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全对"拼爹现象"的评论,即兴评述格式.

“拼爹”现象或“拼爹”游戏

文章一:

网友在百度百科创建了“拼爹游戏”词条。在这词条中,该网友解释何为“拼爹游戏”:“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此外,该词条的创造者还在“拼爹游戏”词条中配了一张图:一只大手拿着两根长短不一的筷子,而图注则是“差距太大影响生活”。

网友们对“拼爹游戏”的态度,并没有像对“富二代”等词一样愤怒,相反不少网友对其均处之泰然,认为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认为“贫二代”要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去摆脱“贫二代”的称谓,“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是公平的,贫二代只有学会吃苦、奋斗,而这过程中不公平的事情会更多,其中坎坷也随时打击自己的信心,但是没办法的,改变不了就只有接受。我们只有变得更坚强。”

近年来,“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名二代”、“垄二代”(全家几代人都在国有垄断企业)的概念日渐清晰,人们普遍感到改变命运的渠道越来越窄。以致专家也不由感叹,生活美好真得靠“拼爹”。

“拼爹”盛行有回到等级社会的危险。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变迁过程中,“等级社会”先于“阶级社会”而存在,它们的差异正在于,等级社会中每一成员的地位及身份因世袭而固定,而后者则反之。一位西方社会学家说过,社会的组织,常受两个原则的支配:遗传原则和竞争原则。所谓等级社会正是遗传原则占势力的社会。而竞争

原则占势力的社会,个人的地位,为自己的能力所决定。 姑且不论此案细节,不容否认的是,当下“富二代”、“官二代”骄横跋扈、左右通吃的事例确乎层出不穷,这无疑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冒犯。无论是“富二代”用钱买通权力,还是“官二代”用权力为自己开路,都是在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挤占或掠夺社会资源。

在现代社会,权力的来源是人民,不可私相授受。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老爹的权力满足个人欲求,实际上就是在侵犯公权力的领地。由此可见,“官二代”炫耀权力比“富二代”炫耀财富更糟糕。“富二代”炫耀财富,毕竟还是基于法定继承权的一种延伸——只要不违法,“炫富”不过是个道德问题。当官的儿子“炫权”可就大不一样了,说直接点,那是拿人民赋予他爹的权力当作泡妞钻营的工具。这不仅是在冒犯社会公平,还是对现代法治的公然挑战。

由此再看“拼爹”现象,其根源就在于权力滥用。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杜绝“拼爹”,遏制权力滥用才是治本之道。试想,李启铭倘若明确知道他爹也不能让他免于法律惩处,事发当时他大概不会冲口而出“我爸是李刚”。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这时候大概巴不得也有这么一个爹。在这种对权力名为痛恨实为尊崇的社会思维下,“拼爹”游戏仍然会盛行下去。

文章二:

用劳动本位和公平竞争来纠正“富二代”、“官二代”被扭曲的价值观念—— 终结“拼爹”现象

“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总有一款名爹你伤不起、拼不起”。近年来,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等“拼爹”现象的网络舆论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是“富二代”、“官二代”事件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加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是当务之急。

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到历史文化、社会、家庭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情感、情绪、兴趣、需要、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在生活体验中会形成各种自发的价值追求,而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影响,对青少年形成理性、自觉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大中小学校里,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基础、学习经历和城乡地区来源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既有“80后”、“90后”一代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学校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引导青少年一代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掌握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规范,提高价值分析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

一般而言,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所倡导的自觉价值追求之间存在一些差距乃至矛盾。学校通过价值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自发价值追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价值追求接近,这是学校价值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而言,对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例如,对于来自干部家庭的学生应该引导其确立现代社会中公民权利本位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对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应该引导其确立劳动本位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念。这样,有利于克服所谓“富二代”、“官二代”孩子被扭曲的价值观念。

家长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价值观念对于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家庭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要引导孩子确立尊重劳动、热

心公益的价值追求,树立追求真知、追求道德的价值观念,遵守法纪、维护人权等价值规范。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相比较而言,坚守精神价值追求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所谓“富二代”、“官二代”的家长,一般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比较优厚的物质条件,为孩子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的准备。这些本来体现了家长的一片苦心,然而,如果缺少教育和引导,孩子不是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源用于追求科学真知、为社会作贡献,而是作为显富、摆富乃至炫富的资本,这就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有害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先富裕起来家庭的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而人生价值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其中,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更为根本的价值追求。

社会要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功利、财富和权力愈来愈成为一些人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而人权、法治、道德、审美等往往被一些人所忽视。

“现在80后90后的男孩子最可怜的、最惨的是: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跟‘富二代’竞争。对于一些‘穷二代’和‘农二代’而言,就是噩梦”。权力本位是封建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金钱本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观念以及消费主义的社会思潮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诸

多负面影响。那么,群众为什么会产生“仇富”和“仇官”心理呢?在一定的程度上,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以权力与金钱交换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是其重要原因。权力与金钱交换现象的存在和蔓延,阻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之实现,其突出表现就是所谓“富二代”、“官二代”与“穷二代”、“农二代”在发展的起点和过程方面缺少了公平机会和公平规则。

为此,社会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当前尤其要摈弃物质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消费主义及其生活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必须加大反腐倡廉教育的宣传力度和严厉惩治腐败现象,为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政治环境。三是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严格遵守法制,保障人权,为在全体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人权价值观和法治价值观提供法治环境。

文章三:

引发“拼爹”游戏的是今年10月的“我爸是李刚”撞人事件。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爸是李刚”的舆论表情交错更迭。从最初的人肉搜索到分析建议,再到如今大逆转上演的“拼爹”游戏。套用网络评论的流行词,这样的转变可谓倒置的“羡慕、嫉妒-恨”,暗流汹涌的反而是“我爸是李刚”的牛气,以及“恨爹不成刚”的叹息。日渐清晰的所谓“二代”概念,已经用“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垄断二代”等新词,暗中锁定了社会资源分配的新圈子。《人民日报》9月16日的通讯《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将二代圈子定义为“阶层固化”,指出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日趋严重,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再不可漠视。

炫富炫权,与社会公平正义逆行的绿灯

“二代”和“拼爹”现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引发线上线下的讨论,源自一系列社会事件。《法制日报》在昨天的一则报道中,列举了近年来引人关注的“二代”新闻。其中有些“富二代”、“官二代”享的福很多,闯的祸不少,他们泰然自若、理直气壮,挑战了社会公平的神经。报道指出,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如果在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将不能保证机会和起点的公平,最终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二代”和“拼爹”的背后,其实是社会资源的畸形不均衡。

有些“官二代”嘴上不说“我爸是李刚”,“爸爸李刚”的光却一点没有少沾。报道列举了公职招考中,某些领导干部子女利用关系“上位”。不公平竞争已经从招聘过程的“潜规则”,发展成了招聘岗位的“量身定制”。有些事业单位招聘,事先在内部秘密发布招考通知,考试对象大部分是领导们的亲戚朋友。“基本定向内部通知,外人毫不知情。

笔试内容锁定范围、及格线模糊。

为了让参加考试的人都能考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指定专人编制复习资料、考试测试题;让参加考试的人员全脱产复习,就差亲自替他们做题了。”

某省政府出资为“富二代”开培训班,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也引起公众舆论的质疑和不安。报道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的评论,有关部门直接插手培育“富二代”,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越权行为。用公共资源把富裕人群以“家族化”的方式固定下来。与其说是在培养企业家后代的经营管理能力,不如说是在完成官商之间“人脉”的代际转移。

在“富二代”、“官二代”中,其实也不乏有为青年,有一个有钱或有权的爹,本来也不是一件坏事。资深时事评论员魏英杰 (微博)在本报《“拼爹”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冒犯》中说,“拼爹”游戏古已有之。史诗《伊利亚特》中,但凡英雄人物出场,荷马在前面都会描述这是“某某之子”,阿基琉斯被加上了“佩琉斯之子”的称呼,阿伽门农则被称为“阿特柔斯之子”。“拼爹”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代表着一种荣耀———不能玷污了父辈祖先的名誉。不过,“我爸是李刚”式的“拼爹”,已经超越了对财富和权力的正当追求。这样的观点有相当的共识,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官二代”炫耀权力比“富二代”炫耀财富更糟糕。“炫富”是道德问题,“炫权”则是拿人民赋予他爹的权力当作钻营的工具,这不仅是在冒犯社会公平,还是对现代法治的公然挑战。“消费父辈权力”,成为和社会公平正义逆行的绿灯。

“拼爹”规则,谁都会是不公平的受害者

“拼爹游戏”的结果本身没有悬念。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许多人纠结“我爸怎么不是李刚”。有学者说,在对权力名为痛恨、实为尊崇的社会思维下,“拼爹”游戏仍然会盛行下去。“贫二代”VS“富二代”的分化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发展的环境要确保公平、发展的共识要取得统一,保证不管是谁的“二代”,都享有机会和起点的公平。

曾几何时,那句曾经激励过无数“二代”父辈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经被“二代”改成了“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拼爹”游戏滋养出的是“拜金女”和“炫富男”,他们正在淹没曾经引以为豪的自我奋斗。而社会学理论观点认为,在一个有序运行的社会中,处于社会下层的个人或社会人群,可以通过自我奋斗向上发展。如果一个社会从下层向上流动的管道一一被堵塞,人们

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只会滋长仇富和仇官情绪,危及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公平正义。

某名嘴在评论“拼爹”游戏时不无忧虑地说,“80后”、“90后”男孩,将来最可怜、最惨的是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跟“富二代”竞争。自称“80后”、“90后”的学生博客却说“拼爹”只是社会游戏规则之一,“不用去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够好,假如觉得你现在去参加这个游戏还不够格,那就试着以后让自己的孩子有资格参加这个游戏。”这样的观点有助于“穷爸爸”变成“富爸爸”,调节社会个体的情绪。但是貌似坦然和善良的背后,潜台词却是对“拼爹”游戏规则的接纳以及对其不公平的默许。社会学者指出,“拼爹”游戏盛行之后,公众对“拼爹”从“恨”到“羡慕、嫉妒”的变化,甚至努力想参与其中的想法,同样值得警醒。

“‘贫’、‘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人都可以说相对的穷或富。如果大家都不去力图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都从自身所处的相对优越的环境和既得利益出发,那么总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不公平竞争的牺牲者。”一则网站转载率颇高的评论指出,不论贫富,人们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上升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育一个人不能因为自身条件优越就去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为,更应该在现实的竞争中完备社会制约体系。“这不仅基于完备的法律与严明的司法,更基于全社会对于公平和公正的内心信仰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