的基础结构。 生产方式: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生产问题,在行为上满足最低限度的生计需要。具体项目包括生计技能、技术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工作模式等。

再生产方式:每个社会必须在行为上解决再生产问题,避免人口出现破坏性的增加或减少。项目包括人口统计、配偶方式、生育等。

2、客位行为的结构。家庭经济;政治经济

3、客位行为的上层建筑。

4、思想的和主位的上层建筑。即思想的和主位的组成部分,是指从参与者得到的或由观察者推断出来的关于行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认识的目标、范畴、规则、计划、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

三、哈里斯这样解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公式:

1、马克思将社会文化生活的非意识方面分成两部分,即经济结构及“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所以就有三个主要的社会文化部分,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法律政治组织,即所称的社会结构,三是社会意识。

2、哈里斯说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的核心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原则:“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否认主位的、上层建筑的和结构的组成部分有可能从客位基础结构中得以某种程度的自主。”

3、哈里斯称赞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伟大原则是人类知识中的一个重大进展,但同时批评了马克思。

(1)“生产方式”这一用语具有认识论上的模糊性;马克思在区别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时,两种概念都含有致命的含混性,生产方式真正指的是什么不可能推测出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哈里斯对生产关系的忽视或不理解。

他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基础结构剔除出来,作为一种组织特征。

(2)哈里斯批评马克思忽视“再生产方式”的问题,实际上主张以“再生产方式”因素代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文化唯物主义的积极因素之一在于把再生产方式即人口再生产列入基础结构之中,充实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已论述了人口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3)哈里斯还认为马克思缺少主位和客位观念。

哈里斯所阐述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范围,实质上是用文化唯物主义的原则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作具体的解释。

四、P346

(一)狩猎—采集者体系

1、哈里斯用他的文化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原始社会时期以狩猎、采集为生的群体的社会生活。狩猎—采集者对分散的野生植物群和动物群的依赖,是过流动生活的原因,人口密度低,使小型的、营地式的流动村落成为必需。典型的家庭生活是围绕着独立的核心家庭进行的。

2、哈里斯按照他的核心家庭适应分散的野生动植物群的原则,来描述核心家庭的活动。

3、在政治—经济方面是平均主义的。

4、哈里斯还从生态环境的原因来解释不同的婚姻制度。

哈里斯仅用适应地广人稀来解释复杂的婚级制是远远不够的。

5、哈里斯把不同的社会情况归因于技术、环境的不同。

6、哈里斯引用马克·科恩的观点,由于狩猎—采集者占领了所有可以利用的生物带,并且人口压力致使向农业的转变成为不可避免。哈里斯转而批评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提出的‘生产上的束缚’,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没有阐明狩猎—采集者的转变。是自然和技术,而不是‘生产关系’阻止了狩猎—采集者的生产能力。如果有一种辩证法在起作用,那就是一种人口与资源之间的辩证法——被丢弃的马尔萨斯的辩证法。”我们应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在任何地方表达过,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关系阻止了狩猎—采集者的生产能力。

(二)各种国家以前的村落社会P349

1、哈里斯描述了在国家产生以前村落社会的基础结构。文化唯物主义提出了资源利用的理论,来解释不得捕杀和消耗许多种类的可食森林动物的禁忌。

2、哈里斯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对战争的解释,认为战争可以说明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群队缺少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而战争则是代价最小的。战争加强了男子团体的形成,男子成为家户的核心。培养侵略性产生严酷的男性青春期考验。对剩余产品再分配,组织贸易远征和军事战斗。

3、哈里斯重视人口、技术、经济、环境因素的研究,充分估计这些因素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但问题也就在于他的人口—技术—经济—环境决定论,反对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

哈里斯所描绘的图景中,没有人的活动、人的意识的作用。

五、P350

1、哈里斯用文化唯物主义的观点评论人类学的一些学派的理论,值得参考。他还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谈辩证唯物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说“辨证认识论的主要弱点在于它缺乏那些用于辨别因果关系的决定性‘否定’的操作指令”,没说明要有多大差别才能构成否定。

2、美国人类学家埃莉诺·利科克(Eleanor B. Leacock)曾就哈里斯的《人类学理论的兴起》对唯物辩证法的挑战进行过辩论。

(1)利科克认为辩证法是科学的概念,指出哈里斯不承认辨证的观点,不举矛盾为例。

(2)哈里斯主张进化不包含“否定”或“矛盾”而只包含“转化”。哈里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质疑,却未能抗拒黑格尔的论断。

(3)哈里斯说马克思主义“明显地和政治纲领紧连在一起”。他标榜文化唯物主义则不带有任何政治含义,是一种纯科学的理论。利科克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对社会未来变革的方向承担责任;而哈里斯所反对的正是这一观点。

(4)关于哈里斯提出的主位文化和客位文化。他企图区分出所研究的社会的成员主观设想的概念与科学工作者观察的判断。

把区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客位观点和主位观点看作认识论则难于使人理解。正如利科克所指出的,哈里斯区分主位和客位资料,是便于把注意力准确地集中到决定人们行动的客位的物质环境。

与斯图尔德的技术—经济—环境决定论相比,哈里斯增加了人口再生产的因素,可以称之为人口—技术—经济—环境决定论。

第十一章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P353

一、

1、二战以后,尤其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学派和思潮。

2、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学派被认为“发端于法国”,是“发生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通过法国戈德利亚(Maurice Godelier)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展望》(1973)和特雷(Emmanuel Terray)的《马克思主义与“原始”社会》(1972),以及英国布洛克(Maurice Bloch)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1983)三本书,可了解他们的观点。

3、戈德利亚

(1)他把结构主义人类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捏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学术旗帜。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任务是以新知识和新学说为基础,建立有关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的部分思想是错误的。如,由于摩尔根关于原始社会的亲属制度进化学说已过时,因而恩格斯以此为依据所提出的家庭起源理论就站不住脚。

(2)戈德利亚着重研究生产方式的结构、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和观念在社会关系的产生中的作用等。

4、特雷

(1)在《马克思主义与“原始”社会》一书中研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提出读这本书有三种读法:进化论者的、结构主义者的和马克思主义者的,而他自己则用结构主义和功能论的观点来解释摩尔根的著作。

(2)特雷称赞摩尔根写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说他不仅是社会结构研究的伟大先行者之一,而且是社会人类学的创立者。但特雷认为摩尔根不幸的是又写了《古代社会》,使他从结构主义者变成进化论者。

(3)特雷在阐述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时研究结构的连接关系,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其间存在的过渡形式,并以军事民主制为例。

说明过渡形式或过渡机构就是几种形式共存,其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占主导地位而排斥其他。

(4)在《马克思主义与“原始社会”》一书中,特雷评述C.梅拉索(Claude Meillassoux)的《古罗人的经纪人类学》时

1)批评作者只根据一种生产方式来理解古罗人社会。

2)他认为应该这样建构一个原始社会经济形态:“首先,必须列出在这些形态中认出的各种生产方式。第二步应是构成生产方式理论;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将表现为由以这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其中有一种是支配性的某某生产方式组成。”

3)雷伊(P.P.Rey)不同意特雷的几种生产方式并列的静态性而着重动态分析,强调社会矛盾,但他断言阶级概念适用于一切社会。

5、当代法国最著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1)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观点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总体的性质虽然归根到底由经济因素决定,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却是政治。他的错误在于把社会中具有主要矛盾性质与次要矛盾性质的多种矛盾说成是多元的。

(2)我们认为,只有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才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的面貌和性质。

(3)雷伊、特雷等人认为人类一切社会都是阶级社会,法国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学家不接受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之间的界线。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着重将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理论用来研究原始社会,实质上用以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研究。

6、英国人类学家布洛克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一书,阐述了人类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

中的地位。

(1)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对原始文化感兴趣,原因在于他们想要建立一部完整的历史„„想用事实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一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学寻找证据,以证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作用的某些原则并非永远存在。而这些在布洛克看来是错误的。布洛克认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人类早期阶段的描述大部分特征不是客观事实。

(2)布洛克在介绍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与人类学有关的部分时,重点评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1857-1858)和《起源》。作者认为,马克思并不相信会有一个固有的适用于全人类的进化图式,而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人都毫不置疑地持有这种观点。对《起源》一书,主要是提出否定意见。

西方有些人类学家认为恩格斯假定了一个没有各种原则冲突的前阶级阶段,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基于不同阶级冲突的社会理论去解释历史的变迁。

(3)布洛克

1)提出的看法: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有发展顺序,而进化论的进化序列及划分阶段的思想已被西方人类学家所摒弃。

第二,亲属称谓体系并不是过去存在过的婚姻制度的确凿证据,摩尔根和恩格斯依靠这一资料提出的假设是不能够接受的。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感兴趣的氏族社会阶段及其公有制性质,其证据来源于摩尔根的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

第四,没有理由相信母系制早于父系制。

2)布洛克在引述了这些异议之后,也表述了恩格斯的能够为人类学家所接受或者可以成为探讨基础的论点。

a)国家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假设至今仍受到怀疑,人们只是把这种国家起源学说,作为一种分析国家性质和国家功能的工具来接受。

b)家长奴隶制与以剥削奴隶为基础的奴隶占有制之间的区别,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活动的概念同其他社会结合成一体等观点,也为人类学家们所接受。

c)但在人类早期阶段不存在任何个人财产的思想遭到反对,布洛克说这种观点不是马克思的而是恩格斯的。

(4)布洛克等人强调马克思所设想的进化路线未必就只有一条、而恩格斯提供的却是一种极为严格的直线进化理论。

(5)他们都谈到亚细亚生产方式。布洛克认为可以用马克思使用过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来批判主张直线进化的五阶段论。

在我们看来,该文作者所叙述的热带非洲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地区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多样性。

二、我们就其总体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P362

1、关于原始社会阶段存在与否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是由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再由阶级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阶级社会则存在三大奴役形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第一次详尽地阐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同时也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面貌。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3)他们所阐述的资本主义以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即原始社会的所有制形式。

(4)从19世纪50年代到《古代社会》发表的70年代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比以前大大地深入了一步,以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为标志。他们着力探讨原始公社所有制形式。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1859)里,马克思指出:“家庭的原初形式是一种氏族家族(Geschlechts familie),在它解体的过程中才出现私有家庭。”

(5)马克思1853年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指出:“历史却表明,公有制是原始形式(如印度人、斯拉夫人、古克尔特人等等)。”

马克思于1868年致信恩格斯说:“我提出的欧洲各地的亚细亚的或印度的所有制形式都是原始形式。”

(6)马克思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和《复信草稿》中,明确地指出了原始公社的不同形式。

他不仅明确了“最初是实行土地共同所有制的集体耕种的氏族公社,氏族公社依照氏族分支的数目而分为或多或少的家庭公社”,而且指出了农村公社是氏族公社的后继阶段。马克思总结了农村公社区别于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最突出的是二重性。农村公社确立了地域联系;土地公有私人耕种,集体劳动逐渐为个体劳动和分散经营代替。马克思用“原生的”社会形态指原始社会,“次生的”社会形态包括建立在奴隶制上和农奴制上的一系列阶级社会,明确指出:“农业公社既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社会形态过渡的阶段,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

(7)恩格斯的《起源》是以马克思所摘录的包括《古代社会》等五本著作的《人类学笔记》为根据写成的,恩格斯与马克思的观点没有原则性的分歧。

(8)原始社会的存在,为史前考古学遗迹、历史文献和世界民族志资料所证实。

(9)所谓直线进化论的提法不准确,有些人类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就是直线进化论,即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依次经历五个社会发展阶段。实际上,五种生产方式有普遍意义,不等于否认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形式上的多样性。

2、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展开辩论,讨论中形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论和五阶段两派对立的观点,

(1)持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观点的:J.谢诺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进化来的最普遍的方式。”F.托凯认为,周代的社会经济“使中国产生了一种介于原始社会和古典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阶段”。Л.C.瓦西里耶夫认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全面地分析了三种主要原始公社(即亚细亚的、古典的、日耳曼的)的内部结构特点和存在条件,并指出这些公社从原生(前阶级)形态到次生(阶级)形态的发展会导致不同结果”。

包括戈德利亚、瓦西里耶夫在内的不少学者,有一个共同的意见,即认为原始社会崩溃时,可能有三种模式:奴隶占有制、封建制或这两种发展趋向的结合。

(2)B.H.尼基福罗夫在《东方和世界史》中,论证了“五阶段”分期。

(3)在我国,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的社会史论战中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者们一致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共同的规律,但在理解上有分歧。

一致认为原始公社制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4)我们认为,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不容置疑,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经历了几种形态,可以进行讨论。

(5)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存在着双重的土地所有制,即农村公社的公有制和凌驾于村社之上的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国有制,国家是的所有者,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公社和社员只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从农村公社具有由公有向私有过渡性质的意义上说,它是次生形态的原始公社,是在阶级社会里保留了源于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形式。

(6)马克思晚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明确指出氏族公社早于农村公社,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社会包括奴隶制社会和农奴制社会。

随着有关资料特别是人类学资料的积累日益增多,对原始公社的发展过程游乐明确的认识,农村公社便被恰当地定位在原始社会末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便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这第一个社会形态。

(7)举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两个实例。佤族例说明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农村公社原生形态;傣族例说明留存在农奴制社会的农村公社,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次生形态。

以地缘联系为特点的农村公社时期的部落是地区部落。

(8)从以上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其一,无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农村公社的原生形态还是次生形态,都说明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其二,企图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是徒劳的。

三、回到本章前面讨论的问题。如果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学家,拒绝接受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之间的接线,这样的研究结果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的。

第十二章 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 P375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西方人类学出现了新的趋向,研究社会群体的兴趣减弱了,强调个人经验、人的意识和主观分析。

一、认知人类学(Cognitive Anthropology)

1、认知人类学可溯源于萨皮尔的著作。萨皮尔(Edward Spair)是语言学家,又是人类学家。

霍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是萨皮尔的学生和同事,从事语言学和人类学研究。他俩共同提出了“萨皮尔—霍尔夫假说”(语言相对论)。他们认为某种土著人的思想模式受到其语言的文法和语义结构所限定;语言不仅是交往的媒介,而且形成认知以及使每个社会各具独特的宇宙观;“真实的世界”在最大程度上无意识地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之上。

2、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人类学和语言学领域一些研究者开始研究人的认知过程。

(1)人类学者借鉴了语言学家派克的观点,提出要以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去了解文化和记录文化,要把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和人类学研究者的观点区分开来。

(2)由于认知人类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文化内涵事物的分类,因而也称为民俗分类(Folk Classification)或民俗分类学(Folk Taxonomy)。同时也称为“新民族志”(New Ethnography),或者“民族科学”(Ethnoscience)。也使用“民族语义学”(Ethno Semantics)。

3、受结构语言学方法论影响,有些人类学者用成分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所谓“成分分析”就是语义学范畴的系列研究。

(1)康克林(H. C. Conklin)对菲律宾的哈努诺人(Hanunǒo)进行了调查,1955年发表了《哈努诺的色彩分类》的论文。这一文化内部分析是对色彩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认识得出的结果。

(2)古德纳夫(W. H. Goodenough)是认知人类学的先驱人物,1956年他发表了《成分分析一文,对“新民族志”和认知人类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与弗莱克、华莱士等都用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某些民族的亲属称谓制度进行逻辑分析。

(3)弗莱克(Charles O. Frake)在1962年发表了《认知系统的民族志研究》,概述了一个民族学主位方法的基本设想和方法。华莱士(A. F. C. Wallace)于1962年发表了《文化与认知》,1965年发表了《成分分析的心理有效性的问题》。P380他用“认知图”说明个人社会角色的认知轮廓和特有的文化行为。这些人类学者都采用从意义的对立出发,来弄清楚某一世界的分类体系。

(4)斯特蒂文特(W. C. Sturtevant)在1964年发表的《民族科学研究》一文中指出,民族志的目标便是发现制约某一社会的观念模式,该社会对其物质和社会宇宙分类的特定途径。

4、认知人类学的代表人物说认知人类学是一种方法论,其实认知人类学也有明确的理论观点。

古德纳夫提出了用认知人类学的观点给文化下的定义,成为认知人类学的重要基础,“一个社会的文化包括一个人为了以社会其他成员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活动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一切。”

5

(1)泰勒(Stephen A. Tyler)认为,“认知人类学寻求解答两个问题:对于一些文化的人民来说,哪些物质现象是有意义的;以及他们如何组织这些现象。”

(2)德宾(Marshall Durbin)强调认知人类学的关键概念是规则。

(3)认知人类学者越来越与结构主义者一样,其最终目标都是发现普遍的精神原则。方法相同之处,都是受结构语言学方法论的影响,都是使用语言学的模式来分析文化。结构主义者寻找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存在于人们思想之中的模式。认知主义者通过对文化的某一领域的词汇分析,寻找某一群人的认知结构,即存在于某一文化的成员心中的模式、规则或结构。

认知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就是:真正的文化仅存在于文化负荷者心中。

二、象征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 P384

1、象征(符号)人类学研究民族社会中的符号现象,着重研究意义——象征。象征人类学视文化为象征系统,这个象征系统提供了建构和重构实体的基础。

尼达姆(Rodney Needham)把象征意义的解释寓于蔷薇花中。

2、人们将象征人类学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于代表社会地位和生命经历的各种仪式进行解释、赋予意义的研究。应用符号的方法与杜尔干所论述的社会对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强迫力有密切关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对象征人类学都有直接的影响。

3、象征人类学有两种研究倾向:一种是由列维—斯特劳斯所代表的,以结构人类学、结构语言学、认知人类学为中心的“抽象的系统学派”,重点放在神话研究中象征的分类和理论方面;另一种以V.特纳(08硕简答:简要评述特纳的“仪式”理论。)为首,是由微观社会学、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艺批评等领域所共同具有的“象征和社会的动力学派”,重视庆祝和祭祀及其具体过程。

4、利奇接受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他重新解释他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

(1)在《文化与交流》一书中,他阐述了理性主义的人类学者与经验主义者不同,他们着重研究的不是“社会结构”而是“社会的观念结构”。他研究文化的各种非言语方面。他认为“讨论规范衣着的法规,与谈论规范语言表达的法则,具有同样的意义。”

(2)利奇分析了割体仪式,认为男女性割礼、修头等成年礼或洁身礼仪式是新的社会地位的标志,这里包含时间界限和社会界限。

5、奥特纳(S. Ortner)在《关键的特征》一文中,说明有些人类学者由文化意义系统的研究转而表述意义的象征单元,研究关键的象征,或称核心象征、主导象征。提出可分为概括性的特征和阐发性的特征。概括性的象征能够激励情感。阐发性的特征,其价值在于能够把人的经验加以分类,它包括根本的隐喻和关键的脚本,前者为理性经验的秩序化提供了范畴,后者为行为的经验组织化提供了策略。关键性在文化中应具有普遍的具体体现。

所谓关键性,指的是它涉及文化意义之系统的内在结构,而这一系统的功能则决定了人们在特定文化中的生活方式。

6、特纳(Victor Turner)专门研究宗教与仪式。(06人类学概论论述1:运用人类学关于宗教和仪式的理论,评论中国民间信仰的复兴和创新。)他发表了《象征的研究》(1975),《象征之林》(1976),以及《恩登布人狩猎仪式的象征主义主题》。他由于研究以礼仪为中心的礼仪符号而体会到象征作用的力量,因而把研究焦点置于动态象征性上。

三、解释人类学(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P389

(一)

1、格尔兹(06人类学概论简答3:描述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中“深描”理论对民族志写作的影响)是象征人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文化的分析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他的代表性著作题名《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1983)(08硕简答:请评述“地方性知识”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爪哇宗教》(1960)等。他的理论主张称为解释人类学。

2、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是国际人类学界在社会科学中地位最高的代表之一,他也是著述被引用最多的学者之一。但解释人类学的概念却是与格尔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3、格尔兹说自己是韦伯(Max Weber)的崇奉者

韦伯也研究社会行为,认为科学应理解这种行为,并从社会的角度解释行为的展开。理解,即把握意义;解释,即把主观意义组织成概念。 格尔兹继承了韦伯的理解、解释、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的思想,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

4、可从《文化的解释》一书中了解格尔兹的文化概念。他从人类祖先演化的进程,指出:“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与其说文化的作用仅仅在于补充、发展和延伸在逻辑和遗传上先于它的以生物体为基础的能力,不如说它更像是这些能力本身的组成部分。”

5、格尔兹说他作为人类学者,最持久的兴趣一直是对文化的重新定义。

他联系“文化”一词在社会人类学领域因其所指的多义性与研究的模糊性而受到指责,表明“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所指的,也不是模棱两可的,而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6、格尔兹从解释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浓厚的描述(深描)”。人类学者所做的是民族志,民族志是对深

描的追寻,了解他人的理解。

不能把文化看作纯粹的符号系统,脱离分析现象、脱离实际生活的民间逻辑。

7、格尔兹讲了民族志描述的四个特色:第一,它是阐释性的;第二,所阐释的对象是社会话语流;第三,这种阐释在于努力从一去不复返的场合抢救对这种话语的“言说”,把它固定在阅读形式中;第四,微观的描述。

8、格尔兹谈到了关于文化阐释的理论。

文化的阐释就是理解他人的理解。它离不开深描,应对于差异进行精细描述,而不是大笔的抽象。应在个案中进行概括。

9、格尔兹把文化看作由象征符号表达的概念体系,和其他象征人类学者那样也把文化主要当成一个象征的宗教体系,宗教研究在他的研究领域中占重要地位。

(1)格尔兹提出宗教的定义。第一,宗教是一个象征的体系;第二,其目的是确立人类强有力的、普遍的、恒久的情绪与动机;第三,其建立方式是系统阐述关于一般存在秩序的观念;第四,给这些观念披上实在性的外衣;第五,使得这些情绪和动机仿佛具有独特的真实性。

(2)他研究了信仰和仪式,指出,正是在仪式(神圣化了的活动)中,“宗教概念是真实的”。人类宗教信念的出现,是以宗教仪式的具体活动为背景的。

(3)他强调宗教研究对人类学家的重要性,一套宗教信仰,就是对社会关系与心理活动的世俗世界的一种注解。探求宗教的社会和心理作用,这种探求是要理解。

(4)格尔兹主张,人类学家的宗教研究应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构成宗教本身的象征符号所体现的意义体系进行分析;其次,将这些体系与社会结构过程和心理过程相联系”。

10、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最后一章《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所作的叙述也许可以作为他的解释人类学的一个范例。1958年他在巴厘岛上一个大约500人的村庄做田野调查。

(1)巴厘斗鸡活动使用的鸡是男性的象征。

(2)格尔兹对斗鸡的解释学解释,主要着眼于围绕斗鸡发生的社会性行为,即对围观人群的两种赌博进行分析。

他试图从所赌的金钱在巴厘社会中具有的意义上寻求对这种行为的解释。

(3)使斗鸡深化的不是金钱,而是巴厘的等级地位转移到斗鸡这一象征之中。

(4)格尔兹阐释了文本(text)的观念,认为文本是一个文化描写的系统。文化模式也可作为文本来看待,斗鸡就是一个文本。人类学就是重新阐释文本的观念。

11、格尔兹在《地方性知识》中提倡重视地方性知识,解释对理解的理解,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观点感悟他们的概念的世界。该书末章《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一文,将文化阐释的方法用于法律研究,在法学界得到很高的评价。

12、源于认知、象征符号研究的解释人类学,对人类学以及相关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 P397

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一些研究符号人类学的人类学家批评空洞的符号理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活动。

(1)格尔兹把人类行为看作符号活动

(2)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一书中,他批判西方人类学的功利主义理念。

功利主义人类学习惯于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人类生活,因而“异文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反映“异文化”的现实。萨林斯提出象征理性或意义理性。

但人类学一定要坚持去发现系统。

2、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1)提出了实践理论

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1977)、《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实践的逻辑》(1980)等。

(2)提出科学实践的原则,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辨证关系,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提倡理论构建与经验研究的融合、渗透。

(3)美国人类学家华康德(L. D. Wacquant)认为布尔迪厄把社会学看作一种具有显著政治性的科学。实

践理论从政治视角来研究所有形式的人类实践。

四、文化的回归与文化批评 P398

1、西方人类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开始出现对本土社会文化的研究。

如著名人类学家施奈德(D. Schneider)的《美国人的亲属制度:一种文化解说》(1968)、《美国文化中的亲属制度、社区和地区》(1977)等,萨林斯的《甜蜜的悲哀:西方宇宙观的本土人类学》(1996)。研究者关注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

2、马尔库斯(C. E. Marcus)和费彻尔(M. M. Fischer)于1986年发表的《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书,被人类学界公认为“后现代人类学”的代表作。

(1)它提出要探寻在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东方学和传统人类学的出路在何方。

本书从民族志描写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表述集聚变迁中的世界现实。

(2)作者回顾了人类学的发展

解释人类学将文化当作意义系统,强调理解本土人的看法,解释观念文化。这反映了从建构文化整体论转移到反思民族志的田野工作和写作上。解释人类学是各种民族志实践和文化概念反思的总称。

(3)作者认为,现代社会文化人类学仍然把系统描述整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看作自己的任务,应把注意力从对异文化的描述转移到更富于平衡感的文化观念上来,要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对西方自己的文化进行的批评。

他们提出了五种民族志框架,即生活史、生命周期、仪式、艺术文体和戏剧性冲突事件,以及几种现代主义民族志实验文本。认为实验的两个趋势:一是对过去表述异文化差异的肤浅与不足做出回应;二是对指责解释人类学只关心文化的主体性而不关心权力、经济学和历史背景的观点做出回应。

(4)马尔库斯和费彻尔关注政治经济学对人类学的影响,尤其重视沃勒斯坦在1974年创立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任何一个历史或民族志研究计划,只有把自己放在较大的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框架中,才能获得自身的意义。”

(5)作者论述了人类学回归于文化批评和当代人类学的文化批评方法。文化批评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批评;二是经验主义色彩的研究,对社会构造、文化形式以及日常生活框架的分析。

作者提倡两种把异文化民族志与本文化问题联系起来的人类学文化批评方法,一是认识论的批评法,一是泛文化的并置法,二者都运用变熟为生的策略。“民族志作者提出了把其自身社会的成员视为与异文化的成员同样有问题的研究对象。”

(6)两位作者指出,人类学的核心是民族志传统 ,现时代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的表述方式时代。

3、《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书是一本出色的人类学著作。它在解释人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类学的路向,提出实验民族志和人类学回归于文化批评等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本书对我国人类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三章 苏维埃学派 P402

一、苏维埃学派的形成期

1、民族学的苏维埃学派是随着苏联的十月革命而产生、发展的。1926年,莫斯科出版了苏联民族学的领导机关刊物《民族学》杂志(1931年改称《苏维埃民族学》),民族学研究院的博物馆发表了《民族学研究院博物馆汇集》(1933年改称《民族学研究所论文集》)等专门性的民族学杂志和丛刊。1937年成立了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相应的研究部门。苏维埃民族学最初的20年,“是积蓄人力和资料并解决有关苏联各族人民经济、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的时期”。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开始在民族学中形成和确立。

2、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文化圈学派”的影响,俄国民族学的先驱代表人物如B.T.波哥拉兹用“文化圈”学说,写了一本《世界文化分布(民族学基础)》的书,引起苏维埃民族学家哗然。从1929年到3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对西方民族学派理论观点的深刻批判。

(1)苏维埃学派认为西方许多学派往往把民族学与历史学对立起来,把民族学列入地理学、心理学甚至生物学学科的范畴,从而陷入种族主义的泥坑。至于在民族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方面,除运用考古学文献外,

就是民族学文献。

(2)苏维埃学派认为自己是通过每一个族的历史来说明它的文化中每一个因素的历史意义的。而认为进化论派“完全忽略了他们所研究的具体族的历史”。

(3)苏维埃学派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特点。

3、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民族学家集中注意研究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问题。

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各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二、关于原始社会史的研究 P404

1、20世纪30年代起,族源问题成为苏维埃民族学研究的一项中心问题,此外,对原始社会史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以泰勒、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进化论学派是进步的。

2、苏联民族学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关于原始社会史的论说。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树立起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苏维埃学派的旗帜。

3、苏联民族学家把母系氏族制作为原始社会形态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4、苏维埃民族学家对氏族制度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二胞族组织作了详细的搜集、研究,发现在各种不同经济结构的不同种系的各个族那里都有二胞族组织。

Π.И.库什涅尔的《社会发展史纲》一书是对原始公式制度史予以马克思主义解释的第一次尝试。1930年底,作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特点的原始历史概念的要点已逐步定形。

5、苏维埃民族学家对原始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可概括如下:

(1)确立了原始社会史属于历史学范畴,批驳了资产阶级学者的原始社会为非历史或史前史的说法。

(2)论述了原始社会的特征和基本面貌。

(3)确认了氏族制时期是全部原始文化发展的主要时期。氏族制又分为前期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和后期的父系氏族制时期。

(4)确认原始公社制向阶级和国家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的存在及对其特征的研究。

(5)关于婚姻和家庭形态的发展演变,包括:两合组织和胞族(?)、族外婚与群婚、对偶婚与群婚残余;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父系大家族、宗族、父系氏族、部落关系。父系大家族的解体和小家族的产生等一系列研究。

(6)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及发展的研究。

(7)关于宗教和造型艺术的产生的研究。

(8)关于经济的发展、男女分工、劳动组织、土地占有、交换的产生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9)私有财产的发生、买卖婚、氏族公社解体、部族的形成、国家的发生等的研究。

(10)早期阶级社会的研究。

(11)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三段分期法。

(12)研究方法:把世界有关原始史资料结合起来使用和研究,从而阐明原始公社制度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解体的全过程和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P406

1、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维埃学派对英国功能学派和美国的心理学派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1)认为它们是反历史主义的,说它们的基本线索是“用生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用心理现象解释人类行为,把人类关系看作是一系列特殊的心理冲动和反应。这就是把历史归结为‘均衡’的‘破坏’和‘重建’”。

(2)苏维埃学派认为功能派的反历史主义是和保存殖民地各族人民落后的社会结构 的企图密切联系的,使落后的习俗和制度为帝国主义垄断组织服务。苏维埃学派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

2、苏维埃学派对本尼迪克特的心理学派的评价,则认为它与种族主义者的主张是一样的,是非历史主义的、反历史主义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认为心理学派是为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等制造理论根据。

3、苏维埃民族学家重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及其分布情况,以及各文化间历史和现状的关联,出版了《世界民族志》(多卷本)和用科学方法绘制的民族分布图,这是苏维埃民族学家对世界民族学的贡献。

4、方法论上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外,在具体运用史料方面,他们大量利用其他史学

科目的资料,强调民族学与有关专业的配合。因此,其方法论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论和综合方法,这也是苏联民族学的特点。

四、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 P408

(一)经济文化类型(07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论述1: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1、苏维埃民族学家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一定的经济与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它在历史上形成于处在相似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居住在同样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不同民族中。经济文化类型永远是与每个族的具体社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经济文化类型是动态的。

2、苏联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以前形成的一切经济文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狩猎、采集或部分以捕鱼为主;第二类以锄耕(或手耕)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三类以犁耕农业为主。第一类不可能跳出原始公社制度的框架;第二类可能产生早期的阶级关系;第三类剥削程度加深。

3、在上述三种类型的每一种内,又可分出特定地理气候地带发展起来的具体的经济文化类型。比如热带、温带、寒带类型等,但地理气候条件是附属的,起决定作用的仍是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切博克萨罗夫把上述各种类型又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4、从苏联学者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中,

(1)我们可以体察到下列几点:一是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可以显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二是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便于各文化间的比较研究;三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演变,经济文化类型也随之演变,从而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第一位的,是决定经济文化类型的。

(2)我们认为“经济文化类型”与“文化圈”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经济文化类型”的唯物主义以及它能够解释的文化现象,显然优于“文化圈”理论。

(二)苏联民族学家还划分了历史民族区或称历史文化区

1、这是一个由于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在居民中形成相似文化生活(民族的)特点的人们居住区。

2、苏联民族学家认为历史民族区有大有小,在一些大区下还可以分成许多小区或地方性历史文化区。

3、苏维埃民族学家认为在每一个历史民族区内的各族居民有相类似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甚至除语言外,很难看出这一地区民族之间的界线。

(三)上述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关系以及两者与民族、语言、种族共同体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1、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以及向世界各地的传播,可能涉及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一个民族的各个支系之间通常也存在很大的经济文化差别。

2、至于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与人种的关系,切博克萨罗夫等认为,应具体地、历史地分析。

将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与某个种族联系起来则是没有根据的。

3、总之

(1)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一般可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不同民族在文化方面出现异同的原因。

而对历史民族区的划分,则可解释分布在相邻地区内的不同民族,由于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期密切交往而有相类似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都是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定标准比较明确,易于操作,而“历史民族区”的划分标准似乎太简单、不易操作。

“历史民族区”的划定标准过于简单了,不能涵盖不同地理地貌、不同经济,但又密切交往的毗邻民族地区。

五、关于民族定义和民族共同体分类 P413

1、确定民族共同体的定义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2、从20世纪30年代末,至六七十年代,苏联民族学家已经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形成比较完整的ЭTHOC(“民族”)理论。苏联民族学者认为,ЭTHOC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从民族机体和社会机体

的关系着眼,可区分出民族体(ЭТИИКОС)和民族社会机体(ЭСО)。民族体相当于我们泛称的民族,即广义的民族。民族社会机体,指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共同体。

3、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前,流行民族共同体分为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即部落、部族、民族。与此相应的社会阶段是:部落为原始社会的民族共同体;部族则是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的民族共同体;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才产生了新型的共同体——民族,它又分为两种历史类型,即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但对这种三段式分类,在1964年开始了公开争论。

4、苏联民族学家认为,斯大林所说的начия属于民族社会机体。它仅仅是этнос中的现代类型的民族社会机体,而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广义民族。苏联民族学界的этнос理论表明他们在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5、现根据M.B.克留科夫的文章,我们可看到当时一些学者的争论观点:

(1)C.A.托卡列夫认为应该区分本质上不同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的民族共同体。

(2)科兹洛夫建议依据社会形态属性划分民族类型。

(3)另一些学者认为:“民族内部社会联系的性质是民族共同体分类的基本标准。”

(4)H.H.切博克萨罗夫和C.A.阿鲁秋夫提出民族内部信息联系的密切程度,是划分民族共同体历史类型的重要标准。

(5)另一些民族学家认为,社会主义部族和民族的区别可以按人口多少来区分。

(6)克留科夫在《再论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类型》一文中,自己把民族共同体历史类型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民族共同体;第二个阶段相当于奴隶制时代;第三阶段是随着封建制的发展,民族共同体过程的停滞;第四阶段,封建制的危机使民族联系加速发展,这便是现代民族;最后,他还预见了随着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发展,将会出现第五个阶段。

6、Ю.B.勃罗姆列伊集各家之说,对民族定义和民族共同体体系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和归类,从而与斯大林的定义有了明显差别。

(1)区分了“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学共同体”

(2)把民族共同体划分成“基本民族单位”、“微观民族单位”、“宏观民族单位”

(3)他又区分了“民族社会机体”与“民族体”

(4)他还规定了民族共同体类型必须根据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以不同的名称。

(5)在谈到民族共同体分类时。进一步解释,历史共同体(实际上是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类型一般仅限于三种基本单位(部落、部族、民族)。

(6)对部落、部族、民族的区别

1)部落单位随着氏族联系的削弱,而逐渐变为地区共同体。有权利的特性及民族文化特性。

2)把部族民族社会机体联系在一起的主要社会因素不是婚姻亲属关系,而是像具有其全部特征的国家这样的政治力量。

3)民族内部的一体化主要是由经济联系来保证的。

(7)关于民族定义

1)勃罗姆列伊认为民族是由于历史过程而产生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一定的文化整体。

2)勃罗姆列伊的狭义的民族定义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其中包括语言)特点和心理特点,并意识到自己的统一和与其他这类构成体的区别的人们的总体。

(8)勃罗姆列伊在谈到民族心理时说,文化和心理无疑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两者都具有社会意识这一共同领域。

(9)勃罗姆列伊还特别谈到内婚是民族的“稳定器”。

7、但是勃罗姆列伊有些观点仍不够完备

第一,民族社会机体和民族应属不同的范畴,所以不能都用社会经济形态来区分。

第二,民族是由部落发展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它还有血缘姻亲关系的纽带,勃罗姆列伊只强调了经济联系的一面。

勃罗姆列伊认为,共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自我意识形成的客观依据。而共同的民族自我意识主要是民族成员的共同起源的联系,勃罗姆列伊忽视了共同起源这个重要方面。

第三,勃罗姆列伊认为民族认同范围之所以变化不定,是由于民族本身具有不同的等级结构,划分了许多民族等级单位,反而把事情搞复杂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经济联系的增长,导致它在民族过程中的作用急剧加强,因为民族文化交流主要是在经济联系过程中实现的。

六、20世纪70年代末至苏联解体前,苏联民族学家关注的理论问题 P420

1、苏联民族学自1978年以后至苏联解体前这段时期,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人类居住的全球领域,时间上从远古至现代的全部人类活动。

2、苏联民族学还十分注意苏联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以及这一新共同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本国和对世界所起的作用。苏联民族学家还撰写了《当代世界民族过程》一书。

3、继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原始时代及阶级和国家出现的理论;苏联民族学研究包括民族共同体的全部层次,甚至正在发生的民族过程。

4、苏联民族学也重视对民族人口及聚居变化的研究,以及教育程度和就业等关系的研究。

苏联民族学研究的范围和涉及的理论问题是宽广的,成果也是巨大的。

七、苏联的解体与民族学危机 P422

1其次是面临难民和族际冲突以及研究经费的不足。特别是在“没有统一的民族政策、没有科学的概念和调节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种种机制的情况下”,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反对犹太人和对高加索地区人民的杀戮,以及各少数民族对讲俄语居民的排斥。

2、深层的原因

各民族极易把沙皇所属的大俄罗斯民族看成是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

3、十月革命后,由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经验不足,因此有些政策措施不免过于简单化,强调了事情的一个方面,多少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忽视了小民族的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强调了大民族帮助落后的小民族,与此同时,却没有使双方成为平等的成员关系,在帮助与被帮助中真正建立起兄弟之情;且任何一种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平等倾向,如分配不公等都是伤害民族感情的因素。在国家预算中,比例调适不当。

4、按照民族—国家的划分的建设,

(1)使民族—国家内部的各族间的矛盾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民族—国家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以及多种矛盾的交织,更趋复杂化。

(2)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得不到保障。

5、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需要有一整套适合他们加速发展的措施,而不是未经周密思考的、脱离传统劳动形式的大迁徙,以致消灭传统,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如强制把妇女儿童从养鹿队迁到中心庄园,把儿童寄养在学生宿舍,从而丧失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强制改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6、土壤、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土著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变,致使死亡率上升,出生率急剧下降。

更糟的是办事人员不懂业务,如对商品交易不懂得协调,对经济财务又极不负责,致使这些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更趋贫困化。

7、在另一些民族地区却又发生了“人口爆炸”,农业人口过剩,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发生了困难,不安定因素日趋严重。随着物质文化的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所依恃,导致民族矛盾扩大。原苏联的许多民族学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并纷纷撰文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第十四章 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 P426

诞生在西方的人类学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至40年代末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进程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是西方人类学开始传入我国的时期。

1、

(1)严复于1896年首译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介绍了进化学说。

(2)人类学这个学科名称最早在1902年已在我国出现,《清史稿》有记载,1902年刊物广告中已列有英国人威尔逊所著《人类学》等书,声明诸书已译出过半,请勿重译。

2、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第三节文学科大学的中外地理学门科目的主课中有《人种及人类学》课。同年,林纾、魏易合译德国哈伯兰(M. Haborandt)的著作出版,中译本名《民种学》。

3、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先驱和奠基者蔡元培在1926年发表《说民族学》一文,从此我国正式采用“民族学”作为学科名称。蔡氏持进化观点,在《民族学上之进化观》一文中有体现。

4、20世纪20年代末,已有进化学派人类学的一些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著名的如泰勒(E. B. Tylor)的《人类学》由宫廷璋编译成《人类与文化进步史》,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摩尔根(L. H. Morgan)的《古代社会》由杨东莼、张栗原合译,1929年上海昆仑书店出版。

(二)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类学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

1、蔡元培在1927年以前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设人类学讲座。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在社会科学研究所中设民族学组。1934年中央研究院增设体质人类学,成立人类学组。

2、西方早期的人类学、民族学主张以现存的“未开化的”、“原始的”、“自然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我国民族学家也大都同意这种说法。

3、在蔡元培主持和组织下,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一批青年人类学者分赴黑龙江、海南岛、台湾、广西、云南、湖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和调查报告。著名的如颜复礼、商承祖《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1929),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1930),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1930)等。

4、20世纪20年代留学西方的老一辈人类学家是我国第一代人类学者。30年代至40年代初赴欧美留学后回国从事人类学工作的第二代学者比以前增多了,开始有了一个基本的队伍,建立了教学、研究机构,培养了人才,从而使人类学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这时在学科名称上,既使用“人类学”,也使用“民族学”。

5、抗日战争期间,许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关迁至西南和西北地区,人类学者们有更多的机会至西南、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因此加强了人类学、民族学教学。

6、这一阶段有许多著名的西方人类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

7、留学欧美的老一辈学者在介绍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突出的当推吴文藻和杨堃。杨堃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介绍和传播法国社会学派的理论学说与研究方法。

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教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课程,他一直把这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他特别推崇英国功能学派的理论与方法。

8杨成志早在1928年就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调查。

9、这一时期还开始进行汉族地区的人类学调查研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原名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和林耀华的《金翼》(1944)是这方面的著名代表作,当时这两本书用英文出版,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有中译本。

10、在综论性的著作中,以林惠祥的《文化人类学》(1934)的影响为最大。

11、解放前出版的人类学、民族学刊物,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编的《人类学集刊》和《人类学丛刊》等也经常刊载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文章。

二、理论方法上的不同特色 P433

这一时期中国人类学的特点:一是表现了理论方法上的不同特色;二是学者们共同探索人类学中国化。

(一)新中国建立前中国人类学研究表现出两种不同类型。

1、南派

(1)所谓“南派”,以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和南方的一些大学的人类学家们为代表。他们接受了早期进化学派的一些观点,但更多地受后来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影响,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考据方法相结合;相对地说不大注重理论,而偏向于材料的搜集和解释。他们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有进化的过程,提出应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主张,而人类学方法正是重建中华民族文化史所必需。

(2)由于忽视理论,因而论著中往往限于收集材料,进行烦琐的描述,不能说明所研究的社会及其文化发展本质问题。比如著名一时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

在这方面与美国历史学派的看法是一样的。美国历史学派认为民族志资料的搜集可以脱离理论指导而进行,一旦有了足够的有用资料就会得到清楚的理论问题的答案。“南派”也被称为中国的历史学派。

中国人类学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已有的历史资料进行人类学研究。

2、北派

(1)所谓“北派”,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基础,以吴文藻为首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们为代表。他们讲理论,重应用,明确地提出人类学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吴文藻于1929年留美回国后,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把人类学社会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

他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中国人类学应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他认为,为应用人类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功能学派理论,最适于用来研究中国国情。

他倡导开始社区研究,说明社区研究即对“一地人民的实际生活”即生活方式或文化的研究,并提出研究的方法,即用功能方法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吴文藻本人很少进行实地考察,实现他的倡议的是他的学生们。

(2)费孝通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1)他强调研究目的是“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

2)他的《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典型,其后又跟踪调查达半个世纪,使我们看到老一辈学者为使人类学中国化作出的典范。

3)当时的西方人类学把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限制在殖民地上的被统治民族,而中国人类学者研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国东部汉族农村,在理论和方法上为人类学开拓了新的领域。

4)费孝通以江村作为微观研究的样本,透过江村看中国农村,说明中国农村各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在人类学上的卓越成就使他在近半个世纪之后获得人类学成就的最高奖赏、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赫胥黎奖(1981年),以及美国应用人类学学会授予的马林诺夫斯基奖(1980年)。

(3)林耀华的《金翼》对中国汉族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的家族制度进行人类学研究,该书描写了两个家庭的兴衰,指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入侵,给传统的中国农民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金翼》从不同的个别人的角度来处理费孝通对中国农村所描述的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事实。

(4)由于对当时社会情况的阶级分析不足,因此未能明确地说明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本质;以人际关系的均衡理论作为研究中国家族制度的指导原则。而只讲功能、均衡,不讲矛盾、冲突,正是功能理论和一些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在。

(5)用功能方法论来研究中国社会,是有局限性的,但功能方法论的某些方面可以借鉴。

吸取功能学派重视共时研究,注意各种文化因素的相互联系的长处,同时进行历时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社会的横切面。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指导原则,批判地吸收西方人类学各学派包括功能学派的理论方法,作为借鉴,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将西方人类学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使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是解放前中国人类学家的共同愿望。

1、无论“北派”或“南派”,以及其他人类学者,都在寻找人类学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1)只是“北派”注重理论,提出一些比较系统的见解,更强调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2)“南派”则着重历史研究,力图以人类学的理论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并给国内各民族以系统的分类。

(3)与此同时,持各种理论观点的人类学者,在研究讨论人类学、民族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问题上,都表达了如何建设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见解/

2、1934年冬,由何联奎等发起,中国民族学会在南京中央大学成立。因抗日战争影响,活动不多。

3、老一辈学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为中国人类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随着帝国主义势力侵入我国,一些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学者也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人类学调查。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俄人史禄国,曾于1915年至1917年在我国东北多次进行体质和文化人类学调查,后来用英文发表了《满族之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的研究》(1924)、《北通古斯的社会组织》(1929)等书,后者全面叙述鄂伦春和鄂温克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有丰富的资料,但也暴露了为沙皇俄国效劳的立场。

日本人鸟居龙藏在1896年至1899年之间先后四次对台湾高山族进行调查,1902年到湖南、贵州等地调查苗、瑶等族,出版了《中国西南部人类学问题》等书。

第二节 P440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人类学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8年

1、人类学和社会学在解放之初便被视作资产阶级科学受到批判,上述四所大学的人类学系先后被撤消了。文化人类学一词作为学科名称再也不见使用。

2、周恩来总理曾大力支持民族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对少数民族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研究,一是民族识别调查,二是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是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确定我国有哪些民族成分,这是为了保障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2、民族识别调查研究通过广泛的实践探索了民族的内涵和民族特征,在积累了各种民族存在样式的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和理论概括。

3、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有关民族概念有过三次较大的争论。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的争论。

第二次主要争论什么是民族,资本主义时代以前有没有民族。一种意见认为资本主义时代以前不可能产生民族,只有部族;另一种意见认为斯大林定义的民族四个特征的基本精神也适用于资本主义以前所产生的各种民族共同体。

第三次争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民族在资本主义时代以前何时形成有不同意见。

4、笔者(黄淑娉)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民族识别调查工作,历经四年。不揣冒昧,曾撰文探讨我国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

1)、我们的民族识别研究从斯大林关于“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一定义出发,充分注意到斯大林所强调的,“把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单独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都是不够的”,以及关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人们共同体中可以有四个特征的萌芽或潜在因素的论述。

但当我们用这些理论与纷繁复杂的民族现象相对照时,就遇到了困难。感到不能照套四个特征。

(1)关于共同地域的问题。民族共同体是在共同地域上形成的,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布状况不断变化。

(2)关于共同经济生活这一要素。

(3)关于共同语言的问题。

(4)我国的民族情况表明,如果共同的文化特点始终保留或部分地保留下来,就决定了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研究十分重视民族自我意识的表现。

(6)决定以构成民族的最主要的特征——共同文化特点和民族自我意识作为识别民族的标准,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根据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对该族体存在状况的分析表明,构成民族特征的,一是共同语言;二是共同文化特点,构成民族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文化;三是民族自我意识,而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共同文化。研究者们充分考虑到斯大林的民族要素的论述。

(7)在每项民族识别研究中,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总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识别民族应参酌历史,但不是根据族源区别民族。

但研究族源可以对该族体单位所呈现的民族特征有更深的理解,可以作为识别民族的参考。

(8)△在民族识别调查研究中认识到,体现族体间的差异的主要是文化特点的不同,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L. H.摩尔根早在1851年出版的《易洛魁联盟》这本被誉为民族志范例的著作中,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易洛魁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E. B. 泰勒在1871年对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

将文化内容划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或称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9)一个族体的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1)它的形成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制约,也受自然条件的一定影响。

2)族体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或整合系统,而不是若干文化因素的偶然堆积。

3)文化整体不断发生变化。从一个族体内部来说,它的文化因素经过历代相传,能够稳定、持久而不断发展。

4)一些比较稳定的文化因素如生活方式、家庭制度等,表现了一个族体的有代表性的特点。

5)民族文化内容是有阶级性的,但就一个民族社会来说,民族文化又有相对的一致性。

6)要说明不同族体的相异性,正是从不同的文化特征最能够区别出来。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P448

1、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的另一项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是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其规模比全国民族识别调查大。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明确了解放前各少数民族社会的性质,二是为每个少数民族编写了简史简志。

2、这次调查实际上是第一次对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各民族在解放前夕的社会性质,这是摆在人类学工作者面前的极好课题。

3、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国各民族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4、为我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写一本历史也是从未有过的事。

5、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的研究任务与国家的民族工作需要紧密相连,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业务专长为国家做出贡献。从学科的发展方向来说,也是正确的、有利的。

6、在人类学被取消、民族学这个学科名称还存在而且在事实上得到初步发展时,又遇到了反右派斗争。这场运动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的影响也很明显。

△当时的左倾思潮强调在调查中重经济基础,轻上层建筑,调查上层建筑被视为“猎奇”。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至今还缺乏全面系统的民族志资料。

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民族学科受到苏联民族学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延续到以后。课程设置和内容学苏联。

苏维埃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如С.П.托尔斯托夫、M.O.柯斯文、C.A.托卡列夫和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有关民族学概论、原始社会史、世界民族志的著作对中国民族学者的影响很大。关于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二、1959年至1978年 P451

1、中国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在新中国建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民族学者在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原则的同时,也开始对人类学、民族学的资产阶级理论观点进行批判。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先是批判资产阶级民族学,认为民族学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接着又将原作为学习样板的苏联民族学斥为修正主义民族学,修正主义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总之民族学不存在也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

(2)杨堃曾著文,正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便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调查研究民族学资料而获得的科学成果之总和”;对待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就是批判继承和批判吸收。

2、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我国人类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1)即使是在成绩显著的前10年,思想禁锢也很多,后来更是被简单粗暴地全盘否定。

(2)事实上,20世纪初西方人类学传入我国,至40年代末我们还来不及对这门学科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二战后的变化更是知之甚少。

(3)在极左思想支配下,凡是资产阶级社会科学都应该全盘否定,况且人类学还曾经被帝国主义者利用来为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服务,就更无存在的余地了。

(4)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完全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1979年以后 P453

A、

1、“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2、1980年10月,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1984年改为中国民族学学会。1980年6月在北京成立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这三个学会都出版不定期的论文集。

3、经梁钊韬先生的奋力筹划,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被撤消了31年以后,于1981年复办起来。厦门大学于1984年也建立人类学系。云南大学在90年代设立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人类学学科,于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人类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我国人类学学科第一次进入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行列。

4、各省区普遍建立民族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是1958年在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5、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学科的复活,学者们纷纷撰文讨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对象等问题。

(1)

1)杨堃认为:“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和民族学三者之间,纵然有区别,也无关重要。主要是各学派的学术传统不同、着重点不同和研究方法不完全一致就是了。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应指一门学科。而且最好是叫做民族学。”

2)李有义说:“研究人类文化或社会部分的称为社会或文化人类学,实际上和民族学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渊源不同。在美国几乎完全使用文化人类学这一名称。但不论是人类学家或是民族学家,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同行。”

3)林耀华也指出:“社会(文化)人类学基本上等同于民族学。”

(2)

1)有些学者强调人类学应包括四个领域,人类学研究人类的体质和文化,文化人类学应包括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三个分支学科。

2)梁钊韬认为

a)文化人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保留“文化化石”较多的现代民族,所以往往被认为等于民族学,其实仍有些区别;

b)在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按研究对象说,考古学是属于古代的,民族学是属于现代的,所以民族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科,二者并非完全等同。

3)陈国强引述林惠祥的意见,即“人类学除体质人类学外,还应包括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考古学、民族志三个学科”之后,提出:“文化人类学重在原理的研究,可贡献说明的原理于考古学和民族志。”

6、我国的人类学科发展到今天

(1)在北方已习惯采用欧洲大陆式的名称,人类学指体质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的称为民族学。

(2)南方几所大学(包括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采用美国式的学科分类,将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后者在广义上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上与民族学大体相当。

7、我们认为,根据不同的学科分类方法对学科的理解和解释虽然有不同,但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

(1)人类学包括四个领域,研究体质的称为体质人类学;就社会文化研究方面来说,通常所称的文化人类学一般指狭义而言,与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三者相同,尽管不能划等号。

(2)须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我国历史悠久,考古学和语言学都有自己的学科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

8、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十分丰硕。

(1)在总结、整理过去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经验的材料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丛书”5种共300多册。

(2)关于学科的概论性的专著,如杨堃的《民族学概论》(1984)、林耀华等的《民族学通论》(1990)等。

(3)关于原始社会史和社会形态的研究。

综合性专著以林耀华等的《原始社会史》(1984)与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1986)为代表作。 对我国少数民族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4)关于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物质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制度文化研究成果比较多。精神文化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5)对某一民族的综合性和专门性研究,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6)出版了辞书,如《大百科全书·民族》卷(1986)等。

9、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虽历经坎坷,但实际上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得到真正发展的。

(1)新中国建立后,学者们兼收并蓄,集两者之长,既重视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又十分注意在研究中应用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与现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好传统。这也是在方法上可以贡献于世界人类学的。

(2)例如:20世纪50年代研究土家族的民族成分问题,潘光旦、汪明瑀等先生曾赴湘西北土家地区作调查。

潘光旦撰写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

研究结果说明土家不是汉族,也不是苗族,而是一个单一民族。运用历史研究与现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10、人类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理论方法,应兼收并蓄国外人类学中有用的东西,结合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的问题,逐步建立中国的人类学学科理论体系。

11、有些西方人类学者评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1)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是中国人类学还讲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二是研究民族概念没有必要;三是只研究少数民族,不研究汉族;四是强调研究现实问题,将学术研究和政治联系在一起。

(2)评论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知之不多。

由于有不同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原则,因而有不同的看法。

(3)前面所介绍的情况实际上已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

1)中国人类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理论原则,是在参加调查研究50多个民族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工作中,用唯物史观去指导实践,又通过客观存在的事实检验理论的。完全不存在中国人类学在自己的研究中要“放弃”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问题。

2)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是现实提出来的问题。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鉴别和确认哪些族体属于单一民族。确定了民族成分,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才能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又能保障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独立。

3)学科的产生由于社会对它有需要,脱离社会的需要,学科就难于发展。

12、中国人类学有着广阔的前景。比较中西方的人类学,在客观的发展条件上,有一个显著的不同。

二战后,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土著民族社会不断发生变化,使西方人类学面临由此而产生的危机。而我国众多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却给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类学、民族学者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比如:

(1)开展汉族的研究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国早期受西方影响,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为主。这

一客观情况可以理解。

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进行汉族的人类学研究。汉族文化博大精深,没有一个学科像人类学、民族学那样把汉族作为一个民族来进行研究。开展汉族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汉族早就成为外国人类学者、汉学者的研究对象,但汉学研究不等同于对汉族的人类学研究。

(2)开展中华民族的综合研究

人类学应研究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变化。

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研究区域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

研究不同民族之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融,符合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客观规律。 开展汉族的人类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汉文化的特点,还要研究各个地方群体文化的特点。

(3)开展人类学的应用研究

如何在促进民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4)开展人类学理论研究,加强学科的理论建设

我们强调人类学研究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研究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理论建设。

主要参考书目 P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