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对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影响,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37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患满意率,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出院时护患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26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患满意率为97.3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道压、最大闭合压、尿道功能长度有所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脊柱脊髓损伤; 泌尿系感染;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45  脊柱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或疾病导致脊髓损伤,受损害的脊柱节段出现运动、感觉和肌张力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损后,尿道括约肌失去高级神经支配,患者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临床表现,多需要长期放置导尿管,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1]。本院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辅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下腹痛、发热、尿潴留、尿失禁、自主反射亢进、膀胱痉挛、尿液异味等临床表现,尿液检查显示细菌计数≥105 cfu/ml,白细胞高于正常范围。全部患者中男34例,女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8.53±10.14)岁;其中损伤部位为颈段6例、胸段12例、腰骶段15例、圆锥马尾4例;尿培养结果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8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全部患者均由外伤或疾病引起脊柱脊髓损伤,并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泌尿道先天畸形、多囊肾、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脊柱损伤前泌尿系感染、结核、未成年人、高龄、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意识障碍、精神病史及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者。  1.2 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后均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给予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调节尿液pH值6~7。  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由于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不必紧张,经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后可以治愈,并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  进行导尿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逆行性感染。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其末端与尿袋管口、放尿口等连接处密闭,保持无菌状态。定期消毒,每日更换1次尿袋。帮助患者翻身或移动时注意引流管位置,勿使引流管高于耻骨联合,以防发生逆行性感染。  嘱家属帮助患者做好会阴部清洁,每日清洗2~3次,擦干会阴部皮肤后再用棉球消毒,以尿道口为中心向外消毒。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进行有效的膀胱冲洗,冲洗液量为200 ml/次,并在膀胱内保留30 min后再放出。冲洗至排出液清亮、透明,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2000 ml/d,但应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3]。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夹闭尿管4 h放尿1次,使每次尿量控制在400~500 ml。放尿后按摩膀胱部位,由轻到重、自上而下按摩,尽量将尿液排净,以防止残余尿液在膀胱中潴留,引起或加重泌尿系感染。提高行为技巧、加强反射性排尿、代偿性排尿训练和盆底肌训练等方式,以改善膀胱的储尿、排尿功能,促进下尿路功能的改善[4]。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饮食,必要时可经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定期检查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营养补充方案,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尿液致病菌检查结果呈阴性,停药后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尿液致病菌检查结果呈阳性,或致病菌检查结果呈阴性,停药后随访1个月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尿液致病菌检查结果呈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 cfu/ml者可判断为尿路感染;经治疗后,连续2次尿培养结果为阴性者认为痊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显效30例,占81.08%;有效7例,占18.9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2.2 出院时护患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26例,占70.27%;比较满意10例,占27.03%;不满意1例,占2.70%,护患满意率为97.30%。  2.3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道压、最大闭合压、尿道功能长度有所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x±s)  时间 最大膀胱容量(ml) 最大尿道压(cm H2O) 最大闭合压(cm H2O) 尿道功能长度(cm)  护理干预前 165.74±50.22 37.28±5.51 22.31±4.12 4.28±1.04  护理干预后 234.52±61.38 55.36±6.84 30.22±5.27 6.05±1.58  3 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尿失禁、尿潴留,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放置导尿管可有效改善尿潴留状况,但导尿操作破坏了泌尿系统的无菌状态,引起泌尿系感染,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损伤和痛苦。及时有效地治疗泌尿系感染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关键作用,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对脊柱脊髓损伤并发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淑岩,孙艳梅.脊髓损伤249例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74.  [2] 王凭,赵萌萌,厉翠珍,等.脊髓损伤患者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综合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B):13-14.  [3] 刘申.腰椎脊髓损伤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5):647-648.  [4] 徐池,陆青.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21,958.  [5] 毛容秋,蒋竟杭,彭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957-962.  (收稿日期:2012-07-12)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