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探讨

吉林财经大学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学号

教学班序号

任课教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探讨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和机构,承担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任。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中存在许多漏洞。本文通过阐述我国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要求,分析了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会计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收入管理,支出管理

一、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收入管理的要求

1.依法进行收入统管

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各项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各种形式的收入,都需要严格遵守《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按照收入形式的不同,分别编制财政部门规定的统一监制的票据,从而提高事业单位部门的经济效益。

2.正确划分各项收入,按章纳税

事业单位通过各项渠道取得的收入形式多样,收入种类的正确划分是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事业的各项收入中,应上缴的收入须及时上缴财政专户,不可作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处理。而对于事业单位的营业性收入,应该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使用税务发票,依法缴纳各项税额。

3.利用可用条件积极组织收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服务范围,扩大收入种类,从而组织更多的收入,增强自己自足的发展能力。

4.保证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在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中,收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事业单位收入活动纳入正确轨道的保证。一方面要求事业单位依法办事,按章收费,不得组织非经批准的违法收费;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收入要取之得当,用之合理。

5.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促进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事业单位组织收入还需保证经济效益,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组织收入。事业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应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事业单位收入的资金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的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各项财政财务规章和财经纪律,并严格执行。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应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统一要求,不得违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支出管理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要以不违反相关财经纪律为前提,进行自我约束,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节约支出,提高效益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做到勤俭节约,不得铺张浪费,将每一份支出落到实处,少花钱,多办事,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既要保证依法组织收入,又要努力节约支出,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优化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各类资金使用效益。

3.合理划分各项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重点是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其中,事业支出是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合理调节支出结构,使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保持在合理的比例。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应按规定进行合理分摊,加强资产管理,有效利用所拥有的资产并进行合理划分和分配,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

4.划清支出界限

事业单位因开展各项活动和业务管理,而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应合理划分各不同支出的界限。事业单位支出界限的合理划分,可避免基建和事业经费、个人支出和单位支出、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以及虚增事业支出有情况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不适应某些单位的实际收支情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事业单位既有行政经费,又有事业经费,单一的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合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此外,随着事业单位日益复杂的业务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在处理业务往来时,会计科目运用混乱,不能正确反映资金动向。

(二)违背收付实现制原则

除了按照实行成本核算的部分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应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然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遵守,在收到支出结算票据而款项未支付时就更作支出并以应付款挂账,或者开出收入票,尚未收到现金就列作收入并以应收款挂账,这种做法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收付实现制,致使单位虚增收入或虚增支出。

(三)资金挪用现象泛滥

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拨付安排,通常是采用年初一次性全额拨付的方法,但是下级事业单位并没有使用在相关项目上,使得资金浪费和支出的不合理,大量的专项资金并没有落到实处,资金挪用漏洞较多,现象泛滥。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财政部门和相关监督部门的首要职责。

(四)财政监督管理不力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这种性质对其财务行为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能明确经费开支标准,甚至出现支出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尤为严重。

三、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1.实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解决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求事业单位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熟练掌握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流程。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改善会

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此外,事业单位也要加速会计电算化步伐,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贯彻实施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事业单位的财会信息质量。

2.调整相关会计科目

为了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运用混乱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对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上有所调整。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中,事业单位的收支内容应与会计制度相对应,清楚地核算并反映行政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和支出,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益。会计科目还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和类别,合理调整有关会计科目,使得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事业财务制度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进一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

(二)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1.依法规范财政收支管理

规范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是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利途径。

一、建立以财政拨款为核心,单位各种收支在内的管理模式。将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社会保障、住房改革等财政拨款加以区别,纳入不同的财政补助收入范畴,其相关的支出也纳入相应支出的范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收支统管”。

二、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领用,不得隐瞒、挪用应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并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预算科目进行明细反映。

三、增加支出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应确保支出范围界限清晰,支出用途明确,支出合理,严格执行各类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避免盲目开支,防止资金浪费。

2.完善事业单位收支绩效评价制度

一、各事业单位在执行财政部下达的预算要求时,财政部门应规定一定的范围,以节约高效为主要原则,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对于严重超出预算范围的事业单位给予批判,对支出规范的事业单位给予表彰。

二、完善事业单位收支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收入的合理性和支出的使用效果,增强事业单位对自身收支的严肃约束性,奖惩分明,提高资金的事业效率。

三、健全决算管理制度。作为预算的执行结果,决算也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一个标准。加强决算管理,体现预决算管理的完整性,有利于改变重预算、轻决算的倾向。事业单位对决算审核和分析的加强,是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的前提。

3.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

一、建立健全财务外部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收支的合法性和财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事业单位的收入是依法取得的,其收入的目的是为了支出,事业单位在积极组织各项收入的同时,又要保证支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强化事业单位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使事业单位自身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管理。对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使事业单位在收支管理方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保障,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督,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

三、内部外部监督相结合制度。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增设的“财务监督”一章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事业单位要形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监督机制。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并自觉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从而提高财政拨款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权亚玲.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与控制 [J].西部财会,2011.(5).

[2] 张秋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J].时代经贸,2009.(11).

[3] 申霞.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2).

[4] 杨亮.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J].光明日报,2012年

[5] 赵至爱.加强对事业单位收入的管理[J].经济论坛,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