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机化学 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0132101 学时:42 学分:3 适用专业:药学 开课部门:医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典型制备方法以及现代无机化学的新进展。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0章 绪论 1.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内容和任务;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无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无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难点:无机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无机化学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无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二)第一章 原子结构 1. 教学内容

氢原子结构的Bohr 模型;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和原子的电子组态。 难点:氢原子结构的Bohr 模型。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电子运动的特殊性和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熟悉近似能级图;掌握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能正确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关系。

(三)第二章 分子结构 1. 教学内容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的形状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结构。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杂化轨道理论。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征和区别;熟悉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四)第三章 溶解与沉淀 1. 教学内容

溶解;溶解一沉淀平衡;影响溶解——沉淀平衡的因素。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度积规则。 难点: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3. 课程教学要求

熟悉沉淀生成及溶解的条件;掌握溶度积原理及Ksp 的有关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五)第四章 酸与碱 1. 教学内容

质子酸碱概念;酸碱反应;酸碱平衡中的浓度计算;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子酸碱概念和酸碱平衡中的浓度计算。 难点:缓冲容量概念。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熟悉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和有关溶液的pH 值计算,缓冲原理和缓冲溶液的pH 计算。

(六)第五章 氧化还原 1. 教学内容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平衡常数;能斯特方程式的意义和电极电势的应用。

难点: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氧化还原概念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熟悉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平衡常数的计算,能斯特方程式的意义和电极电势的应用。

(七)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1. 教学内容

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平衡;生物体内的配合物和配合物药物。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配位平衡。 难点: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螯合物的形成条件及特殊稳定性的应用;熟悉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键本质,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配位平衡。

(八)第七章 s区元素 1. 教学内容

s 区元素的通性;s 区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s 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NaOH 和KOH 的性质。 难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水的硬度及净化;熟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掌握NaOH 和KOH 的性质。 (九)第八章 d区、ds 区和f 区元素 1. 教学内容

d 区和ds 区元素的通性;铬和锰;铁系元素和铂;铜、银、锌、汞;d 区、ds 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f 区元素。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铬和锰、铁系元素和铜、银、锌、汞元素的性质及其重要价态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铁系元素的性质及其重要价态化合物的性质。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d 区和ds 区元素的通性;熟悉铬、锰元素的性质及其重要价态化合物的性质,铜、银、锌、汞元素的性质及其重要价态化合物的性质。

(十)第九章 p区元素

1. 教学内容

p 区元素概述;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卤素、氧族、氮族元素的通性和它们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难点:卤素、氧族、氮族元素的通性和它们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碳族、硼族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熟悉卤素、氧族、氮族元素的通性和它们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五、课程考核

1. 考核方式、记分制和考核时间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考试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期末试卷成绩(70%)+平时成绩(作业、考勤、课堂提问等)(30%)。 3. 考核题型及命题要求

考核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命题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旨在考查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覆盖本课程所有章节重点,题型多样,难度适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六、参考教材

[1]王元兰,无机化学(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幸平等主编,无机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李瑞祥, 曾红梅, 周向葛等编,无机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七、 大纲说明

本大纲按照2012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要供药学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4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9学时,习题讲解3学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无机化学各占一半,保证学生既能学习到完整的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又能扎实掌握元素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适应改革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时将本学科科研成果注入教学中,不断实践,深入探索,总结经验,积极进行改革和教学实践,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交流学习、改进课堂教学。

制定人:毛雅君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