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经济化

知识经济化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知识作为人类历史上一切认识的结晶,日益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并逐步获得了经济职能,知识经济化的趋向愈加明显。同时,知识经济化作为知识因素高度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变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现有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着重就知识经济化的实质、内容和核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石。

一、知识经济化的实质及核心问题

知识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认识的结晶,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所获得的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的脑力劳动。知识以其存在形式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一、物化的知识形态,它主要贮存于那些建立在成本巨大的研究与开发基础上而专门制造出来的物质性机器与工具中,体现为机器设备或各类生产工具的技术特性。二、经验或观念形态的知识,它贮存在那些受过教育或职业培训的劳动者头脑中,体现为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经验。三、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它是以某些特殊形式或社会规定的形式存在的知识,如技术专利、科学论文、网络数据等。物化的知识形态和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通常体现为知识产品的“有形”存在,而经验或观念形态的知识通常体现为知识产品的“无形”存在(任何知识实际上都会有一种物质形式的贮存方式,一般我们称“媒介”,这里的“无形”是相对于机器等物质性有形资本而言的,但从经济发展要求和知识形态演进的总体趋势而言,对知识形态的划分和测度,更注重其无形化的内容,而相对抛开其物质形式。)即其与生产它的行为和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必须依赖于劳动中的生命载体,如学业传授、思想交流等。知识经济化,一方面就是指以这三种形态存在的知识因素高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这种参与融合的结果。广义上的知识经济化,是指包括教育、法律、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人类知识结晶共同参与或影响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狭义上则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当前集中体现为知识直接参与经济生产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密集型产品日益增多,知识产品价值在产品价值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知识产业迅速崛起等。由于知识产品是知识的物质体现,知识是知识产品的本质内容,而能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并能在市场流通的只能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知识产品,因此,知识经济化究其实质是知识产品的经济化。其中作为经验类的知识形态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体现出来,才能成为产品(劳动产品是指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的劳动成果)。

知识经济化就其实现过程的逻辑顺序和当前经济发展实际而言,实质内容就是知识(产品)的商品化、资本化和产业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市场化。知识商品化是知识经济化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资本化是知识经济化的核心,知识产业化则是知识经济化成熟的标志,而知识(产品)市场化广义上是指知识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都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知识产品资源的有效配置;狭义上是指一切知识产品和知识性服务都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能够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中自由交换。

由于知识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结晶,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和产业化所面临的共同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产品价值的实现、转移(化)及增值问题。因此,知识经济化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产品的价值实现、转移(化)和增殖问题以及知识产品效益化即实现知识产品生产、交换消费效益最大化问题。本文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就知识产品的效益化问题,特别是关于知识价值的测度、知识生产率的衡量以及知识产品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现仅就知识产品的价值实现、转移(化)和增殖问题提出如下看法:

1、知识产品价值包括其使用价值、(商品)价值和相应的交换价值。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指知识产品满足人们某方面需要的属性。它是由生产知识产品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它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具有不灭性、再生性、多层次性和对社会的永恒馈赠性:即知识产品在消费中不会因一次消费而消亡,能够进行无数次使用而不减少其有用性,并且能够在消费中附加新的使用价值;在对同一知识产品消费中,它可满足不同知识结构的单位和个人需求,并且当其补偿了生产成本成为社会公共产品后,就会一劳永

①逸地向社会馈赠,“表现为社会劳动所赠送的自然礼物”成为一种“不花钱的生产力”。

②知识产品作为人类知识劳动(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成果,凝结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而可以成为商品并相应具有价值。因为尽管一定程度上在某些知识产品生产领域,如学业传授领域,知识生产没有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物化在具体“有形”的物质形式上,但这只是因为这种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形式无法用生产它的劳动过程相分离,并不等于说这种劳动没有凝结。同时,由于知识产品的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既需要以前人劳动、他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又需以各人的协作为基础,而这些劳动始终要以某种形式通过一系列转移,在各种劳动产品中体现其价值。因此,作为产品的知识的价值,不仅指创造知识的活劳动价值,还包括载体价值和以劳动工具、实验设备等为主的物质资料价值以及以知识、信息为表现的前人劳动和他人劳动转移的价值,从而构成知识产品的价值结构。相应的当知识产品成为商品并用于交换时,其也具有了相应的交换价值。

2、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同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是可以实现和转移(化)的。但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转移往往是多次性的且转移次数不取决于知识价值量大小,而取决于知识的陈旧速度和使用价值转移范围的大小。这是由知识产品的占有与使用之间的矛盾关系及知识本质特征所规定的。在知识产品的交换过程中知识生产者不能完全让渡产品使用价值而同时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知识的共享性使得他人使用知识并不必然否定自己对知识的使用。因此知识的使用价值可以多次转移,且转移次数同知识陈旧速度负相关,同转移范围正相关。

3、知识价值的实现和转移(化)同样亦区别于物质产品价值的实现和转移(化),具有阶段性、多次性和持久性特征。一般来说,知识价值是在一次次交换中逐渐实现的,在一次交换中实现的价值并非是知识价值的全部。这种价值实现的持久性意味知识价值永远不能完全实现。但在一定历史时期,由于知识交换次数的增多和知识陈旧速度的加快,知识价值是相对可以完全实现的。同时知识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是对知识生产的独立个体劳动价值的补偿和对公众社会劳动价值的补偿。通常在知识价值实现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向知识生产者支付工资、稿酬等对个体劳动价值进行补偿,其次才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对为知识生产者提供的教育费用、公共知识、生产资料及设施等进行补偿,体现为知识价值实现的阶段性。而在知识价值实现过程中,知识价值也通过知识的不同形态转移(化)为机器等物质资本的技术特性以及劳

动者的知识、经验等,实现价值的转移(化)。

4、至于知识价值的增殖问题,实际上由于知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投入新的脑力劳动才能实现产品消费并带来经济效益,即通过复杂高级的知识劳动才能把知识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所以价值增殖的实质是劳动者在原有知识产品中或在生产过程中凝结了新的活劳动,体现为新的价值。这部分价值不是知识产品原有使用价值或价值所实现的增殖,而是由新投入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或知识产品消费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增殖部分。同时,即使原有知识产品价值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或经验,也只能是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增加,而不能直接带来价值增殖。由此,我们可知。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知识产品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一次次把自身价值转移(化)到新产品中去,知识产品在其生产者手中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结果,具有使用价值,在产品交换中实现自身价值,而在购买它的商品生产者手中则表现为新的劳动过程的条件,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素。知识在使用过程中所引起或带来的所谓“价值增殖”只能是劳动者提供新的知识劳动创造的,从而推翻了时下所谓的“知识价值论”。

二、知识商品化

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知识商品化究其实质是指知识产品成为商品交易对象的过程和结果,即知识产品商品化。因为,知识成为商品的首要前提就是知识必须具备产品形态,即知识与一定的物质载体相结合成为物化形态的和相对独立形态的或借助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经验形态的知识产品,如生产设备、技术专利等,而不是仅以观念或经验形态贮存在人脑中。然而要实现知识向知识产品的过渡,关键是实现知识的编码化,即实现由隐含经验类知识向编码类知识的转化。知识的编码化使知识获得了更多更为明显的商品属性,从而方便了知识的交易活动,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加速了可用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和知识流量的流通速度,促进了知识商品化进程。

同时,知识产品成为商品还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2)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3)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知识产品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成果,是劳动产品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点前文已然详细论述。而这些条件是知识商品化的必要前提,也是衡量知识价值量的关键。至于第三点,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而言就是指知识产品生产为满足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从市场需求方看,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开发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成为企业竞争能否获胜的关键,而伴随垄断竞争的加剧,科技开发和对管理知识的需求成了垄断竞争的“内生需求”,从而成为激励知识产品生产活动持续、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二从市场供给角度看,知识产品能够或必须逐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在于以下原因或条件:1、知识产品的个人或单位所有权。这是知识产品能够成为市场交易对象的先决条件,只有知识产品归不同的个人或单位所有,才可能出现不同市场主体对不同知识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产生市场交易行为。2、知识产品具有非独享性和部分排他性,从而造成知识产品供给的相对稀缺性。知识产品既不同于通常的竞争性物品,也有别于公共产品。其非独享性表现在同一知识产品被一个厂商使用并不阻碍其他厂商的使用,从而能够为所有厂商带来普遍效益。而部分排他性表现在有时即使知识产品可被多人同时使用,但其所有者能够借助法律制度或经济组织限制他人使用,从而使该知识产品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具有相对稀缺性。这种部分排他性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会对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产生影响,造成知识产品生产在确保知识生产者最优收益和开发动力同实现该产品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矛盾中不断波动。3、知识生产者对知识产品使用效益的权衡。为达到使某项知识产品的使用效益最大化,知识生产者不仅会将其首先应用于自己的生产经营及研究中,而且还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客观生产要素所能带来效益的能力和转让产品所获收益量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将该产品转让出去,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就实际经济运行情况而言,这种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发生的,也是相对能为供求双方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收益的。4、知识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生产者或生产需要的广泛性之间的矛盾。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生产将日趋专业化,然而其生产却需要广泛的条件支持,其生产者需满足自身全方位的需求。因此,必须将知识产品纳入市场交易体系,从而满足不同所有者和不同需求者的需要。并且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知识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和最优生产性条件。此外,知识产品具有可流通性即可以从不同的物质载体上不断转移其内在的知识性因素,这也是知识产品能够成为商品并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条件。

知识商品化作为知识(产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知识(产品)生产、交换和消费的过程。知识生产作为人们生产知识产品的价值生成过程具有商业性、非重复的创造性、社会性和继承性等特点:知识生产没有很强的商业目的,但随着知识产品成为商品,它便也具有了商业性;知识生产也无固定生产程序,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非重复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知识生产又必须以前人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以今人的协作为基础,因而必然具有一定社会性和继承性。关于知识交换,究其实质是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或转化,这一点前文已然作了详细阐述这里不再累述。而知识(产品)消费实质上就是知识产品直接或间接的使用,“实现知识从不同载体上不断转移,或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③它是知识产品在社会应用中的对象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即知识产品在使用中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行为指导、运用手段或工具,以及知识再生产的“原材料”。同时,由于知识产品消费本身也是脑力劳动过程,所以任何消费知识产品的过程都是知识劳动的过程。此外,知识产品的消费也是知识劳动者个体劳动取得社会劳动认同的过程,即通过知识产品消费使他们的个体劳动的凝结物(知识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并被社会劳动所认同,实现知识生产的个体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至于知识产品市场,它是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实现一定规模的结果,它沟通知识生产部门和物质生产部门,使已有的技术、知识在物质生产中得到 扩大应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物质产品和知识产品生产,并使知识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或转移(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将知识作为一种经济物品(商品)加以分析既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在知识问题上的一般性的处理方法难以捉摸,而且不同类型的知识没有正式统一的单位,以至将知识作为一种经济产品来构造它的一般理论困难重重。但将其作为商品加以分析又是经济发展实际的要求和研究知识经济化所不可避免的。

三、知识资本化

从资本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究其实质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和相应的价值运动关系。它作为一种资本品,“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

④出的耐用投入品”。而知识资本化就是使知识成为一种资本(资本品或资本形态)的

过程和结果。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知识)是资本这一点,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名著《人力资本投资》中就已明确指出:“弄清楚技术变革的特殊经济属性及与之相关的资本的特性厖人们马上就能把技术(无论是过时的还是新的)看成是资本的形态,这样就为确定资本(无论是何种形态)的经济价值建立了活动的舞台”。⑤但知识(产品)成为资本却是因其满足了以下条件:

1、知识(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能够实现价值转移(化),这是知识资本化的逻辑起点,同时知识本身成为致富的手段即其参与生产并能引起或促进相应的价值增殖或带来经济效益,这是知识成为资本的现实条件。因为既没有价值,也不能促进或带来价值增殖是根本无从说起能成为资本的。

2、随着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趋增强,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这是知识资本化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在论述科学的作用时曾指出:“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⑥正是由于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知识)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才使其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价值增殖。

3、知识产权化,即知识具有专有性或产权归属性,能成为单位或个人的专有产品,这是知识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普遍性和通用性的知识不具备商品属性,只能是公共产品,因而不具有价值(只有商品才具有价值),所以不可能成为资本。从这个角度讲,知识的商品化是知识资本化的必要前提。

4、知识产品的流通成为知识资本化的历史起点,即只有首先实现了知识的自由交换才可能实现其价值并引起和促进价值增殖。同时,实现知识的市场化,这是知识成为资本并不断累积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市场运营的基础上,知识才能通过知识的流动和集中而得以扩张或积聚增长,从而实现资本总量的增加。

知识资本作为知识资本化的必然结果通常是指以科学技术专利等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或机器设备的技术特性等物化知识形态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由于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经验类知识当其不能以一定物质形式而体现为知识产品时不能成为商品,因此更不能成为知识资本,但由于它是构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潜在的资本来源,所以我们可称之为“潜在性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具有区别于物质资本(以及表现为价值形态的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信息资本的特征或自身规定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资本的存量和增量看:知识资本存量严格讲集中表现为物化的知识形态和相对独立的知识形态及经验类知识产品(学业传授等)。其增量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本的技术性能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成果(技术专利等)。至于人力资本中知识因素的增加只能看作是“潜在性知识资本增量”。物质资本存量则主要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如厂房、土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其增量也相应表现为这些生产物资在量上的增加。而人力资本存量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体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体力和技能、智力)。其增量也相应表现为劳动者在数量或质量上增加或提高。至于信息资本存量,由于在微观信息经济学中信息被描述为事前概率和事后概率之差,即通常所说的传递中的知识差,而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没有严格区分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差别,所以本文暂认为信息就是可传递的由事物状态及其变化所呈现的一些信号(包括人们对这些信号的描述和反映),而信息资本存量表现为人们将这些信号用于经济活动的总量。相应的信息资本增量,则体现为这一总量的增加。同时,我们认为知识就是对这些信号的系统分析、认知和

组织化规范,至于信息与知识之间的互动(知识结构的变化也会产生信息)机理则是广泛存在而复杂多变的,本文暂认为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对认知结果(知识、思维范式等)的自觉不自觉变动。此外,在对这四种资本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本在质量上的提高会相应增加信息的资本存量(扩大信息的经济利用范围)并带来知识资本总量增加(改善物质资本技术性能或增加科研成果和经验类知识产品),从而在客观上提高了物质资本的产出(提高物质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就资本产权而言:知识资本产权实际上就是知识商品所有者对知识商品的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由于物化的知识形态作为商品的产权往往归其物质载体所有者,并且经验类知识产品有时不作为商品,所以本文所言的知识资本产权是区别于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的。而人力资本产权严格讲是指劳动者或其它主体对劳动者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其中也相应但非必然地包含了对劳动力使用成果的全部或部分产权(如知识商品产权)。物质资本产权则是指产权主体对物质资本的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相应包括对凝结其中的物化的知识产品的产权)。至于信息资本产权则突出表现在产权主体对进入经济活动领域的信息资本通过收集、整理、转让等方式获得的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由于存在知识与信息的互动,所以知识资本产权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重合,在现实中难以具体划分。

第三、从资本投资上看:知识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或个人在市场驱动下对R&D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力等投入。其主要依据或指标有(1)R&D经费;(2)工程中技术人员的就业与工资;(3)专利;(4)科技贸易收支等。人力资本投资则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正规教育、成人教育训练、在职训练和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劳动力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在物资、资金、人力上的投入或支出。投资结果主要体现为劳动者体力、智力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积累。而信息资本投资集中表现为对进入经济领域的信息的发现、收集与转让等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以及对信息产品及服务、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直接、间接投资。至于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指为单纯增加其数量而进行的广泛投入。这四类资本投资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主要投资目的和投资结果的,由于各项投资会产生广泛的成果和影响,因而是很难进行具体、严格划分的,只能依据一定指标进行总体估算从而把握投资的比例结构。同时,就四类投资而言它们之间存在互补性、对称性和某种程度的重合,因而是能够协调比例、优化结构、相辅相成的。如: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与完整合理的教育制度是高水平的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必备条件,而科技进步基本上是以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为条件或相互补充而存在的。

知识资本的形成意味着资本所有权(物的所有权)与知识的所有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中物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使得知识资本成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本形态并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从而逐步形成了新的资本结构:资本总量=物质资本(不含物化的知识形态)+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含潜在性知识资本)+信息资本(严格意义上在经济活动中非知识化的呈现事物现状及其变化的可传递信息)。同时,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而言,知识资本仍然是一种投资,它是作为社会中间产品而为人们所利用的,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知识产业化

随着知识商品化、资本化程度的提高,知识对经济贡献能力的相应增强和知识产品市场对知识商品的不断需求,客观上要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参与者开展大规模

的知识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当这些知识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已不可脱离知识产品时,这种在经济领域中的知识生产、流通或服务的社会组织活动便日趋成熟,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产业。知识产业化作为对这一过程和结果的概括,实质上就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交换(流通或传播)与应用性服务以厂商等组织机构的形态出现,并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条或产业群。

关于“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这一概念的界定,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深入开展了知识产业研究的美国著名信息经济学家马克卢普(1962)认为:知识产业是或者为自身所消费,或者为他人所消费而生产知识,或从事信息服务和生产信息产品的组织或机构。其中,信息产品指以生产、传播或接收知识为主要目的(或功能)的有形产品如报纸、唱片、办公用品和信息设备等;信息设备指以生产、传播或接受知识为目的,或以信息服务为目标的机械、装置和设施。而知识生产者则是那些新信息的创造者,他们“利用来自于他人的丰富的信息贮存,并在其中增加许多自身的创造天才和想象力,而且他们还能够发现某个已被接受的事物和与其信息交流的事物之间的新的相互影响和联系”,⑦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或信息。此外,他将知识产业划分为五个层次30个产业:(1)研究与开发;(2)所有层次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教会教育、电视教育、自身教育等;(3)通讯及中介媒介,如图书、无线电、艺术创作、娱乐、电视等;(4)信息设备或设施,包括计算机、电信、办公设施等;(5)信息机构或组织,包括图书馆、信息中心和与信息有关的政府、法律、财政工程、医学等部门,这类也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马克卢普的定义和产业划分来看,其内涵与外延是相当宽泛的以至“无所不包”,它既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信息产业,也不同于本文所阐释的知识产业概念。因此,本文认为知识产业作为知识生产、流通和应用性服务的产业部门主要应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它是知识生产的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参与主体主要是科研院所、企业技术创新部门或研究个人等。其主要特点是研究与开发等紧密围绕着知识的创新与知识的实际应用,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其有机的结合。就具体化产业划分而言,包括各种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研究、化学科学研究等科技研究与开发产业。这一产业等同于马克卢普划分的第一产业层次,是知识产业崛起和发展的龙头。

2、教育产业。教育首先是知识传播系统,它通过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运动,开发和利用原有知识资源,促进新知识的传播,并为其他知识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它既是整个知识产业链条或产业群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基础性产业。具体包括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公共教育(图书馆、广播电视教育等)和家庭教育等。其中公共教育还包括各类公共道德教育、图书报刊发行、艺术创作和公共教育工程。这一产业与马克卢普划分的第二产业层次基本相同,但没有包括教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

3知识性服务产业。它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的应用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并推进知识产品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具体包括专业咨询、律师行业、医疗行业、专利管理部门和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等行业或组织部门。虽然以上各行业或组织部门也具有信息服务功能,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直接应用服务社会的,因此在此区别于通常认为的信息服务产业。电广播、证券信息网及相应的设备与机构,由于目前其主要功能是生产、传播和处理

除以上三大方面之外,诸如电话、电报与邮政服务、广告、一般性会议、无线信

息或进行信息服务,因此暂将其划归到信息产业中,但就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相应的产业划分趋势而言,知识产业与信息产业在实质内容上已无太大差别,将统称为知识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作为进行知识生产、传播和服务的产业也不等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通常所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知识密集度(knowledge intensity)高的产业,它主要有四个特点:(1)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大,更新换代快;(2)生产的资源、能源消耗少;(3)科技人员比例高,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比重大;(4)技术开发以产业设备、产品技术为中心,耐用消费品少。它往往也是那些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如: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和制药与药品生产等行业。知识产业虽包括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和知识密集度很高的知识性服务行业,但更侧重于那些致力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教育产业和专门性研究开发部门及知识传播行业,其从业人员除包括计算机产业和网络服务业员工外,还包括教师、律师、医务工作者、图书管理员和出版业中的知识传播者等。此外,知识产业多是生产一些中间产品,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生产的主要是一些终端产品。因此,就当前经济现实而言,知识产业不等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知识产业除不同于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外,它还具有以下特点:

1、高渗透强扩散性和高价值增殖性。由于知识产品具有高渗透性,所以在知识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性应用过程中,知识要素会广泛渗透于生产的各个要素中,并扩散到各个相关行业里,形成知识生产的“溢出效应”。同时由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劳动,因而其具有很高的价值增殖性。

2、知识产品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的不相关性。由于知识产品具有非独享性特征,并且其生产成本使用之前已然全部确定,因此,无论其使用范围有多广,都与它的生产成本不相关,而只会影响知识的流通和应用成本。

3、自然垄断性。由于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且产品具有专有性或部分排他性,因而使得知识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种自然垄断性质,从而带来一定的垄断收益,保证知识产业的持续发展动力得到加强。

4、生产部门的相对松散性和内外部联系的日趋紧密性。由于知识生产的专业化和创造性特点,知识产业各部门不会象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那样大规模集中,往往会呈现出地理分布上的相对松散状态,但随着市场化进程和各专业学科相互交叉的日益增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并与流通和服务部门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链或产业群,从而广泛带动其它产业部门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知识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知识的生产、流通和广泛应用,而且深入推动了知识经济化本身的进程,使之成为未来人类发展的核心产业。同时,知识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化成熟的标志,既扩大了人类利用现有科学技术的能力,又提高了创造知识产品的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当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知识经济化进程,努力培植和发展知识产业,以期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第三分册,第350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第四分册,第25页。

③司佾:《论知识的价值》,载1986年4月10日《光明日报》。

④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四版),首都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⑤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页。

⑥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06页。 ⑦Machlup, 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33. 转引自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1998年9月版,第40页。

主要参考论文:

①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②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③李心合:《知识经济中资本与产权理论的发展》,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④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二)》,载《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⑤周坤:《论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实现》,载《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第3期。 ⑥杨凤林、陈金贤、杨晶玉:《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载《经济科学》1996年第1期。

⑦正村公宏:《知识产业的经济理论》,载《经济学译丛》,1983年第3期。 ⑧陈越:《知识产品价值的几个问题》,载《争鸣》1985年第4期。

⑨项浙学、王光铸、李宝泰:《论知识劳动的价值观》,载1986年5月17日《光明日报》。

主要参考著作:

①谢康、陈禹:《知识经济思想的由来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②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③郭强:《我的知识经济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④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版。

⑤鲍宗豪:《知识与权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⑥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1月版。

⑦迈尔—莱布尼茨等著,胡功泽等译:《人·科学·技术》,三联书店,1992年11月版。 ⑧李坤望:《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差异性》,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⑨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