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学]课程标准-张世文

《中药学》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 类) (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四)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五)所属系部:药学系 (六)编制教研室:社区教研室 (七)编制者:张世文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中药的基础知识理论和453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药理作用。学生能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基本的处方分析,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为今后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中药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掌握一类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现代药理作用

3.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熟悉二类中药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4. 了解三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 (二)能力目标:

1. 能运用中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能力。

2. 具有对常见中药进行简单的处方分析能力。

3. 教材中增设了指导自学内容,通过指导自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和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毕业后,通过自学及时获取自我所需的知识能力,以适应今后岗位的需要。 (三)素质目标:

1. 明确职业定位,热爱中药专业。 2. 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职业道德。

四、参考学时

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

五、课程学分

4学分

七、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岗位需要为前提,定位明确,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合理取舍,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运用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中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中药相关工作。

(二)评价方法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通过平时达标训练、作业(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考试和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培养的需要。

(三)教学条件

理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设施,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及实验设施,最大限度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选用及编写建议

建议选用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实践部分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及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条件编制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积极采用相关辅导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等多种课程资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