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

2015年春高二(下)期末测试卷

语 文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所共知,东方国家普遍受“华夏文明”影响,朝鲜、越南等都使用汉字;但是20世纪以后,东北亚、东南亚国家纷纷去汉化,朝鲜、越南文字改革后,可以全盘不用汉字,韩国为了“去汉化”,把“汉城”改为“首尔”;而唯一一个国内华人不占主体却没有完全抛弃汉字的国家,就是日本。这是为什么? 回顾日本文字变迁,不能说日本的文字没有改革,比如源自英美的外来语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三分之一,但是外来语再多,日语里的当用汉字终归无法取消,因为一旦取消汉字,同音不同字的功能马上消失,日语马上就会出现词义的混乱局面。恐怕到时日本人也无法看懂他们的字母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今日“东京”还是“东京”,在字面与中国昔日开封并无二致。可见,汉化日本,着实化到了“腠理”。 有人认为,“汉和”本来就有血缘关系。

迄今依然有人认为,“万世一系”的日本首任天皇“神武天皇”就是秦人徐福。神武天皇的原型到底是不是徐福?这个课题已经论证了上千年,几乎成为日本式“哥德巴赫猜想”。以日本现存的遗迹看来,两千多年前,确有载有徐福和5000名童男童女的中国庞大的船队到了日本,但没有撑得住的文字考据能证明,徐福就是日本“神武天皇”。

而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540年,召集秦人、汉人等诸番投化者,安臵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数,总七千五十三户。”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所以,说徐福团队是大和国的移民一部分应是靠谱的。

毋庸臵疑的是,中国是日本的第一任“文明课老师”。历史上的日本经历四次“才变”,一次跟德国有关,一次跟美国有关,两次跟中国有关。

第一次“弥才”,日本史称“弥生时代”,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在此之前,日本是原始社会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令日本过渡到了奴隶社会。中国《后汉书〃东夷传》和《日本书纪》都留下了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弥才”让日本人吃上了大米、用上了青铜器。“万世一系”的神武天皇与社会飞跃在这个时候猛然出现。“弥才”的主要成果——种植和青铜器都与秦朝的固有文明相符。

第二次“大化改新”之“汉才”把日本正式带入高度文明的封建新世纪,这段历史没有争议。孝德天皇大张旗鼓地宣扬“汉才”,言之凿凿地进入了全面汉化时代。此时“华夏文明”达到鼎盛,唐中国如日中天,大和民族心悦诚服地甘居华夏小弟,把“汉才”举为国家纲领,从政治体制到文化设计,一律照搬“汉才”。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三省六部”,至今内阁还在沿用“省”称谓。中世纪前的日本,是“华夏文明”的忠实粉丝。对于中国,只有崇拜,未曾动过一丝“征服”之念。

我们今天探究日本的汉化深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便“汉和”没有血缘关系,但日本学习古代华夏文明还是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

(节选自程万军《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国家普遍使用汉字,但20世纪以后,又都有“去汉化”的行为。

B.韩国将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表明了其“去汉化”的意图。

C.日本的文字也在变革,但始终没有像朝鲜、越南那样完全取消汉字。

D.日语中有不少同音不同字的现象,汉字有助于区别语意,避免混乱。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人徐福是到了日本的,但不能确认他就是日本首任天皇“神武天皇”。

B.日本历史上两次与中国有关的“才变”都给日本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C.为躲避战争带来的灾难,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

D.日本学习古代华夏文明的认真精神是其他国家无法比肩的,值得学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首都如今依然写作“东京”一例可以作为日本汉化深入的证据。

B.关于“汉和”血缘关系的认识,既有猜想的成分,也有史实的依据。

C.古代日本将中国奉为“文明课老师”,丝毫未动过“征服”的念头。

D.从日本有了“三省六部”可见华夏文明对日本的影响就在政治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注],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

皆得焉,可不勉与!”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大赦,改元。 .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宦人黄皓始专政。 .

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剌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奉书曰:“……天威既震,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

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谨遣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艾得书,大喜,即报书,遣绍、良先还。艾至城北,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因承制拜后主为骠骑将军。诸围守悉被后主敕,然后降下。艾使后主止其故宫,身往造焉。明年春正月,艾见收。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薨于洛阳。

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臵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

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节选自《蜀书·后主传》)

【注】格人群正:有识之人和正直的人。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 与:亲附 .

B.宦人黄皓始专政 专:把持 .

C.怖骇王师,神武所次 次:停留 .

D.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 书:记载 .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 人/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B.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

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C.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

/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D.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

/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6.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备册封刘禅为皇太子时说,自己是在因奸臣篡位、国家无主的时候奉上天之命登上帝位的;他

希望刘禅尊敬师傅诸葛亮并听从其教诲,为将来继承帝位打好基础。

B.景耀六年,魏国大举进兵,后主调派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去抗击;这一年的冬天,邓艾在绵竹

击败了诸葛瞻。后主接受了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决定向邓艾投降。

C.后主在降书中表达了对曹魏政权认同和投降的诚意,邓艾来到绵竹城北,后主用车装着棺材,把

自己捆绑着来到魏国军营门投降;邓艾给了后主应有的尊重和礼遇。

D.作者认为,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帮助很大,对蜀汉的治理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也认为,诸葛亮对后

主在登基之年就更换年号、又不设置史官这类事情还是考虑不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

译文:

(2)艾使后主止其故宫,身往造焉。明年春正月,艾见收。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馆娃宫[注]怀古(其一)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西 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馆娃宫:春秋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在今苏州市灵岩山上。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

8. 皮诗前两句是怎样写西施的?请简要分析。(5分)

9. 两首诗都写到“西施”,借“西施”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摒弃权贵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占地之广、

建筑之高。

(3)李煜《虞美人》中“ ? ”运用设问,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

的愁绪。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名人墙

梅寒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弟每天让他的小公务员带着哥东转西转,把哥转得心疼心焦。一个又一个景点,得花多少钱?一天又一天的跑路,得烧多少油?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曾经是小清河村村支书,如今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弄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吗?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我心想着你在外混了这些年,拔根毫毛也比咱乡里人大腿粗……既然你也有难处,哥就不为难兄弟你了,咱回去自己想办法。

哥走了,带着弟给他收拾的一大行李箱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弟媳妇儿热情,恨不得把她家用不上的都掏出来给哥带上。哥本想推辞的,想想又全盘收下了。那是弟的心意,他不能拂。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为难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村民自筹资金,自备料,自出工,修桥。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臵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驼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声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

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

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年老体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阳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挂。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亲热地拉着弟的手。

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下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骂骂咧咧。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痛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哥对游览花费感到“心疼心焦”,“心疼”是觉得浪费钱,“心焦”是因为还没有向弟

讲明来意。这一细节刻画出了哥的纯朴,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向弟要钱修桥的情节。

B.小说中哥与弟的行为迥然不同:哥为修桥奔走、指挥,并拿出了微薄的养老钱;弟为了在名人墙

上刻下名字,豪掷二十万。二人都是为了留名后世,但客观效果却大不相同。

C.小说表现了兄弟间的亲情,哥临走时弟媳妇为他收拾一大箱东西,桥修好后哥牵挂弟并打电话

让弟回家,弟回家后哥亲热地拉着弟的手等细节,都让人体会出浓浓的兄弟情意。

D.小说叙事冷静客观,对人物形象不直接做评价,而是在叙述和描写中寄寓褒贬,如“被西天的云

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处的外貌描写,暗含着对哥修桥功德的颂扬。

E.小说语言平实质朴,与乡土题材十分契合,像“拔根毫毛也比咱乡里人大腿粗”“修了一座桥,把

哥累得不轻”“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等语言都富有乡土气息。

(2)小说中“弟”这一形象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为《名人墙》,为何前边一半的篇幅都在写修桥?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辗转一生的爱国诗人穆旦

1937年10月,穆旦随母校清华大学迁往湖南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途中穆旦看到了比以往在城市中看到的更为残酷的现实,他敏锐地感受到饥饿、病痛、灾难、战争和死亡等威胁着整个中华民族,同时也看到了部分已觉醒的中国人那高大的身躯和积极的抗战精神,他们以无畏的牺牲精神号召和带领了更多的中国人站起来与日寇战斗。同年,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在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中,穆旦得了疟疾,双腿已因叮咬而肿痛,更要命的是没有食物,断粮竟长达8天!在失踪5个月之后,他终于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抵达了印度集合地。对战争与死亡的直接体验使穆旦积蕴了丰厚的生活基础,也使其诗作培植出奇崛多变而沉雄厚重的风格。

大致说来,对自我的探寻与对战争的体验是穆旦诗作的两大主题。他的诗作多辩证色彩与矛盾反映,忠诚于自我的感觉,又贯穿着对时代变换的外部思索。真挚而坚忍的灵魂与猛烈而跃动的冲击交织成生命中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读来常给人一种强烈的精神冲击。

1948年5月,穆旦留学美国。他并没有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专业上,而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1952年,夫人周与良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夫妻俩准备回国。但因为当时的政治因素,美国不批准理科博士离开,他们到处花钱找人疏通,并找周与良的导师开了“此人所学与生化武器无关,对美国国防没有危害”的证明,终于得以出境。1953年,这对年轻的留洋博士夫妇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和亲友的劝说回到祖国。

1958年,时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的穆旦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12月,以历史反革命罪收审,逐出讲堂,开除公职,到南大图书馆接受劳动改造。1962年,三年劳改期满获释,被分配到南开大学图书馆工作,接受监督劳动改造,基本的公民权几乎没有得到恢复。受到打击的时候,俄语以及他早就驾轻就熟的英语成了他惟一的寄托,他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翻译。有人说他江郎才尽,但这也不能不说是当时政治气候逼迫下的明哲保身之举。

1966年,红卫兵运动爆发,穆旦首当其冲被批斗、抄家,关入“牛棚”劳改。据其子女回忆,第一次批斗抄家那天,穆旦一大早就被带走,直到午夜才回家。他的头发被剃成了阴阳头,还安慰着家人说没关系,只是陪斗和交待问题,红卫兵对他并没有过火行为。而在那一刻,他看着家里满地的碎纸,面色铁青,一言不发地跑到心爱的书箱前,从书箱里拿出一叠厚厚的稿纸,紧紧搂在怀里——那,是他日夜花费心血的《唐璜》译稿。

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艰辛与磨难,58岁的穆旦再度提笔写诗,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诗风转为深沉蕴藉,柔中带刚饱含岁月的积淀。

然而不幸的是,1976年3月1日,穆旦竟被一个红卫兵故意撞倒在地,右腿股骨颈折断。骨折之后,穆旦内心经历着“肉体衰老与精神不老”之间的搏斗。支撑着穆旦的精神信念是他对诗歌永不停歇的追求。4月初,穆旦开始每天校改普希金抒情诗,历经数月累积达500多首。与此同时,他诗歌创作的激情也倍增,形成了第二次的创作高潮。

翌年2月26日,穆旦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59岁。穆旦去世不久,其故居于1982年拆除建成绿地,自此,穆旦故居遗址荡然无存,那地方临建的房子成了一座银行。

穆旦生前经常对别人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我们铭记。这位爱国诗人一生受辱,而他在文学史上的身影却随时间推移愈发高大。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5年4期邱雨馨同名文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学校南迁让穆旦接触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民族的苦难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民族的抗争让他

精神振奋,他利用手中的笔作为抗战的武器,成长为中国有名的青年诗人。

B.穆旦留美期间不仅致力于专业学习,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毕业后他准备和妻子一道回国为

新中国效力,但由于政治因素,他们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归国之路异常艰辛。

C.穆旦被批斗后对自己遭受的身体摧残和人格侮辱不甚在意,但面对满地碎纸却脸色铁青,将《唐

璜》译稿紧紧搂在怀里,表明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超越了自己的生命。

D.穆旦被红卫兵故意撞倒在地,给他造成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但也激发了他与命运抗争的精

神信念,同时,诗歌翻译的丰硕成果促使他创作的激情倍增,形成了第二次创作高潮。

E.穆旦故居被拆除建成绿地,临建的房子成为一座银行,一方面是因为穆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

高,人们对他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冲淡了对文学的热情。

(2)作者为什么称穆旦为“爱国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穆旦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材料中说穆旦“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我们铭记”,“他自己的方式”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迷糊着醒来时发现天是灰的,灰得没有任何希望和方向,远方没有出路可寻,可是在朦胧的视

线的尽头,有你的影子,依旧那么美轮美奂,在雨中徜徉。 ....

B.结合多年见义勇为的经验,他告诉记者,其实那些不法之徒无比心虚,要是没人敢管,他们就

会气焰嚣张;你越道貌俨然,他越不敢怎么样。 ....

C.《日落大道》里那位过气的女明星,时光锈蚀了她的容颜却没有夺走她的骄傲,迟暮美人眼里踌.

躇满志的光在旁人看来其实最悲凉。 ...

D.有时候磕头拜年换来的是邻里的和睦,家庭之间的恩怨,邻里之间的纠纷,一个头下去也就冰.

释前嫌了,大家从互不搭理变成无话不谈。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全部文学艺术的经验发展至今表明,中国作家是否可以在更加多元的艺术表达层次上来把握人

类的生存经验,无疑是艺术创新的标志。

B.羊年春节不少人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虽然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

通过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也让亲友间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

C.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王阳明所思考的不是如何继续拯救国家和匡扶正义,而是忍受着身体和

精神上的折磨,把狱卒送来的馊馒头一口一口地吃进肚里。

D.姚贝娜逝去后,捐出了眼角膜,让两位患者重新看到了光明,看到了蓝天白云,看到了亲人的

笑脸——她把一曲无曲无声但动人心弦的爱之歌留给了人间。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尽管很多网络热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 。 。 。 。如此无知浅薄的“泥沙”之流,引起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应当剔除,不能 任其泛滥。

①然而“杜甫很忙”愈演愈烈,似乎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②如若“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或许会博你一笑

③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也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

④但网络复杂,不可避免会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

⑤像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人,人们理应敬仰,不能视如玩物

⑥当杜甫沧桑的登高怀远图变为肌肉男、娇女郎时,不知正值诞辰1300周年的他对于“南村群童”的这份生日礼物会作何感想

A.①②④⑤③⑥

C.④②①⑥③⑤ B.①⑥③⑤②④ D.④⑥⑤③②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6分)

① 。汽车要汽油,费用贵,接济也困难,而且如果机械一发生故障,在辽阔的草原的哪个角落一抛锚,也是危险的;而马却随处有草可吃,不用为它担心。草原上的马跑得快,在没有汽车之前,什么也比不上它。跑短距离, ② ,至少我们所坐的卡车经常落在快马后面。马这种交通工具是很好的,但是 ③ 。像我,上了马背还是要摔下来的。草原上的人们从小就下功夫培养出惯于马上生活的本领。

17.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不超过10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王安忆《长恨歌》中写王琦瑶、萨沙等人“围炉夜话”时,有这么一段话:“这些小东西都是给大东西做肥料的,很多大东西是吃着小东西的尸骸成长的。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