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的庙会和庙市的历史

北京的庙会和庙市的历史

北京城里城外,每年到了春节,各种名目的大小庙会数不胜数,一年一度,在继承以往的保留项目之时,也会翻新出些小花样来。以前北京有八大庙会之说,其实啊,现在远远不止啦,十余个庙会场所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地坛庙会人潮最盛,龙潭庙会名播海外,厂甸庙会民俗浓郁,大观园庙会红楼如梦,圆明园庙会皇家风范,石景山庙会洋中结合……同时,这些举办庙会的地方,又多是北京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一边逛着庙会,一边又把景区玩过了。总之,北京庙会就一个盛大的“大”字,大过年,大庙会!

北京庙会和庙市的历史

庙会在清朝时兴盛一时,庙会上,烧香拜佛的,耍把式的,以物易物的:忙碌了一整年的百姓,揣着攒了一年的银两,换点新鲜玩意儿,看看杂耍消遣消遣,这就是传统老百姓眼面跟前的年。其实乐呵乐呵何尝不是现代老百姓眼面跟前的年呢,谁也不去定义劳什子“精神”、“狂欢”,玩好了乐好了,才算真正过了年。

北京最早的庙会有隆福寺庙会、护国寺庙会等。解放后,庙会沉寂了一阵,80年代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宣布,庙会开始复兴,而且一年盛似一年,在北京过年的人们,去庙会上寻找年味儿成为一种老传统到新传统的延续。可以说,庙会是活着的传统,人们在庙会上寻找年味儿的同时也是在寻找那个叫做“幸福”的词意。

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和祈福求祥及物资交流于一体的民间娱乐集会活动。由于起源

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初时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抓住商机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地又成为定期的商业娱乐活动,因为人们云集于寺庙周围,所以叫“会”,合称为“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和朴素商业交流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北京自古寺院极多,所以故时庙会也多,四九年后“破四旧”“反资产”使庙会消失。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发布,消失了若干年的庙会活动渐渐恢复,并与民间新年社火活动合为一体——实际上北京春节期间的庙会,是故时民间庙会和社火活动的共同体,如今规模犹胜当年,再次成了京城春节期间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同时北京举办庙会的场所大多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逛庙会的同时,也是在逛景区。

老北京的大小庙宇很多,庙会自然就多。

我们这里所说的庙会,是庙宇定时开庙,接受香客的朝拜叫庙会。一般的庙都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开庙。有的庙平时不开庙,是定期开庙,过去北京定期开庙的著名庙会有:

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德胜门外的大钟寺、西便门外的白云观都是农历正月开庙;左安门内的太阳宫、安定门内的雍和宫都是二月开庙;朝阳门外的东岳庙、西山的潭

柘寺、东便门内的蟠桃宫、右安门内的江南城隍庙等都是三月开庙;西直门外的万寿

寺、蓝靛厂的碧霞元君庙、左安门内的娘娘庙等都是四月里开庙;永定门外的碧霞元君庙、广渠门外的十里河关帝庙、崇文门外的花市以东的卧佛寺等都是五月里开庙;右安门外的碧霞元君庙是六月里开庙;崇文门外的灶君庙是八月里开庙。

这些大小庙会,尽管有的庙会规模大,茶棚多,香客多,像三月三的蟠桃宫,在开庙时,南城北城的人都涌到这个只有一层殿的小庙。从崇文门外沿护城河南岸往东直至庙前,茶棚、小吃摊、儿童玩具摊一个接一个,烧香的和逛庙之人拥挤不堪。又如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开庙时,更是热闹,从四月初一至十五,这十几天中,香客就有数十万,不仅有北京人,而且还有天津人和河北各地人,庙会期间,从山下通向山上碧霞元君庙的主要山道,日夜不停地有香客走路。沿途相隔不远就有一座座茶棚,可谓是个大庙会。但在庙会上,多是卖香烛、卖茶水、卖吃食的小贩。

庙市则不用,除吃食、茶水外,主要商品是使用杂货、农村用具,甚至有花草、鱼鸟、古玩玉器等。庙市都是不开庙的时候,没有烧香还愿的香客到庙中来,货摊定时占用庙外的地方进行交易。明清以来,北京的庙市商业发展到一个相当繁荣时期。明朝早期,发展起来的大庙市是西城的都城隍庙市。这个庙,据《宸垣识略》记

载:“都城隍庙在城西旧城刑部街,元称佑圣从灵应庙,天历二年,加封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明永乐中为大威灵祠,本朝(清朝)称都城隍

庙。”此庙现存一殿,被西城区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市之日,陈设甚彩,人生所需,精粗毕备。”该庙市在清朝时热闹异常,但到了清朝时就衰落了,光绪年间庙毁于大火,庙市从此不存在了。从清朝至民国时,北京的庙市中,最繁华、影响最大的广安门内土地庙、阜成门内白塔寺、东四牌楼的隆福寺、西城护国寺,被称为大庙市。

本文作者:一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