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纲要求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 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 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知识框架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精讲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1.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涵义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

  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2.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

  (2)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

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 自然科学条件

  19世纪3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

  1.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

  2.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3. 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大纲要求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 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

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功能和作用理解意识的本质。

  2.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 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以往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范畴探索的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对物质范畴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规定。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物质这个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物质不是指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

  2.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

  (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 运动的含义及其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乃至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

方面的含义: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必定是物质的运动

  2.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简单和低级的运动形式是复杂的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了解低级运动形式有助于解释高级运动形式的起源和特点,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的性质和特点。

  3.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般指以下两种形态: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运动和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二者同时存在。静止是运动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运动打破静止使事物向前发展,没有运动就没有相对静止。

  ②运动和静止互相渗透,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互换位置,相互转化。

  4.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和物质一样,具有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叫客观规律。任何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一条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叫做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的能动性”,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只有那种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自觉活动。人们的目的必须以客观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脱离或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不能有

效地指导人们的自觉活动。

  第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实质就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在实践基础上的互相转化。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一定客观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人们认识、改造的惟一的现实世界,那么,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实际,尊重客观规律。总而言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大纲要求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 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功能和作用理解意识的本质。

  2.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 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以往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范畴探索的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以辩证的思维方法,对物质范畴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规定。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物质这个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物质不是指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

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

  2.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

  (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 运动的含义及其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乃至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必定是物质的运动。

  2.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把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简单和低级的运动形式是复杂的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c )。

  A. 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

  B. 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 事物新陈代谢,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

  D. 事物由小到大,积少成多的变化

  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 )。

  A.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 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 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3.度是指( C )。

  A. 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

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过程说明了(D  ) 。

  A.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B.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简单重复

  C. 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B  ) 。

  A.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系统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B )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抗的矛盾和非对抗的矛盾

  7.决定事物性质的是( D ) 。

  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斗争性

  C. 矛盾的不平衡性 D.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8.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 A ) 。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坚持两点论,全面地认识问题

  C. 坚持重点论 D. 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认识问题

  9.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 ) 。

  A. 矛盾的特殊性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下述( B ) 原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B.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

  C.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11.“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B ) 。

  A.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不可分割的

  B.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

  二、多项选择题

  1.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AB ) 。

  A. 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运动

  B.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同时存在

  C.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D. 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2.由于过量砍伐,使得我国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ACD ) 。

  A. 事物的量变超过了限度,就会引起质变

  B. 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BCD  )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4.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CD  ) 。

  A. 根本性质相同

  B. 形式完全相同

  C. 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

  D. 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 ABCD )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 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路线

  D. 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BCD  ) 。

  A. 前进性 B. 上升性 C. 曲折性 D. 回复性

  7.“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体现出了( AB ) 。

  A.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B.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符合( BCD )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B. 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9.唯物辩证法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BCD )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对旧事物的“扬弃”

  三、判断题

  1.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正确)

  2.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错误)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

  4.矛盾的同一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错误)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图景是: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错误)

  6.辩证法的否定是“扬弃”。(正确)

  7.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错误)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错误)

  9.要纪律就不能要自由;要自由就不能要纪律。(错误)

  10. 否定就是全面抛弃。(错误)